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草畜产业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当前脱贫攻坚中,起到主要作用,现就草畜产业发展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西吉县;草畜产业;现状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山大沟深,地理条件差,土地宽广,大多是山地,适合种植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等优质牧草,开展肉牛、肉羊等养殖,草畜产业是全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县委、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发展草畜产业,走“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并重的路子,促进草畜产业扩量增效。加大饲草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青贮玉米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40万头,其中存栏22万头,出栏18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其中存栏50万只,出栏5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8万头,其中存栏9万头,出栏9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60万羽,其中存栏80万羽,出栏80万羽;肉类总产量6.25万吨,牧业总产值达14.25亿元。
1 草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政策优势
西吉县位于六盘山产业带,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提升环六盘山草畜产业带,并提出“1 4”产业发展定位,即“优质粮食 草畜、蔬菜、枸杞、葡萄”,草畜产业仅位居优质粮食之后。西吉县委、政府将草畜产业列为全县四大产业之一扶持发展,制定了《西吉县草畜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规划》(2014~2027年),出台了加快草畜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区、市政策的倾斜以及县委政府的战略决策等政策优势,为西吉县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饲草资源优势
西吉县土地面积广,土质良好,日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牧草。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行“以草调畜”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种草积极性,使草业开发和利用得以长足发展。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万亩,一年生禾草种植36万亩以上,年饲草总产量达95.6万吨,加之农作物秸秆、粮油副食加工下脚料等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同时,由于大力推广了饲草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等加工调制技术,养殖户的饲草加工利用率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显著增加。
1.3 养殖优势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什字、兴隆、马莲、吉强为核心,辐射新营、硝河、将台、西滩、平峰9乡(镇)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肉牛饲养量占全县牛饲养量的60%以上;以白崖、沙沟、偏城、兴平、火石寨为核心,辐射震湖、马建、田坪、红耀、王民10乡(镇)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肉羊饲养量占全县羊饲养量的60%以上;以震湖、硝河、吉强等乡(镇)为主的肉(蛋)鸡饲养基地,鸡饲养量占全县鸡饲养量的50%以上;以平峰、田坪、红耀、新营、震湖、将台等乡(镇)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生猪饲养量占全县猪饲养量的80%以上。草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区域布局合理。农民科学养殖的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部分群众通过舍饲养殖已率先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1.4 品牌优势
牛羊肉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西吉县是宁夏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县之一,也是宁夏优质牛羊肉生产核心区,在全区牛羊肉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旱作农业区,无工业污染,空间环境质量好,所产牛羊肉具备“清真、绿色、优质、安全”等优势,已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深受消费者喜爱。
1.5 市场优势
西吉县位于银川、兰州、西安的中心地带,交通运输便利。单家集牲畜交易市场是宁夏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6.5万头,肉羊10万只以上。全县牛羊肉产量为1.5万吨,年外销新疆、内蒙古、陕西、广东等地5000多吨,当地群众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仅为19.6公斤,产品供不应求。
2 肉牛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2.1 饲草利用率比较低
由于缺乏饲草收割机械,部分饲草得不到及时收割利用,浪费严重。玉米等农作物秸杆和粮油副食加工下脚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加之饲草青贮、黄贮、氨化等技术还没有大范围应用,饲草加工机械少,饲草加工调制率仅为45%。55%的饲草粗放饲喂,良种不良饲,饲养周期长,成本高,养殖效益低下。
2.1 标准化养殖水平低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少,养殖圈舍等基础设施落后,標准化养殖水平低。
2.3 科技知识更新缓慢
人员年龄老化,科技知识更新缓慢,不能适应产业提升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同时,由于广大养殖户对饲草料加工调制、营养调配、疫病防治等技术运用掌握的不够深入,饲养方式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养殖单位产出率低。
2.4 私屠滥宰现象普遍
全县畜禽定点屠宰场少,屠宰能力小,没有生猪、家禽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面小,尤其是兴隆镇单家集等地大多数屠宰户都是在自家院内进行肉牛屠宰加工,不具备排污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粪便等污物随意堆积、乱放,对空气及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作者简介:苏小平(1978-),男,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西吉县;草畜产业;现状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山大沟深,地理条件差,土地宽广,大多是山地,适合种植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等优质牧草,开展肉牛、肉羊等养殖,草畜产业是全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县委、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发展草畜产业,走“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并重的路子,促进草畜产业扩量增效。加大饲草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青贮玉米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40万头,其中存栏22万头,出栏18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其中存栏50万只,出栏5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8万头,其中存栏9万头,出栏9万头;家禽饲养量达160万羽,其中存栏80万羽,出栏80万羽;肉类总产量6.25万吨,牧业总产值达14.25亿元。
1 草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政策优势
西吉县位于六盘山产业带,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提升环六盘山草畜产业带,并提出“1 4”产业发展定位,即“优质粮食 草畜、蔬菜、枸杞、葡萄”,草畜产业仅位居优质粮食之后。西吉县委、政府将草畜产业列为全县四大产业之一扶持发展,制定了《西吉县草畜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规划》(2014~2027年),出台了加快草畜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区、市政策的倾斜以及县委政府的战略决策等政策优势,为西吉县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饲草资源优势
西吉县土地面积广,土质良好,日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牧草。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行“以草调畜”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种草积极性,使草业开发和利用得以长足发展。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万亩,一年生禾草种植36万亩以上,年饲草总产量达95.6万吨,加之农作物秸秆、粮油副食加工下脚料等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同时,由于大力推广了饲草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等加工调制技术,养殖户的饲草加工利用率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显著增加。
1.3 养殖优势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什字、兴隆、马莲、吉强为核心,辐射新营、硝河、将台、西滩、平峰9乡(镇)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肉牛饲养量占全县牛饲养量的60%以上;以白崖、沙沟、偏城、兴平、火石寨为核心,辐射震湖、马建、田坪、红耀、王民10乡(镇)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肉羊饲养量占全县羊饲养量的60%以上;以震湖、硝河、吉强等乡(镇)为主的肉(蛋)鸡饲养基地,鸡饲养量占全县鸡饲养量的50%以上;以平峰、田坪、红耀、新营、震湖、将台等乡(镇)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生猪饲养量占全县猪饲养量的80%以上。草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区域布局合理。农民科学养殖的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部分群众通过舍饲养殖已率先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1.4 品牌优势
牛羊肉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西吉县是宁夏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县之一,也是宁夏优质牛羊肉生产核心区,在全区牛羊肉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旱作农业区,无工业污染,空间环境质量好,所产牛羊肉具备“清真、绿色、优质、安全”等优势,已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深受消费者喜爱。
1.5 市场优势
西吉县位于银川、兰州、西安的中心地带,交通运输便利。单家集牲畜交易市场是宁夏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6.5万头,肉羊10万只以上。全县牛羊肉产量为1.5万吨,年外销新疆、内蒙古、陕西、广东等地5000多吨,当地群众人均牛羊肉消费量仅为19.6公斤,产品供不应求。
2 肉牛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2.1 饲草利用率比较低
由于缺乏饲草收割机械,部分饲草得不到及时收割利用,浪费严重。玉米等农作物秸杆和粮油副食加工下脚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加之饲草青贮、黄贮、氨化等技术还没有大范围应用,饲草加工机械少,饲草加工调制率仅为45%。55%的饲草粗放饲喂,良种不良饲,饲养周期长,成本高,养殖效益低下。
2.1 标准化养殖水平低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少,养殖圈舍等基础设施落后,標准化养殖水平低。
2.3 科技知识更新缓慢
人员年龄老化,科技知识更新缓慢,不能适应产业提升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同时,由于广大养殖户对饲草料加工调制、营养调配、疫病防治等技术运用掌握的不够深入,饲养方式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养殖单位产出率低。
2.4 私屠滥宰现象普遍
全县畜禽定点屠宰场少,屠宰能力小,没有生猪、家禽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面小,尤其是兴隆镇单家集等地大多数屠宰户都是在自家院内进行肉牛屠宰加工,不具备排污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粪便等污物随意堆积、乱放,对空气及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作者简介:苏小平(1978-),男,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