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的视野。数学小报不仅给了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和时间,回忆、体会知识获取的过程,还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展示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师生交流的情感时空,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问题沟通起来。它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应用广泛等特点。数学小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搜集知识的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小报制作方法的指导
在日常的整理复习课上,时学生常见到老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格式进行知识的梳理,然而事必躬亲,观看与实际操作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制作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一是确定小报标题。主标题可以是本单元的主题,也可以适当改动。标题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横式、竖式或斜放;位置不限,可以在纸张的左边、右边或中间。标题要写大一点,最好按某种字体写上去,可以写空心的字,涂上色彩效果会更好。在每个模块里,最好要有一个小标题,这是用来说明该模块的主要内容的。旁边最好画一张与小标题相称的图。二是搜集单元内容。数学小报的主要内容有:知识要点、概念、定律、易错题、重点例题、经典题、数学文化知识等。为了办出一张张迷人的数学手抄小报,学生必须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全面和整理与复习,亲自去查阅、选择、誊抄资料,广采博闻,进行概念、定律、重点题、易错题的摘抄以及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的判断、图画剪贴等。这些活动中都能促进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三是明确绘图方式。办数学小报的绘图方式主要有:大括号、钟状图、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大括号是从左往右排列,中间用大括号连接,钟状图就是把大括号旋转90度,从上往下排列,知识树是从下往上排列,思维导图是从中间往四周排列。排列方式不要一味地模仿老套的方式,可以自由设计,唯一的要求就是知识点之间的线條要清晰、明了。完成之后,最后对细节部分进行修饰,空白部分太多,没有内容的小地方加一点小修饰。四是队员同心合力。数学手抄小报是以学生为主体,或“独立创作” 或“团体合作”而创作出来的,它是能反映思想教育、数学教育和美育的综合艺术。要办出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并能获得大家好评的小报,就必须具备多种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行,这一点大部分学生都不完全具备,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最好是一个小队为单位,大家一起合作完成。
二、课前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
因为每个小队办的数学小报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也十分期待别人的认同与赞扬,所以老师不能单纯根据画面是否美观、内容是否完整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应该是在全班进行张贴展览或交换轮流欣赏。每个小队的成员可以小队一起活动,去参观其他小队的数学小报,以彼之长克已之短,也可以一起向其他小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聆听别人的建议。展览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正是这种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存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要看别人是怎样设计的,还要看别人找的经典题、易错题自己是否会做,如不会做就请教办报的人。所以我认为办手抄报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培养了学生整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因此课前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非常有必要。
三、课堂上运用小报回忆旧知
所谓“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堂课的“头”,课堂引入是至关重要的。上复习课既不可能像新授课那样标新立异,设计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情境引入课堂;也不可能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说一句话:“今天我们来复习XX单元”,这样学生将会漠然置之、毫无兴趣,严重影响后面的教学。如果老师课前对数学小报进行归纳整理,选择的几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制作成PPT,在投影仪上展示出来,运用数学小报引入课题,回忆旧知,效果会截然不同。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数学小报的制作,看到自己有作品被老师选中,一定会心潮澎湃、满心欢喜。而没有选中的小队虽然会茫然若失,但更多的会是寻找与别人的差距,感受别人的作品好在哪里。不管是否选中,他们都会被数学小报所吸引,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此引入本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那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在这样的状态和情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更加喜爱数学,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四、互学建模,构建知识网络
老师课前要对学生办的数学小报进行分类。有的小报可能知识点不够全面,只有公式、概念、定律、性质等等;有的小报可能很全面,但只有知识点,分散成几个不同的版块;而层次更高的学生可能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楚,形成知识网络。老师在课堂引入时就可以选择每类各一张,先出现知识点不够全面的,让该小队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他们会满怀激动的心情,在期待的目光中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回忆复习,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赞扬优点,提出不足。接着出示第二张知识点较全面的,该小队学生代表上台补充第一个小队未整理完毕的内容,再由其他同学评价。最后出示制作比较好,有知识网络的小报,学生代表补充前面的学生未汇报完整的内容。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进行引导,第三个小队制作的数学小报不仅有知识点清楚、内容全面,而且把知识间的联系也表示得非常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轻松地把学生拉入了正常的轨道。由于有了同学办的小报中知识网络的示范作用,学生大脑中立刻有了一个明确的模型,知识点间不能只是零散的安排,应该用线条把它串起来。基于此,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根据模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图。
总之,在数学中要长期坚持办数学小报,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数学意识的形成,还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改进;无论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还是团结协作意识的形成;无论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是数学思想的烙印;无论是动手操、审美、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是美术、写作、书法等方面的技能的提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将会给学生刻下终身不忘的烙印。
一、数学小报制作方法的指导
在日常的整理复习课上,时学生常见到老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格式进行知识的梳理,然而事必躬亲,观看与实际操作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制作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一是确定小报标题。主标题可以是本单元的主题,也可以适当改动。标题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横式、竖式或斜放;位置不限,可以在纸张的左边、右边或中间。标题要写大一点,最好按某种字体写上去,可以写空心的字,涂上色彩效果会更好。在每个模块里,最好要有一个小标题,这是用来说明该模块的主要内容的。旁边最好画一张与小标题相称的图。二是搜集单元内容。数学小报的主要内容有:知识要点、概念、定律、易错题、重点例题、经典题、数学文化知识等。为了办出一张张迷人的数学手抄小报,学生必须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全面和整理与复习,亲自去查阅、选择、誊抄资料,广采博闻,进行概念、定律、重点题、易错题的摘抄以及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的判断、图画剪贴等。这些活动中都能促进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三是明确绘图方式。办数学小报的绘图方式主要有:大括号、钟状图、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大括号是从左往右排列,中间用大括号连接,钟状图就是把大括号旋转90度,从上往下排列,知识树是从下往上排列,思维导图是从中间往四周排列。排列方式不要一味地模仿老套的方式,可以自由设计,唯一的要求就是知识点之间的线條要清晰、明了。完成之后,最后对细节部分进行修饰,空白部分太多,没有内容的小地方加一点小修饰。四是队员同心合力。数学手抄小报是以学生为主体,或“独立创作” 或“团体合作”而创作出来的,它是能反映思想教育、数学教育和美育的综合艺术。要办出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并能获得大家好评的小报,就必须具备多种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行,这一点大部分学生都不完全具备,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最好是一个小队为单位,大家一起合作完成。
二、课前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
因为每个小队办的数学小报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也十分期待别人的认同与赞扬,所以老师不能单纯根据画面是否美观、内容是否完整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应该是在全班进行张贴展览或交换轮流欣赏。每个小队的成员可以小队一起活动,去参观其他小队的数学小报,以彼之长克已之短,也可以一起向其他小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聆听别人的建议。展览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正是这种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存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要看别人是怎样设计的,还要看别人找的经典题、易错题自己是否会做,如不会做就请教办报的人。所以我认为办手抄报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培养了学生整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因此课前展示学生的制作成果非常有必要。
三、课堂上运用小报回忆旧知
所谓“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堂课的“头”,课堂引入是至关重要的。上复习课既不可能像新授课那样标新立异,设计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情境引入课堂;也不可能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说一句话:“今天我们来复习XX单元”,这样学生将会漠然置之、毫无兴趣,严重影响后面的教学。如果老师课前对数学小报进行归纳整理,选择的几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制作成PPT,在投影仪上展示出来,运用数学小报引入课题,回忆旧知,效果会截然不同。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数学小报的制作,看到自己有作品被老师选中,一定会心潮澎湃、满心欢喜。而没有选中的小队虽然会茫然若失,但更多的会是寻找与别人的差距,感受别人的作品好在哪里。不管是否选中,他们都会被数学小报所吸引,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此引入本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那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在这样的状态和情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更加喜爱数学,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四、互学建模,构建知识网络
老师课前要对学生办的数学小报进行分类。有的小报可能知识点不够全面,只有公式、概念、定律、性质等等;有的小报可能很全面,但只有知识点,分散成几个不同的版块;而层次更高的学生可能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楚,形成知识网络。老师在课堂引入时就可以选择每类各一张,先出现知识点不够全面的,让该小队学生代表上台介绍。他们会满怀激动的心情,在期待的目光中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回忆复习,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赞扬优点,提出不足。接着出示第二张知识点较全面的,该小队学生代表上台补充第一个小队未整理完毕的内容,再由其他同学评价。最后出示制作比较好,有知识网络的小报,学生代表补充前面的学生未汇报完整的内容。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进行引导,第三个小队制作的数学小报不仅有知识点清楚、内容全面,而且把知识间的联系也表示得非常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轻松地把学生拉入了正常的轨道。由于有了同学办的小报中知识网络的示范作用,学生大脑中立刻有了一个明确的模型,知识点间不能只是零散的安排,应该用线条把它串起来。基于此,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根据模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最终形成知识网络图。
总之,在数学中要长期坚持办数学小报,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数学意识的形成,还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改进;无论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还是团结协作意识的形成;无论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还是数学思想的烙印;无论是动手操、审美、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是美术、写作、书法等方面的技能的提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将会给学生刻下终身不忘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