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所述SP是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是从事电信增值服务如手机短信息服务、彩信服务以及其他有别于基础电信服务的公司。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智能手机应用(APP)大量涌现,让SP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根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脉络,SP公司通过产品升级和规划转型成为移动互联网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SP公司 产品策略 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07-01
自SP行业在2000年诞生以来,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的争议,但无疑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依靠SP业务结束了“烧钱”的状态,扭亏为盈,逐步发展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正是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依托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各类应用,在逐渐摆脱对SP业务依赖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除门户网站外,SP行业还生存着众多的小型SP公司,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在形式上还是基于短信、彩信等传统的通信手段,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形式、产品内容所带来的客户体验的差异。所以说,SP公司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产品入手是最适宜的选择。
一、SP公司的行业环境
SP公司一直是依附于电信运营商而生存和发展的,运营商的技术环境和发展方向也将决定着SP公司的发展。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由此进入4G时代。对于整个电信业及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说,4G牌照发放之后,各项投资都将因此加快。李一明、苏丹(2010)认为,随着3G技术的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将成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1]所以,移动互联网必将是SP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从2012年的33%上升至2013年的47%,近一半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其中,6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这个比率高于美国的智能手机用户。[2]手机用户的终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操作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这是SP公司在向手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SP公司的产品优劣势
经过行业十几年的发展,SP公司都积累了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当然,因为近几年行业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其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下面就SP公司产品方面的优劣势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良好的运营商客户关系。这使得SP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较其他互联网公司有更大的渠道优势。
2.熟悉手机用户市场。对手机用户市场的熟悉,让SP公司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避免无谓的失误和成本的浪费。
3.有一定的客户规模积累。客户规模对每一个企业的意义都是重要的,可以通过产品的升级和开发,对现有客户进行二次营销。
4.有若干产品在运营。大部分SP公司现在所运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为手机用户提供本地信息服务,如打折信息、违章查询等,信息源形成了垄断或者难以复制。
5.有成熟的商务模式和计费通道。相比那些难以寻找计费(商务)模式而只能采取免费策略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二)劣势分析
1.产品技术含量低。长久以来,大部分的SP业务仅仅依托短信和彩信,且业务形式较为固化,导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2.产品互联网属性不明显。由于产品形式多表现为短信、彩信等较为落后的形态,与可以双向交互的APP应用相比,互联网属性不够明显。
3.产品创新性较差。与充满创造精神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SP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已经多年停滞不前了,正在运营的产品数量也逐渐下滑。
三、具体产品策略
(一)基于原有产品的改造和升级,增强移动互联网属性
SP公司原有的很多业务内容还是比较实用的,只是产品形式比较落后和陈旧,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类产品可以直接转化为APP的形式,一是让用户更好地使用体验的同时,还能发展更大的用户规模;二是可以更好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达到产品升级的目的。
(二)互联网产品的“SP化”,迎合用户需求
在苹果或者安卓的应用市场里,有很多APP产品深受用户欢迎。SP公司可与这些应用开发者合作或模仿开发类似的业务,以SP业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产品,因为自身有着较为成熟的收费渠道,可较快实现盈利。
(三)紧跟运营商需求,与流量经营相结合
因为电信运营商在流量上的重视,他们对能够带动流量消耗的产品更为青睐。SP公司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重视与流量经营的需求进行贴合,以期获得运营商在营销等方面的支持。
(四)利用本地优势,打造“平台类”产品
随着电信运营商对“手机支付”业务的重视,再加上NFC技术的逐渐普及,SP公司可考虑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一个可以联系电信运营商、本地商家、本地消费者的,可以支持线上线下交易的平台类产品。
四、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SP公司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创新,同时还应利用好自身的各类优势和基础,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SP公司 产品策略 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07-01
自SP行业在2000年诞生以来,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的争议,但无疑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依靠SP业务结束了“烧钱”的状态,扭亏为盈,逐步发展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正是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依托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各类应用,在逐渐摆脱对SP业务依赖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除门户网站外,SP行业还生存着众多的小型SP公司,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在形式上还是基于短信、彩信等传统的通信手段,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形式、产品内容所带来的客户体验的差异。所以说,SP公司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产品入手是最适宜的选择。
一、SP公司的行业环境
SP公司一直是依附于电信运营商而生存和发展的,运营商的技术环境和发展方向也将决定着SP公司的发展。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由此进入4G时代。对于整个电信业及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说,4G牌照发放之后,各项投资都将因此加快。李一明、苏丹(2010)认为,随着3G技术的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将成为运营商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1]所以,移动互联网必将是SP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从2012年的33%上升至2013年的47%,近一半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其中,6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这个比率高于美国的智能手机用户。[2]手机用户的终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操作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这是SP公司在向手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SP公司的产品优劣势
经过行业十几年的发展,SP公司都积累了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当然,因为近几年行业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其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下面就SP公司产品方面的优劣势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良好的运营商客户关系。这使得SP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较其他互联网公司有更大的渠道优势。
2.熟悉手机用户市场。对手机用户市场的熟悉,让SP公司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避免无谓的失误和成本的浪费。
3.有一定的客户规模积累。客户规模对每一个企业的意义都是重要的,可以通过产品的升级和开发,对现有客户进行二次营销。
4.有若干产品在运营。大部分SP公司现在所运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为手机用户提供本地信息服务,如打折信息、违章查询等,信息源形成了垄断或者难以复制。
5.有成熟的商务模式和计费通道。相比那些难以寻找计费(商务)模式而只能采取免费策略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二)劣势分析
1.产品技术含量低。长久以来,大部分的SP业务仅仅依托短信和彩信,且业务形式较为固化,导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2.产品互联网属性不明显。由于产品形式多表现为短信、彩信等较为落后的形态,与可以双向交互的APP应用相比,互联网属性不够明显。
3.产品创新性较差。与充满创造精神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SP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已经多年停滞不前了,正在运营的产品数量也逐渐下滑。
三、具体产品策略
(一)基于原有产品的改造和升级,增强移动互联网属性
SP公司原有的很多业务内容还是比较实用的,只是产品形式比较落后和陈旧,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类产品可以直接转化为APP的形式,一是让用户更好地使用体验的同时,还能发展更大的用户规模;二是可以更好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达到产品升级的目的。
(二)互联网产品的“SP化”,迎合用户需求
在苹果或者安卓的应用市场里,有很多APP产品深受用户欢迎。SP公司可与这些应用开发者合作或模仿开发类似的业务,以SP业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产品,因为自身有着较为成熟的收费渠道,可较快实现盈利。
(三)紧跟运营商需求,与流量经营相结合
因为电信运营商在流量上的重视,他们对能够带动流量消耗的产品更为青睐。SP公司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重视与流量经营的需求进行贴合,以期获得运营商在营销等方面的支持。
(四)利用本地优势,打造“平台类”产品
随着电信运营商对“手机支付”业务的重视,再加上NFC技术的逐渐普及,SP公司可考虑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一个可以联系电信运营商、本地商家、本地消费者的,可以支持线上线下交易的平台类产品。
四、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SP公司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创新,同时还应利用好自身的各类优势和基础,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