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俄国以及匈牙利的媒体近来都在围着一个叫让·安德烈的男人转,更确切地说,是围着安德烈的女儿艾莉斯·安德烈(EliseAndre)转。4月14日这天,这对父女再次被媒体团团围住,年仅3岁的艾莉斯无辜地靠在父亲的肩膀上,旁边站着父亲聘请来的律师,滔滔不绝地控诉着早前“绑架”艾莉斯的人——她的母亲贝伦卡娅。
艾莉斯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此前她只是一个在法国罗纳河口省阿尔勒市读幼儿园的小女孩,但是在一宗绑架案之后,她成了大众关注的目标。因为绑架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伊利娜贝伦卡娅(Irina Belenkaya)。绑架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她的父亲安德烈敲诈一笔巨额赎金,而只是想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我的母亲“绑架”了我
事实上,这并不是年仅3岁的艾莉斯遭遇的第一次绑架,而是第三次。每次的主谋也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或者母亲。
事情要从一个多月前的3月20日说起。小姑娘艾莉斯放学后,像往常一样乘着父亲安德烈的自行车回家。半路上突然蹿出来两名穿着保安制服的男子和一名穿黑衣戴假发的妇女,两名男子将安德烈打伤,另外那名妇女则强行带走了艾莉斯。安德烈马上报警求助,将矛头指向自己的俄裔前妻贝伦卡娅,提示警方这宗绑架案的幕后主使就是她。
随后,法国当局立即知会了欧洲各国警方,要求代为留意失踪的艾莉斯及其母亲贝伦卡娅的下落。国际刑警也应法国当局要求,向187个会员国发出黄色通告,找寻这名失踪的小女孩。通告中附上了艾莉斯的照片及特征,包括她说法语的细节。而安德烈也上电视现身说法,他展示了身上被打后留下的伤痕,眼角贴着的胶布还没来得及撕下,手里拿着女儿和以前的全家福照片,诉说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急切想念。
法国警方的录像带显示,三名绑匪将艾莉斯抢走之后钻进了一辆出租车,最后这辆车被发现遗弃在了另外一座城市蒙彼利埃,绑匪转乘了飞机离开。事情过去10天,艾莉斯都没有找到,安德烈甚至打算用假名字和假护照,动身前往俄罗斯寻找爱女。他透过媒体对艾莉斯的母亲传话:“为什么要把女儿从我身边带走?为什么要拆散我们?她有权享受父亲的爱。我想知道的只是女儿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最终的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的4月13日,贝伦卡娅试图带着艾莉斯从匈牙二种边境闯进乌克兰境内,被匈牙利警方发现后将她逮捕,并通知了法国警方。得到消息后的安德烈第二天就赶到匈牙利与女儿重逢,贝伦卡娅则在次日被匈牙二种警方投入了监狱。
这个桥段听起来很像是一宗过家家似的家庭闹剧,但如果将时间往前推进两年,估计就不会再觉得仅仅是闹剧这么简单了。事实上,这并不是年仅3岁的艾莉斯遭遇的第一次绑架,而是第三次。每次的主谋也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或者母亲。
几年前,安德烈娶了漂亮的俄罗斯姑娘贝伦卡娅为妻,但是两人年龄相差10岁的跨国婚姻并不幸福,生下女儿艾莉斯后不久,夫妻关系即名存实亡。2007年,在艾莉斯满1岁的时候,安德烈和贝伦卡娅离婚。法国法院将艾莉斯的抚养权判给了安德烈,当时贝伦卡娅并没有出庭,而是带着艾莉斯回到了俄罗斯。为此,法国司法部门对贝伦卡娅发出了国际逮捕令,罪名是“绑架儿童”,不过贝伦卡娅并没有因此而吃牢饭。一年过后,按捺不住的安德烈也如法炮制,飞往俄国“绑架”爱女回到法国,“捍卫”自己的抚养权。
事情并没有往安德烈祈祷的方向发展,贝伦卡娅最终还是找上了门,并再次仿效对方,找了几名助手将女儿搞到手。如果不是匈牙利警方的慧眼,可能这对前任夫妻对女儿的“绑架”还会继续你来我往,不知道何年才是个头。
争女案引发的外交风波
由于俄罗斯并不是《海牙公约》的签署国,和法国的许多法律条文都不能统一。所以许多的法俄组合家庭发生离婚纠纷时,只能按照特案分别处理,每年类似艾莉斯的案件就多达50件。
表面看来。这场“争女案”以安德烈的胜利而告终,他聘请的律师频频在法国媒体露脸,让民风偏向了安德烈一方,而贝伦卡娅只能在监狱里面静静地等待裁决,4月15日,匈牙利方面敲定要将她引渡到法国受审。但流落异乡的贝伦卡娅的遭遇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关注,最终引起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注意。
拉夫罗夫对匈牙利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匈牙利方面将艾莉斯和贝伦卡娅的动向直接告知安德烈的做法太过于急躁,而是应该由俄罗斯和法国协商后再作决定。他很强硬地说:“莫斯科方面将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这两名俄罗斯公民的安全。”这话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结束了与葡萄牙外长路易斯卡洛斯的会谈后公开对媒体表示的,其分量可见一斑。也正是俄罗斯政府高层官员的公开表态,将这宗原本很普通的案件推向了外交风波的高度。
从普通案件变成外交风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宗剪不断理还乱的“争女案”,根源就是法国和俄罗斯没有在监护权问题上的双边协议。在安德烈2008年将艾莉斯“绑架”回法国之后,俄罗斯司法部门也给他发了一张通缉令,因为贝伦卡娅按照俄罗斯的法律,已经取得了艾莉斯的抚养权。也就是说,按照法国的法律,安德烈是合法的,贝伦卡娅是非法的,但是按照俄罗斯的法律,事情正好相反。女儿只有一个,而且拥有法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这对父母只好铤而走险。由于俄罗斯并不是《海牙公约》的签署国,和法国的许多法律条文都不能统一,所以许多的法俄组合家庭发生离婚纠纷时,只能按照特案分别处理,每年类似艾莉斯的案件就多达50件。
目前,艾莉斯被安置在匈牙利的一个儿童看护所,为了与艾莉斯交流,儿童看护所特地在当地请来一位法语老师。对于一个才3岁的孩子来说,没有人能明白她真正在想什么,但是安德烈对媒体表示。女儿明白她现在的处境,而这显然对她的成长是不利的。欧洲反丧失父母权利协会主席欧蒂内兹说,“艾莉斯现在还小,她爱爸爸和妈妈一样多。但是几年后,她就会开始对其中一位产生恨,这是真正危险的地方。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将对艾莉斯的心灵造成持续的创伤。”一名瑞士的网友看了艾莉斯的新闻后评价,“孩子并不是某一样物品,随便就可以你拿来我拿去。难以想象可怜的艾莉斯已经被绑架了3次,这对她是多么大的伤害!她的父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为了合理解决这一外交难题,法国和俄罗斯两国已经在协商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法国家庭事务秘书长莫拉诺女士在4月14日发行的《巴黎人报·法国今日》的访谈录中宣布,今后孩子离开法国或者想获得护照,须有父母双方的签字。“今年秋季将审议一项家长监管权法律草案。草案将包含新举措,旨在预防某些‘偏差’。”
欧蒂内兹提醒说,法国目前对离婚父母双方的支持和陪伴领域还是空白,尽管法律提供了调停的可能,但是法官却很少使用调停手段,但目前似乎没有比调停更好的解决办法。看来对于艾莉斯来说,结束被“绑架”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等待国际调停,以及父母相互的退让和诚意。毕竟,对于3岁的她来说,人生的路还很长。
艾莉斯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此前她只是一个在法国罗纳河口省阿尔勒市读幼儿园的小女孩,但是在一宗绑架案之后,她成了大众关注的目标。因为绑架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伊利娜贝伦卡娅(Irina Belenkaya)。绑架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她的父亲安德烈敲诈一笔巨额赎金,而只是想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我的母亲“绑架”了我
事实上,这并不是年仅3岁的艾莉斯遭遇的第一次绑架,而是第三次。每次的主谋也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或者母亲。
事情要从一个多月前的3月20日说起。小姑娘艾莉斯放学后,像往常一样乘着父亲安德烈的自行车回家。半路上突然蹿出来两名穿着保安制服的男子和一名穿黑衣戴假发的妇女,两名男子将安德烈打伤,另外那名妇女则强行带走了艾莉斯。安德烈马上报警求助,将矛头指向自己的俄裔前妻贝伦卡娅,提示警方这宗绑架案的幕后主使就是她。
随后,法国当局立即知会了欧洲各国警方,要求代为留意失踪的艾莉斯及其母亲贝伦卡娅的下落。国际刑警也应法国当局要求,向187个会员国发出黄色通告,找寻这名失踪的小女孩。通告中附上了艾莉斯的照片及特征,包括她说法语的细节。而安德烈也上电视现身说法,他展示了身上被打后留下的伤痕,眼角贴着的胶布还没来得及撕下,手里拿着女儿和以前的全家福照片,诉说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急切想念。
法国警方的录像带显示,三名绑匪将艾莉斯抢走之后钻进了一辆出租车,最后这辆车被发现遗弃在了另外一座城市蒙彼利埃,绑匪转乘了飞机离开。事情过去10天,艾莉斯都没有找到,安德烈甚至打算用假名字和假护照,动身前往俄罗斯寻找爱女。他透过媒体对艾莉斯的母亲传话:“为什么要把女儿从我身边带走?为什么要拆散我们?她有权享受父亲的爱。我想知道的只是女儿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最终的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的4月13日,贝伦卡娅试图带着艾莉斯从匈牙二种边境闯进乌克兰境内,被匈牙利警方发现后将她逮捕,并通知了法国警方。得到消息后的安德烈第二天就赶到匈牙利与女儿重逢,贝伦卡娅则在次日被匈牙二种警方投入了监狱。
这个桥段听起来很像是一宗过家家似的家庭闹剧,但如果将时间往前推进两年,估计就不会再觉得仅仅是闹剧这么简单了。事实上,这并不是年仅3岁的艾莉斯遭遇的第一次绑架,而是第三次。每次的主谋也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或者母亲。
几年前,安德烈娶了漂亮的俄罗斯姑娘贝伦卡娅为妻,但是两人年龄相差10岁的跨国婚姻并不幸福,生下女儿艾莉斯后不久,夫妻关系即名存实亡。2007年,在艾莉斯满1岁的时候,安德烈和贝伦卡娅离婚。法国法院将艾莉斯的抚养权判给了安德烈,当时贝伦卡娅并没有出庭,而是带着艾莉斯回到了俄罗斯。为此,法国司法部门对贝伦卡娅发出了国际逮捕令,罪名是“绑架儿童”,不过贝伦卡娅并没有因此而吃牢饭。一年过后,按捺不住的安德烈也如法炮制,飞往俄国“绑架”爱女回到法国,“捍卫”自己的抚养权。
事情并没有往安德烈祈祷的方向发展,贝伦卡娅最终还是找上了门,并再次仿效对方,找了几名助手将女儿搞到手。如果不是匈牙利警方的慧眼,可能这对前任夫妻对女儿的“绑架”还会继续你来我往,不知道何年才是个头。
争女案引发的外交风波
由于俄罗斯并不是《海牙公约》的签署国,和法国的许多法律条文都不能统一。所以许多的法俄组合家庭发生离婚纠纷时,只能按照特案分别处理,每年类似艾莉斯的案件就多达50件。
表面看来。这场“争女案”以安德烈的胜利而告终,他聘请的律师频频在法国媒体露脸,让民风偏向了安德烈一方,而贝伦卡娅只能在监狱里面静静地等待裁决,4月15日,匈牙利方面敲定要将她引渡到法国受审。但流落异乡的贝伦卡娅的遭遇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关注,最终引起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注意。
拉夫罗夫对匈牙利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匈牙利方面将艾莉斯和贝伦卡娅的动向直接告知安德烈的做法太过于急躁,而是应该由俄罗斯和法国协商后再作决定。他很强硬地说:“莫斯科方面将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这两名俄罗斯公民的安全。”这话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拉夫罗夫在莫斯科结束了与葡萄牙外长路易斯卡洛斯的会谈后公开对媒体表示的,其分量可见一斑。也正是俄罗斯政府高层官员的公开表态,将这宗原本很普通的案件推向了外交风波的高度。
从普通案件变成外交风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宗剪不断理还乱的“争女案”,根源就是法国和俄罗斯没有在监护权问题上的双边协议。在安德烈2008年将艾莉斯“绑架”回法国之后,俄罗斯司法部门也给他发了一张通缉令,因为贝伦卡娅按照俄罗斯的法律,已经取得了艾莉斯的抚养权。也就是说,按照法国的法律,安德烈是合法的,贝伦卡娅是非法的,但是按照俄罗斯的法律,事情正好相反。女儿只有一个,而且拥有法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这对父母只好铤而走险。由于俄罗斯并不是《海牙公约》的签署国,和法国的许多法律条文都不能统一,所以许多的法俄组合家庭发生离婚纠纷时,只能按照特案分别处理,每年类似艾莉斯的案件就多达50件。
目前,艾莉斯被安置在匈牙利的一个儿童看护所,为了与艾莉斯交流,儿童看护所特地在当地请来一位法语老师。对于一个才3岁的孩子来说,没有人能明白她真正在想什么,但是安德烈对媒体表示。女儿明白她现在的处境,而这显然对她的成长是不利的。欧洲反丧失父母权利协会主席欧蒂内兹说,“艾莉斯现在还小,她爱爸爸和妈妈一样多。但是几年后,她就会开始对其中一位产生恨,这是真正危险的地方。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将对艾莉斯的心灵造成持续的创伤。”一名瑞士的网友看了艾莉斯的新闻后评价,“孩子并不是某一样物品,随便就可以你拿来我拿去。难以想象可怜的艾莉斯已经被绑架了3次,这对她是多么大的伤害!她的父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为了合理解决这一外交难题,法国和俄罗斯两国已经在协商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法国家庭事务秘书长莫拉诺女士在4月14日发行的《巴黎人报·法国今日》的访谈录中宣布,今后孩子离开法国或者想获得护照,须有父母双方的签字。“今年秋季将审议一项家长监管权法律草案。草案将包含新举措,旨在预防某些‘偏差’。”
欧蒂内兹提醒说,法国目前对离婚父母双方的支持和陪伴领域还是空白,尽管法律提供了调停的可能,但是法官却很少使用调停手段,但目前似乎没有比调停更好的解决办法。看来对于艾莉斯来说,结束被“绑架”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等待国际调停,以及父母相互的退让和诚意。毕竟,对于3岁的她来说,人生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