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两次重要转折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ekccxea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晓声,男,1949年出生,山东荣城人。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曾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采访时间:2003年6月27日
  采访地点:梁晓声的家
  记者:周晓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带着腼腆、新奇甚至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采访。坐在梁晓声老师满是书籍的屋子里,静静地聆听着梁老师对几十年写作生涯的感悟,夏日的炎热渐渐被驱散开来。作家的身份曾让他担起太多的责任和使命,如今,年逾天命的他又走进了大学校园,来到了青年人的中间,诉说着他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宝贵的人生经验。以下的文字记述了初次作为“记者”的我采访梁晓声老师的原音重现。
  
  记者:您曾经说过,作家不是最好的人生选择,您是否在最初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梁晓声:最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是在不知不觉中和文学发生关系的。这与今天的很多创作青年在写作之初就抱着明确的目的、想成为作家是极为不相同的。小时候,虽然家里生活很困难,母亲还是会买很多小人书给我们看。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我的作文成绩是非常好的,这在无形中给我增添了一份自信。尤其是在其他成绩一塌糊涂,甚至全线崩溃的时候,这种自信维护了一个少年惟一的自尊心。也许这也是我对写作保持着极大的热情的原因之一吧!后来就是下乡当知青,又因为写作被推荐到复旦大学成为创作专业的学生,可以说写作在隐隐地改变着一个知青的命运。可是,即使是到了大学,还是没意识到自己会成为职业作家。毕业后分到北影,随意的写了一些东西,直到1982年获了奖,人人都认为你是个得奖作家,你才意识到自己必须接受这个角色,而且要做得更好一些,才意识到也许作家是可以选择的一条路。刚开始写作仅仅是因为喜欢,而要想做得更好,必须重新去认识思考这件事。
  
  记者:是谁给了您最初的文学启蒙?
  梁晓声:应该是我的母亲吧。因为我的姥爷是母亲家族支脉上唯一的读书人,知道非常多的古戏和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铡美案,钓金龟,水浒传……我母亲继承了他这一点,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也是一边做活,一边给我们讲这些有趣的故事。也许那算是我最初的启蒙教育吧!后来我认识字了,母亲经常带我们去小书铺看小人书,那是我们那个时候最大的享受,也是从那时起,我渐渐对文学所呈现的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记者:您笔下的许多作品都是关注平民的心理和生存状态,这是不是与您的经历有关?您被读者和文坛视为典型的“平民化”作家,您是否喜欢这个称呼?
  梁晓声:这确实是和我的经历有关,我熟悉平民的生活,熟悉平民在他们的生存状态下怎样为人处事。我坚信生活中最温馨的画面有时恰恰在平民生活中体现得最真实、最原始,我希望通过我的笔去书写它们。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贫穷,我会比较深刻地体会贫穷对于少年,对于他们的父母,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继而会转变成一种同情,正是这种同情,促使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其实文学抛开其对社会批判性、触动性、改造性一面,还存在着一种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人道原则,人道精神。我也是本着这种精神写作的。
  “平民化作家”这个称呼,可能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我还有过一些其他的莫名其妙的称呼,包括这之前的“中国的巴尔扎克”、“文明的作家”等等。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文明的作家”是个什么概念。可见文坛可以随意地给一个作家戴上这样或那样的头衔,但我不是很在意这些。
  
  记者:所以说,您并不是因为擅长写平民才写的?
  梁晓声:二十年的写作经验使我可以驾驭各种题材,我也可以写历史,或是写一些大众更感兴趣的更有卖点的东西。但是自己觉得没有意思。我更喜欢写自己想写的,而不是写一些单纯只和稿费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记者:作为一代作家,您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十几年来,您频频获奖,在别人眼里您是成功的,您觉得您成功吗?
  梁晓声:对于成功,我现在看得很淡。有时候安慰自己,我们的人生不一定要非常成功,对自己宽厚一些,给自己留下一些回旋的余地岂不更好。在年轻的时候不妨有一些崇高的追求并为之拼搏,不过到五十岁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强求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应该尽量使人生变得从容。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作家,甚至越写越有一种沮丧感,总觉得自己想达到的标准是可望而不可及。今年也有几篇作品获奖,但是我并不满意,一是由于外部的环境,编辑刊物的需要,我没有条件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内部原因就是我觉得自己的文字上存在缺陷。可以说写了这么多年,在谋篇、主题思想这种整体的把握上我是游刃有余的,感到力不从心的却恰恰回到了最原始的修辞方面,自己不能把一个意思用一种特殊的说法表达出来,写出的句子缺乏鲜活性。
  
  记者:在您看来,成功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梁晓声:在不同的领域里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也不同。就写作这件事本身来说,第一需要有毅力。写作与演电视和演电影不同,演员可以一夜成名,继而片约不断。可是作家就不能如此,就像我主要的获奖作品都是80年代的,80年代后还写不写,还怎样继续获奖,这是自己要选择、要努力的。你可以坚持写下来,也可以半途而废。当然,坚持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毅力,也需要体力和精力。
  
  记者:您怎样看待写作的?在写作给您带来光环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烦恼呢?
  梁晓声:写作对于我来说,最初的时候,可能赋予了它太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也是普通人,我也有生活上和家庭上的责任。最初的我同样希望版税高一些,发行量大一些,因为父母的晚年生活必须有保障,以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开支,这些都是我的责任,我会通过写作来担起这些责任和使命。直到现在我觉得我把该尽的责任都尽到了,也没有了太多生活上的压力,所以就想写一些自己真的喜欢的东西,不去在乎版税的高低,不去在乎印刷量。
  说到烦恼当然是有的,那时的我迷写作迷得非常厉害,写作让我付出太多的东西,我很少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几乎没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父母住在我这里的时候,我都没有时间陪他们,还是一个朋友陪着我的父母去逛北京城……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还有时间,却忘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做兄长的责任,做父亲的责任,做丈夫的责任,做儿子的责任让我备感疲惫,既要写作,又要尽孝,又有本职工作,又有应酬,那时的许多获奖作品都是在匆匆忙忙的状态中写出来的。
  
  记者:那您后悔当初的选择吗?如果不当作家,你还会选择什么职业?
  梁晓声:后悔谈不上,因为毕竟是自己喜欢的。其实最初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画画,年轻的时候也想过当传教士,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服装很庄重,而且我喜欢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去谈灵魂的问题,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当然,我依然会喜欢读书,写东西,但不愿意再把它和生活联系得这么紧密,甚至和收入联系到一起,这是我不喜欢的。
  
  记者:在没有当教师前,您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又是怎样的原因促使您选择了这个职业?
  梁晓声:我在初中毕业就是报考哈尔滨师范学校,在下乡之前也当过老师,可以说我的人生和教学这件事一直发生着关系。我喜欢站在自己学校的讲台上,台下全部都是自己学生的那种感觉。而且,我也希望在生活中抓住一些事情,使人生更有意义,摆脱生命之轻的状态。写作在此之前承担着这一义务,可是现在衡量一下,却发现我为写作失去的太多了,而且这样的写作又有多少是有意义的呢?我写过1000多万字,但是就像一块铁,锤砸后的精华是非常少的。跟其他的职业相比,我觉得教学的感觉更温馨更富有意义,可以填充我人生的空洞,所以选择了它。
  
  记者:您周围的人如何看待您这个选择?他们支持您吗?
  梁晓声:我的家人一直都支持我的选择,我的朋友们不太赞成。他们觉得我身体不好,而且如果不到大学里教课,我几乎全年不用上班,还有工资,无论是对于我的身体还是创作都是最合适的。但是我想做的是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他们是会理解的。
  
  记者:除了小说,您还写过大量时评,有人说您的时评有时未免以偏概全,用放大镜去看人的缺点,比如说您写过一篇《大学生真小》的文章,通过您现在和学生接触,是否对大学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梁晓声:你说得对,有时我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在我对一件事感到气愤的时候,常常会拍案而起,却忘了好的方面。在和同学们的接触中,我重新认识了他们,尤其是在“非典”时期,本以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宝贝,会很娇气。可是无论是隔离,还是封校,学生们都表现出高度的理解与配合。我以前觉得大学生们对人生的选择过于功利,有时会很高傲轻狂。现在我对此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向上的,是有动力的。
  
  记者:您曾经说过您的文学观始终处于一种困惑,也是有写不下去的时候,您认为到大学里任教会不会为您的创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梁晓声:确实给我的写作注入了新的源泉,我在“非典”时期,就完成了三部中篇,全都是关于校园文学的。尤其是其中的《毕业生》,比较忠实地反映了校园的真实状态,讲述了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故事,也反映出一个特殊的群体——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踏进社会的困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比较真切的体会到了当今的社会对于校园文学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我现在所进行的这种尝试,也正是想弥补文学界在这一题材上的空缺。
  
  记者:现在您成为了北京语言大学的一名教授,这样不可避免地会耽误您的写作时间,在这个从作家到教师的转变中,您是怎么协调这个问题的?
  梁晓声:我以后会少写,尽最大的努力把书教好,无论对待什么事,我都是非常认真的。其实我对这一学期的课极不满意,并不是准备得不充分,只是还没有真的把教学思路梳理得很清楚,比如如何把现实中的东西和文学理论的东西结合得更好,这是我一直在困惑的问题。而且我认为,如果我的教学能给学生一些启发和指导,他们真的从我这里学到了东西,比自己多写出两部作品还要让我高兴。
  
  记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梁晓声:其实我希望我住得离学校近一些,在没事的时候,学生可以常常来家里做客,和我可以聊聊天,不一定是学习,包括有什么心事或是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比起老师,我更希望做他们的大朋友。我所理解的教师一定和学生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不是简单的学生交纳学费,学校是中介,雇用老师授课的这种关系。但我知道,这样要求对很多老师是非常难的,因为他们要备课,要教很多的学生,而我自己则非常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记者:我听到一些传闻,您不准备带下一届学生,是真的吗?您决定长期从事教学,还是只是一段时间,再去尝试其他的工作?
  梁晓声:学校希望我继续教下去,还希望我能带研究生,并准备开一个新的大众传媒的专业,由我全权负责,争取把中文变成大中文的概念。我觉得这样很好,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大的挑战,但我的写作要最大限度放弃,确实有些两难。是先停下调整一年,还是继续,我还在考虑之中……
  
  记者:人到中年的您,生命依然充满活力,您如何看待您走过的人生和经历的这两次重大的转折,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为自己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梁晓声:我曾经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坎坷的,就像社会评价我们的:该上小学的时候挨饿,该上中学的时候闹革命,该工作的时候上山下乡,该成家的时候一无所有……过了若干年,却发现其实这些什么都不算,通过看书,我知道了很多别人的经历、别人的命运,和同时代人比较起来我是那么的顺利,或者可以用幸运来形容。其实有比较才能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对于以后,我可能还会继续写些东西,我也希望我的教学能给我注入一种新鲜感,也为我们的当代学子注入一种新鲜感。
其他文献
上下杭,是福建的省会福州遗存下来的老城区,被称作“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旧时,上杭路颇多巨商,民国时期此处有80多家商铺,不少深宅大院,实力雄厚的商家宅子,从上杭路直通下杭路。由于水路交通便利,自清代至民国,这里曾经是沟通省内外及东南亚地区的商品集散地。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行各业都实行公私合营,华美的大宅子也多分配给了多家居民一起居住生活,邻里关系十分和睦,友善。  2013年福州市决定将上
期刊
20多年前,著名摄影家解海龙拍摄的那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照片中小女孩那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成了反映那个时代“失学儿童”的沉重符号,后来成为“希望工程”的象征。  2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大眼睛”已经成为都市女白领,失学也几乎成为历史。可当我们走过乡村的教室,依然会看到无数双这样的“大眼睛”。时过境迁,人们能读懂他们与20年前完全不同的忧伤——对亲情的渴望,对孤独的恐惧,
期刊
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与《海峡摄影》共同举办的2018年《海峡摄影》全国摄影月赛5月赛评选揭晓。该月以“居家”为主题,共收到全国550余位作者的投稿作品5000余幅,参赛者们用手中的镜头聚焦与家有关的一切美好。  经评选,黄丽容的《爱妻守则》、陆辅春的《何处是我家》荣获一等奖,张杰的《大红灯笼挂新居》、陈成才的《家有喜事》、霍湘娟的《农家厨房》(组照)、李瑾的《知识改变命运》、谢威的《土楼圆 人团圆》
期刊
送你一匹马  在远方的草原  让你带上它去流浪    送你一匹马  就等于送了你整个草原  月光之下,马是你的惟一     (玉生,1980年12月生于江西上饶,现就读于江西某师范院校,创办“野草”诗歌网,民刊《野草》,作品入选《星星》、《2002年中国大学生最佳诗歌》等选本。)
期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过去40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亿万中国百姓作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亲历者,自身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中国的发展历程,40年前的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历史大转折,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期刊
笔直的铁轨  经过我的窗口  横贯城市  一个潮湿的傍晚  火车发出刺耳的尖叫  停了下来  我像个内向的孩子  把头伸出窗外  外面下着灰蒙蒙的细雨  打湿了昏黄的灯光  但我仍然可以看见  对面的窗口  伸出一张苍白的脸     (盘子,男,原名吴若盘,1980年生,2003年毕业于江西师大,写诗若干年,现居南昌。)
期刊
一群黑蚂蚁,下榻在  我的房间  它们在我的写字台上  来回自由地跑动  有些甚至爬到床铺的横梁上方  就像电线上雨滴顺着一个方向滑动那样     (山叶,原名叶锋敏,男,1983年生,浙江台州人。现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期刊
你听到了什么?在夜晚,你回家的脚步  比白天的响亮  会有危险的声音在脚跟的后面荡开来,但你不要回头  他们在那些土墙上,蹲着、站着、躺着和坐着  他们把自己静止成一个个黑点,让人好奇  但你也不要向他们走近,跟他们搭腔  他们也是夜晚的一部分     (余西,原名李日税,男,1981年4月出生,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
期刊
那年,有人牵着匹白马  马不太高,有点瘦  在舅舅家我看到我的两个姐姐  骑在那马上的一张照片    我也想骑  想着骑马去上学  那样多好  那样是不是会有很多人羡慕我  那样谁来处理马路上的马粪  那样我是不是要被罚款    那年,有人牵着匹白马  马不太高,有点瘦  路过我们村的时候我看到  那马不太高,有点瘦  是我喜欢的白马   (子溪,原名孙忠明,浙江余杭人,1981年12月出生,
期刊
几个小孩戴着面具  在路上玩游戏  小时候我也这样玩过,现在  还在玩,只是我戴的面具  他们看不见    很累  我真想把我脸上的面具  撕得粉碎,把所有的面具  撕得粉碎,我走过去  把他们的面具纷纷除下,撕碎  他们哇哇大哭     (马梦,原名胡文春,男,1983年生,现在就读于某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