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张炜的小说《九月寓言》,用诗一般的语言还原真实的乡土生活,小说中的众多意象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奔跑”、“ 鲅”、“黑煎饼”、“寻鏊”等意象还原了生命本真的意义,体现了真诚而炽热的生命追求,同时也包含着对于人类文明探索进程扮演何种角色的深刻反思,以及深厚而沉重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张炜 《九月寓言》 意象
张炜的文学创作建立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上,他在不断反思中完成了以“人类本性和大地灵魂的守望”为内涵的具有浓重的生态审美色彩作品——《九月寓言》,他本人和小说一道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这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与创作方式上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殊途同归,在对生态文明的诗意赞美和文化内涵上又与亨利·戴维·梭罗得《瓦尔登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切身的感受着工业文明的冲击给社会带来的重重变化,在儿时的记忆里捕捉、在现实生活中追寻农业文明留下的点滴足迹,用诗歌一般的语言从人类理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完成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类灵魂去向的层层追问。本文着重从其具有寓言性质的意象的角度分析《九月寓言》的意蕴,探究文学背后蕴含人的生存状态、追求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以及其中蕴含深刻的生命主题。
一.“奔跑”——具有生命意义的追寻
这个小村,是一代一代人不停赶路而迁移到这里而成。“奔跑”是这群人的生活常态以及历史使命。那些到达这里后仍然有着强烈奔跑欲望的人,在书中都得到了极具光彩的生命力。例如闪婆与露筋在野地上不断奔跑的爱恋就得到了最为让人尊敬的馈赠,再如一群年轻人在夜色原野、树林里的奔跑成了小说最为亮丽的光点;赶樱迈着小马驹似的双腿在田野间奔跑,肥在夜晚也禁不住进入一次又一次奇妙的游荡,这些“奔跑”的描写,不仅鲜活生命力的展现,也是小村里生命得到一代又一代延续的缩影。就如同在小说的最后结尾中写道“一匹健壮的宝驹甩动鬃毛,声声嘶鸣,尥起长腿在火海里奔驰。它的毛色与大火的颜色一样,与早晨的太阳一样。”奔跑是他们的生命状态,宿命最终的交代,也是他们生命能得以延续的途径。
奔跑是小村对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这群人骨子里的野性,奔跑是人类最原始的特性,人类的生命因为“奔跑”凸显活力。小说中奔跑”不仅仅只是单纯意义上的行走,更是作者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未来忧患的一种解答。“奔跑”是热烈的,是强大的,可以延伸为进步与进取的代名词,在先进的文明中生命的追求究竟何去何从,作者透过“奔跑”这个意象给予了我们答案,那就是用一种积极地生活状态面对,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激情,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小村人的奔跑同时又是孤独和寂寞的,小村人从开始奔跑,展现生命活力,到定居野地而远离外界渐渐与纷繁的世界脱离,此时一种从内到外的思考开始萌发,作者的人道主义的情感在这里诞生。它背后表现的是面对田园渐渐被城市取代的不安,以及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吞噬进而产生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带有沉重和悲怆的迷茫心情。在黑夜里奔跑的那一群人,是否只是漫无目的的追逐打闹?其实不然。从在小村最开始定居下来的那批人开始,到后来赶樱他们这一代最年轻的生命力的出现,无论是最初迁徙进入小村,还是后来年轻一代的奔跑,生命在这里呈现的诞生、蜕变、最后衰亡的过程,新的生命不断地继承年长的生命,这是循环往复地繁衍生长的象征,生命得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追求也会世代相传。
在《九月寓言》中,村庄是抛却了物质文明的外衣后社会的缩写,小村人是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洪流裹挟着前进的一个群体。张炜之所以选择“奔跑”这个意象,不仅是在展现一种对于原始生命状态的向往,对生命本真的一种回归,同时表达了面对工业文明的强劲势力时对于人类未来的命运的担忧,以及传达出他对于如何理性地处理人类理性与文明进步关系的一种期望。
二.“ 鲅”——具有反思意义的停留
现代文明的注入使封闭的小村庄有了新的困扰,年轻的女孩男孩们在荒野中的奔跑里逐渐感到一丝迷茫,正如书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问题。“往哪儿走”是年轻一辈对生命的叩问,亦是村庄对自身命运的沉思。其实,奔跑和停留,安居和流浪之间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关系。正因为停留,生命才得以喘息,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生命回归的意义是一种缓冲。
在这个小村中,凡是被称作
“ 鲅”的人,都自然而然的习惯于被当做嘲笑的对象,不被尊重。这种轻视的原因取决于他们“流浪者”的身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 鲅”感到太多羞耻。“ 鲅”的谐音是“停吧”,如果说 “ 鲅”这个词是当地人赋予他们的身份词,那么“停吧”的生活状态则是这群流浪者自主的选择。他们选择留在这片平原,在这里安居乐业,生儿育女,哪怕生活不易,记忆里也存留着种种的苦难,还要被当地人嘲笑,他们依旧选择从流浪的身份变成居住者的身份,停留在这这片平原。于是,平原无私的养育着这些外乡人,给了他们停下来以后居住的空间,给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给了他们如“九月”一般的炽热与收获。“ 鲅”停止了长久的流浪,他们开始热爱着野地,野地收留了他们。
张炜用“ 鲅”这个意象意在传达一种“停留”的含义,这也传达着他对于人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应当适当回归这一问题的思考。小说的第一章就揭示了小村最后的命运:当肥随着秃头工程师的儿子在十多年以后归来小村时,那条工区通往小村唯一道路尽头的村庄已经消失殆盡,只剩下燃烧的荒草。曾经的村庄不复存在,曾经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不复存在,曾经自然与人类野蛮共存的生命不在。工业文明的冲击对自然野性的抑制到底有多大?现代文明之下应该怎么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关系?人类的灵魂应该毫无止境地继续奔跑吗?“ 鲅”就是作者的答案。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追逐收益,对于目标的执着追求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在这个效率追逐的环境里,原始的生活状态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和忘却;还有一部分人离开农村,选择了抛弃人类精神发展的原始乐园,往更高速发展的地方奔去,这种不停地追逐让人类精神世界开始陷入了新的“迷惘”。因此,一味的前进并非一定是完全的进步,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停留才能去反思,像“ 鲅”停下来汲取平原和大地的馈赠一样,人类也需要停留去反思野地的伟大与包容,反思自己灵魂的归属,反思生命的真谛。 三.“寻鏊”——具有发展意义的探索
小说中的村庄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过来,在老一辈的迁徙路程中,小村人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屈辱与磨难。最终他们找到了可以栖身的地方,吃上了瓜干,不用再忍饥挨饿。但是“瓜干烧胃”,口感不佳,晾晒程序复杂,于是余庆这个人物的出现对小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作者通过小村人面对这个外乡人的态度从好奇、厌恶最后接纳,来暗示小村人对待外来文明的不同态度。无疑,他们多半是保守的。直到当这群村人看着原本苦涩,烧胃的瓜干在余庆的手上变成了薄薄脆脆,又香又甜的煎饼时,才惊叹“人家金祥过得日子才叫日子。”
外村流浪女人“庆余”带来的“黑煎饼”的技艺,并非是自己的发明创造,“在南边黑乎乎的大山后面,人人都會做煎饼”。“煎饼”,对于这个闭塞的群体而言,它象征着外界的先进,也象征着先进的文明。但“煎饼”只是外界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之外还有“鏊”——专门用来做煎饼的工具。“寻鏊”在张炜的笔下又多了一层象征的意味,这件事最终由余庆的丈夫金祥来完成的,此时的余庆在村人的心中无疑是神明一样的存在,而金祥执意要去“寻鏊”则是去探索这位神明背后的信仰。那个闪闪发光的“鏊”对于金祥来说不仅是他了解妻子的一种手段,更是件一件圣物,是追寻异乡文明的一个符号象征,意味着小村人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开始走上一条与主动外界联系的探索道路。
想要填饱肚子,村人必须迁徙;想要吃上更好的煎饼,他们必须得到那面鏊。寻鏊的道路同小村人迁徙的道路一样艰辛,与后文小村被动地被工业文明侵占有所不同,这一次是村庄主动去追寻外界文明。金祥代表小村找到了鏊,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文明,但是寻鏊的艰难过程,也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的艰难。在痛苦中追寻新的价值,而这种追寻注定艰辛。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小村人勇敢的追求探索的精神。作者通过“寻鏊”这一意象也在提醒我们,人类理想的实现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既需要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开阔和包容的视野,以及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
张炜的小说拥有诗意的语言,以叙述者的身份对众多意象进行于寓言性地描写。在《九月寓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以及带有批判性的理性思考,而且二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充满着活力的生命状态,这种力量不仅支撑着我们追求精神的信仰,也给予我们探索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文明的勇气。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生命的野地里,追逐和停留是并存的,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人类社会的进步,要自始至终对人类赖以栖居的大地心怀敬畏。
参考文献
[1]徐宏勋,张懿红.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寓言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以《九月寓言》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7(04):79-80 91.
[2]王光东.还原与激情——读张炜的‘九月寓言’[J].当代作家评论,1993(01):62-65.
[3]乔雪.诗性的人文关怀——试论张炜《九月寓言》的民间书写[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01):51-54.
[4]张炜.九月寓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项目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论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生态意蕴”,项目编号:2017NFUSPITP204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张炜 《九月寓言》 意象
张炜的文学创作建立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上,他在不断反思中完成了以“人类本性和大地灵魂的守望”为内涵的具有浓重的生态审美色彩作品——《九月寓言》,他本人和小说一道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这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与创作方式上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殊途同归,在对生态文明的诗意赞美和文化内涵上又与亨利·戴维·梭罗得《瓦尔登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切身的感受着工业文明的冲击给社会带来的重重变化,在儿时的记忆里捕捉、在现实生活中追寻农业文明留下的点滴足迹,用诗歌一般的语言从人类理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完成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类灵魂去向的层层追问。本文着重从其具有寓言性质的意象的角度分析《九月寓言》的意蕴,探究文学背后蕴含人的生存状态、追求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以及其中蕴含深刻的生命主题。
一.“奔跑”——具有生命意义的追寻
这个小村,是一代一代人不停赶路而迁移到这里而成。“奔跑”是这群人的生活常态以及历史使命。那些到达这里后仍然有着强烈奔跑欲望的人,在书中都得到了极具光彩的生命力。例如闪婆与露筋在野地上不断奔跑的爱恋就得到了最为让人尊敬的馈赠,再如一群年轻人在夜色原野、树林里的奔跑成了小说最为亮丽的光点;赶樱迈着小马驹似的双腿在田野间奔跑,肥在夜晚也禁不住进入一次又一次奇妙的游荡,这些“奔跑”的描写,不仅鲜活生命力的展现,也是小村里生命得到一代又一代延续的缩影。就如同在小说的最后结尾中写道“一匹健壮的宝驹甩动鬃毛,声声嘶鸣,尥起长腿在火海里奔驰。它的毛色与大火的颜色一样,与早晨的太阳一样。”奔跑是他们的生命状态,宿命最终的交代,也是他们生命能得以延续的途径。
奔跑是小村对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这群人骨子里的野性,奔跑是人类最原始的特性,人类的生命因为“奔跑”凸显活力。小说中奔跑”不仅仅只是单纯意义上的行走,更是作者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未来忧患的一种解答。“奔跑”是热烈的,是强大的,可以延伸为进步与进取的代名词,在先进的文明中生命的追求究竟何去何从,作者透过“奔跑”这个意象给予了我们答案,那就是用一种积极地生活状态面对,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激情,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小村人的奔跑同时又是孤独和寂寞的,小村人从开始奔跑,展现生命活力,到定居野地而远离外界渐渐与纷繁的世界脱离,此时一种从内到外的思考开始萌发,作者的人道主义的情感在这里诞生。它背后表现的是面对田园渐渐被城市取代的不安,以及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吞噬进而产生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带有沉重和悲怆的迷茫心情。在黑夜里奔跑的那一群人,是否只是漫无目的的追逐打闹?其实不然。从在小村最开始定居下来的那批人开始,到后来赶樱他们这一代最年轻的生命力的出现,无论是最初迁徙进入小村,还是后来年轻一代的奔跑,生命在这里呈现的诞生、蜕变、最后衰亡的过程,新的生命不断地继承年长的生命,这是循环往复地繁衍生长的象征,生命得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追求也会世代相传。
在《九月寓言》中,村庄是抛却了物质文明的外衣后社会的缩写,小村人是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洪流裹挟着前进的一个群体。张炜之所以选择“奔跑”这个意象,不仅是在展现一种对于原始生命状态的向往,对生命本真的一种回归,同时表达了面对工业文明的强劲势力时对于人类未来的命运的担忧,以及传达出他对于如何理性地处理人类理性与文明进步关系的一种期望。
二.“ 鲅”——具有反思意义的停留
现代文明的注入使封闭的小村庄有了新的困扰,年轻的女孩男孩们在荒野中的奔跑里逐渐感到一丝迷茫,正如书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问题。“往哪儿走”是年轻一辈对生命的叩问,亦是村庄对自身命运的沉思。其实,奔跑和停留,安居和流浪之间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关系。正因为停留,生命才得以喘息,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生命回归的意义是一种缓冲。
在这个小村中,凡是被称作
“ 鲅”的人,都自然而然的习惯于被当做嘲笑的对象,不被尊重。这种轻视的原因取决于他们“流浪者”的身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 鲅”感到太多羞耻。“ 鲅”的谐音是“停吧”,如果说 “ 鲅”这个词是当地人赋予他们的身份词,那么“停吧”的生活状态则是这群流浪者自主的选择。他们选择留在这片平原,在这里安居乐业,生儿育女,哪怕生活不易,记忆里也存留着种种的苦难,还要被当地人嘲笑,他们依旧选择从流浪的身份变成居住者的身份,停留在这这片平原。于是,平原无私的养育着这些外乡人,给了他们停下来以后居住的空间,给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给了他们如“九月”一般的炽热与收获。“ 鲅”停止了长久的流浪,他们开始热爱着野地,野地收留了他们。
张炜用“ 鲅”这个意象意在传达一种“停留”的含义,这也传达着他对于人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应当适当回归这一问题的思考。小说的第一章就揭示了小村最后的命运:当肥随着秃头工程师的儿子在十多年以后归来小村时,那条工区通往小村唯一道路尽头的村庄已经消失殆盡,只剩下燃烧的荒草。曾经的村庄不复存在,曾经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不复存在,曾经自然与人类野蛮共存的生命不在。工业文明的冲击对自然野性的抑制到底有多大?现代文明之下应该怎么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关系?人类的灵魂应该毫无止境地继续奔跑吗?“ 鲅”就是作者的答案。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追逐收益,对于目标的执着追求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在这个效率追逐的环境里,原始的生活状态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和忘却;还有一部分人离开农村,选择了抛弃人类精神发展的原始乐园,往更高速发展的地方奔去,这种不停地追逐让人类精神世界开始陷入了新的“迷惘”。因此,一味的前进并非一定是完全的进步,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停留才能去反思,像“ 鲅”停下来汲取平原和大地的馈赠一样,人类也需要停留去反思野地的伟大与包容,反思自己灵魂的归属,反思生命的真谛。 三.“寻鏊”——具有发展意义的探索
小说中的村庄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过来,在老一辈的迁徙路程中,小村人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屈辱与磨难。最终他们找到了可以栖身的地方,吃上了瓜干,不用再忍饥挨饿。但是“瓜干烧胃”,口感不佳,晾晒程序复杂,于是余庆这个人物的出现对小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作者通过小村人面对这个外乡人的态度从好奇、厌恶最后接纳,来暗示小村人对待外来文明的不同态度。无疑,他们多半是保守的。直到当这群村人看着原本苦涩,烧胃的瓜干在余庆的手上变成了薄薄脆脆,又香又甜的煎饼时,才惊叹“人家金祥过得日子才叫日子。”
外村流浪女人“庆余”带来的“黑煎饼”的技艺,并非是自己的发明创造,“在南边黑乎乎的大山后面,人人都會做煎饼”。“煎饼”,对于这个闭塞的群体而言,它象征着外界的先进,也象征着先进的文明。但“煎饼”只是外界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之外还有“鏊”——专门用来做煎饼的工具。“寻鏊”在张炜的笔下又多了一层象征的意味,这件事最终由余庆的丈夫金祥来完成的,此时的余庆在村人的心中无疑是神明一样的存在,而金祥执意要去“寻鏊”则是去探索这位神明背后的信仰。那个闪闪发光的“鏊”对于金祥来说不仅是他了解妻子的一种手段,更是件一件圣物,是追寻异乡文明的一个符号象征,意味着小村人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开始走上一条与主动外界联系的探索道路。
想要填饱肚子,村人必须迁徙;想要吃上更好的煎饼,他们必须得到那面鏊。寻鏊的道路同小村人迁徙的道路一样艰辛,与后文小村被动地被工业文明侵占有所不同,这一次是村庄主动去追寻外界文明。金祥代表小村找到了鏊,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文明,但是寻鏊的艰难过程,也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的艰难。在痛苦中追寻新的价值,而这种追寻注定艰辛。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小村人勇敢的追求探索的精神。作者通过“寻鏊”这一意象也在提醒我们,人类理想的实现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实现的,既需要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开阔和包容的视野,以及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
张炜的小说拥有诗意的语言,以叙述者的身份对众多意象进行于寓言性地描写。在《九月寓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以及带有批判性的理性思考,而且二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充满着活力的生命状态,这种力量不仅支撑着我们追求精神的信仰,也给予我们探索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文明的勇气。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生命的野地里,追逐和停留是并存的,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人类社会的进步,要自始至终对人类赖以栖居的大地心怀敬畏。
参考文献
[1]徐宏勋,张懿红.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寓言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以《九月寓言》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7(04):79-80 91.
[2]王光东.还原与激情——读张炜的‘九月寓言’[J].当代作家评论,1993(01):62-65.
[3]乔雪.诗性的人文关怀——试论张炜《九月寓言》的民间书写[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01):51-54.
[4]张炜.九月寓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项目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论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生态意蕴”,项目编号:2017NFUSPITP204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