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理由
黄渤是中国喜剧演员中难得的天生之才。他身上的草根气质和对俗常世界的精准把握,让他能用毫不夸张的表演就令人捧腹,而在那些滑稽的人物背后又总渗透着对于所有底层人物的悲悯。
黄渤
中国著名男演员。代表作《斗牛》《心花路放》《亲爱的》《无人区》
盘点2014年的中国电影,黄渤显然是无法跳过的。这个名字似乎只与笑有关,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是中国当下喜剧的代名词。而在此之前,人们更多想起的是周星驰、葛优。周星驰曾戏称黄渤是“喜剧的王中王,终结了自己的演艺生命”,而在2014年,这个“终结者”变得愈发名副其实。
在2014年国庆黄金档,黄渤主演的《心花路放》《亲爱的》《痞子英雄2》三部电影几乎同期上线,而由他参演的几部片子累计票房总和突破50亿元人民币,成为华语地区票房最高的演员,媒体送上的绰号也如期而至:50亿帝。
2006年,黄渤参演《疯狂的石头》,这是他演员生涯的转折点。他与这部电影一样,成为当年的黑马,2300多万的票房令业界一震,而片中那个浑身都是戏的小人物,也为观众熟识。2009年,《疯狂的赛车》让黄渤的票房“原始积累”第一次过亿。仅仅用五年之后,他主演的《心花路放》的票房就创造了一天一个亿的纪录。“但我丝毫没有‘心花路放’的心情,反而感觉很忐忑。”黄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进入影视业以前,我已经被社会磨练得成熟了”
以演“小人物”见长的黄渤在2014年的年末给观众带来一些惊喜。他在央视一套的开年大剧《锋刃》中,饰演汪伪政权时期天津特务委员主任沈西林,同时也是租界洋行的经理以及中共地下党员。
这个身份复杂的上流人士,从上到下都是上世纪30年代最为昂贵的行头:皮鞋、燕尾服、礼帽以及显示权贵的手杖。黄渤为了这一角色显然颇下功夫,为此在他主演的一部话剧出国巡演前就试妆,而剧中不少道具是他自费在国外的古董店买的。在黄渤看来,“高大上”的角色演起来也并非易事,“卧底确实不好当,要是真换我,估计都活不过一周。”
在此之前,已有传闻黄渤将暂时休假,而黄渤也回应说,的确想休息一段时间,但也不会太久。影帝黄渤累了。
换作以前,黄渤或许都没有这份悠淡。20年前,还在读高职的黄渤便进入歌厅成为驻唱歌手,后来与小伙伴们开始在全国演出。多年之后,已经功成名就的演员黄渤还几次走上综艺节目的舞台一展歌喉。他唱得确实不错。而且看得出来,他的确爱唱歌。当年,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变成电影明星,一心梦想着做一名创作型歌手。他甚至给张学友、王菲等歌坛大腕写过歌,特别还为郭富城量身定制了一首《寂寞王国》。当然,这些事,人家那些大腕歌手都不知道。《寂寞王国》这首歌还是在黄渤成名后自己爆料才方为人知。
然而,生活一直跟黄渤开着玩笑。他为了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曾一度南下,但时运不济,像林依伦、沙宝亮等同样境遇的歌手一个个红遍大江南北,而他仍碌碌无为。他再次回到青岛,做起了生意,盘算着赚到钱就继续从事音乐。可恰恰遇到金融危机,债主天天堵在门口要账,黄渤则故意躲起来,让伙计们应付。人一走,他就从里屋出来,没想到对方杀了个回马枪。“那日子真是难熬,”黄渤回忆说,“进入影视行业之前,我已经被社会磨练得成熟了。”
渡过难关,生意走上了正轨,似乎梦想的力量再次把黄渤拉了回来。他第二次离开家乡,外出唱歌闯荡。2000年,他经朋友、演员高虎推荐,参演了《上车,走吧》,这也成为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幸运的是,这部影片荣获当年的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在颁奖典礼上,黄渤有些恍惚,与巩俐等巨星走在同一条红地毯上的是自己吗?因为他连身上那套西服都是借的。在他看来,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某种积淀,但施了近十年歌手的肥,却在初涉的影视圈开出了演员的花。
不期而至的荣誉激励了黄渤。他开始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年并未考上,他选择“曲线求学”,入校进修,然后再考。进修时,他表现突出,已经有人主动找他拍戏。等到第二年再报名时,他很务实地报了配音专业,在他看来,这个专业竞争并不太激烈,学完之后又多了一项生存技能,最终他如愿以偿。
票房再高也只是个数字
那时拍戏,黄渤虽然积累了些经验,但每天仍然找导演聊剧本。聊得多了,导演有些耐不住了,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顺着门缝塞进导演的房间。凭着这股较真劲儿,黄渤的表演天赋渐渐显露出来。
2009年,因饰演电影《斗牛》中的牛二,他斩获了金马奖影帝,他小人物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不过,在黄渤看来,喜剧中“二”的蕴意在于演员认真地去做一件别人看来特别傻的事。“喜剧电影一直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表现形式,而且幽默本身就是高级的,不用皱着眉头去说一件事情,也合乎自己平时的行为方式。”黄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当媒体和观众都自然地将黄渤划归于喜剧一栏时,黄渤也在尝试不同的人物类型拓展自己的戏路。从《无人区》《101次求婚》到2014年的《亲爱的》,他不再完全是一个观众心目中的搞笑形象。黄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不会拒绝其他类型的电影,其他的形式也都会去尝试。“因为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前提就是演员,喜剧会坚持,但好的项目和角色也不会放弃。”
2014年,黄渤是最火的男演员,也是最累的一个。一年中出演了4部电影以及为1部电影配音。火爆的票房让他加封“50亿帝”。可他本人对于这个封号不以为然:“票房的数字只是个路程,无论50也好100也好,迟早都会前进,因为电影也在前进,这只是一个路途中的数字,仅此而已。”
在以票房论英雄的电影市场上,黄渤被媒体冠以中国喜剧电影的中流砥柱,将他与葛优、周星驰相提并论。而黄渤保持了一贯的谦虚:“我需要超越的只有自己,只能做到比自己以前更好,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奢求。”
然而,对于这一年的表现,黄渤对自己仍有些不满,“要说这几部电影很火,但要看是虚火还是实火,还有底下的柴火还够不够多。”黄渤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多作品没一个是自己绝对满意的。他多年来有一个习惯,拍完后重新审视自己的表演,会发现有不少瑕疵,总会觉得与自己想象中的表演还有一定距离。“对演员来说,总是希望自己下一个作品是最好的,所以需要这段时间提前做好准备,重启一下大脑,填充一些新的东西。”
所以,黄渤在2014年末宣布暂时休假。从紧张地工作到突然地放松,闲下来的黄渤没有停止反思自己的表演。面对着高涨的票房和口碑,他也会变得焦虑,“因为表演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想着要再度提升,特别是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不安也提醒他需要停顿下来变更节奏,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
事实上,舆论在不吝赞誉之词之外,也不会放过质疑和批判。《心花路放》显然是国庆档中争议最大的电影。黄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不同的意见都会虚心接受,也会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但同时作为演员就是要弄好自己的部分,对于更多的东西其实左右不了太多,所有的文艺作品也不是靠数字的积累,或者对错、好坏来简单评判的。”
由于从影之前的流离颠簸,黄渤对于名利都看得很淡,“想肯定会想,但是已经不会为名利冲动了,整个人心态都老得比较早。”在他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像是一种不问是非,忘我的修行。
如今,这个起于“草根”的影帝已是无数影视追梦者的偶像。说起自己的人生经验,“50亿帝”瞬间变身励志帝:“任何人的一生,都没办法从别人的辙印上碾压过去,只能去走自己的道路,看清楚自己,做喜欢的事情,那就去努力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