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广西大交通为主要目标,坚持质量立校与内涵式教育,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优秀学校。学院依托交通行业的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课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交通高技能人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根植地方,寻找最优教育资源
根植地方是学院发展的一大特色。学院依托地方现有资源优势,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校企合作平台、“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教学,是学校根植地方所挖掘出的最优资源。
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学校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只有整合现有资源才能够取得长远发展。多年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的标志性专业,而其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利用地方特色优势资源,与福特、小松以及丰田等国际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在学院内设置了“福特班”“小松班”“丰田班”等,到目前为止,共计约有10个订单冠名班。
与此同时,学院注重与广西区域内知名企业集团的合作,与区域内的20多个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从而为学生寻找到了最好的实习训练基地。从学生角度而言,学院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实践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从企业角度而言,学院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节约了一定的劳动成本。
“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质量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长远发展。学院根据自身的特色,经过多年开发,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谓“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整体教学分为6个学期,并将6个学期分为4个阶段,即“学生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学习—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见习—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也为学生到企业教学见习打下基础;在企业教学见习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企业环境进行认知,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让学生逐步了解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好就业岗位;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对企业的了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顶岗实习阶段,就是将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阶段,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就业的氛围。阶段之间层层相扣,从而真正实现对人才的专项培养。
“多课程实景相融”高质量教学。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学院为了更好地提高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更好地服务汽车行业,积极研究与探索教学手段,开发了“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式。所谓“多课程实景相融”,就是将学习与实践进行一体化融合,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学院积极尝试课程与实践共举,将课程教学搬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内感受实践的运用。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该专业组织了“6S汽车技术服务社”,免费为全校教师学生服务,对外承接汽车美容、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作业项目。同时,学校将“汽车美容”“汽车维修前台接待”等专业课程列入实训项目的开发之中,目前已经组织了多批学生在此平台上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与企业的认可,每年约有80%的学生被评为“优秀实践学生”。与此同时,学院所倡导的“学—研—赛”一体化教学以及“以赛促学”等指导思想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曾参加国家级以及自治区级等各类技能大赛,有学生连续三年荣获广西地區的“营销赛项”一等奖。
服务产业,寻找最优就业路径
“学以致用”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而将专业知识与产业相融合更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最终目标。学院根植地方特色,将学校中的专业知识服务到产业之中,为学生的就业寻找到了最优路径。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与师资齐肩并进,“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是学院服务产业、寻找就业的几大路径。
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与师资齐肩并进。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院立足教师群体,通过教师来改善学生质量,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进程,并形成了行业—企业—专业培训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就业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78%的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约有60%的教师都是校企合作的培训讲师,具有多年的实践技能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教师善于改革与创新,很多教师都参加过知名汽车企业的培训,比如日产、福特以及上海通用等,所以这些教师能够深入到一线进行实践,及时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专业教学课程相结合。
这种行业—企业—专业培训,实质就是教师为学生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对汽车行业的了解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企业之中,切身实践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回归到学校,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发展的链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更好地服务了产业的发展。
“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就业是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西地区的汽车产业,为学生开启了“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渐被社会认可。“出口旺、进口畅”毕业通道主要是从生源与就业两个角度来说的,“进口畅”表明近几年学院发展得非常顺利,报考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出口旺”则一定程度上表明学院的就业率高,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给很多学生以及家长吃了定心丸。
学院的“出口旺、进口畅”毕业通道,近五年来为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这个地区输送了多批汽车专业人才,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014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被评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业与岗位相统一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就业导向、岗位需求”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实习训练基地。首先从大环境出发,对广西地区的汽车产业做了细致的分析;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根据当地汽车行业的发展特点,成立了两个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分别为“汽车整车销售展厅”和“汽车销售礼仪实训室”。这两大实习训练室的建立,标志着学生的就业从此以后就有了学校的把关,真正实现了就业与岗位的统一。除此以外,学院在学校内部还建立了校内生产实习训练基地“6S技术服务社”,确保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实践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
根植地方,寻找最优教育资源
根植地方是学院发展的一大特色。学院依托地方现有资源优势,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校企合作平台、“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教学,是学校根植地方所挖掘出的最优资源。
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学校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只有整合现有资源才能够取得长远发展。多年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的标志性专业,而其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利用地方特色优势资源,与福特、小松以及丰田等国际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在学院内设置了“福特班”“小松班”“丰田班”等,到目前为止,共计约有10个订单冠名班。
与此同时,学院注重与广西区域内知名企业集团的合作,与区域内的20多个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从而为学生寻找到了最好的实习训练基地。从学生角度而言,学院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实践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从企业角度而言,学院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节约了一定的劳动成本。
“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质量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长远发展。学院根据自身的特色,经过多年开发,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谓“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整体教学分为6个学期,并将6个学期分为4个阶段,即“学生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学习—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见习—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也为学生到企业教学见习打下基础;在企业教学见习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企业环境进行认知,了解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让学生逐步了解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好就业岗位;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对企业的了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顶岗实习阶段,就是将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阶段,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就业的氛围。阶段之间层层相扣,从而真正实现对人才的专项培养。
“多课程实景相融”高质量教学。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学院为了更好地提高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更好地服务汽车行业,积极研究与探索教学手段,开发了“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式。所谓“多课程实景相融”,就是将学习与实践进行一体化融合,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学院积极尝试课程与实践共举,将课程教学搬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内感受实践的运用。
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该专业组织了“6S汽车技术服务社”,免费为全校教师学生服务,对外承接汽车美容、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作业项目。同时,学校将“汽车美容”“汽车维修前台接待”等专业课程列入实训项目的开发之中,目前已经组织了多批学生在此平台上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多课程实景相融”的高质量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与企业的认可,每年约有80%的学生被评为“优秀实践学生”。与此同时,学院所倡导的“学—研—赛”一体化教学以及“以赛促学”等指导思想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曾参加国家级以及自治区级等各类技能大赛,有学生连续三年荣获广西地區的“营销赛项”一等奖。
服务产业,寻找最优就业路径
“学以致用”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而将专业知识与产业相融合更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最终目标。学院根植地方特色,将学校中的专业知识服务到产业之中,为学生的就业寻找到了最优路径。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与师资齐肩并进,“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是学院服务产业、寻找就业的几大路径。
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与师资齐肩并进。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院立足教师群体,通过教师来改善学生质量,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进程,并形成了行业—企业—专业培训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就业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78%的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约有60%的教师都是校企合作的培训讲师,具有多年的实践技能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教师善于改革与创新,很多教师都参加过知名汽车企业的培训,比如日产、福特以及上海通用等,所以这些教师能够深入到一线进行实践,及时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与专业教学课程相结合。
这种行业—企业—专业培训,实质就是教师为学生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对汽车行业的了解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企业之中,切身实践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回归到学校,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发展的链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更好地服务了产业的发展。
“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就业是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西地区的汽车产业,为学生开启了“出口旺、进口畅”的毕业通道,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渐被社会认可。“出口旺、进口畅”毕业通道主要是从生源与就业两个角度来说的,“进口畅”表明近几年学院发展得非常顺利,报考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出口旺”则一定程度上表明学院的就业率高,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给很多学生以及家长吃了定心丸。
学院的“出口旺、进口畅”毕业通道,近五年来为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这个地区输送了多批汽车专业人才,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014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被评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业与岗位相统一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就业导向、岗位需求”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实习训练基地。首先从大环境出发,对广西地区的汽车产业做了细致的分析;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根据当地汽车行业的发展特点,成立了两个就业与岗位相统一的实训基地,分别为“汽车整车销售展厅”和“汽车销售礼仪实训室”。这两大实习训练室的建立,标志着学生的就业从此以后就有了学校的把关,真正实现了就业与岗位的统一。除此以外,学院在学校内部还建立了校内生产实习训练基地“6S技术服务社”,确保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实践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