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教育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珍视“体验”, 共享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活化教材,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
1、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之乐。
在教学《左右》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我抓住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上课伊始,我从“学生举手”这个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动作来引入,接着整个教学主线的展开,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寻找身体上的左右,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身体器官;再如通过让学生给学具排队等,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这样,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习一点儿都不难。这节课上,我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 、“课中操”、“举手”、“排队”、“给小动物找家”、“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拓展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数学之奇。
我在教学苏教版第8册的《垂直与平行》时,鉴于“平行”与“垂直”研究的都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我把平行线与垂线这两小节知识内容合并在一起让学生认识,而把相关的作图要求放在下一课时进行教学。这样重组教材后有利于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通过比较、辨析两种图形的特征,从而达到对图形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有利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学习空间,培养其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展示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数学之趣。
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舍弃了原教材对于“垂直”与“平行”这两个概念的呈现方式,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图形?让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最后,教师与所有同学一起进行整理,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在得到了这些图形之后,教师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图形,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学们都能够勇于和学习伙伴进行讨论交流,甚至是辩论。在分类辨析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已经是愈辩愈明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体验爱数学。
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后,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喜爱的生活中的小游戏,帮助学生练习计算。例如设计掷筛子下跳棋的游戏,学生分为4人一组,分别掷筛子,掷到几就把自己的棋子走到相应的位置,并计算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并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小小的惩罚,最后看谁先到目的地。这样的生活小游戏,增加了计算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数学。
2、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学数学。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当学生建立对了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了小明搬进了新家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小明搬进了新家,新家的面积有120平方厘米,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水画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餐厅明亮而宽敞,一张正方形餐桌放在中间,餐桌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小明的房间布置得非常漂亮,桌上放了一台电脑,电脑显示屏的面积大约有10平方厘米,还有一张小床,占地面积大约2平方米。把数学概念的辨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以改错的方式呈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体验中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体验中更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回归生活应用,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
如学习了《找规律》一课,学生对点数和段数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知,我们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现实生活,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的护栏;公园街边的广告牌;最后来到了风景名胜地——中山陵园,石像路,明孝陵,音乐台,在这些熟悉美丽的风景中,学生惊喜地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多的地方都蕴含了数学规律。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三、用心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共享成长快乐。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体验轻松学数学。
在“有几辆车”等的环节中,我设置了具有一定挑战性和障碍性的问题,恰当、适时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和动手操作等,让学生运用集体智慧,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样,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究,在多向信息交流中互相提高,这就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展现的魅力。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濃厚的兴趣中体验快乐学数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想办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想办法期待数学教师来上课。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最后,教师还要采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如语言准确简练、幽默有趣,语言优美,声调抑扬顿挫等,让学生处于最佳接受状态。
3、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在充满“爱”的体验中共享成功快乐。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总之,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创设生机勃勃的新课堂,珍视体验师生才能共享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和成长快乐!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
一、活化教材,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
1、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之乐。
在教学《左右》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我抓住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上课伊始,我从“学生举手”这个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动作来引入,接着整个教学主线的展开,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寻找身体上的左右,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身体器官;再如通过让学生给学具排队等,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这样,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习一点儿都不难。这节课上,我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 、“课中操”、“举手”、“排队”、“给小动物找家”、“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拓展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数学之奇。
我在教学苏教版第8册的《垂直与平行》时,鉴于“平行”与“垂直”研究的都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我把平行线与垂线这两小节知识内容合并在一起让学生认识,而把相关的作图要求放在下一课时进行教学。这样重组教材后有利于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通过比较、辨析两种图形的特征,从而达到对图形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有利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的学习空间,培养其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展示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数学之趣。
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舍弃了原教材对于“垂直”与“平行”这两个概念的呈现方式,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图形?让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最后,教师与所有同学一起进行整理,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在得到了这些图形之后,教师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图形,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学们都能够勇于和学习伙伴进行讨论交流,甚至是辩论。在分类辨析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已经是愈辩愈明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体验爱数学。
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后,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喜爱的生活中的小游戏,帮助学生练习计算。例如设计掷筛子下跳棋的游戏,学生分为4人一组,分别掷筛子,掷到几就把自己的棋子走到相应的位置,并计算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并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小小的惩罚,最后看谁先到目的地。这样的生活小游戏,增加了计算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数学。
2、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学数学。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当学生建立对了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了小明搬进了新家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小明搬进了新家,新家的面积有120平方厘米,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水画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餐厅明亮而宽敞,一张正方形餐桌放在中间,餐桌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小明的房间布置得非常漂亮,桌上放了一台电脑,电脑显示屏的面积大约有10平方厘米,还有一张小床,占地面积大约2平方米。把数学概念的辨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以改错的方式呈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体验中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体验中更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回归生活应用,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
如学习了《找规律》一课,学生对点数和段数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知,我们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现实生活,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的护栏;公园街边的广告牌;最后来到了风景名胜地——中山陵园,石像路,明孝陵,音乐台,在这些熟悉美丽的风景中,学生惊喜地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多的地方都蕴含了数学规律。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三、用心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共享成长快乐。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体验轻松学数学。
在“有几辆车”等的环节中,我设置了具有一定挑战性和障碍性的问题,恰当、适时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和动手操作等,让学生运用集体智慧,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样,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究,在多向信息交流中互相提高,这就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展现的魅力。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濃厚的兴趣中体验快乐学数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想办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想办法期待数学教师来上课。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最后,教师还要采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如语言准确简练、幽默有趣,语言优美,声调抑扬顿挫等,让学生处于最佳接受状态。
3、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在充满“爱”的体验中共享成功快乐。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总之,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创设生机勃勃的新课堂,珍视体验师生才能共享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和成长快乐!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