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移动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也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移动学习实现了教育上真正的时空超越。但是高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高职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学习控制力弱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减弱、消除现有潜在不利因素对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也是开展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旨在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中的适用性。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18-02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和移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1][2]。移动学习的出现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得碎片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可行。目前对于移动学习主要集中于移动学习理论的探索和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的研究。目前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主要是把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应用到移动学习中,从技术的角度深入探讨移动学习的可行性。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集中于移动学习业务承载模式、移动学习的课程运行模式以及移动学习的市场推广模式[3]。
一、调查概况
为客观、科学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项目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形式,对5所高职院校发送6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482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针对性别、专业、年级、持有移动设备习惯等内容设置了20个相关问题。调查问卷从学习者基本信息、移动学习使用习惯、移动学习资源和移动学习者学习行为等层面对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在482份有效样本中,男性为251,女性为231,男女比率约等于251/231。被访者年级分布在大一至大三之间。其中大一约占32.1%,大二约占40.6%,大三约占27.3%。
我们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共设计了手机系统、网络使用、移动学习时间、移动学习时机、移动学习功能、移动学习课程、协作方式、视频呈现方式、移动学习媒体、移动学习关注点、知识点形式、视频长度等12个变量,所有的变量均定义为数值型变量,并进行相应的标签操作。
二、调查问卷可靠性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收集网络问卷之后对48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α信度系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适合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故文中采用α信度系数法对收集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数在0.7以上为好,0.6-0.7之间为可以接受,如果在0.6以下需要考虑重新编排调查问卷。
对该调查问卷的α信度系数为0.81,大于0.7,说明该调查问卷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手机系统
通过对使用手机系统问卷分析,手机操作系统安卓占63.49%,IOS占31.74%,Windows占4.77%,这给我们开发移动学习APP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二)网络使用
调查显示,使用Wifi上网进行移动学习的占83.20%,还有16.80%的学生会在没有Wifi情况下选择3G/4G上网方式。从中发现,当学校没有为移动学习架设好良好的通讯网络时,会影响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三)移动学习时间分布
上表数据显示了不同移动学习时间的分布情况,移动学习时间1~10分钟的为61.83%,使用移动设备持续学习10~20分钟的约占19.29%。这为移动视频长度提供了现实依据。制作的移动视频长度宜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过长的视频内容会影响移动学习的完成率。长于10分钟的教学内容可将其分解到不同的视频进行讲解。
(四)移动学习时机
移动学习时间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机较多是因为作业无法顺利完成或者课堂内容需再次回顾,尚未形成运用移动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五)移动学习功能
调查结果指明在线观看授课视频和下载学习资料是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功能,互动答疑功能仅次于在线观看授课视频和下载学习资料。
(六)移动学习课程
上表数据结果表示高职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学习相关内容没有明显的课程倾向。培训类课程、生活小百科专业相关类、专业相关类和英语课程都在25%左右,没有突出倾向性,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普遍课程都适合移动学习。
(七)协作方式
协作方式调查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协作方式为微信,这与微信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社交软件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移动学习课程开发者必须掌握利用微信制作教学内容和微信推送等相关技术。
(八)视频呈现方式
上表说明了不同视频呈现方式的流行程度,其中采访类视频占据了43.23%,户外视频拍摄占据了38.82%,表明视频呈现方式采用剧式表演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视频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尽量采用采访和实地拍摄方式展示,可以混合使用,尽量避免使用纯录屏等方式。
(九)移動学习媒体
根据上表数据显示,学生对于移动学习媒体的偏好上倾向于视频、动画以及图片,对于文字仅占12.99%。这对课程资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十)移动学习关注点
移动学习关注点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操作方便性以及学习费用没有凸显倾向性。
(十一)知识点形式
知识点形式调查结果数据表明高度概念化的学习知识点受高职学生欢迎,反而具体阐述形式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这表明在移动学习学习资料设计过程中需推敲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十二)视频长度
视频长度调查结果表示视频长度8分钟以内比较认可。(见上表)学生能一次性完成移动学习视频,提高移动学习的完成率。
四、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统计信息,结合相关文献,不难发现高职学生人人具有一部智能手机,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硬件基础。高职院校内也已经架设Wifi网络,为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移动学习不仅适合通识课程,也同样适合专业课。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以下,这要求移动学习课程资料设计者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学习视频分割在10分钟以下较为合适。在移动学习资料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动画、视频等各种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移动学习完成率。
参考文献:
[1]郑炜,齐幼菊,厉毅.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2(3):81-84.
[2]边建军.基于3G/4G的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0-73.
[3]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18-02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和移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1][2]。移动学习的出现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得碎片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可行。目前对于移动学习主要集中于移动学习理论的探索和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的研究。目前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主要是把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应用到移动学习中,从技术的角度深入探讨移动学习的可行性。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集中于移动学习业务承载模式、移动学习的课程运行模式以及移动学习的市场推广模式[3]。
一、调查概况
为客观、科学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项目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形式,对5所高职院校发送6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482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针对性别、专业、年级、持有移动设备习惯等内容设置了20个相关问题。调查问卷从学习者基本信息、移动学习使用习惯、移动学习资源和移动学习者学习行为等层面对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在482份有效样本中,男性为251,女性为231,男女比率约等于251/231。被访者年级分布在大一至大三之间。其中大一约占32.1%,大二约占40.6%,大三约占27.3%。
我们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共设计了手机系统、网络使用、移动学习时间、移动学习时机、移动学习功能、移动学习课程、协作方式、视频呈现方式、移动学习媒体、移动学习关注点、知识点形式、视频长度等12个变量,所有的变量均定义为数值型变量,并进行相应的标签操作。
二、调查问卷可靠性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收集网络问卷之后对48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α信度系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适合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故文中采用α信度系数法对收集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数在0.7以上为好,0.6-0.7之间为可以接受,如果在0.6以下需要考虑重新编排调查问卷。
对该调查问卷的α信度系数为0.81,大于0.7,说明该调查问卷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手机系统
通过对使用手机系统问卷分析,手机操作系统安卓占63.49%,IOS占31.74%,Windows占4.77%,这给我们开发移动学习APP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二)网络使用
调查显示,使用Wifi上网进行移动学习的占83.20%,还有16.80%的学生会在没有Wifi情况下选择3G/4G上网方式。从中发现,当学校没有为移动学习架设好良好的通讯网络时,会影响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三)移动学习时间分布
上表数据显示了不同移动学习时间的分布情况,移动学习时间1~10分钟的为61.83%,使用移动设备持续学习10~20分钟的约占19.29%。这为移动视频长度提供了现实依据。制作的移动视频长度宜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过长的视频内容会影响移动学习的完成率。长于10分钟的教学内容可将其分解到不同的视频进行讲解。
(四)移动学习时机
移动学习时间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机较多是因为作业无法顺利完成或者课堂内容需再次回顾,尚未形成运用移动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五)移动学习功能
调查结果指明在线观看授课视频和下载学习资料是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功能,互动答疑功能仅次于在线观看授课视频和下载学习资料。
(六)移动学习课程
上表数据结果表示高职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学习相关内容没有明显的课程倾向。培训类课程、生活小百科专业相关类、专业相关类和英语课程都在25%左右,没有突出倾向性,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普遍课程都适合移动学习。
(七)协作方式
协作方式调查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协作方式为微信,这与微信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社交软件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移动学习课程开发者必须掌握利用微信制作教学内容和微信推送等相关技术。
(八)视频呈现方式
上表说明了不同视频呈现方式的流行程度,其中采访类视频占据了43.23%,户外视频拍摄占据了38.82%,表明视频呈现方式采用剧式表演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视频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尽量采用采访和实地拍摄方式展示,可以混合使用,尽量避免使用纯录屏等方式。
(九)移動学习媒体
根据上表数据显示,学生对于移动学习媒体的偏好上倾向于视频、动画以及图片,对于文字仅占12.99%。这对课程资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十)移动学习关注点
移动学习关注点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操作方便性以及学习费用没有凸显倾向性。
(十一)知识点形式
知识点形式调查结果数据表明高度概念化的学习知识点受高职学生欢迎,反而具体阐述形式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这表明在移动学习学习资料设计过程中需推敲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十二)视频长度
视频长度调查结果表示视频长度8分钟以内比较认可。(见上表)学生能一次性完成移动学习视频,提高移动学习的完成率。
四、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统计信息,结合相关文献,不难发现高职学生人人具有一部智能手机,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硬件基础。高职院校内也已经架设Wifi网络,为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移动学习不仅适合通识课程,也同样适合专业课。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以下,这要求移动学习课程资料设计者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学习视频分割在10分钟以下较为合适。在移动学习资料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动画、视频等各种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移动学习完成率。
参考文献:
[1]郑炜,齐幼菊,厉毅.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2(3):81-84.
[2]边建军.基于3G/4G的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0-73.
[3]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