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1/5左右的青少年存在着如讨厌学习与学校、爱占小便宜、说谎作弊、自私任性、抗打击能力差、暴躁易怒、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且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困扰着学校与教师。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上可以起到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学校更应加大扶持力度,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 引导学生正视自己,不以成败论英雄
中专生正是处于学生时代的逆反时期,心理健康落后于心理发展,所以很多中专生往往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要么自视过高,要么自视过低,这对于中专生的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中专生对自己评价过高的话,容易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经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顶撞教师和家长,认为自己没有错,所有人都在针对自己。而对自己评价过低的话,面临学习成绩下降,体育竞赛中失利等情况时,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自我认同度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这些都属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能够正视现实。体育中时常伴随着竞技,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巧的指导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比赛。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比赛都抱有很大兴趣,也看重班级间或年级间的体育竞技结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与教育,让学生明白,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胜负,比赛结束后结果已不能改变,如果在比赛中失利,也不应气馁,应当正确的面对现实,冠军只有一个,其他人也并不全算输家,能够战胜之前的自己,便也是学生自我的一种胜利,赛后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如果获得胜利也不能骄傲自满,要坚持训练,将优秀的状态保持下去,才能再接下来的比赛中卫冕冠军。
2 引领学生团结互助,培养学生团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项目都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比如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以队或班为单位开展接力赛跑运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重视集体荣誉的良好品质,从而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接力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与集体荣誉感。此外,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轮换让学生担任小组长这一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让同学之间相处更为融洽。这些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发扬与锻炼。
3 劳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文化课知识类的学习中,学生消耗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身心都感到十分疲惫。体育课的出现可以使学生在紧绷的学习状态中得到缓解,体育教学应当起到调节学生心理,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寓教于乐,既完成了体育锻炼,身心也得到了舒缓与放松,既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文化课学习中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好心情,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厌烦体育,懒于运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还应额外关注中专生的专业特点,从男女比例、专业体质的不同要求上出发,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设计不同的课程重点,引导学生注重体育锻炼。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期间还是将来工作,都需要长期坐在电脑前僵硬的工作,很容易患上肩颈腰等部位的职业病。因此在体育课程“太极拳”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太极拳的教授与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关节压力,加强脊柱保护,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帮助学生调节心态,乐观积极笑对生活
中专生处于叛逆期,心态比较敏感及脆弱,比如学习成绩跟不上;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对未来缺乏信心等等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许多疾病的诱因,不仅仅是来自自然界的細菌和病毒,而是人们长期存在的心理失衡。中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将要接受各种考验,面对社会中残酷的竞争。因此在学校就应提前对学生打好预防针,不仅从学校带走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也应得到良好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抗打击性与乐观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分析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缺陷,帮助学生全面完善自我。在学生摔倒或体育竞赛失利时及时进行鼓励,对于取得成绩“飘飘然”的学生及时进行敲打,让学生能够已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或逆境,不卑不亢,坚韧不拔。心理健康的学生有着的完整的认知功能、能够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着坚强的品质、正确的自我表现意识、完整的个性结构、协调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是学校、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健康行为正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教材内容,加强对教法、学法的改进,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全面培养学生,塑造健康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郑州机电工程学校)
1 引导学生正视自己,不以成败论英雄
中专生正是处于学生时代的逆反时期,心理健康落后于心理发展,所以很多中专生往往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要么自视过高,要么自视过低,这对于中专生的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中专生对自己评价过高的话,容易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经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冲突,顶撞教师和家长,认为自己没有错,所有人都在针对自己。而对自己评价过低的话,面临学习成绩下降,体育竞赛中失利等情况时,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自我认同度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这些都属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能够正视现实。体育中时常伴随着竞技,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巧的指导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比赛。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比赛都抱有很大兴趣,也看重班级间或年级间的体育竞技结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与教育,让学生明白,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胜负,比赛结束后结果已不能改变,如果在比赛中失利,也不应气馁,应当正确的面对现实,冠军只有一个,其他人也并不全算输家,能够战胜之前的自己,便也是学生自我的一种胜利,赛后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如果获得胜利也不能骄傲自满,要坚持训练,将优秀的状态保持下去,才能再接下来的比赛中卫冕冠军。
2 引领学生团结互助,培养学生团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项目都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比如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以队或班为单位开展接力赛跑运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重视集体荣誉的良好品质,从而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接力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与集体荣誉感。此外,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轮换让学生担任小组长这一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让同学之间相处更为融洽。这些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发扬与锻炼。
3 劳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文化课知识类的学习中,学生消耗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身心都感到十分疲惫。体育课的出现可以使学生在紧绷的学习状态中得到缓解,体育教学应当起到调节学生心理,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寓教于乐,既完成了体育锻炼,身心也得到了舒缓与放松,既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文化课学习中有一个健康轻松的好心情,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厌烦体育,懒于运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还应额外关注中专生的专业特点,从男女比例、专业体质的不同要求上出发,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设计不同的课程重点,引导学生注重体育锻炼。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期间还是将来工作,都需要长期坐在电脑前僵硬的工作,很容易患上肩颈腰等部位的职业病。因此在体育课程“太极拳”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太极拳的教授与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关节压力,加强脊柱保护,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帮助学生调节心态,乐观积极笑对生活
中专生处于叛逆期,心态比较敏感及脆弱,比如学习成绩跟不上;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对未来缺乏信心等等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许多疾病的诱因,不仅仅是来自自然界的細菌和病毒,而是人们长期存在的心理失衡。中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将要接受各种考验,面对社会中残酷的竞争。因此在学校就应提前对学生打好预防针,不仅从学校带走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也应得到良好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抗打击性与乐观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分析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缺陷,帮助学生全面完善自我。在学生摔倒或体育竞赛失利时及时进行鼓励,对于取得成绩“飘飘然”的学生及时进行敲打,让学生能够已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或逆境,不卑不亢,坚韧不拔。心理健康的学生有着的完整的认知功能、能够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着坚强的品质、正确的自我表现意识、完整的个性结构、协调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是学校、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健康行为正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教材内容,加强对教法、学法的改进,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全面培养学生,塑造健康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郑州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