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文明交汇的历史符号,而“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与沿线国家追求经济发展全方位互利共赢的现实需要。现实与历史的承续转化之间,“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汇之路。本文从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着眼,为中国电影探求走出去的机遇以及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青年受众;文化共同体;文化壁垒
“一带一路”一词初现于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重要演讲,并在2015年3月的两会期间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从而引起国内外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概念提出后,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新华社于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文化交往”作为 “民心相通”的重点开展对象,并进而使之成为加速“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途径和宗旨,要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由此,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种,正式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方针。这无疑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使命。
一、着眼青年观众群体的受众需求
(一)提升国际影响力抓住青年受众群体
优秀的国产电影在海内外的有效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文化输出和外宣活动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65个国家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而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给观众提供了娱乐还传达了文化涵义。中国的国产电影想要得到沿线国家观众的认可,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就要摄制能与国际接轨的电影,对于青年们来说既有助于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也有利于展现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和主流价值观。
(二)拍摄符合国际青年人关心的电影题材
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及早重视要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影响青年人。发达国家在文化输出时特别注重开拓青年人喜欢的领域:好莱坞电影往往通过震撼的电影特效、精彩的剧情吸引年轻观众进入电影院。
反观中国的电影文化,近年来中国优秀的电影虽逐渐在国际影坛及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在海外影院的排片率还只是凤毛麟角。过去的中国电影给外国人的印象多为古装片、功夫片,虽然能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但展现却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貌。能让更多年轻人喜爱的电影,引起共鸣的电影在沿线国家上映,如青春题材、公路电影、家庭题材等与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内容。
(三)青年人是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青年人在社会上的活跃度越发突显,在“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中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人对于文化的需求量也最大,在全球票房人群占有比例中,青年人对电影的消费占据了重要位置。邻国日本的动漫因生动、故事有趣等因素,作为消费主体的90后、00后的审美,以及价值观也在某种程度上被日本的动漫文化潜移默化的改变。韩国的偶像经济输出,对亚太地区的粉丝经济带动力也是相当可观。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下,挖掘好的剧本、深入人心的角色能打造成能产生商业链的电影IP是商业电影都在为之追求的。中国优秀的电影,票房较好的并且电影中用到在国际上知名高的演员,可以打造跨国粉丝经济,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作品可以创作续集,衍生出“系列电影”,围绕有商业价值的IP产生的商业价值,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反复开发。
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化影视文化共同体
(一)打造“一带一路”影视基地
在 “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环境下,建造沿途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是各国打通“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关键环节,利用交通的便利,今后可以修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情为主题的影视基地和影视文化小鎮。利用这一主题,吸引外国电影和电视合作者,并吸引其他外国合作伙伴,为沿线国家的影视制作者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达到吸引更多的影视人才来华拍摄、制作和交流。充分利用沿线国家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来创造剧本内容,我们提供高科技孵化场地和后期制作团队来为不同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包括特效,渲染,三维,虚拟现实,动作捕捉,VR等后期制作。
(二)建构多层次立体化的电影行业交往格局
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拍片,举办电影节或电影展,以及进行大量的精品影片译制工作、电影学术研讨与人才培养等活动,可以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破局,为中国电影打开文化视野、实现“文化共同体”。在实现上述优势共享、弱势共帮的基础上,必将催生出一个合力共建的电影强势群体。事实上,像“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中亚、西亚等国家均有着极具特色的人文积淀,急需电影这一媒介形式对其进行开发、打造和传播。在技术共享、文化互通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应当充分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在呈现和思考我们真实生活状态的前提下,力求为世界观众呈现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共生的电影景观,从而为中国的电影打开一片毫无障碍的国际市场。
三、中国电影对外输出的困难与壁垒
(一)影响中国电影对外输出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形成了各个国家特有文化类型,多语言种类也是沿线国家的特点之一。
“语言通才能文化通,文化通才能互理解,互理解才能民心通”。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解码“折扣”。影视作品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文化底蕴、景观风貌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意识形态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因此,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文化复杂难以触碰,甚至披着一层玄幻的神秘面纱。而当文化发生碰撞时,常常会造成各种误解和矛盾。内容偏好差异导致商业价值“缺失”。不同地区受众喜好的影视作品内容大不相同。
(二)打破文化壁垒是关键
中国电影需要建立国际化视野,开发更广阔的文化市场。从知识来源上,需要加强对沿线各国的研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政策制度、教育水平等,作为市场开发的知识储备;加强影视剧的译制播出工作,用对象国观众熟悉的语言,以及用对象国喜爱的演员来完成中国影视作品的配音。可以与当地的孔子学院,华文学院取得长期的联系与沟通,为文化输出做语言翻译的保障。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世界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影视文化行业也是打开了新的局面于格局,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布局是每一个作为影视文化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影视产业的能否在国际舞台中发展成为影视大国、强国,这就需要创作者和制作者不仅立足于本土,更需要放眼国际,主动承担起文化输出、交流互鉴之功能,在通往影视大国的路上给沿线国家也能输出值得回味和品鉴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04).
[2]侯光明.“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5 (z1):15-17.
[3]刘晓希.“一带一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机遇与新使命[J].当代文坛,2015 (6) :101-104.
【关键词】:一带一路;青年受众;文化共同体;文化壁垒
“一带一路”一词初现于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重要演讲,并在2015年3月的两会期间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从而引起国内外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概念提出后,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新华社于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文化交往”作为 “民心相通”的重点开展对象,并进而使之成为加速“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途径和宗旨,要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由此,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种,正式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方针。这无疑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使命。
一、着眼青年观众群体的受众需求
(一)提升国际影响力抓住青年受众群体
优秀的国产电影在海内外的有效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文化输出和外宣活动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65个国家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而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给观众提供了娱乐还传达了文化涵义。中国的国产电影想要得到沿线国家观众的认可,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就要摄制能与国际接轨的电影,对于青年们来说既有助于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也有利于展现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和主流价值观。
(二)拍摄符合国际青年人关心的电影题材
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及早重视要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影响青年人。发达国家在文化输出时特别注重开拓青年人喜欢的领域:好莱坞电影往往通过震撼的电影特效、精彩的剧情吸引年轻观众进入电影院。
反观中国的电影文化,近年来中国优秀的电影虽逐渐在国际影坛及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在海外影院的排片率还只是凤毛麟角。过去的中国电影给外国人的印象多为古装片、功夫片,虽然能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但展现却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貌。能让更多年轻人喜爱的电影,引起共鸣的电影在沿线国家上映,如青春题材、公路电影、家庭题材等与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内容。
(三)青年人是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青年人在社会上的活跃度越发突显,在“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中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人对于文化的需求量也最大,在全球票房人群占有比例中,青年人对电影的消费占据了重要位置。邻国日本的动漫因生动、故事有趣等因素,作为消费主体的90后、00后的审美,以及价值观也在某种程度上被日本的动漫文化潜移默化的改变。韩国的偶像经济输出,对亚太地区的粉丝经济带动力也是相当可观。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下,挖掘好的剧本、深入人心的角色能打造成能产生商业链的电影IP是商业电影都在为之追求的。中国优秀的电影,票房较好的并且电影中用到在国际上知名高的演员,可以打造跨国粉丝经济,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作品可以创作续集,衍生出“系列电影”,围绕有商业价值的IP产生的商业价值,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反复开发。
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化影视文化共同体
(一)打造“一带一路”影视基地
在 “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环境下,建造沿途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是各国打通“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关键环节,利用交通的便利,今后可以修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情为主题的影视基地和影视文化小鎮。利用这一主题,吸引外国电影和电视合作者,并吸引其他外国合作伙伴,为沿线国家的影视制作者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达到吸引更多的影视人才来华拍摄、制作和交流。充分利用沿线国家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来创造剧本内容,我们提供高科技孵化场地和后期制作团队来为不同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包括特效,渲染,三维,虚拟现实,动作捕捉,VR等后期制作。
(二)建构多层次立体化的电影行业交往格局
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拍片,举办电影节或电影展,以及进行大量的精品影片译制工作、电影学术研讨与人才培养等活动,可以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破局,为中国电影打开文化视野、实现“文化共同体”。在实现上述优势共享、弱势共帮的基础上,必将催生出一个合力共建的电影强势群体。事实上,像“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中亚、西亚等国家均有着极具特色的人文积淀,急需电影这一媒介形式对其进行开发、打造和传播。在技术共享、文化互通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应当充分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在呈现和思考我们真实生活状态的前提下,力求为世界观众呈现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共生的电影景观,从而为中国的电影打开一片毫无障碍的国际市场。
三、中国电影对外输出的困难与壁垒
(一)影响中国电影对外输出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域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形成了各个国家特有文化类型,多语言种类也是沿线国家的特点之一。
“语言通才能文化通,文化通才能互理解,互理解才能民心通”。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解码“折扣”。影视作品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文化底蕴、景观风貌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意识形态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因此,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文化复杂难以触碰,甚至披着一层玄幻的神秘面纱。而当文化发生碰撞时,常常会造成各种误解和矛盾。内容偏好差异导致商业价值“缺失”。不同地区受众喜好的影视作品内容大不相同。
(二)打破文化壁垒是关键
中国电影需要建立国际化视野,开发更广阔的文化市场。从知识来源上,需要加强对沿线各国的研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政策制度、教育水平等,作为市场开发的知识储备;加强影视剧的译制播出工作,用对象国观众熟悉的语言,以及用对象国喜爱的演员来完成中国影视作品的配音。可以与当地的孔子学院,华文学院取得长期的联系与沟通,为文化输出做语言翻译的保障。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世界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影视文化行业也是打开了新的局面于格局,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布局是每一个作为影视文化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影视产业的能否在国际舞台中发展成为影视大国、强国,这就需要创作者和制作者不仅立足于本土,更需要放眼国际,主动承担起文化输出、交流互鉴之功能,在通往影视大国的路上给沿线国家也能输出值得回味和品鉴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04).
[2]侯光明.“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5 (z1):15-17.
[3]刘晓希.“一带一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机遇与新使命[J].当代文坛,2015 (6)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