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想后果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末年有一家私塾,学生大多家世显赫,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不免沾染一些骄纵之气,因此有些学生贪玩,不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私塾先生十分气恼,想出了很多惩戒举措,如未能完成作业,轻则体罚,重则通报给学生的父亲——再顽劣的学生也会忌惮父亲。
  推行这个举措之后,私塾里的学习风气改善了很多,学习效果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有一次,先生要求每人习字十张,并做两篇文章,学生们叫苦不迭。但第二天一早,大家还是乖乖地把作业交了上来。
  先生颇为欣慰,他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一条惩戒起了作用,于是,一一向学生询问。有学生说怕戒尺敲打,有学生说被罚写更麻烦,还有学生说如果先生告诉父亲后果会不堪设想……
  “你呢?你怕哪种后果?”先生问最后一名学生。学生神情平静地说:“我没有想过后果,我也不怕任何惩罚。”先生吃了一惊,同时也很不解:“既然如此,为何还是完成了作业?并且,每次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学生目光坚定地回答:“勤奋好学是我内心深处的选择。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完成作业会有什么后果,只想着一定要完成作业,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听了他的話,其他学生顿时肃然起敬,先生也称赞不已。这名学生就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王粲,他的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
  其实,不仅学习如此,做人做事都是如此。与其忌惮“后果”,不如树立原则,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背叛自己的原则。
其他文献
当代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归属历来都是评论家津津乐道的对象。石黑一雄在2005年出版的反乌托邦式长篇小说《别让我走》中塑造的逆来顺受、丝毫没有
为了更好地把握风廓线雷达的探测性能和数据精度,对移动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移动风廓线雷达的有效数据获取率达到80%的高度为3500m,符合边界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0月12-14日发生在海南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过程是由热带低压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大陆
根据1951-2009年冬季北京观象台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和NCAR/NCEP逐日海平面气压、500hPa高度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对北京极端低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