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072-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我们美妙的精神食粮。语文教育也应该是一种美文欣赏、享受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变味了,变成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审美眼光来观察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必须是文学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突出“教”,而且是模式化的“教”,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几乎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堂、所有的课文都是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文体常识,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等,有的老师甚至归纳出公式让学生套:如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抒发、赞美、批判)……。这样一来,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被弄成千篇一律,所有的学生全是一个鼻孔出气,千人一面,万口同声,怎么能表现不同的个性与见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教师更不能变成复印机,教出一个模子的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无疑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软肋:“那套阐释体系常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讲得味同嚼蜡,刻板无趣,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意概括,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就完事大吉。里面就是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项链》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的是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苍白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感悟人物的道德、心灵,真正地去鉴赏、品味作品,而不是去读文章。语文教育应是文学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生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生都是以现有的经验(即认知的预结构)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学生不只一千个思维方向,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成千上万个读者只有一个阿Q,只有一个诸葛亮,只有一个葛朗台,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全被僵化了,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学生的头脑被模式化了,难怪本来应该是生动有趣的文学课会变得索然无味。
那么,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否则又是公式化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更不能以一些所谓的定论取代学生的“赏”。我想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知识性的部分外,其余主题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美学的价值等还是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体会、探索、挖掘,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引导每一学生,让其个体感性复活,让一个个的个体生命有个体的感动,活生生地,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否则就违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为主体服务,作为每一个学生的导航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达到文学教育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目的。
这正如《学记》中讲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但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
当然,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自由谈,教师也不能扮演牧羊倌的角色而应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文学课只能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就无法实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应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我们美妙的精神食粮。语文教育也应该是一种美文欣赏、享受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变味了,变成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审美眼光来观察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必须是文学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突出“教”,而且是模式化的“教”,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几乎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堂、所有的课文都是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文体常识,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等,有的老师甚至归纳出公式让学生套:如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抒发、赞美、批判)……。这样一来,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被弄成千篇一律,所有的学生全是一个鼻孔出气,千人一面,万口同声,怎么能表现不同的个性与见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教师更不能变成复印机,教出一个模子的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无疑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软肋:“那套阐释体系常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讲得味同嚼蜡,刻板无趣,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意概括,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就完事大吉。里面就是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项链》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的是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苍白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感悟人物的道德、心灵,真正地去鉴赏、品味作品,而不是去读文章。语文教育应是文学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生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生都是以现有的经验(即认知的预结构)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学生不只一千个思维方向,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成千上万个读者只有一个阿Q,只有一个诸葛亮,只有一个葛朗台,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全被僵化了,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学生的头脑被模式化了,难怪本来应该是生动有趣的文学课会变得索然无味。
那么,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否则又是公式化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更不能以一些所谓的定论取代学生的“赏”。我想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知识性的部分外,其余主题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美学的价值等还是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体会、探索、挖掘,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引导每一学生,让其个体感性复活,让一个个的个体生命有个体的感动,活生生地,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否则就违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只能是为主体服务,作为每一个学生的导航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达到文学教育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目的。
这正如《学记》中讲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但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
当然,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自由谈,教师也不能扮演牧羊倌的角色而应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文学课只能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就无法实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应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