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探索,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董少敏,宁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191-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创新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要了解社会生活发展规律,根据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对大学生起到作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尊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定,在他们理想信念尚未形成或稳定,或在选择时会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苦难,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时,帮助他们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进行鉴别和选择,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中,我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学习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思想行为实际情况以及接受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改变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毫无疑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突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教育是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的,它不仅直接关涉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且关涉大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渠道的有效进行
(一)重视高校“两课”的教学
“两课”的教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需要发挥“两课”的作用,所以要紧密结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对两课的改革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对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另一方面,逐步改进改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使命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还应该重视学生们的成长过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关注大学生身边的一时一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定期举办人文、法律等学科的各种讲座,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节,组织活跃学生生活的演讲会、辩论会、书画比赛等等,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应融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它的的全球化、交互性、及时性、丰富性等特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红色网站”等媒介开展教育活动,构筑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地,让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网上广泛传播。其次,开展“网上论坛”,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功能、视频功能和多媒体的交互性,形成虚拟的现实生活环境,加強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帮助其解答疑惑等问题。再次,加强网络监督。对于传播不健康信息和错误言论的信息给予净化,以免误导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选择,为理想信念教育清除路障。同时,不断丰富网站宣传内容,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吸引学生点击率和跟帖,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供导向。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德育为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刘建军.试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多途径整合.中国高教研究.2005(3).
[4]吴秋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刘建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教学与研究.2004(11).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董少敏,宁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191-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创新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要了解社会生活发展规律,根据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对大学生起到作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尊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定,在他们理想信念尚未形成或稳定,或在选择时会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苦难,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时,帮助他们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进行鉴别和选择,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中,我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学习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思想行为实际情况以及接受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改变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毫无疑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突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教育是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的,它不仅直接关涉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且关涉大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渠道的有效进行
(一)重视高校“两课”的教学
“两课”的教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需要发挥“两课”的作用,所以要紧密结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对两课的改革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对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另一方面,逐步改进改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使命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还应该重视学生们的成长过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关注大学生身边的一时一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定期举办人文、法律等学科的各种讲座,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节,组织活跃学生生活的演讲会、辩论会、书画比赛等等,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应融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它的的全球化、交互性、及时性、丰富性等特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红色网站”等媒介开展教育活动,构筑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地,让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网上广泛传播。其次,开展“网上论坛”,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功能、视频功能和多媒体的交互性,形成虚拟的现实生活环境,加強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帮助其解答疑惑等问题。再次,加强网络监督。对于传播不健康信息和错误言论的信息给予净化,以免误导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选择,为理想信念教育清除路障。同时,不断丰富网站宣传内容,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吸引学生点击率和跟帖,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提供导向。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德育为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刘建军.试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多途径整合.中国高教研究.2005(3).
[4]吴秋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刘建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教学与研究.2004(11).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