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绿江》杂志和刁斗不惮辛劳,开辟“重现的镜子”专栏,追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辽宁文学,传承美好,这当然是善事.追到我,让我写篇“创作谈”,也在情理之中.有感于盛事盛情,自当遵命,但也多有疑虑.rn我写过一些小说,已经多年不写了.如今小说还有人写,但理论、环境、面貌与受众已成隔世.当年一部小说往往成为舆论热点.如果把“镜子”对准火车站,就会看到许多人上车前都先到报刊亭,买一本文学杂志.这是出行标配.如果再把“镜子”对准今天的车站、机场,则人手一部手机,都在看.在海量的信息中,极少有人能点到文学,偶尔被点到的,也只能是夹带着煽惑广告的网络小说,也许,还有新潮的“凡尔赛文学”.所以,让我这号人谈创作,便犹如让练套路武术并自废武功多年的人上台打自由搏击UFC,30秒被KO三次.刁斗倒会笑嘻嘻地安抚我一番:你老还是有功底呀,不然打倒一次就爬不起来了.但本老汉无意设坛授徒收学费,不干这傻事.我不卖艺,只说学艺,挨揍也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