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童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德育和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传统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积极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从古至今,我国在教学中就尤为重视德育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既能让学生在学习成长阶段中正确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和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符。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科目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在小学阶段,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其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小学生应掌握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和美学原则相结合,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新课改后有诸多的生字出现在教材中,尤其是低年级。并且现阶段电脑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很多学生都存在寫不写汉字无关紧要的情绪。同时,学生的字迹也变得更为潦草。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行培养。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孝”字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解成“老”和“子”两个部分,并告诉学生:“在我们小时候,长辈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关爱和呵护,此时,他们在我们的上面保护着我们;但是,在我们长大以后,长辈的年龄不断变大了,不能再为我们遮挡一切了,但是,我们不能不重视他们,反而应将他们摆到首要位置,对他们的心理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要在遵循相关原则下尊敬和关爱他们,这就是孝敬老人的真理……”这样的讲解和阐释十分新颖,既让学生深刻了解到了“孝”字的基本构成,对字形结构予以了明确,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中华传统美德——“孝”,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对一些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课文佳作进行朗读,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到音韵美,深刻品味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逐渐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的时候,本文的语言感情十分充沛。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语气中,运用了诸多反问、设问和感叹句、祈使句等句式,对崇敬、关切、感激和赞美等感情予以了表达,字里行间充满着中朝两国人们的深厚情谊。为了让学生将这种感情充分体会到,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朝鲜人们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弄清楚后,再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对重点句、段予以了解。从反复的朗读中,将他们的感情激发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感受到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是用鲜血筑成的。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将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理解语言文字中,有所感悟,升华感情,而感情的升华,又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了语言文字,有效提高了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防止人为地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关系隔断,要么将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文字训练课,要么就是将其上成了思想品德课。
  三、在教学环境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要想发展他们的情感,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但是,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不能再现出语文教材中描述的诸多情景,因此,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与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融为一体,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我们应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统一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时间和研究,我发现,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使对德育教学情境予以创设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让学生有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的感觉,从而在浓厚的课堂氛围有更加深刻和真实的体验。
  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非常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按照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爱国、传统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能将做人的道理深刻体会到,这有利于学生之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3]。
  例如,在教学《游子吟》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将母亲为要出远门的儿子缝衣服的情景详细地表述出来,诗中的第一、二句内容对比了手中线和身上衣,第三、四句内容则将母亲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和母亲的内心活动充分表现了出来,四五、六句用寸草喻子女要懂得报答母亲的恩情予以了表达,从而也可以让学生想到生活中妈妈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在讲解整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从而使学生将文章中所表达的主题深刻体会到。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将母爱深刻理解到,懂得感恩,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五、利用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写作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得更为细腻。但是在现阶段,诸多教师好像对写作还有一些误解存在。他们认为,写作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错误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德育渗透的开展。实际上,借助诸多的写作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生活以及美。因此,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实施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电影或纪录片,教师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引导其切身体会这个奇妙的世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领悟到丰富的人文情怀。最后,教师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热爱大好河山之情,从而使德育渗透的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既需要教师可以和教材相结合,充分借助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更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性格特点,逐渐将德育渗透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留守儿童”一般在经济生活上没有多大困难,少数“留守儿童”因双亲外出锻炼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上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1.学习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学
期刊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这本书。在书中,明确指出了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定位,书中指出将核心素养作为修订课程方案的指导;将核心素养作为修改和完善课标的指导;将核心素养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  核心素养是不是只是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呢?不是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说:核心素养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
期刊
一、为学生营造质疑氛围,引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知识的一个主渠道。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困惑与好奇恰是学生的天性和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正是最大的问题所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质疑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去质疑问题呢?那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在课堂上注重给学生营造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环
期刊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留下了孩子在家跟爷爷奶奶。这些孩子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绝大部分人偏于溺爱。主要以照顾生活为主。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其他心理方面他们也是爱莫能助。  一、这形成了隔代教育  在农村隔代教育较为严重,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生活。上世纪出生的爷爷奶奶们大多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行
期刊
作为教师,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校园里,每一位师生都能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和成功;师生结伴成长,对自己的学校都充满着一种感激之情、一种眷恋之情,校园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老师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师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大家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發展。  王某平
期刊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班风的创建对于一个班级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学生高考入学时,教师就必须倡导学生去建设自己的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共同去成长,共同进步。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一直坚持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凡,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能处于平庸状态,我们可以是不优秀的,但是我们要在成长过程当中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他们个体的强项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
期刊
常常会听到老师们抱怨:“我们班的×××非常糟糕,不但学习不好,行为习惯也一塌糊涂,真拿他没办法。”这样的学生我们把其称为“特殊学生”,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呢?  一、特殊学生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1.留守儿童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多数都随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属于隔代教育,过分溺爱又缺少教
期刊
语文科因自身特点,在德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贯彻文德统一原则,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有效的渗透德育。下面,就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巧妙渗透德育,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寓德
期刊
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更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终身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育改革以来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知识的渴望让我切实感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小学课程改革中教师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为满足学生知识技能不断发展的需求,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