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爱你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尊重他们的需求,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自读,真真实实地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你就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个实至名归的真名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慧语如灯。这一句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生教育行旅的起始阶段,如果你的背囊中有一本教学笔记天天相伴,你怎么可能会不是一个且行且思的成功者?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无疑会大大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同理,青年教师也是教师队伍里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如果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也会极大地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一说起青年教师,总会太多地与“青涩”“稚嫩”“不成熟”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本质的方面。这样的认识,是否有失公允?为此,面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的目光是否应当更多地投注到他们最富生气、最有前程、也最具创造力的那种可贵的本质上来,更多地去唤醒他们的自强信心和自觉意识?
青春对每个人都是短暂的,对青年教师来说同样也会“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不会“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为此,青年教师要懂得,莫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朝阳蒸融了”(朱自清《匆匆》)。要牢牢抓住青年时期特旺盛的那股子生气和朝气,贵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积极营造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气场”,并在这种个性化的“气场”中幸福成长。
为什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气”会比“术”(技艺)更重要?“气”在这里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孟子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也可以这样认为:“气”更多更好地关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气”,才能去正确地理解“术”、驾驭“术”;有了“气”,也就有了理想、有了“梦”;也就有了“追梦”的不懈奋斗的精神。
当“气”的充盈、流动和冲击呈动态存在时,自然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场”,这便是“气场”。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的力所形成的“物理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就如生火炉的房间里会有一个“温度场”,河流中不同流速会产生“速度场”一样,在青年教师成长的空间里,也会因不同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形成相应的“气场”。那么,青年教师就应当去开掘能促进自我发展的正能量,经营好有助于专业成长的“气场”,让“气场”的相对稳定性促使自我的身心浸淫其中,得其春风化雨、潜形陶冶,这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修炼之道。
致青春,欲养其浩然之气,无疑是一个大题目,在一篇短文里很难说全。这里只能就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焦点问题,略陈“正其气、养其气”的管见。
一、追寻课堂生本的“元气”
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能力”无疑是重要的话题。但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关键还在于对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即课堂首先不是教师表演个人才艺之地,而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本。一句话,“以生为本”才是课堂教学的“元气”。“元气”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某一实体的原点。所谓“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鹖冠子·泰录》)。课堂为学生而设,为学生所用,教师只在一旁作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这便是课堂的元气所在。然而,封建社会的教育历来注重的是人文教化,崇奉经典,力遵道统,教师便成了论道说经的权威,课堂由教师主宰一切,似乎成了天经地义。加上青年教师总是会比较崇奉某些名师的满腹经纶和口吐莲花的才气横溢,便总会特别关注文本研究的尝试挖掘、资源开发的杂学旁搜、课件制作的精妙绝伦、语言表达的华丽动听……以为课堂的美无不体现在教师“教”的表现上,诸如堪胜演员的才艺展示、出乎意料的形式运用、行云流水的过程推进、环环紧扣的内在机理……其实,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名师艺术手段运用的“度”的把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如果教师觉得个人的才艺展示颇能拉风而醉意于炫技,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学习实践的参与空间和生命活力的释放机会,实际上就是大伤了课堂教学的元气。这种唯美的所谓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捧,往往会使青年教师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有一点艺术天赋的会因此难以真正建构与儿童对话的课堂,虽然也会博得一些掌声,但往往并非出自他的“服务区”,而只来自听课席上的朋友;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使不少青年教师因为个人才艺稍逊一筹便望而却步。其实课堂教学的成败首要的是教师真诚的爱生之心。你爱你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尊重他们的需求,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自读,真真实实地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你就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个实至名归的真名师。
二、关注接好自然的“地气”
教育不是流水线上铸型的工业生产,而是须顺应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农业生产。所以青年教师自起步之始就不可脱离了本属自然的地气,这应该也是“养浩然之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蒙以养正,圣功也”,理想的教育正是人类生命赖以健康成长的田园,这是因为田园是化育万物的绿洲,人只能生活成长在这个绿洲上。教育,当然也就必须顺应自然化育中那份秘存的“天机”。
学生的成长究其根本是“天使之”“天由之”“天成之”。这就如一粒小小的树种,只要不是灾难祸害或人为摧残,每一粒树种都可以自然地成长为一棵大树,也就是说都可能成材。重要的是不可断了“地气”。教师育人有方,就要十分重视这份自然成长的地气。当然,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呵护、引导,但这不是代替更不是强行干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到武汉大学演讲,带了一只鸡。人们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与演讲有何关系,原来先生要以这只鸡做实验。他先抓一把谷子撒在讲台的桌面上,再一手把公鸡的头按在谷子上,让鸡吃谷子。公鸡一粒谷子都不肯吃。先生又把公鸡的嘴掰开,把谷子塞在鸡嘴里,公鸡挣扎得更厉害了,把已经在嘴里的谷子甩了出来。最后先生把谷子撒在地面上,把公鸡放了,退开几步,公鸡才慢慢地啄食……这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如同公鸡啄食,要宽松、自由,顺合自然之道……” 教育要接“地气”,教师就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好奇”,就是因为对外部世界有许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是“好学”的起点;他们“好问”,儿童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有时会问得大人头皮发麻,这是“好学”的起步;他们“好玩”,就是希望自己动手来破解其中的奥秘……问题正是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当,诸如单调乏味、过重负担、强制逼迫等等,才滋生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教育要接“地气”,教师就要不忘我们赖以扎根的“土气”。田园离不开大地,生命离不开母土,小学教育尤其不可缺失了“童年”这片沃土、“生活”这方“厚土”。因为这样的“土”会更符合生命的成长规律,更能够唤醒学生固有的成长能量。
好高骛远、凌虚蹈空,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忌。教学需要从童心出发,与儿童对话,就得放低身子,接好地气,先做儿童的朋友,再做儿童的老师。
三、探索教学生成的“活气”
王小明、胡谊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上曾著文对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时计划作过一次比较研究,发现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只突出课的主要功能、步骤和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相反,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往往会很具体地规定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这看来似乎只是一个课时计划的编写方式问题,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专家教师在预设时更关注的是现场生成,为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新手教师看重的是越详越好的预设,以避免课堂难以掌控的尴尬。如再进一步剖析,问题的本质更在于专家教师看重的是课堂的“不确定”性,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最终怎么样,教师不能自己说了算,要“跟着学情走”,因势利导,才会使教学具有活气;而新手教师则希望课堂是“确定性”的,一切可以按部就班,由教师单向呈现,完成自己确定的预设,这就难免使教学变成死气沉沉的说教和灌输。由此看来,这就不只是一个编写课时计划的方法问题,而是关乎教学是否有“活气”的大问题。
应当说寻求教学的活气,正是青年教师在养浩然之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必须变全盘授予式的“预设”机制为因学设导的“生成”机制。在课堂上,教师这种充满了智慧之美的“施爱”应当怎样做?明朝学者吕坤的经验之谈是八个词:诱掖、奖劝、提撕、警觉、涵育、熏陶、鼓舞、兴作。这虽然在数百年前提出,但即使在今天也颇有启发性。“诱掖”者,“诱”是引导,“掖”乃扶持,即不搞代替和包办,让学生自己动手;“奖劝”者,“奖”是鼓励,“劝”是鞭策,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作出评价而不搞“分析式”;“提撕”者,“提”是提醒,“撕”乃侧击,始终坚持让学生鼓起勇气,在自我纠错中奋勇前行;“警觉”者,“警”是警示,“觉”是觉察,在学生学习生成中教师应审察秋毫、适时而为;“涵育”者,“涵”乃让学生反复品尝体味,“育”即自然而然成长;“熏陶”者,提倡在“慢功夫”中潜移默化;“鼓舞”者,教师不求学生默默领受,而要敢于进取;“兴作”者是所有这些都在于促成学生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之中。显然,这正是一种由学生自己学习成长的教学活动。当然,这样“生成”确实会使课堂多了一些节外生枝,甚至是“旁逸斜出”,让教师难以驾驭,但这才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比较喜欢课堂的顺风顺水,甚至对课堂有一种“洁癖”,不希望这里有一丝一毫的意外或杂乱。如此,“干净”的课堂,只能是教师的单向授予,而让学生“缺席”,也因此彻底没有了教学的活气。这是对儿童的莫大伤害,也为时代所不容。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摆脱课堂教学的这种历史阴影,而且,更应当在追求课堂生成性的活气中,发挥其富有活力、最具生气和创造力的青春优势。
四、激活乐于思考的“灵气”
教师需要教学灵气就如鱼需要水一样。所以,这是青年教师养气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灵气并不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笨功夫”的日积月累。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考力,只能来自于思考,特别是对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要“思”,还要“记”。青年教师最好能养成做教学笔记的好习惯。教学笔记就是把教学生活(包括教学反思、读书、看报)中有意义的见闻、行思,得失成败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它可以不用心于成篇,不刻意于章法,不取媚于世俗,不求合于时尚,不精心于藻饰。篇幅可长可短,文字可庄可谐,句式可叙可论,角度可这可那……每日花10多分钟,信笔直书,挥洒自如。须知每天积累一点,一年就有365则,几年下来,便是一笔可观的教学财富。有些青年教师告诉我:写教学笔记开头容易,坚持很难,常常写了一阵子就不写了。我的经验是如果有一天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你没写,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还得打开本子,写上“今天因为……我没写”。如果第二天又没写,你还得再写上“今天我又没写”,这样保证你在第三天就又能写上了。其实,这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借鉴了一则名人轶事。大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自己的经验:“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什么原因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写下去,直到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其实果戈理的办法,好在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首先,写上“今天我没写”,虽然没有写出具体内容,但坚持了每天“动笔”的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第二,即使写不出,但也要痛苦地写下这一句,其实是一种自责、自警和自励。第三,即使写不出,但也要动笔“交账”,实际上也是“促思”,起码约略地回顾了一天的生活。只有你能随时把自己的那些暗淡的情绪和慵懒的心态消解了,心灵才会渐趋敏感,生命才会重新充满活力,你的教学思考力自然也就与日俱增。难怪许多大教育家的一些传世佳作,如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大部分材料也均来自他们的教学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慧语如灯。这一句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生教育行旅的起始阶段,如果你的背囊中有一本教学笔记天天相伴,你怎么可能会不是一个且行且思的成功者?
五、呵护书房人生的“底气” 一位名校校长曾与我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人文底蕴,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开展一项校本的“教师书房工程”,即在全校教师家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或充实、扩展书房,各出6张书房照片,自拟“说明”搞一个“教师书房展”。若有条件还可以印一本专辑《ⅹⅹ学校教师书房大观》。这不是海侃神聊,而是有效提升教师人文底气的可行之举。俗称教师为“教书先生”,这有一定的道理。做教师的教书、爱书、买书、读书、藏书,有的还写书,这便自然地有了对书房的特别钟情。这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一个文人的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皿都比不上书房能传达他的心理风貌。”曾经活跃于我的家乡绍兴春晖中学而一直令后人仰望的那个大师团队,在白马湖边就都有他们的书房: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何香凝的“蓼花居”,李叔同的“晚晴山房”……他们在书房的精神巢穴、生活禅床中备课育人、著文作画,积下累累硕果。夏丏尊的译作《爱的教育》是在那里完成并走向全国的,丰子恺的漫画脍炙人口,但处女作却是在“小杨柳屋”降生的,朱自清的散文不少作于白马湖畔……
教师有书房,并不一定要居所有三进六院,或小楼别墅,其主要的决定条件还是教师的生活品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使是僻巷蜗居、简室平屋,都可以辟出数尺之地,或称“斋”或名“堂”,或叫“居”或曰“轩”,寄托抱负,筑梦追梦。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有斗室可供教师静处一隅,熏染书香,目耕心织,养气蓄锐,自然会大有益于丰盈青年教师的人生底气、升华专业水准。我的书房就是在居住条件十分简陋的境况下,利用一个小小的后阳台装窗封闭而成的。当时只能勉强放下一张小小的打字桌和一个小书架。要想再安一把椅子已不再可能,便只好找来一只包装箱竖起来作坐凳,才能勉强把两只脚塞进打字桌下。在颇为得意的时刻便想给书房起个名。这时忽然想到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话:“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室小仅能容膝,易于安身足矣,便欣然命名“容膝斋”。现在想来,我发表的1300多篇文章,正式出版的166本著述,竟基本上是在“容膝斋”里完成的,因此愈觉书房对教师之重要,也就敢在这里向青年教师进言:书房应当成为你专业发展“养浩然之气”的“根据地”啊!
与青年教师谈专业成长,从说“气”入题,似乎有点意外,但应当不是随手拈来。因为青春是最具生气、最有朝气的岁月,若能以气养气,善养其浩然之气,就必能登攀教育高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之青年教师终生发展的万里鹏程,本文所及的守课堂的“元气”、重自然的“地气”,求教学的“活气”、激思维的“灵气”和积书房的“底气”,虽不免以蠡测海、挂一漏万,但高以基始,宏由纤起,从这些方面入手,仍不失为可行之策。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慧语如灯。这一句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生教育行旅的起始阶段,如果你的背囊中有一本教学笔记天天相伴,你怎么可能会不是一个且行且思的成功者?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无疑会大大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同理,青年教师也是教师队伍里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如果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也会极大地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一说起青年教师,总会太多地与“青涩”“稚嫩”“不成熟”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本质的方面。这样的认识,是否有失公允?为此,面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的目光是否应当更多地投注到他们最富生气、最有前程、也最具创造力的那种可贵的本质上来,更多地去唤醒他们的自强信心和自觉意识?
青春对每个人都是短暂的,对青年教师来说同样也会“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不会“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为此,青年教师要懂得,莫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朝阳蒸融了”(朱自清《匆匆》)。要牢牢抓住青年时期特旺盛的那股子生气和朝气,贵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积极营造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气场”,并在这种个性化的“气场”中幸福成长。
为什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气”会比“术”(技艺)更重要?“气”在这里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孟子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也可以这样认为:“气”更多更好地关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气”,才能去正确地理解“术”、驾驭“术”;有了“气”,也就有了理想、有了“梦”;也就有了“追梦”的不懈奋斗的精神。
当“气”的充盈、流动和冲击呈动态存在时,自然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场”,这便是“气场”。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的力所形成的“物理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就如生火炉的房间里会有一个“温度场”,河流中不同流速会产生“速度场”一样,在青年教师成长的空间里,也会因不同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形成相应的“气场”。那么,青年教师就应当去开掘能促进自我发展的正能量,经营好有助于专业成长的“气场”,让“气场”的相对稳定性促使自我的身心浸淫其中,得其春风化雨、潜形陶冶,这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修炼之道。
致青春,欲养其浩然之气,无疑是一个大题目,在一篇短文里很难说全。这里只能就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焦点问题,略陈“正其气、养其气”的管见。
一、追寻课堂生本的“元气”
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能力”无疑是重要的话题。但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关键还在于对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即课堂首先不是教师表演个人才艺之地,而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本。一句话,“以生为本”才是课堂教学的“元气”。“元气”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某一实体的原点。所谓“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鹖冠子·泰录》)。课堂为学生而设,为学生所用,教师只在一旁作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这便是课堂的元气所在。然而,封建社会的教育历来注重的是人文教化,崇奉经典,力遵道统,教师便成了论道说经的权威,课堂由教师主宰一切,似乎成了天经地义。加上青年教师总是会比较崇奉某些名师的满腹经纶和口吐莲花的才气横溢,便总会特别关注文本研究的尝试挖掘、资源开发的杂学旁搜、课件制作的精妙绝伦、语言表达的华丽动听……以为课堂的美无不体现在教师“教”的表现上,诸如堪胜演员的才艺展示、出乎意料的形式运用、行云流水的过程推进、环环紧扣的内在机理……其实,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名师艺术手段运用的“度”的把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如果教师觉得个人的才艺展示颇能拉风而醉意于炫技,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学习实践的参与空间和生命活力的释放机会,实际上就是大伤了课堂教学的元气。这种唯美的所谓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捧,往往会使青年教师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有一点艺术天赋的会因此难以真正建构与儿童对话的课堂,虽然也会博得一些掌声,但往往并非出自他的“服务区”,而只来自听课席上的朋友;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使不少青年教师因为个人才艺稍逊一筹便望而却步。其实课堂教学的成败首要的是教师真诚的爱生之心。你爱你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尊重他们的需求,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自读,真真实实地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你就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有可能成为一个实至名归的真名师。
二、关注接好自然的“地气”
教育不是流水线上铸型的工业生产,而是须顺应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农业生产。所以青年教师自起步之始就不可脱离了本属自然的地气,这应该也是“养浩然之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蒙以养正,圣功也”,理想的教育正是人类生命赖以健康成长的田园,这是因为田园是化育万物的绿洲,人只能生活成长在这个绿洲上。教育,当然也就必须顺应自然化育中那份秘存的“天机”。
学生的成长究其根本是“天使之”“天由之”“天成之”。这就如一粒小小的树种,只要不是灾难祸害或人为摧残,每一粒树种都可以自然地成长为一棵大树,也就是说都可能成材。重要的是不可断了“地气”。教师育人有方,就要十分重视这份自然成长的地气。当然,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呵护、引导,但这不是代替更不是强行干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到武汉大学演讲,带了一只鸡。人们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这与演讲有何关系,原来先生要以这只鸡做实验。他先抓一把谷子撒在讲台的桌面上,再一手把公鸡的头按在谷子上,让鸡吃谷子。公鸡一粒谷子都不肯吃。先生又把公鸡的嘴掰开,把谷子塞在鸡嘴里,公鸡挣扎得更厉害了,把已经在嘴里的谷子甩了出来。最后先生把谷子撒在地面上,把公鸡放了,退开几步,公鸡才慢慢地啄食……这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如同公鸡啄食,要宽松、自由,顺合自然之道……” 教育要接“地气”,教师就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好奇”,就是因为对外部世界有许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是“好学”的起点;他们“好问”,儿童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有时会问得大人头皮发麻,这是“好学”的起步;他们“好玩”,就是希望自己动手来破解其中的奥秘……问题正是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当,诸如单调乏味、过重负担、强制逼迫等等,才滋生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教育要接“地气”,教师就要不忘我们赖以扎根的“土气”。田园离不开大地,生命离不开母土,小学教育尤其不可缺失了“童年”这片沃土、“生活”这方“厚土”。因为这样的“土”会更符合生命的成长规律,更能够唤醒学生固有的成长能量。
好高骛远、凌虚蹈空,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忌。教学需要从童心出发,与儿童对话,就得放低身子,接好地气,先做儿童的朋友,再做儿童的老师。
三、探索教学生成的“活气”
王小明、胡谊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上曾著文对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时计划作过一次比较研究,发现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只突出课的主要功能、步骤和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相反,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往往会很具体地规定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这看来似乎只是一个课时计划的编写方式问题,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专家教师在预设时更关注的是现场生成,为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新手教师看重的是越详越好的预设,以避免课堂难以掌控的尴尬。如再进一步剖析,问题的本质更在于专家教师看重的是课堂的“不确定”性,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最终怎么样,教师不能自己说了算,要“跟着学情走”,因势利导,才会使教学具有活气;而新手教师则希望课堂是“确定性”的,一切可以按部就班,由教师单向呈现,完成自己确定的预设,这就难免使教学变成死气沉沉的说教和灌输。由此看来,这就不只是一个编写课时计划的方法问题,而是关乎教学是否有“活气”的大问题。
应当说寻求教学的活气,正是青年教师在养浩然之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必须变全盘授予式的“预设”机制为因学设导的“生成”机制。在课堂上,教师这种充满了智慧之美的“施爱”应当怎样做?明朝学者吕坤的经验之谈是八个词:诱掖、奖劝、提撕、警觉、涵育、熏陶、鼓舞、兴作。这虽然在数百年前提出,但即使在今天也颇有启发性。“诱掖”者,“诱”是引导,“掖”乃扶持,即不搞代替和包办,让学生自己动手;“奖劝”者,“奖”是鼓励,“劝”是鞭策,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作出评价而不搞“分析式”;“提撕”者,“提”是提醒,“撕”乃侧击,始终坚持让学生鼓起勇气,在自我纠错中奋勇前行;“警觉”者,“警”是警示,“觉”是觉察,在学生学习生成中教师应审察秋毫、适时而为;“涵育”者,“涵”乃让学生反复品尝体味,“育”即自然而然成长;“熏陶”者,提倡在“慢功夫”中潜移默化;“鼓舞”者,教师不求学生默默领受,而要敢于进取;“兴作”者是所有这些都在于促成学生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之中。显然,这正是一种由学生自己学习成长的教学活动。当然,这样“生成”确实会使课堂多了一些节外生枝,甚至是“旁逸斜出”,让教师难以驾驭,但这才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比较喜欢课堂的顺风顺水,甚至对课堂有一种“洁癖”,不希望这里有一丝一毫的意外或杂乱。如此,“干净”的课堂,只能是教师的单向授予,而让学生“缺席”,也因此彻底没有了教学的活气。这是对儿童的莫大伤害,也为时代所不容。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摆脱课堂教学的这种历史阴影,而且,更应当在追求课堂生成性的活气中,发挥其富有活力、最具生气和创造力的青春优势。
四、激活乐于思考的“灵气”
教师需要教学灵气就如鱼需要水一样。所以,这是青年教师养气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灵气并不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笨功夫”的日积月累。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考力,只能来自于思考,特别是对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要“思”,还要“记”。青年教师最好能养成做教学笔记的好习惯。教学笔记就是把教学生活(包括教学反思、读书、看报)中有意义的见闻、行思,得失成败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它可以不用心于成篇,不刻意于章法,不取媚于世俗,不求合于时尚,不精心于藻饰。篇幅可长可短,文字可庄可谐,句式可叙可论,角度可这可那……每日花10多分钟,信笔直书,挥洒自如。须知每天积累一点,一年就有365则,几年下来,便是一笔可观的教学财富。有些青年教师告诉我:写教学笔记开头容易,坚持很难,常常写了一阵子就不写了。我的经验是如果有一天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你没写,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还得打开本子,写上“今天因为……我没写”。如果第二天又没写,你还得再写上“今天我又没写”,这样保证你在第三天就又能写上了。其实,这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借鉴了一则名人轶事。大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自己的经验:“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什么原因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写下去,直到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其实果戈理的办法,好在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首先,写上“今天我没写”,虽然没有写出具体内容,但坚持了每天“动笔”的习惯,这比什么都重要。第二,即使写不出,但也要痛苦地写下这一句,其实是一种自责、自警和自励。第三,即使写不出,但也要动笔“交账”,实际上也是“促思”,起码约略地回顾了一天的生活。只有你能随时把自己的那些暗淡的情绪和慵懒的心态消解了,心灵才会渐趋敏感,生命才会重新充满活力,你的教学思考力自然也就与日俱增。难怪许多大教育家的一些传世佳作,如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大部分材料也均来自他们的教学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慧语如灯。这一句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正处在一生教育行旅的起始阶段,如果你的背囊中有一本教学笔记天天相伴,你怎么可能会不是一个且行且思的成功者?
五、呵护书房人生的“底气” 一位名校校长曾与我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人文底蕴,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开展一项校本的“教师书房工程”,即在全校教师家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或充实、扩展书房,各出6张书房照片,自拟“说明”搞一个“教师书房展”。若有条件还可以印一本专辑《ⅹⅹ学校教师书房大观》。这不是海侃神聊,而是有效提升教师人文底气的可行之举。俗称教师为“教书先生”,这有一定的道理。做教师的教书、爱书、买书、读书、藏书,有的还写书,这便自然地有了对书房的特别钟情。这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一个文人的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皿都比不上书房能传达他的心理风貌。”曾经活跃于我的家乡绍兴春晖中学而一直令后人仰望的那个大师团队,在白马湖边就都有他们的书房: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何香凝的“蓼花居”,李叔同的“晚晴山房”……他们在书房的精神巢穴、生活禅床中备课育人、著文作画,积下累累硕果。夏丏尊的译作《爱的教育》是在那里完成并走向全国的,丰子恺的漫画脍炙人口,但处女作却是在“小杨柳屋”降生的,朱自清的散文不少作于白马湖畔……
教师有书房,并不一定要居所有三进六院,或小楼别墅,其主要的决定条件还是教师的生活品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使是僻巷蜗居、简室平屋,都可以辟出数尺之地,或称“斋”或名“堂”,或叫“居”或曰“轩”,寄托抱负,筑梦追梦。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有斗室可供教师静处一隅,熏染书香,目耕心织,养气蓄锐,自然会大有益于丰盈青年教师的人生底气、升华专业水准。我的书房就是在居住条件十分简陋的境况下,利用一个小小的后阳台装窗封闭而成的。当时只能勉强放下一张小小的打字桌和一个小书架。要想再安一把椅子已不再可能,便只好找来一只包装箱竖起来作坐凳,才能勉强把两只脚塞进打字桌下。在颇为得意的时刻便想给书房起个名。这时忽然想到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话:“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室小仅能容膝,易于安身足矣,便欣然命名“容膝斋”。现在想来,我发表的1300多篇文章,正式出版的166本著述,竟基本上是在“容膝斋”里完成的,因此愈觉书房对教师之重要,也就敢在这里向青年教师进言:书房应当成为你专业发展“养浩然之气”的“根据地”啊!
与青年教师谈专业成长,从说“气”入题,似乎有点意外,但应当不是随手拈来。因为青春是最具生气、最有朝气的岁月,若能以气养气,善养其浩然之气,就必能登攀教育高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之青年教师终生发展的万里鹏程,本文所及的守课堂的“元气”、重自然的“地气”,求教学的“活气”、激思维的“灵气”和积书房的“底气”,虽不免以蠡测海、挂一漏万,但高以基始,宏由纤起,从这些方面入手,仍不失为可行之策。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