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对梅花最熟悉了。梅、兰、竹、菊是国人用来代表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四君子,居首位的梅象征高洁傲岸。它是国花第一候选,也是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武汉、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个城市的市花。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就是“梅花奖”。
然而,有两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梅花开后结梅子吗?既然梅子能煮酒,那么,能直接酿酒吗?
此外,能分辨出梅、李、杏也非易事,若要细分梅是哪个品种,难度不亚于去银河系辨别各种恒生。
梅,蔷薇科、李亚科小乔木。蔷薇科分四个亚科,其中李亚科多为春天开花的木本植物,一般只有一枚花柱(雌蕊),也就是说最后结的果实中只有一个果核。
李亚科中有李属、桃属、樱属等。梅与杏虽然双双并入李属,但它们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最近,仍结为杏组。该组的花梗普遍极短,花朵几乎紧贴枝头,而李、梨、樱的花都是长梗。而且,杏与梅都是先开花,后生叶。杏与梅还天然杂交出了杏梅。如何区别杏花与梅花?看它们深红色的花萼,往下翻折的是杏,不翻折的是梅。
梅文化
梅原产中国南方,起源于云贵高原和云贵川交界一带。目前最老的梅树是昆明安宁曹溪寺700多歲的元梅。
1975年,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3 200年前梅已是中国人的食物。大约2 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始驯化梅。《尚书》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说明古时梅子主要是作调味品的,偶尔也作零食。
近现代还诞生了“四大梅园”: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苏州光福镇邓尉山一带,成片植梅,盛开的梅花形成著名景点“香雪海”。广东南雄通江西大余的“梅关古道”也是著名的国家4A级赏梅景区。
广东梅州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之称。
湖北东南部有个黄梅县,此地的采茶调流传到周边安徽等省,形成了黄梅戏。
梅由吃果转为赏花,逐渐分化成果梅和花梅两大类。
梅子果
三国时的曹操是吃梅子能手,曾与刘备青梅煮酒,还留下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吴人谓梅子为曹公,比如醋浸曹公。
梅至少有190多个选育品种,还引进了日本品种十几个。其中果梅逾百种,按果实颜色分白梅、青梅和红梅,成熟期依次推迟,品质也依次提升。梅子单重多在20克左右,最大的46克。
梅子成熟变黄一般在农历五月,即阳历的六七月。此季恰逢江南持续阴雨天,故称为“梅雨”或“黄梅天”。
南方梅,北方杏。虽说“梅花欢喜漫天雪”,位列岁寒三友,然而本性上梅还是喜欢温暖的。较冷地区梅就不能结果,因而果梅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福建的漳州诏安红星青梅、龙岩上杭乌梅;广东的云浮新兴话梅、普宁青梅、汕尾陆河青梅;湖北的十堰丹江口武当榔梅;四川的达县乌梅、成都大邑青梅;浙江的杭州萧山青梅;云南的大理洱源梅子。全国年产鲜果近20万吨,云南省居首位。
相比日本人几乎每天吃梅子,中国人现在吃得少多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大量栽培果梅,1 999年江苏才确定了果梅的适栽区域,2005年加大了杂交育种力度。南京地区全年无霜期短,受早春低温影响落花严重,难以坐果,所以梅花山年年只赏花不吃果,而南京南部山区的溧水区傅家边,也年年举办梅花节,却以果梅为主。过了溧水往南,梅子就多起来了。这样看来,梅子只宜结在吴语方言区及以南。
梅子酸
梅子含糖量低,有机酸含量高,其中柠檬酸占总酸的85%以上。正是因为酸,多食梅损齿,故很少鲜食,绝大部分供加工用,可制成话梅、乌梅、成梅干、梅酱、梅脯、糖青梅、陈皮梅、清口梅、绿梅丝、梅汁、梅醋等。
为了适应大众口味,提高糖酸比,江浙闽粤一带的糖脆梅属于蜜饯类传统产品,甜酸而爽脆,有福建青脆梅、苏州脆梅、浙江青口梅、脆蜜梅、绿脆梅等名目。原先多为家庭制作,批量生产后为了保脆而加稀石灰水,令其中的果胶形成果胶钙,改进工艺后用二氯化钙替代石灰水。
梅子可溶性固形物平均7.4%,含糖量低,无法直接酿酒,因而梅子酒都是泡制或煮酒,呈现酸酸的果香。泡酒时最好去核,否则泡久了会出现杏仁般的苦味。
梅子自古就以其酸味充当调味品,如梅酱,只是它在漫长岁月中被油盐酱醋所淹没。如今,梅子保留最多的应用是制作清凉饮料酸梅汤,以青梅烘干后闷黑或熏制而成的乌梅为原料。江南还保留用话梅焖排骨、烫黄酒调味等习俗。
梅味咸
梅子成熟季节较为集中,来不及加工。为防止霉烂,产地采摘的大批果子先用盐腌渍起来,随后加工厂分批次将成梅泡软,脱掉部分盐,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制品。
因此,绝大部分梅制品含盐量较高。所谓“话”,就是腌渍后用甘草等调味的凉果。盐多限制了梅子的食用量,著名的大理雕梅,加工时为了降低含盐量,泡了又泡,再加糖腌渍而成,介于话梅和梅脯之间。
梅非梅
宁波慈溪的凉冻梅糕中并无梅子。
梅干菜不含梅子,原为霉干菜,为字面好看将“霉”字改用“梅”字。
果梅产量比李、杏低,有些话梅等制品常常用未成熟的李或杏,甚至可能是桃来代替。
蜡梅属于樟目蜡梅科,勿将蜡梅当成梅花。
真梅或杏梅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梅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果和种仁均可入药。
然而,有两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梅花开后结梅子吗?既然梅子能煮酒,那么,能直接酿酒吗?
此外,能分辨出梅、李、杏也非易事,若要细分梅是哪个品种,难度不亚于去银河系辨别各种恒生。
梅,蔷薇科、李亚科小乔木。蔷薇科分四个亚科,其中李亚科多为春天开花的木本植物,一般只有一枚花柱(雌蕊),也就是说最后结的果实中只有一个果核。
李亚科中有李属、桃属、樱属等。梅与杏虽然双双并入李属,但它们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最近,仍结为杏组。该组的花梗普遍极短,花朵几乎紧贴枝头,而李、梨、樱的花都是长梗。而且,杏与梅都是先开花,后生叶。杏与梅还天然杂交出了杏梅。如何区别杏花与梅花?看它们深红色的花萼,往下翻折的是杏,不翻折的是梅。
梅文化
梅原产中国南方,起源于云贵高原和云贵川交界一带。目前最老的梅树是昆明安宁曹溪寺700多歲的元梅。
1975年,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3 200年前梅已是中国人的食物。大约2 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始驯化梅。《尚书》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说明古时梅子主要是作调味品的,偶尔也作零食。
近现代还诞生了“四大梅园”: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苏州光福镇邓尉山一带,成片植梅,盛开的梅花形成著名景点“香雪海”。广东南雄通江西大余的“梅关古道”也是著名的国家4A级赏梅景区。
广东梅州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之称。
湖北东南部有个黄梅县,此地的采茶调流传到周边安徽等省,形成了黄梅戏。
梅由吃果转为赏花,逐渐分化成果梅和花梅两大类。
梅子果
三国时的曹操是吃梅子能手,曾与刘备青梅煮酒,还留下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吴人谓梅子为曹公,比如醋浸曹公。
梅至少有190多个选育品种,还引进了日本品种十几个。其中果梅逾百种,按果实颜色分白梅、青梅和红梅,成熟期依次推迟,品质也依次提升。梅子单重多在20克左右,最大的46克。
梅子成熟变黄一般在农历五月,即阳历的六七月。此季恰逢江南持续阴雨天,故称为“梅雨”或“黄梅天”。
南方梅,北方杏。虽说“梅花欢喜漫天雪”,位列岁寒三友,然而本性上梅还是喜欢温暖的。较冷地区梅就不能结果,因而果梅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福建的漳州诏安红星青梅、龙岩上杭乌梅;广东的云浮新兴话梅、普宁青梅、汕尾陆河青梅;湖北的十堰丹江口武当榔梅;四川的达县乌梅、成都大邑青梅;浙江的杭州萧山青梅;云南的大理洱源梅子。全国年产鲜果近20万吨,云南省居首位。
相比日本人几乎每天吃梅子,中国人现在吃得少多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大量栽培果梅,1 999年江苏才确定了果梅的适栽区域,2005年加大了杂交育种力度。南京地区全年无霜期短,受早春低温影响落花严重,难以坐果,所以梅花山年年只赏花不吃果,而南京南部山区的溧水区傅家边,也年年举办梅花节,却以果梅为主。过了溧水往南,梅子就多起来了。这样看来,梅子只宜结在吴语方言区及以南。
梅子酸
梅子含糖量低,有机酸含量高,其中柠檬酸占总酸的85%以上。正是因为酸,多食梅损齿,故很少鲜食,绝大部分供加工用,可制成话梅、乌梅、成梅干、梅酱、梅脯、糖青梅、陈皮梅、清口梅、绿梅丝、梅汁、梅醋等。
为了适应大众口味,提高糖酸比,江浙闽粤一带的糖脆梅属于蜜饯类传统产品,甜酸而爽脆,有福建青脆梅、苏州脆梅、浙江青口梅、脆蜜梅、绿脆梅等名目。原先多为家庭制作,批量生产后为了保脆而加稀石灰水,令其中的果胶形成果胶钙,改进工艺后用二氯化钙替代石灰水。
梅子可溶性固形物平均7.4%,含糖量低,无法直接酿酒,因而梅子酒都是泡制或煮酒,呈现酸酸的果香。泡酒时最好去核,否则泡久了会出现杏仁般的苦味。
梅子自古就以其酸味充当调味品,如梅酱,只是它在漫长岁月中被油盐酱醋所淹没。如今,梅子保留最多的应用是制作清凉饮料酸梅汤,以青梅烘干后闷黑或熏制而成的乌梅为原料。江南还保留用话梅焖排骨、烫黄酒调味等习俗。
梅味咸
梅子成熟季节较为集中,来不及加工。为防止霉烂,产地采摘的大批果子先用盐腌渍起来,随后加工厂分批次将成梅泡软,脱掉部分盐,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制品。
因此,绝大部分梅制品含盐量较高。所谓“话”,就是腌渍后用甘草等调味的凉果。盐多限制了梅子的食用量,著名的大理雕梅,加工时为了降低含盐量,泡了又泡,再加糖腌渍而成,介于话梅和梅脯之间。
梅非梅
宁波慈溪的凉冻梅糕中并无梅子。
梅干菜不含梅子,原为霉干菜,为字面好看将“霉”字改用“梅”字。
果梅产量比李、杏低,有些话梅等制品常常用未成熟的李或杏,甚至可能是桃来代替。
蜡梅属于樟目蜡梅科,勿将蜡梅当成梅花。
真梅或杏梅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梅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果和种仁均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