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核性脑膜炎常并发难以控制的高颅压,应用脱水剂是降颅压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临床多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使水由脑组织移向血浆,达到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压、消除脑水肿的目的。但患者长期输入甘露醇,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若护理不当,易发生药液外渗,不但会给病人造成医源性损伤,还会增加输液穿刺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输注甘露醇的过程中加强对静脉的保护尤为重要。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高颅压 甘露醇 静脉保护
20%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剂,药理作用主要为脱水和利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甘露醇外渗严重时可造成皮肤坏死。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病人,均长期应用20%甘露醇,现将护理过程中加强静脉保护的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14~68岁,平均33.4岁;入院時合并昏迷10例,肢体活动不灵6例,语言障碍2例。输注甘露醇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外渗7例。
防护措施
输液前的准备:输液前仔细观察甘露醇注射液的透明度。20%甘露醇注射液系饱和溶液,室温20~30℃贮存时不会析出结晶,若温度过低则析出结晶[1]。除温度因素外,不溶性异物、微粒是诱发甘露醇注射液析出结晶的又一主要因素[2]。不能使带细小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输入静脉,否则会出现异物栓塞静脉而引起反应。发现有结晶时,可将甘露醇注射液置于80℃左右热水内加热,摇至溶解,静置1小时后再观察透明度,对于仍有结晶者,作为不合格制剂,禁止使用。
血管的选择:输入甘露醇前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性好且较粗的静脉,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研究表明,甘露醇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伤,出现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瘀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3],这是甘露醇外渗的病理学基础。滴注甘露醇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2个穿刺点距离>1.5cm,这样因血管阻力相对较低,既保证了药液能尽快输入而提高疗效,也可减低药液在局部静脉停留时间,减少对血管壁的损害,降低外渗的风险。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要避免在近关节处穿刺,以防在活动时发生外渗。此外,要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采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减少对血管刺激,同时减少穿刺次数,并减少对病人浅静脉的破坏。
输液时的观察: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尤其对高龄、昏迷、瘫痪、语言障碍影响沟通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处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和渗出等,向清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介绍甘露醇外渗的危害性,取得主动配合,以期早发现、早处理。若发现输液部位有可疑渗出,即使回血良好,也应停止在该处继续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输液后的处理: 输液结束时应用生理盐水冲净管内剩余药液,拔针前先关闭调节器再拔针头,局部压迫3分钟,预防血液外渗。并指导病人或家属对四肢及末梢血管经常轻轻按摩,揉搓手背、足背,局部热敷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
甘露醇药液外渗的处理
甘露醇输注过程中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红、肿、胀痛,提示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并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热敷和湿敷:热敷能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30分钟/次,2次/日。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4],可采用75%酒精或50%硫酸镁湿敷。此外,有研究认为中药烫伤膏、“六味醇”等湿敷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瘀血、疼痛疗效好[5]。
封闭疗法:此法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分钟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 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再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左右,2~3次/日,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外科处理:对已经发生组织坏死的病例,应在坏死组织界限清楚后立即进行外科处理,既可缩短病程,又可减少继发性组织损害。
讨 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1年内发病。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3~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我国自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重、疗程长,合并颅内压增高者需长期输注甘露醇注射液,在输注过程中由于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等,易出现药液外渗,甚至造成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保护好静脉,预防药液外渗,发生外渗后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本组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长期输注甘露醇的病人,由于遵循了上述操作要点及保护措施,并对7例输液外渗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减轻了病人痛苦,还有效保护了静脉,顺利地完成了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兆新,邵民象,刘金美.甘露醇注射液析出结晶与澄明度关系的探讨.护理杂志,1997,12(2):7.
2 刘运广,林娜.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2):94.
3 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等.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B):6-7.
4 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334.
5 汪小华,田利,王丽红,等.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后干预的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4-15.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高颅压 甘露醇 静脉保护
20%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剂,药理作用主要为脱水和利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甘露醇外渗严重时可造成皮肤坏死。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病人,均长期应用20%甘露醇,现将护理过程中加强静脉保护的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14~68岁,平均33.4岁;入院時合并昏迷10例,肢体活动不灵6例,语言障碍2例。输注甘露醇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外渗7例。
防护措施
输液前的准备:输液前仔细观察甘露醇注射液的透明度。20%甘露醇注射液系饱和溶液,室温20~30℃贮存时不会析出结晶,若温度过低则析出结晶[1]。除温度因素外,不溶性异物、微粒是诱发甘露醇注射液析出结晶的又一主要因素[2]。不能使带细小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输入静脉,否则会出现异物栓塞静脉而引起反应。发现有结晶时,可将甘露醇注射液置于80℃左右热水内加热,摇至溶解,静置1小时后再观察透明度,对于仍有结晶者,作为不合格制剂,禁止使用。
血管的选择:输入甘露醇前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性好且较粗的静脉,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研究表明,甘露醇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伤,出现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瘀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3],这是甘露醇外渗的病理学基础。滴注甘露醇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2个穿刺点距离>1.5cm,这样因血管阻力相对较低,既保证了药液能尽快输入而提高疗效,也可减低药液在局部静脉停留时间,减少对血管壁的损害,降低外渗的风险。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要避免在近关节处穿刺,以防在活动时发生外渗。此外,要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采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减少对血管刺激,同时减少穿刺次数,并减少对病人浅静脉的破坏。
输液时的观察: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尤其对高龄、昏迷、瘫痪、语言障碍影响沟通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处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和渗出等,向清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介绍甘露醇外渗的危害性,取得主动配合,以期早发现、早处理。若发现输液部位有可疑渗出,即使回血良好,也应停止在该处继续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输液后的处理: 输液结束时应用生理盐水冲净管内剩余药液,拔针前先关闭调节器再拔针头,局部压迫3分钟,预防血液外渗。并指导病人或家属对四肢及末梢血管经常轻轻按摩,揉搓手背、足背,局部热敷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
甘露醇药液外渗的处理
甘露醇输注过程中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红、肿、胀痛,提示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并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热敷和湿敷:热敷能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30分钟/次,2次/日。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4],可采用75%酒精或50%硫酸镁湿敷。此外,有研究认为中药烫伤膏、“六味醇”等湿敷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瘀血、疼痛疗效好[5]。
封闭疗法:此法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分钟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 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再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左右,2~3次/日,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外科处理:对已经发生组织坏死的病例,应在坏死组织界限清楚后立即进行外科处理,既可缩短病程,又可减少继发性组织损害。
讨 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1年内发病。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3~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我国自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重、疗程长,合并颅内压增高者需长期输注甘露醇注射液,在输注过程中由于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等,易出现药液外渗,甚至造成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保护好静脉,预防药液外渗,发生外渗后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本组6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长期输注甘露醇的病人,由于遵循了上述操作要点及保护措施,并对7例输液外渗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减轻了病人痛苦,还有效保护了静脉,顺利地完成了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兆新,邵民象,刘金美.甘露醇注射液析出结晶与澄明度关系的探讨.护理杂志,1997,12(2):7.
2 刘运广,林娜.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2):94.
3 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等.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B):6-7.
4 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334.
5 汪小华,田利,王丽红,等.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后干预的再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