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课题,说明了《健康评估》课程内涵及要求;指出了《健康评估》实验教学状况 ;阐明了《健康评估》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论述了《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健康评估》 实验教学 状况 改革
【中图分类号】 R8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70-01
1 《健康评估》课程内涵及要求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而形成的适合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课程,它主要研究被评估者的健康问题,形成护理诊断,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该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的方法、身体评估、心理及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1]。宗旨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评估病人的基本需要,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掌握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基本技能,规范的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进行操作时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2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状况
传统的《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法,大部分院校都会在理论教学后安排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对病人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真实地体验与病人交流沟通, 观察病人异常症状和体征。然而,由于临床环境的快节奏、病种出现的季节性以及护生经验的缺乏,临床见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及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认识的加强,多数患者不情愿被学生反復观摩和练习。上述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护生健康评估临床实践的机会和效果。《健康评估》实验课目前大部分护理院校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依从地位。实验课上由实验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首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照方抓药进行练习。由于教学方法呆板, 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练习时模仿老师的动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应急问题,束手无策[2]。并且, 在实验课上, 老师过分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操作动作要规范,使护生虽严谨但不灵活,虽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应变能力。激发不起学生主动实验的兴趣,研究气氛不够,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3]
3 《健康评估》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3.1 明确学科目的,推广临床工作中的运用。健康评估的目的在于识别病人的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以及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然而,在部分医院,护理程序这一工作方法的推广执行仍流于形式,护士习惯依赖于医生的医疗诊断来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做出判断,并没有真正地启用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在学科的发展上应该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突出护理与医疗工作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工作。《健康评估》这门课程学习得好坏关系到护士是否能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独立地进行自己的工作,最终提供给护理对象系统化整体化的护理服务[4]。
3.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评估系统。目前国外护士对病人收集资料时应用比较广泛的是Gordon提出的“功能性健康型态(FHPS)”评估系统、在社区护理中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奥哈马系统。虽然它们都提供了一个进行评估的框架但是实际的护理评估工作会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类国外的评估系统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
3.3 护理诊断的规范化问题。虽然护理诊断的被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且不断有新的护理诊断名称出现,但是目前始终没有国际性护理诊断定义和命名系统,多数医院只能照搬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ANDA)的护理诊断,没有形成我国临床护理诊断学科特色。对于旧护理诊断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新出现的护理诊断的定义权、解释权、具体应用都没有相应的管理监督组织,概念比较模糊,使用比较混乱。
4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4.1 调整实验课比例,突出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理论课为45节,实验课为18节,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大于2:1。实验课共有2个操作项目,即护理体验和心电图。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老师要求学生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对模拟病人进行全身查体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操作中,比较重视查体手法的规范性而对于查体时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查体后对病人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何分析、判断进而得到相应的护理诊断关心甚少。今后在课时分配上应加大实验课的比重,同时也要注意到与临床实际工作相接轨,即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进行训练,特别要将沟通技巧的使用、护理病历的书写、护理诊断的分析排序技巧、化验报告解读等等纳入实验的内容。
4.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健康评估》是一门相对抽象、枯燥但是又对技能操作要求较高的学科。为了将这门课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同学的面前,应对以往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改革。如:适当引入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病历讨论法等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另外,在护理体验实验课中,可以改变以往一次课将病人从头到脚查体过程都涵盖在内的教学方法,将该操作化整为零,分系统地进行讲解,便于同学消化、巩固知识。
4.3 改进考试方式,培养护生综合能力。以往对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考试总成绩是将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平时表现占不同分数比值相加得到的综合分。这种方式还是以单纯的记忆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作为依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理论、操作、案例分析、病历书写、知识竞赛等内容都融入进去,将人文精神的关怀渗透进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促使他们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敏,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浅谈 《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08期
[2]李光兰等,我国护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10期。
[3]罗艳华等,标准化病人结合高仿真模型人在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年6期 。
[4]关于《健康评估》学科建设及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关键词】 《健康评估》 实验教学 状况 改革
【中图分类号】 R8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70-01
1 《健康评估》课程内涵及要求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而形成的适合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课程,它主要研究被评估者的健康问题,形成护理诊断,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该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的方法、身体评估、心理及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1]。宗旨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评估病人的基本需要,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掌握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基本技能,规范的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进行操作时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2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状况
传统的《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法,大部分院校都会在理论教学后安排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对病人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真实地体验与病人交流沟通, 观察病人异常症状和体征。然而,由于临床环境的快节奏、病种出现的季节性以及护生经验的缺乏,临床见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及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认识的加强,多数患者不情愿被学生反復观摩和练习。上述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护生健康评估临床实践的机会和效果。《健康评估》实验课目前大部分护理院校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依从地位。实验课上由实验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用物,上课时首先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照方抓药进行练习。由于教学方法呆板, 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练习时模仿老师的动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许多应急问题,束手无策[2]。并且, 在实验课上, 老师过分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操作动作要规范,使护生虽严谨但不灵活,虽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应变能力。激发不起学生主动实验的兴趣,研究气氛不够,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3]
3 《健康评估》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3.1 明确学科目的,推广临床工作中的运用。健康评估的目的在于识别病人的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以及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然而,在部分医院,护理程序这一工作方法的推广执行仍流于形式,护士习惯依赖于医生的医疗诊断来对病人的健康问题做出判断,并没有真正地启用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在学科的发展上应该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突出护理与医疗工作是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工作。《健康评估》这门课程学习得好坏关系到护士是否能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独立地进行自己的工作,最终提供给护理对象系统化整体化的护理服务[4]。
3.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评估系统。目前国外护士对病人收集资料时应用比较广泛的是Gordon提出的“功能性健康型态(FHPS)”评估系统、在社区护理中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奥哈马系统。虽然它们都提供了一个进行评估的框架但是实际的护理评估工作会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类国外的评估系统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
3.3 护理诊断的规范化问题。虽然护理诊断的被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且不断有新的护理诊断名称出现,但是目前始终没有国际性护理诊断定义和命名系统,多数医院只能照搬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ANDA)的护理诊断,没有形成我国临床护理诊断学科特色。对于旧护理诊断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新出现的护理诊断的定义权、解释权、具体应用都没有相应的管理监督组织,概念比较模糊,使用比较混乱。
4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4.1 调整实验课比例,突出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理论课为45节,实验课为18节,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大于2:1。实验课共有2个操作项目,即护理体验和心电图。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老师要求学生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对模拟病人进行全身查体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操作中,比较重视查体手法的规范性而对于查体时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查体后对病人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何分析、判断进而得到相应的护理诊断关心甚少。今后在课时分配上应加大实验课的比重,同时也要注意到与临床实际工作相接轨,即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进行训练,特别要将沟通技巧的使用、护理病历的书写、护理诊断的分析排序技巧、化验报告解读等等纳入实验的内容。
4.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健康评估》是一门相对抽象、枯燥但是又对技能操作要求较高的学科。为了将这门课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同学的面前,应对以往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改革。如:适当引入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病历讨论法等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另外,在护理体验实验课中,可以改变以往一次课将病人从头到脚查体过程都涵盖在内的教学方法,将该操作化整为零,分系统地进行讲解,便于同学消化、巩固知识。
4.3 改进考试方式,培养护生综合能力。以往对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考试总成绩是将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平时表现占不同分数比值相加得到的综合分。这种方式还是以单纯的记忆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作为依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理论、操作、案例分析、病历书写、知识竞赛等内容都融入进去,将人文精神的关怀渗透进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促使他们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敏,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浅谈 《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08期
[2]李光兰等,我国护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10期。
[3]罗艳华等,标准化病人结合高仿真模型人在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年6期 。
[4]关于《健康评估》学科建设及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