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是手机依赖的易患人群,手机依赖对中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负面影响,本文反映中职学生手机依赖情况以及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措施,更好地预防学生手机依赖,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依赖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84-02
一、手机依赖概念界定
随着手机的普及化,人类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有学者称其为“手机综合征”、“手机依赖症”。本文采用徐华的观点“由于重复的使用手机所导致的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1]。
黄才炎指出“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交往与孤独感有关,朋友友谊间的孤独程度与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程度成显著相关”[2]。Park wk发现孤独感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说明孤独感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倾向[3]。综上学者相关研究可以总结出,手机依赖主要与孤独感、学生人格特质和焦虑有关。
二、研究方法
1.方法:问卷调查、文献阅读
2.被试:从江苏开放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200名学生
3.《手机依赖量表手机依赖量表》:由Leung等修订,共17题,采用5级评分
三、问卷分析
1.总体分析
本此调查学生总体手机依赖量表得分为60分,说明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
2.中职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中职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表
从表上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都呈显著差异。
四、讨论
1.整体分析
中职学生整体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缺乏思考,学习动机不强,学校的课外业余活动不够丰富,因此手机成了学生的精神依赖,手机娱乐、聊天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2.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高年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需要熟悉环境,教师权威在他们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加上带着一定的目标进入大学,而二年级学生,由于中职学生缺乏意志力,自控能力较弱,已不记得当初进校目标,加上对未来缺乏明确规划,课堂课后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手机上。
男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女生,理科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文科生。该结果可能与调查的班级专业有关,女生大多在学前教育特色班,男生分布在汽修和建工理科类专业。特色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学习目标明确,遵守学校纪律,手机依赖程度较低。理科类专业学生不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时间都投入到玩手机上去。
3.学生上课“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学生手机依赖形成的基础。有研究显示一些抑郁症的学生为了避免了抑郁感的发生,克服在现实生活中因社交困难而产生的抑郁感,经常在网上匿名性的与他人交流等,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林某,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经常在网上匿名发言、寻找成就感,以避免在现实生活孤独感、抑郁感产生。
(2)社交需要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虚荣心、攀比心强,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很多学生这种心理,限于在学校等限制,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来代替,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进行QQ、MSN等聊天以在网络中寻找自我价值实现感。在一定层面上讲,网络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对于一些学生心中苦闷,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借助网络可以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聊天,释放心中的苦闷。
(3)從众心理的需要
网络成瘾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小群体”现象,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班这样的群体单位。从众心理的动机就是学生渴望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一定的情感满足。学生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他们往往会遵从群体的意见,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五、学生上课“手机依赖”心理干预策略
1.整体校园气氛
这里关于从校园气氛主要从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寝室文化活动来阐述:
(1)校园文化活动
有研究指出,学生产生手机依赖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平时精神空虚、精神无所寄托有关。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减少学生上网时间,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他们的精神寄托到校园的各种活动中,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展现自己风采,手机对他们的魔力则自然下降。
(2)寝室文化氛围
学生上网与他们身边的环境密切相关,学生时代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环境是寝室文化环境。寝室就如一个大家庭,是学生的避风港,学生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这里诉说,在集体中得到支持和理解。有些学生为了在寝室里找到归属感,让自己看起来与其他成员一样,自己因众心理存在,即使觉得玩手机没意思也会玩手机。所以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极为重要的。
(3)班级文化氛围
学校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班级中每个成员,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会使班级中每个成员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争做班级的好助手。相反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中的成员则会缺乏进取心、懒惰、学生上网、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2.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的硬件设施对减少学生的手机依赖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舒适的学习、自习环境很重要,如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学生因自习室的寒冷而不愿意去自修室,在寝室中与舍友聊天、打游戏能通过,甚至有些学生因教室的寒冷而不愿意去教室。其次,操场、篮球场等设施完善,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无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感到迷茫,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动机,沉浸于网络。我们可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们对自己以后专业有一个规划。再者,可以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
[2]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3]Park WK.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Korean Soc Journalism Commun Stud,2003,47(2):250-281.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依赖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84-02
一、手机依赖概念界定
随着手机的普及化,人类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有学者称其为“手机综合征”、“手机依赖症”。本文采用徐华的观点“由于重复的使用手机所导致的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1]。
黄才炎指出“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交往与孤独感有关,朋友友谊间的孤独程度与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程度成显著相关”[2]。Park wk发现孤独感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说明孤独感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倾向[3]。综上学者相关研究可以总结出,手机依赖主要与孤独感、学生人格特质和焦虑有关。
二、研究方法
1.方法:问卷调查、文献阅读
2.被试:从江苏开放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200名学生
3.《手机依赖量表手机依赖量表》:由Leung等修订,共17题,采用5级评分
三、问卷分析
1.总体分析
本此调查学生总体手机依赖量表得分为60分,说明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
2.中职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中职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表
从表上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性别和专业上都呈显著差异。
四、讨论
1.整体分析
中职学生整体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缺乏思考,学习动机不强,学校的课外业余活动不够丰富,因此手机成了学生的精神依赖,手机娱乐、聊天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2.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高年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需要熟悉环境,教师权威在他们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加上带着一定的目标进入大学,而二年级学生,由于中职学生缺乏意志力,自控能力较弱,已不记得当初进校目标,加上对未来缺乏明确规划,课堂课后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手机上。
男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女生,理科生手机依赖程度大于文科生。该结果可能与调查的班级专业有关,女生大多在学前教育特色班,男生分布在汽修和建工理科类专业。特色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学习目标明确,遵守学校纪律,手机依赖程度较低。理科类专业学生不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时间都投入到玩手机上去。
3.学生上课“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学生手机依赖形成的基础。有研究显示一些抑郁症的学生为了避免了抑郁感的发生,克服在现实生活中因社交困难而产生的抑郁感,经常在网上匿名性的与他人交流等,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林某,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经常在网上匿名发言、寻找成就感,以避免在现实生活孤独感、抑郁感产生。
(2)社交需要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虚荣心、攀比心强,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很多学生这种心理,限于在学校等限制,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来代替,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进行QQ、MSN等聊天以在网络中寻找自我价值实现感。在一定层面上讲,网络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对于一些学生心中苦闷,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倾诉,借助网络可以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聊天,释放心中的苦闷。
(3)從众心理的需要
网络成瘾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小群体”现象,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班这样的群体单位。从众心理的动机就是学生渴望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一定的情感满足。学生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他们往往会遵从群体的意见,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五、学生上课“手机依赖”心理干预策略
1.整体校园气氛
这里关于从校园气氛主要从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寝室文化活动来阐述:
(1)校园文化活动
有研究指出,学生产生手机依赖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平时精神空虚、精神无所寄托有关。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减少学生上网时间,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他们的精神寄托到校园的各种活动中,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展现自己风采,手机对他们的魔力则自然下降。
(2)寝室文化氛围
学生上网与他们身边的环境密切相关,学生时代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环境是寝室文化环境。寝室就如一个大家庭,是学生的避风港,学生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这里诉说,在集体中得到支持和理解。有些学生为了在寝室里找到归属感,让自己看起来与其他成员一样,自己因众心理存在,即使觉得玩手机没意思也会玩手机。所以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极为重要的。
(3)班级文化氛围
学校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班级中每个成员,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会使班级中每个成员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争做班级的好助手。相反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中的成员则会缺乏进取心、懒惰、学生上网、迟到早退现象严重。
2.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的硬件设施对减少学生的手机依赖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舒适的学习、自习环境很重要,如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学生因自习室的寒冷而不愿意去自修室,在寝室中与舍友聊天、打游戏能通过,甚至有些学生因教室的寒冷而不愿意去教室。其次,操场、篮球场等设施完善,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无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感到迷茫,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动机,沉浸于网络。我们可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们对自己以后专业有一个规划。再者,可以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
[2]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3]Park WK.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Korean Soc Journalism Commun Stud,2003,47(2):2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