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高尔夫教学训练经验,谈论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核心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对照法和实验对比法,针对选材的高尔夫运动员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进行研究,总结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
关键词 高尔夫运动 核心柱力量训练 运动员 协调能力 核心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3
高尔夫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它整套运动动作形式比较复杂,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需要很强的腿部爆发力和肌肉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很强的空间预知感觉。近些年,很多高尔夫运动教练越来越注重对队员核心柱力量展开训练,这能帮助队员提高和维持体能,同时也弥补队员在专项力量上的薄弱。以核心柱力量训练的理论为基础,高尔夫球员击球的效率、准确性等都能因此而逐渐得到改善。不少研究文献均表明[1],过去传统的力量训练往往只能调动运动员60%的肌肉群参与运动,效率非常低,但是核心柱力量训练在60%的基础上却增加了肌肉群整体协调性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则是对其余40%未调动能量的补充,有助于运动员提高动作效率。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尔夫运动
纵观世界性的体育产业,高尔夫已经逐渐与足球和网球成为了三大支柱性质的产业,而这种运动近些年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发展。但是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高尔夫在我国兴起以及引发的潮流相对较晚,我国高尔夫运动员整体的技能水平还没有与体育产业水平相契合,尤其体现了体能上,严重限制了高尔夫运动员技术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纵观世界级的知名高尔夫运动员,伍兹就是非常注重个人体能训练的代表之一,他专门高薪聘请体能专家为自己制定个性化的体能恢复训练,而在种种科学体能训练方案中,伍兹确保了自身体能的大幅度提升,从而也保证自己在高尔夫运动界超高的竞技水平。每一项竞技运动的发展都需要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补充,如今,高尔夫对我国除了体育产业的带动外,作为一项休闲运动也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新时期下教练员更要注重对高尔夫运动员的科学培养,尤其是体能训练,更是成为运动员的必修课。
二、核心柱力量
核心柱力量最早由美国AP体能训练机构提出,而其应用的初始领域是康复领域,出现于解剖学的教材上。医学家对核心柱力量做出解释,核心柱力量是指人体中间部位肌肉群的力量,包括腹肌、臀肌、背肌以及胸部的肌肉群。也有学者对人体核心柱部分和核心柱肌肉展开了研究,指出人体腹部与背部包含的绝大多数核心柱肌肉群,但并不是所有肌肉群的训练都对人体整体的体能产生影响,强调只有29块肌肉群能成为体能提高的重要训练对象[2]。
在核心柱力量训练实现全球范围的传播与推广以后,我国不少学者和教练员也更关注了核心柱力量所产生的作用。比如,人体在跑步时首先发力的不是腿部或上肢肌肉,而是腹横肌,所以关于核心柱力量训练并不是四肢肌肉群的首先发力,核心区肌肉群会优先,在稳定躯干后保持身体平衡才组织其他肌肉参与。再比如有教练学者指出,核心区属于人体的能量库,其提供的力量就是能力库中的有效动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首先是产生动力,推动人体运动并完成各项要求动作;其次是核心区深层小肌群起到的稳定作用,帮助人体支撑身体,保持平衡;再者是提高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核心柱力量训练基本都处在不稳定的环境下,这才有助于激活神经对肌肉的协调支配能力,提高完成各项动作的效率;最后,核心柱肌肉群还能控制人体身体平衡,完成动作時保护躯干,避免脊柱损伤。
三、体能训练在高尔夫项目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伍兹曾将自己多年的高尔夫运动经验写入到一本《怎样打好高尔夫》的书中,术中提到高尔夫项目不只是运动竞技场和对手展开的竞争,还包括自己与自己的对抗,而这种对抗则体现在球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能和体能方面,这对运动员竞技场上水平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且与各要素的影响有着直接的相互关系。长期的实践表明,高尔夫运动员爆发力也影响着成绩,尤其是挥杆的动作,这与击球时杠头速度、球速和击球距离相关。此外还有柔韧素质,包括挥杆的幅度、做功距离等。比如高尔夫运动员躯干或关节柔韧性受限,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击球效果和竞技水平,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几年前,瑞士高尔夫球协会曾对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高尔夫球运动员的躯干、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力量与试验进行前比有非常大的提高,水平较高的球手与较低的球手之间在躯干、肩关节、髋关节、柔韧性、睁眼平衡能力方面差异非常大。台湾的高尔夫球研究学者也研究了全挥杆速度和运动员体能的关系,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腹肌肌力和挥杆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与挥杆速度有显著关系[3]。也就是说,当前对高尔夫运动员的培养中,注重球员核心柱力量的优劣情况,对专项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影响,而针对高尔夫水平不高的运动员,确保其体能素质改善后,挥杆速度才能受到正面的影响,线速度也会大幅度加快,也就是提高了爆发力。由此可见,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各方面提升的重要性。
四、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例研究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队伍中16名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情况,进行有关核心柱力量训练对其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的影响展开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8名,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基本情况如下。对照组8名运动员平均身高(173.1±5.3)cm,平均体重(59.6±7.6)kg,平均年龄(18.4±0.5)岁,平均肺活量(18.4±0.5)ml,观察组运动员对应数据分别是(170.8±3.2)cm、(58.2±3.0)kg、(17.9±0.4)岁、(2498.8±62.8)ml。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共采用3种方法展开研究。
1.文献资料法
笔者翻阅知网关于“高尔夫运动训练”“核心柱力量”“协调能力”“核心稳定性”等关键词,从国内外的文献中参考进行切入,整合消化相关知识与观点融入研究工作中。
2.问卷调查法
主要通过调查本校甚至城市内相关的高尔夫运动员、教练员以及高尔夫俱乐部相关人员在体能训练方面的意见,将其整合为问卷形式发放调查,发放21份,调查对象有效回收20份,有效率为95.2%。现归纳主要的问卷问题,集中于体能训练对高尔夫运动核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是否满意高尔夫运动的核心柱力量训练,最终20例当中非常满意有10例,比较满意有8例,一般满意为2例,不太满意与不满意的结果均为0。证实参与的研究者均对高尔夫运动中核心柱力量训练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另外,笔者通过了问卷重复调查的方式,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求出问卷可信度,最终r=0.92,这表明笔者所用问卷的有效性与研究指标相符,并由较高的可信度。
3.实验法
这是本研究论证观点的重点方法,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笔者在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对16名在校的高尔夫运动员进行8周时间的实验,得出相应数据和结果对观点进行论证。根据高尔夫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特征以及年龄段内身心发展的特点,集合当前使用的科学先进的核心柱力量训练理念与方法,笔者特设计符合高尔夫运动员该年龄段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将16名运动员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运动员以过去相对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观察组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尤其是加强核心柱力量训练,对比训练后的数据和结果。训练的具体时间安排在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2月9日,共8周。对照组运动员每周只做专项的体能训练,观察组运动员则加入3次核心柱力量训练,每次维持的时间为1小时。具体的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指标测试内容如下:协调能力指标包括肌肉间协调和本体感觉,测试内容分别是侧抛实心球、击球、立定跳远、1分钟拍球、1分钟跳绳、闭眼前行、侧滚。核心稳定性指标包括核心柱力量和平衡能力,测试内容包括1分钟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踩球和走板。
体能训练实施过程:(1)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促进肌肉整体发展。(2)训练任务:结合高尔夫运动探讨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核心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3)训练原理:扩大肌肉横截面与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能力,先训练形成大肌肉,再练习小肌肉,前者不易疲劳,后者容易疲劳。(4)训练量保持中等,训练强度也为中等。(5)内容简述:准备活动10分钟,运动员慢跑热身2圈,静态关节活动操,必要的拉伸;基本训练40分钟,俯卧撑10次,训练胸大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仰卧双腿蹬伸8次,训练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组合器械平推8次,训练背阔肌与肱三头肌,俯卧后折腿12次,训练半腱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坐立双手下拉8次,训练斜方肌、三角肌、大圆肌和冈下肌,背起10次,训练竖脊肌,坐立前摆小腿10次,训练胫骨前肌,仰卧起坐10次,训练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引体向上8次,训练斜方肌、肱二头肌和背阔肌;整理训练10分钟,慢跑1圈,拉伸。(6)效果评估:运动员每节课后做好训练笔记,针对每一次的表现进行记录与描述,根据效果适当调整训练。
核心柱力量训练实施过程:(1)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核心柱力量;提高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2)训练任务:结合高尔夫专项设计进行相应的力量训练,提高体能水平。(3)训练原理:训练有助于实现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控制、协调与传递,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协调控制能力与力量训练效率,提高核心稳定性。(4)训练力量中等,训练强度中等。(5)内容简述:准备活动10分钟,慢跑热身2圈,动态关节活动操,动态拉伸;基本训练40分钟,仰卧顶髋15次,训练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盆底和股二头肌;跪桥伸展8次,训练三角肌、臀大肌、竖脊肌;侧桥转体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三角肌;俯卧双肘支撑1分钟,训练三角肌、股四头肌和腹直肌;坐立左右轉体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竖脊肌;弓步抬手蹲10次,训练臀大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转体垃10次,训练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股四头肌;俯卧背起15次,训练竖脊肌和臀大肌;转体抛球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股四头肌;俯卧撑10次,训练腹直肌、肱三头肌和胸大肌。(6)整理部分:慢跑1圈,拉伸。(7)效果评估:运动员每节课后做好训练笔记,针对每一次的表现进行记录与描述,根据效果适当调整训练。
(三)结果分析
(四)结果小结
1.肌肉间协调性表现出运动的动作效率。侧抛实心球、击球以及立定跳远能够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动作的效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2.空间感知能力是协调能力的重要判定指标,闭眼前行与侧翻能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3.动作节奏也是协调能力重要的判定指标,1分钟拍球能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动作节奏,此外还有1分钟跳绳(表中省略),表3的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高尔夫运动员需要有力的核心柱力量支撑技术来实现竞技场上技术动作的完成,根据两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情况并结合高尔夫专项体能需求发现,平板支撑和1分钟仰卧起坐(表中省略)能反映运动员核心柱力量评价指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5.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结合高尔夫专项体能需求确定走板与踩球(表中省略)符合训练标准,并将其作为高尔夫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五、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一)核心柱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高尔夫运动员的平衡协调能力。对高尔夫运动员而言,平衡能力与协调性是其需要重视与训练的基础能力,也是核心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从运动学角度上看,平衡能力与协调性是人体重心在支撑面内或有外来力量时保持身体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有研究显示[4],人体的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与核心区肌肉相关,比如专家将人体核心区分为表层运动肌和深层稳定肌两个部分,前者参与人体运动,后者则负责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控制协调与平衡。另外,深层肌肉群还被统称为稳定性肌肉群,成为人体维持平衡与协调稳定的重要部分。深层稳定肌肉只有在人体非稳定状态下才能有效激活,过去的训练方式过于注重四肢大肌肉群的训练,且训练的方式较为单一,运动轨迹相对固定,所以难以对肌肉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而核心柱力量训练的手段较多,更注重多关节肌肉的参与,且动作轨迹也不固定,同时加入非稳定状态肌肉训练方法,可以实现深层稳定肌肉群的激活,确保这些肌肉得到锻炼而提高,改善力量,提高人体身体平衡与协调的控制能力[5]。
(二)核心柱力量训练显著提高核心柱力量和核心稳定性。首先核心柱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基础与保障,与传统训练相比,增加了核心区肌肉群的训练,细化深层肌肉群力量训练,达到促进核心区肌肉群整体发展的目标。很多研究文献表示,主动肌力量训练越大,肌纤维越粗,那么就会增大受伤的可能性,而不均衡运动会导致两块肌肉力量悬殊,将有可能改变关节力学结构甚至影响关节解剖结构,导致其错位而影响正常体态,严重限制高尔夫竞技中技术动作的发挥[6]。核心柱力量训练则更注重肌肉群的整体发展,有研究显示[7],核心柱力量属于人体最基础与最重要的肌肉群,从人身体处于发育状态开始,就应首先对这部分肌肉进行锻炼与管理,这也是人运动的基础,也是为后期培训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以及预防运动损伤而做好的准备。核心柱力量训练方法是对传统力量训练形式的强化,重点放在核心区肌肉群的强化上,采用了多维度、多平面与多关节的力量训练方式,更好地激活核心区肌肉群尤其是深层小肌肉群,这对人体的身体稳定性与平衡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关节训练则使得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激活肌纤维比例大增,也有助于力量训练效率的提高[8]。
综上所述,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和核心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练员要针对高尔夫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稳定性的发展积极采用科学的核心柱力量训练方式,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云聪.青年赛艇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1(22):11-17.
[2] 张莉清.核心柱力量训练对9-10岁高尔夫队员协调能力和核心稳定性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5.3(25):41-42.
[3] 鲍杰.青少年男子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传统力量训练优化的实验研究——以河南省体工队12-16岁男子游泳运动员为例[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4] 张硕.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5] 李山.論力量专项化训练的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7(4):47-49.
[6] 赵佳.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2.11(4):108-110.
[7] 孙文.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8-69.
[8] 林华,王润生.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4(2):66-68.
关键词 高尔夫运动 核心柱力量训练 运动员 协调能力 核心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3
高尔夫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它整套运动动作形式比较复杂,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需要很强的腿部爆发力和肌肉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很强的空间预知感觉。近些年,很多高尔夫运动教练越来越注重对队员核心柱力量展开训练,这能帮助队员提高和维持体能,同时也弥补队员在专项力量上的薄弱。以核心柱力量训练的理论为基础,高尔夫球员击球的效率、准确性等都能因此而逐渐得到改善。不少研究文献均表明[1],过去传统的力量训练往往只能调动运动员60%的肌肉群参与运动,效率非常低,但是核心柱力量训练在60%的基础上却增加了肌肉群整体协调性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则是对其余40%未调动能量的补充,有助于运动员提高动作效率。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尔夫运动
纵观世界性的体育产业,高尔夫已经逐渐与足球和网球成为了三大支柱性质的产业,而这种运动近些年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发展。但是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高尔夫在我国兴起以及引发的潮流相对较晚,我国高尔夫运动员整体的技能水平还没有与体育产业水平相契合,尤其体现了体能上,严重限制了高尔夫运动员技术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纵观世界级的知名高尔夫运动员,伍兹就是非常注重个人体能训练的代表之一,他专门高薪聘请体能专家为自己制定个性化的体能恢复训练,而在种种科学体能训练方案中,伍兹确保了自身体能的大幅度提升,从而也保证自己在高尔夫运动界超高的竞技水平。每一项竞技运动的发展都需要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补充,如今,高尔夫对我国除了体育产业的带动外,作为一项休闲运动也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新时期下教练员更要注重对高尔夫运动员的科学培养,尤其是体能训练,更是成为运动员的必修课。
二、核心柱力量
核心柱力量最早由美国AP体能训练机构提出,而其应用的初始领域是康复领域,出现于解剖学的教材上。医学家对核心柱力量做出解释,核心柱力量是指人体中间部位肌肉群的力量,包括腹肌、臀肌、背肌以及胸部的肌肉群。也有学者对人体核心柱部分和核心柱肌肉展开了研究,指出人体腹部与背部包含的绝大多数核心柱肌肉群,但并不是所有肌肉群的训练都对人体整体的体能产生影响,强调只有29块肌肉群能成为体能提高的重要训练对象[2]。
在核心柱力量训练实现全球范围的传播与推广以后,我国不少学者和教练员也更关注了核心柱力量所产生的作用。比如,人体在跑步时首先发力的不是腿部或上肢肌肉,而是腹横肌,所以关于核心柱力量训练并不是四肢肌肉群的首先发力,核心区肌肉群会优先,在稳定躯干后保持身体平衡才组织其他肌肉参与。再比如有教练学者指出,核心区属于人体的能量库,其提供的力量就是能力库中的有效动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首先是产生动力,推动人体运动并完成各项要求动作;其次是核心区深层小肌群起到的稳定作用,帮助人体支撑身体,保持平衡;再者是提高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核心柱力量训练基本都处在不稳定的环境下,这才有助于激活神经对肌肉的协调支配能力,提高完成各项动作的效率;最后,核心柱肌肉群还能控制人体身体平衡,完成动作時保护躯干,避免脊柱损伤。
三、体能训练在高尔夫项目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伍兹曾将自己多年的高尔夫运动经验写入到一本《怎样打好高尔夫》的书中,术中提到高尔夫项目不只是运动竞技场和对手展开的竞争,还包括自己与自己的对抗,而这种对抗则体现在球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能和体能方面,这对运动员竞技场上水平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且与各要素的影响有着直接的相互关系。长期的实践表明,高尔夫运动员爆发力也影响着成绩,尤其是挥杆的动作,这与击球时杠头速度、球速和击球距离相关。此外还有柔韧素质,包括挥杆的幅度、做功距离等。比如高尔夫运动员躯干或关节柔韧性受限,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击球效果和竞技水平,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几年前,瑞士高尔夫球协会曾对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机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高尔夫球运动员的躯干、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力量与试验进行前比有非常大的提高,水平较高的球手与较低的球手之间在躯干、肩关节、髋关节、柔韧性、睁眼平衡能力方面差异非常大。台湾的高尔夫球研究学者也研究了全挥杆速度和运动员体能的关系,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腹肌肌力和挥杆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与挥杆速度有显著关系[3]。也就是说,当前对高尔夫运动员的培养中,注重球员核心柱力量的优劣情况,对专项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影响,而针对高尔夫水平不高的运动员,确保其体能素质改善后,挥杆速度才能受到正面的影响,线速度也会大幅度加快,也就是提高了爆发力。由此可见,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各方面提升的重要性。
四、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核心稳定性影响的实例研究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队伍中16名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情况,进行有关核心柱力量训练对其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的影响展开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8名,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基本情况如下。对照组8名运动员平均身高(173.1±5.3)cm,平均体重(59.6±7.6)kg,平均年龄(18.4±0.5)岁,平均肺活量(18.4±0.5)ml,观察组运动员对应数据分别是(170.8±3.2)cm、(58.2±3.0)kg、(17.9±0.4)岁、(2498.8±62.8)ml。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共采用3种方法展开研究。
1.文献资料法
笔者翻阅知网关于“高尔夫运动训练”“核心柱力量”“协调能力”“核心稳定性”等关键词,从国内外的文献中参考进行切入,整合消化相关知识与观点融入研究工作中。
2.问卷调查法
主要通过调查本校甚至城市内相关的高尔夫运动员、教练员以及高尔夫俱乐部相关人员在体能训练方面的意见,将其整合为问卷形式发放调查,发放21份,调查对象有效回收20份,有效率为95.2%。现归纳主要的问卷问题,集中于体能训练对高尔夫运动核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是否满意高尔夫运动的核心柱力量训练,最终20例当中非常满意有10例,比较满意有8例,一般满意为2例,不太满意与不满意的结果均为0。证实参与的研究者均对高尔夫运动中核心柱力量训练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另外,笔者通过了问卷重复调查的方式,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求出问卷可信度,最终r=0.92,这表明笔者所用问卷的有效性与研究指标相符,并由较高的可信度。
3.实验法
这是本研究论证观点的重点方法,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笔者在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对16名在校的高尔夫运动员进行8周时间的实验,得出相应数据和结果对观点进行论证。根据高尔夫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特征以及年龄段内身心发展的特点,集合当前使用的科学先进的核心柱力量训练理念与方法,笔者特设计符合高尔夫运动员该年龄段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将16名运动员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运动员以过去相对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观察组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尤其是加强核心柱力量训练,对比训练后的数据和结果。训练的具体时间安排在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2月9日,共8周。对照组运动员每周只做专项的体能训练,观察组运动员则加入3次核心柱力量训练,每次维持的时间为1小时。具体的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指标测试内容如下:协调能力指标包括肌肉间协调和本体感觉,测试内容分别是侧抛实心球、击球、立定跳远、1分钟拍球、1分钟跳绳、闭眼前行、侧滚。核心稳定性指标包括核心柱力量和平衡能力,测试内容包括1分钟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踩球和走板。
体能训练实施过程:(1)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促进肌肉整体发展。(2)训练任务:结合高尔夫运动探讨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核心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3)训练原理:扩大肌肉横截面与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能力,先训练形成大肌肉,再练习小肌肉,前者不易疲劳,后者容易疲劳。(4)训练量保持中等,训练强度也为中等。(5)内容简述:准备活动10分钟,运动员慢跑热身2圈,静态关节活动操,必要的拉伸;基本训练40分钟,俯卧撑10次,训练胸大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仰卧双腿蹬伸8次,训练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组合器械平推8次,训练背阔肌与肱三头肌,俯卧后折腿12次,训练半腱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坐立双手下拉8次,训练斜方肌、三角肌、大圆肌和冈下肌,背起10次,训练竖脊肌,坐立前摆小腿10次,训练胫骨前肌,仰卧起坐10次,训练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引体向上8次,训练斜方肌、肱二头肌和背阔肌;整理训练10分钟,慢跑1圈,拉伸。(6)效果评估:运动员每节课后做好训练笔记,针对每一次的表现进行记录与描述,根据效果适当调整训练。
核心柱力量训练实施过程:(1)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核心柱力量;提高协调能力与核心稳定性。(2)训练任务:结合高尔夫专项设计进行相应的力量训练,提高体能水平。(3)训练原理:训练有助于实现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控制、协调与传递,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协调控制能力与力量训练效率,提高核心稳定性。(4)训练力量中等,训练强度中等。(5)内容简述:准备活动10分钟,慢跑热身2圈,动态关节活动操,动态拉伸;基本训练40分钟,仰卧顶髋15次,训练半膜肌、半腱肌、臀大肌、盆底和股二头肌;跪桥伸展8次,训练三角肌、臀大肌、竖脊肌;侧桥转体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三角肌;俯卧双肘支撑1分钟,训练三角肌、股四头肌和腹直肌;坐立左右轉体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竖脊肌;弓步抬手蹲10次,训练臀大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转体垃10次,训练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股四头肌;俯卧背起15次,训练竖脊肌和臀大肌;转体抛球10次,训练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股四头肌;俯卧撑10次,训练腹直肌、肱三头肌和胸大肌。(6)整理部分:慢跑1圈,拉伸。(7)效果评估:运动员每节课后做好训练笔记,针对每一次的表现进行记录与描述,根据效果适当调整训练。
(三)结果分析
(四)结果小结
1.肌肉间协调性表现出运动的动作效率。侧抛实心球、击球以及立定跳远能够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动作的效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2.空间感知能力是协调能力的重要判定指标,闭眼前行与侧翻能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3.动作节奏也是协调能力重要的判定指标,1分钟拍球能反映高尔夫运动员动作节奏,此外还有1分钟跳绳(表中省略),表3的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高尔夫运动员需要有力的核心柱力量支撑技术来实现竞技场上技术动作的完成,根据两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情况并结合高尔夫专项体能需求发现,平板支撑和1分钟仰卧起坐(表中省略)能反映运动员核心柱力量评价指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5.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结合高尔夫专项体能需求确定走板与踩球(表中省略)符合训练标准,并将其作为高尔夫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由表3可知,在8周训练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增长均超过对照组,P<0.05。 五、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一)核心柱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高尔夫运动员的平衡协调能力。对高尔夫运动员而言,平衡能力与协调性是其需要重视与训练的基础能力,也是核心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从运动学角度上看,平衡能力与协调性是人体重心在支撑面内或有外来力量时保持身体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有研究显示[4],人体的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与核心区肌肉相关,比如专家将人体核心区分为表层运动肌和深层稳定肌两个部分,前者参与人体运动,后者则负责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控制协调与平衡。另外,深层肌肉群还被统称为稳定性肌肉群,成为人体维持平衡与协调稳定的重要部分。深层稳定肌肉只有在人体非稳定状态下才能有效激活,过去的训练方式过于注重四肢大肌肉群的训练,且训练的方式较为单一,运动轨迹相对固定,所以难以对肌肉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而核心柱力量训练的手段较多,更注重多关节肌肉的参与,且动作轨迹也不固定,同时加入非稳定状态肌肉训练方法,可以实现深层稳定肌肉群的激活,确保这些肌肉得到锻炼而提高,改善力量,提高人体身体平衡与协调的控制能力[5]。
(二)核心柱力量训练显著提高核心柱力量和核心稳定性。首先核心柱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基础与保障,与传统训练相比,增加了核心区肌肉群的训练,细化深层肌肉群力量训练,达到促进核心区肌肉群整体发展的目标。很多研究文献表示,主动肌力量训练越大,肌纤维越粗,那么就会增大受伤的可能性,而不均衡运动会导致两块肌肉力量悬殊,将有可能改变关节力学结构甚至影响关节解剖结构,导致其错位而影响正常体态,严重限制高尔夫竞技中技术动作的发挥[6]。核心柱力量训练则更注重肌肉群的整体发展,有研究显示[7],核心柱力量属于人体最基础与最重要的肌肉群,从人身体处于发育状态开始,就应首先对这部分肌肉进行锻炼与管理,这也是人运动的基础,也是为后期培训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以及预防运动损伤而做好的准备。核心柱力量训练方法是对传统力量训练形式的强化,重点放在核心区肌肉群的强化上,采用了多维度、多平面与多关节的力量训练方式,更好地激活核心区肌肉群尤其是深层小肌肉群,这对人体的身体稳定性与平衡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关节训练则使得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激活肌纤维比例大增,也有助于力量训练效率的提高[8]。
综上所述,高尔夫运动核心柱力量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和核心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练员要针对高尔夫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稳定性的发展积极采用科学的核心柱力量训练方式,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云聪.青年赛艇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1(22):11-17.
[2] 张莉清.核心柱力量训练对9-10岁高尔夫队员协调能力和核心稳定性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5.3(25):41-42.
[3] 鲍杰.青少年男子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传统力量训练优化的实验研究——以河南省体工队12-16岁男子游泳运动员为例[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4] 张硕.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5] 李山.論力量专项化训练的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7(4):47-49.
[6] 赵佳.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2.11(4):108-110.
[7] 孙文.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8-69.
[8] 林华,王润生.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4(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