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智慧广电的构建与技术性发展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进一步扩大了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这也对传统媒体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广电行业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打造智慧广电体系,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被时代所抛弃。本文将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对智慧广电的构建与技术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广电行业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中乘风破浪,成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指向标。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智慧广电;构建技术;发展趋势
  现如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进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为广电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广电行业必须能够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真正打破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壁垒,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舆论导向性的职责,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推动广电行业的长远发展。这也就要求广电从业人员能够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智慧广电技术体系,确保广电行业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1. 智慧广电构建的重要性
  智慧广电主要是指广播电视行业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艺术,对广电节目进行优化创新,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全面化的广电节目,同时充分发挥出信息的时效性,促进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从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大便利。
  1.1 智慧广电的构建是广播电视行业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广播电视行业有着引导舆论导向、构建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也对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廣电行业必须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对广电节目进行创新,迎合社会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广电节目,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广电节目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构建智慧广电体系是提高广电综合实力、获取更多拥护力、提高社会发展地位的重要手段。
  1.2 智慧广电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提高广电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广电行业存在的最本质价值就是为社会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在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同时,及时传播新闻信息,扩大人们的知识眼界并且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智慧广电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促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新闻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可有效提高广电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对于广电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智慧广电构建的基础
  2.1 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构建智慧广电体系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制约下,才能进一步提高智慧广电的权力性,才能确保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对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为智慧广电的健康发展奠定条件。
  2.2 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是智慧广电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因为必须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节目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构建更加系统的网络信息网,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
  2.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广电系统几乎做到了城乡的全面覆盖,这也为智慧广电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扎实前提,进一步扩大了广电系统的受众人群。
  3. 智慧广电构建的关键技术
  3.1 基础性支撑技术
  基础性支撑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构建智能广电体系时,广电行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将一切可利用的技术进行集成,构建起全面的智能网络系统,为广电信息的传播创造前提条件。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广电行业也能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丰富节目内容,能够结合群众的需求,设计出更加具有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节目类型,从而为民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广电服务。
  3.2 内容制播技术
  内容制作技术主要包括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应软件构建三维图形,以此来增强节目内容的立体感,进而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体验。随着超高清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广电节目的影视画面更加清晰,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盛宴。
  3.3 传输体系技术
  传输体系技术主要应用在广电节目的传输过程中。智慧广电的影视传输方式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电视节目与客户端进行关联,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网络系统,这可有效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观影条件。
  3.4 终端服务技术
  利用终端服务技术构建智慧广电,能够快速识别终端设备,可有效提高终端设备的服务水平。
  3.5 评估测试技术
  评估测试技术在构建智慧广电体系中作用明显,需要利用该技术对智慧广电的整个构建过程进行整体评估测试,以此来保证网络能够平稳运行,从源头上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网络安全,为智慧广电的发展奠定前提。
  4. 智慧广电体系架构
  4.1 智慧引擎
  智慧引擎是整个智慧广电体系的核心,主要负责统筹调度各种资源。全新网络融合是智慧引擎的构建思路,通过对网络资源、用户和内容的汇集、分析与挖掘,找到三者之间的高度匹配关系,实现用户、内容和网络之间的统筹配置,做到资源的灵活调度。通俗的说,就是智慧引擎可以确保用户能够利用任何终端,不分时间与地点获取任何所需要的信息,真正搭建起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海量全媒体内容之间的桥梁,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多元的服务。智慧引擎以业务需求为指导,实现了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之间的融合,是对多元数据组织封装、多元新媒体内容云架构服务的突破与创新,构建了智能传送网络内容的新模式,真正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个性化媒体服务,提高了信息的消费质量。   4.2 智慧工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智慧广电的节目内容中,必然会出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内容形式;而且内容的生产方式也更加多元,不仅包括个人生产和机构生产,同时也会出现人工智能等新生产形势。智慧广电作为新闻内容的创新生产平台,一定要打破现有的广播电视内容制作体系,真正做到以顶层设计策划为核心,同时强调前期后期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构建集团化内容创新机制,实现多种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
  4.3 智慧分发
  在智慧广电体系中,智慧分发平台主要解决单一网络信息传输处理能力线性级增长与视听传播信息量指数级增长之间的矛盾,智慧分发平台有助于缩小文化传播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智慧分发平台还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屏、多视角的使用需求,通过对节目内容的智慧分发,即使同一份媒体内容也能充分适应不同屏幕、不同场景、不同网络传输需求。智慧分发平台的主要特征就是采用异构网络来实现新媒体的智能传输,使得节目内容的传播范围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覆盖网或者双向覆盖网,而是两种网络的协同配合。
  5. 智慧广电技术性发展的思考
  5.1 抓住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广电行业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要求广电行业必须抓住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真正肩负起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构建积极健康社会风气的重任。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要求传统的广电行业必须进行智慧广电建设,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广电服务,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的实效性和权威性。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电行业一定要抓住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紧紧追随时代的发展趋势,确保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5.2 坚持科学技术的创新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智慧广电构建的前提,只有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广电发展战略才得以实施。在新媒体背景中,广电从业人员也必须要坚持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广电事业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广电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广电从业人员也要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客户端的开发力度,确保网络体系能够与硬件终端有机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的广电节目。
  5.3 提高媒介的服务水平
  通俗的说,智慧广电就是对传统广电的创新和完善,那么在构建过程中,智慧广电也要贯彻落实传统广电传播媒介的基本任务,真正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为人民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充分发挥出传播媒介的最大价值。
  5.4 打造传媒时代新格局
  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體的到来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在传统媒体中,广电行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所受的影响也更加强烈,这也就要求广电行业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智慧广电发展战略,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广电有机结合,力争打造传媒时代新格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广电行业的稳定发展,使得传统媒体行业能够在新媒体背景中做大做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也对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严峻冲击,要求传统的广电行业必须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利用新技术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不断提高节目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为人们提供更加满意的新闻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媒体时代新格局,促进广电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永明,穆菁.智慧广电建设:广播电视推进媒体融合的必由之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5):7-9.
  [2]魏莹.智慧广电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路与模式[J].传媒,2019(17):61-63.
  [3]冯景锋,刘骏,曹志,常江.基于智慧广电战略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构想[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45(05):41-45.
  [4]荣蕾.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广电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20.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技术所影响下,多媒体时代来临,而传统的电视节目也因此面临变革和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期,应该抓住播音主持上的优点,跟随时代潮流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变革谋求发展,让电视新闻播音行业可以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分析新媒体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形式带来的影响、新媒体影响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特点,探索新媒体影响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方法。  【关键词】创作样态;播音主持;电
【摘要】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如潮水般汹涌。多媒体技术对信息数据的支持让呈现出来的内容从单一的文字或音频向融合多元化转变,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众的生活,进一步代表着大众在接受信息时对质量的要求增高。传统的采编工作在满足全媒体时代大众的信息需求时显得疲软无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采编机制入手,找出现存的问题并不断地自我改革发展,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以及和新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来拓展传统媒
【摘要】近年来,全球的经济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信息有了更多的媒介渠道进行传播,除了传统的报纸、期刊、杂志、电视新闻等传播渠道,微视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腾空出世,一跃成为现在融媒体时代的主流传播渠道之一。与传统传播渠道相比较,微视频的受众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快、相对更容易传播。因此,如何将抓住微视频发展的机遇,对微视频进行创新,将微视
【摘要】广播电视媒体技术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视频传播技术不断升级,清晰度和解码效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跨屏互动带来极致体验,虚拟演播室丰富了节目素材,高品质内容以全息、全景、全媒体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新闻资讯视听享受。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分析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历程,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技术提出的全新要求,进一步论证了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行业对新闻记者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特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养,以及从加强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提出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转型升级策略,以促进新闻记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业务素养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社会化短视频野蛮生长的今天,越来越多个人和团队涉足自媒体,人人都想要在短视频的风口分得一杯羹,质量层次不齐的内容被生产出来,碎片化的视频内容使移动客户端用户进入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内容过剩但注意力有限的情形之下,如何使信息有效传播、快速获取流量,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将社会化短视频的镜头语言从以往规矩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善用更符合时代传播节奏的“两级镜头”,或许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各个领域都得到空前发展,而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成果尤其瞩目,急需高质量的播音主持人才。虽然广播电视台已经制定人才培训机制,但是却无法准确判断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否达到规范的水准。随之“高能素质”这一概念被人们频繁提及,通过培育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既可以锻炼播音主持人的专业技能,还能培育播音主持人的道德素养、个性品质以及内在修养。高能素质包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