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段学生认识积累词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之外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大认识和积累词语的量,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而成语是词语中的精华,它故事内容丰富——神话、童话、历史、、、是孩子们认字学词的不二选择!但是如何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让孩子们参与到更生动有趣更直观的形式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成语?于是,我用读、讲、演的方式让孩子们走进成语。
一、读成语,讲故事
小朋友们刚进一年级,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听故事,对可以识字甚至学会很多汉字可以自己看书读报充满向往。因此我先给小朋友讲故事,讲最简单的成语故事。接下来要求孩子们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既能促使小朋友认真倾听,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评选“成语故事大王”。每周我们会请小朋友共同选出本周讲故事最好的小朋友成为“周故事大王”;一个月结束后,又在4个“周故事大王”中选出一个“月故事大王”。这样的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认真读故事的学习热情。
(2)演成语。在孩子们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后,分小组演成语故事。
成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用成语这把钥匙,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大门:
二、成语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旅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但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和过往教育的原因,往往不能快速的从“都是乖宝宝”的宽松愉悦“快乐无痕”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中走出来,轻松进入到规范嚴格的小学学习生活中来,他们有一个可能比较漫长的适应和磨合过程。这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在语文教育和教学中更多的帮助学生及时地认可小学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来。于是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采用亲子共读的模式,开启了孩子的阅读之旅。
三、成语激发兴趣,促进对汉字的认识
由于一年级新生的语文启蒙比较滞后,已经错过了三至五岁的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诵读和反复训练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必须要介入意义单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把握相关的学习内容。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更需要如此。所以我们的语文活动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而是通过“讲成语”、“演成语”、“用成语”等语文学习方式,真正理解成语,能够让那些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鲜活地进入到学生们的学习中、生活中,让“死”的成语重新活过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内涵丰厚的语言,从而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生动有趣的活动载体,充分激励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有价值”和“有快乐”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积极乐观的认识,从而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
四、通过对成语所承载的文化进行理解,初步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了一些是非观念和对人生的认识。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则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材料。这里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要就体现在成语对于自古以来人们在辽远的时空里对于文化的选择和保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而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人和事,几乎都无一不指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爱憎恶欲,带有比较明显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的取向。因此,在成语教学中,虽然没有强调每个成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导向,但学生在理解和品味中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是非观念和情感倾向,从而有了粗浅朦胧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积极的道路。
五、成语促进学习小组合作
不管是“读成语”、“讲成语”,还是“演成语”,都需要学生们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到了学生独立操作、自行完成的阶段,几乎没有老师的帮助和家长的配合,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每一次成语学习活动的完成都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可以说,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习,我们引导学生搭建了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平台,为学生个人和班级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和人文基础。
六、成语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孩子回家读成语讲故事,到最后表演这一系列活动中,家长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倾听者,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孩子与家长的互动,不仅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让家长全程关注孩子的变化进步,也激发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兴趣和责任感。
自从孩子回家开始读《成语故事》后,很多家长重新拿起了书本,不再是成天抱着手机不放!不少家庭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氛围。结合学校每个假期评选书香家庭的活动,班上涌现了一批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家庭,从而带动了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主动读书的转变。
总之,一个学期中,孩子们通过对成语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学生不仅迅速地投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来,从汉字到词语,从词语到语言,从语言到人生,习得了丰富的语文和文化知识;而且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为他们将来的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读成语,讲故事
小朋友们刚进一年级,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听故事,对可以识字甚至学会很多汉字可以自己看书读报充满向往。因此我先给小朋友讲故事,讲最简单的成语故事。接下来要求孩子们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既能促使小朋友认真倾听,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评选“成语故事大王”。每周我们会请小朋友共同选出本周讲故事最好的小朋友成为“周故事大王”;一个月结束后,又在4个“周故事大王”中选出一个“月故事大王”。这样的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认真读故事的学习热情。
(2)演成语。在孩子们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后,分小组演成语故事。
成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用成语这把钥匙,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大门:
二、成语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旅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但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和过往教育的原因,往往不能快速的从“都是乖宝宝”的宽松愉悦“快乐无痕”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中走出来,轻松进入到规范嚴格的小学学习生活中来,他们有一个可能比较漫长的适应和磨合过程。这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在语文教育和教学中更多的帮助学生及时地认可小学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生活中来。于是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采用亲子共读的模式,开启了孩子的阅读之旅。
三、成语激发兴趣,促进对汉字的认识
由于一年级新生的语文启蒙比较滞后,已经错过了三至五岁的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诵读和反复训练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必须要介入意义单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把握相关的学习内容。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更需要如此。所以我们的语文活动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而是通过“讲成语”、“演成语”、“用成语”等语文学习方式,真正理解成语,能够让那些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鲜活地进入到学生们的学习中、生活中,让“死”的成语重新活过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内涵丰厚的语言,从而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生动有趣的活动载体,充分激励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有价值”和“有快乐”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积极乐观的认识,从而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
四、通过对成语所承载的文化进行理解,初步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了一些是非观念和对人生的认识。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则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材料。这里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要就体现在成语对于自古以来人们在辽远的时空里对于文化的选择和保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而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人和事,几乎都无一不指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爱憎恶欲,带有比较明显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的取向。因此,在成语教学中,虽然没有强调每个成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导向,但学生在理解和品味中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是非观念和情感倾向,从而有了粗浅朦胧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积极的道路。
五、成语促进学习小组合作
不管是“读成语”、“讲成语”,还是“演成语”,都需要学生们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到了学生独立操作、自行完成的阶段,几乎没有老师的帮助和家长的配合,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每一次成语学习活动的完成都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可以说,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习,我们引导学生搭建了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平台,为学生个人和班级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和人文基础。
六、成语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孩子回家读成语讲故事,到最后表演这一系列活动中,家长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倾听者,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孩子与家长的互动,不仅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让家长全程关注孩子的变化进步,也激发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兴趣和责任感。
自从孩子回家开始读《成语故事》后,很多家长重新拿起了书本,不再是成天抱着手机不放!不少家庭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氛围。结合学校每个假期评选书香家庭的活动,班上涌现了一批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家庭,从而带动了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主动读书的转变。
总之,一个学期中,孩子们通过对成语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学生不仅迅速地投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来,从汉字到词语,从词语到语言,从语言到人生,习得了丰富的语文和文化知识;而且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为他们将来的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