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适应程度与水平对我国深入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昆明、兰州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的整体概况是:①西部农民工心理适应和再学习适应较为良好,社会行为适应和经济适应相对较差。②在经济适应方面,农民工的发展性计划支出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③在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改变上的适应方面,生活安排方式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而生活保障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但生活保障方面农民工适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④在社会行为适应方面,课题组将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就职的适应和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社会参与度)视为农民工社会行为适应的三大主要因子。建立城市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就职的适应也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其中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的就职适应性好于有单位的),参与城市公民生活的适应性却远远低于中等水平。⑤在心理适应方面,进城动机上的适应性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认同上的适应性得分为较好水平,对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上的适应性为较好水平。⑥在再学习适应方面,职业改变和劳动技能学习的适应性为中等水平,学习性习惯形成的适应得分为较好水平,达成信息生活的适应性为中等偏低水平。从各子维度分析来看,适应较好的方面(前3位)有“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适应相对较差方面(前3位)有“城市社会参与度”、“进城动机”、“发展性计划支出”。
关键词: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是指农民工对城市适应的程度与水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城市新环境做出反应的一个过程,城市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这个转化过程,决不仅仅是一个户口“农转非”问题的解决,它包含着农民工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接受现代化传播和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内在变化,只有当这个变化过程演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转型意义上的第三元——农民工,才会成为过去,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西部地区是全国农民工最大的输出区域之一。随着民工返乡潮的再次出现,就地就近改变传统的农民身份,转为城市市民,已成为一种方向和趋势。重庆市是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是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农民工输出地以及就近农民工进城打工,转换成城市市民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重庆、昆明、兰州为主要样本区、就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社会适应性概念界定及其分析维度的构建
适应性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本研究的“适应”主要采用社会学视角的一般理解,即为是基于个体的主动行为,而这种主动行为是个体理性行动与周围环境互动所形成的结果。其依据为王康主编的《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的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1]而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最早展开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利兰以及后来的科恩,他们都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生存环境中交互作用中的心理适应,即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应对。
同时,本研究以人的现代化和现代人素质两方面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作为参照, 来考察进城农民工是否适应了现实样态。那么,理想的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新型市民应该是什么样呢?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把人的现代化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接受新经验,对创新持开放态度;具有提供和坚持意见的能力;具有民主倾向;计划性强,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相信科学技术的作用;接受现代教育,追求新机会。同时,现代人素质就是指现代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修养、能力和才干,也就是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一切自身方面的条件。[2]王红波认为现代化的人的素质构成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健壮的体魄与全面发展的体能2.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现代的思维方式3.积极的进取精神与强烈的竞争意识4.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与勇于开拓的精神5.顽强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3]衡量人才素质应有三个基本标志:第一,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精通本行业专业技能,为社会创造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财富。第二,具有饱满的创新激情,勇于迎接高新技术革命挑战,积极参与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实现自身的奋斗价值。第三,具有凝重的社会忧虑意识,时代使命感和人格魅力较强,善于营造有效的工作氛围,能团结周边人员,增强群体的核心竞争力。[4]郑晓江认为21世纪的现代人必须具备很高的社会交往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5]尚生贵认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应该是一个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人,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具备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能力和素质。做一个高附加值的现代人,必须做到:第一,要不断地吸取知识。第二,自我参与,勇于实践。第三,做到脑、笔、手的结合——用脑来策划社会的进步。[6]归纳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现代人的素质是指现代人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魄;具备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心态;具备与新环境中的人的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新知以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据此,通过归纳分析,本课题拟以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作用程度六方面为维度,以考察城市农民工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农民工适应的因素有哪些为目的,自制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问卷结构设计如下:
表1 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调查问卷六个维度 维度 子维度
经济适应 总收入与支出平衡;发展性计划的支出
生活方式适应 生活安排方式(包括时间分配、效率、交通、通讯等);三金一险
社会行为适应 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包括朋友交际的城乡人数比例、朋友交往的性质等);就职的适应(就职的方式、劳动方式、劳动保障等);城市社会参与度
心理适应 移民的动机;城市认同度;自我新形象满意度
再学习适应 职业技能的学习与适应;学习习惯的形成;信息生活的达成(获取信息方式与内容)
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政府支持;制度政策支持
经济适应方面主要考察农民工用于发展性计划的支出。发展性计划支出主要指个人为长期在城市生活做准备所需要开支和为了增加收入所参与的学历教育、培训、学习交流活动(看电视、读报、求教等)开支的总费用。具体地讲,发展性支出首先是指在定向移民的明确引导下,为能在城市长期生活直至定居城市的长远目标而做出的消费行为,如投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等经济消费行为。其次是指为了增加收入所参与各种活动的经济消费行为,其实质是广泛意义上的受教育的开支。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改变上的适应方面主要考察生活安排方式与生活保障两大因素,其中生活安排方式又主要从农民工时间分配、效率、交通、通讯等方面来描述。
社会行为适应方面主要考察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就职的适应与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社会参与度)三大因素。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以朋友交际的城乡人数比例、朋友交往的性质来衡量;就职的适应则从就职的方式、劳动方式、劳动保障与反职业歧视等方面来描述;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主要是考虑其城里和乡下的社会参与度。
心理适应方面主要考察进城动机、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三大因素。进城动机主要以移民定向来描述。
二、调查的工具与抽样
1.调查工具
自编《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该问卷在参照个案访谈的结果基础上,严格按照初稿、预测与修改、专家审读与修订、试测、修正定稿的过程进行,最终成型。正式问卷采用“四点计分量表”方式编制,由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度六个维度组成,共有53个题项。
2.调查对象的选取
针对抽样调查对象的整体特征构成,鉴于本研究定位在西部农民工,另考虑到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经济成本以及抽样调查的实际情况等原因,最终选取了西部三个较大城市重庆、昆明和兰州作为本次调查的目标城市,共抽取了846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原居住地、性别、年龄、婚姻、打工时间、文化程度、工种、与土地的联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信息收集与整理。废卷判定标准为:1、缺失值大于7;2、正反测谎题误差超过1。3、回答明显不真实。获取了有效问卷共为673人。
表2 抽样的样本地域构成情况
重庆 兰州 昆明 总数
样本数 490 141 215 846
有效问卷数 440 105 161 673
注:本研究报告视以下情况为废卷处理:1、缺失值大于7的问卷;2、正反测谎题误差超过1的问卷。3、发现回答者不真实的问卷等。
表3 被试基本构成情况
人数 比率 总计
性 别 男 408 61.3 666
女 258 38.7
年 龄 18-27岁 201 21.5 670
28-37岁 183 17.3
38-47岁 220 33.9
48岁以上 56 8.3
文化程度 文盲 28 4.2 670
初中以下 422 63.0
高中 183 27.3
大学以上 37 5.5
工 种 工厂 147 21.9 671
建筑 168 25.0
餐饮、商场等服务业 172 25.7
个体 61 9.1
经管 42 6.3
其他 81 12.1
三、调查过程与数据处理
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采用深入农民工公寓,进入施工工地,到农民工工作的公司或者企业,采用集中调查问卷和集居地拦截式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小组访谈以及个案访谈的方法,最终在西部三个城市完成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历时三个月,44名调查员参与。调查中,将传统的问卷调查与视频采访结合在一起,对有代表性的农民工进行了摄影摄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16.0统计软件,保证了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具体处理方法是(1)以平均数、标准差等量数对西部农民工整体社会适应水平和在各维度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探讨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现状。(2)以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对农民工社会适应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代际、土地关联性、流动类型、工种、文化程度等各属性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探讨当代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3)对农民工社会适应与再学习能力、社会支持等各属性进行积差相关分析,探讨当代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与这些潜在影响因素的关联性。
四、研究结果与发现
(一)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的整体概况
1.社会适应各维度的整体特征
表4 社会适应问卷各维度的整体特征分析
有效数据 平均数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经济适应 636 2.38 0.99 4.00 1.00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654 2.45 0.50 3.86 1.14 社会行为的适应 647 2.36 0.44 3.63 1.25
心理的适应 648 2.61 0.50 3.89 1.00
再学习的适应 658 2.60 0.53 3.83 1.00
注:各维度得分是其包含的各题总分再除以其题项数
表4显示,西部农民工各方面处于中等适应程度(2.36-2.61,中等适应得分为2.5)。相对而言,适应良好的主要有心理适应和再学习适应,适应较差的则是社会行为适应和经济适应。
2.社会适应各子维度整体特征
表5 社会适应各子维度的整体特征
有效数据 平均数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发展性计划支出 636 2.38 0.99 4.00 1.00
生活安排方式 656 2.44 0.54 4.00 1.17
生活保障:三金一险 671 2.53 1.17 4.00 1.00
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 665 2.53 0.91 4.00 1.00
就职的适应 658 2.64 0.62 4.00 1.00
城市社会参与度 670 1.95 0.68 4.00 1.00
进城动机 665 2.28 0.85 4.00 1.00
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 654 2.80 0.59 4.00 1.00
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 672 2.73 0.64 4.00 1.00
职业的改变及其劳动技能的学习 670 2.54 1.02 4.00 1.00
学习性习惯的形成 669 2.89 0.66 4.00 1.00
信息生活的达成
665 2.39 0.66 4.00 1.00
表5显示,首先,西部农民工的发展性计划支出的平均数为2.38(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这显示农民工在发展性计划支出上具有中等偏低水平,进一步讲西部农民工的经济适应性为中等偏低水平。
其次,生活安排方式的得分为2.44,而在生活保障方面为2.53,均为中等适应程度;但后者标准差较大(1.17),说明在生活保障方面农民工适应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为2.53,就职的适应为2.64,均为中等适应水平;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该项得分最低,仅为1.95,大大低于平均适应2.5。
第四,进城动机为2.28、中等偏低水平;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为2.80,对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上为2.73,均为中等偏高水平。可见,农民工移民城市的愿望和实践不太强烈,而对城市人和城市社会的认同以及对自我形象的满意度上则具有较高适应得分。
最后,职业的改变及其劳动技能的学习上为2.54,呈中等水平;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得分最高,为2.89,表现出较高适应性;信息生活的达成为2.39,呈现中等偏低水平。
从表5得出,适应相对较好的(前3位)有“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适应较差的(前3位)有“城市社会参与度”、“进城动机”、“发展性计划支出”。
(二)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在西部农民工的基本概况和社会适应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分别从来本市打工的时间、代际、与土地的关联度、流动类型、工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婚姻、年龄、收入、学习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共计7项因素来分析对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来本市打工的时间
表6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上的差异比较M(SD)
0-2年 3-5年 6-9年 10年以上 F p
经济适应 2.15 (1.06) 2.41 (0.99) 2.60 (0.86) 2.16 (0.93) 6.632 <.001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51 (0.65) 2.45 (0.68) 2.52 (0.64) 2.49 (0.65) 0.474 .701
社会行为适应 2.42 (0.44) 2.32 (0.45) 2.37 (0.50) 2.41 (0.45) 1.937 .122
心理适应 2.57 (0.44) 2.54 (0.52) 2.70 (0.52) 2.65 (0.51) 3.267 .021
再学习适应 2.66 (0.50) 2.54 (0.54) 2.60 (0.55) 2.61 (0.52) 1.871 .133
由表6可知,经济适应与心理适应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3-9年的明显比0-2年或10年以上的更适应,打工超过10年的农民工,其经济适应性又有下降趋势,其得分与刚开始来本市的得分相当;在心理适应上,整体适应水平均较高,其中6-9年的明显比0-5年的更适应。
2.代际关系
表7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代际上的差异比较M(SD)
新生代 第一代 t p
经济适应 2.16 (1.16) 2.30 (0.91) -1.270 .206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9 (0.71) 2.54 (0.63) -0.580 .563
社会行为适应 2.31 (0.54) 2.35 (0.41) -0.726 .469
心理适应 2.72 (0.43) 2.53 (0.50) 3.875 <.001
再学习适应 2.64 (0.47) 2.59 (0.57) 0.851 .396 本研究的农民工采用大多数研究的定义,按照年龄段和是否有务农经验的标准,将农民工划分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有的研究称为第二代)为年龄上小于等于29岁(1980年以后出生的)并且从未务过农,第一代农民工则是超过29岁并且在家务过农的农民工。根据此分类本研究调查所得新生代农民工128人,第一代农民工355人。由表7可知,心理适应在代际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新生代明显比第一代更适应。
3.与土地的关联
表8社会适应各方面在务农年限上的差异比较M(SD)
没有 1-2年 3-4年 5年以上 F p
经济适应 2.14 (1.11) 2.58 (0.97) 2.50 (0.86) 2.27 (0.90) 6.779 <.001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8 (0.68) 2.47 (0.68) 2.35 (0.67) 2.56 (0.62) 1.980 .116
社会行为适应 2.39 (0.55) 2.48 (0.45) 2.25 (0.43) 2.33 (0.39) 5.482 .001
心理适应 2.74 (0.46) 2.70 (0.51) 2.40 (0.56) 2.50 (0.46) 15.455 <.001
再学习适应 2.64 (0.47) 2.60 (0.49) 2.39 (0.62) 2.65 (0.55) 5.167 .002
由表8可知,经济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均在务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务农1-4年的比务农5年以上的更适应,呈倒U趋势;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务过农1-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年以上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高于务过农3年以上的;在再学习适应上,务过农3-4年的明显低于其他情况。
4.流动的类型
借鉴相关研究,根据农民工农忙时回家的频率,本研究将农忙时总是回家和经常回家的视为“候鸟型”农民工,偶尔和从不回家的视为“定居型”农民工。
表9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流动类型上的差异比较M(SD)
候鸟型 定居型 t p
经济适应 2.34 (1.00) 2.29 (0.99) 0.505 .614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8 (0.65) 2.51 (0.68) -0.403 .687
社会行为适应 2.36 (0.46) 2.44 (0.46) -1.915 .056
心理适应 2.64 (0.50) 2.47 (0.48) 3.824 <.001
再学习适应 2.60 (0.53) 2.60 (0.52) 0.082 .934
由表9可知,心理适应在流动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行为适应在流动类型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p=.056)。表现为: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定居型的明显比候鸟型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候鸟型明显比定居型的更适应,候鸟型农民工的心理适应高于中等适应水平。
5.从事的工种
表10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工种上的差异比较M(SD)
工厂建筑 服务业 个体手工业 经营管理 F p
经济适应 2.42 (0.99) 2.18 (0.95) 2.52 (0.89) 2.52 (1.02) 3.022 .029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5 (0.64) 2.49 (0.66) 2.68 (0.59) 2.47 (0.75) 1.968 .118
社会行为适应 2.37 (0.49) 2.39 (0.46) 2.45 (0.40) 2.40 (0.45) 0.564 .639
心理适应 2.61 (0.50) 2.58 (0.48) 2.63 (0.48) 2.85 (0.51) 3.269 .021
再学习适应 2.61 (0.49) 2.65 (0.48) 2.37 (0.62) 2.52 (0.53) 4.870 .002
由表10可知,经济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在工种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从事工厂建筑、个体手工业、经营管理类农民工经济适应普遍为中等适应水平,而从事服务业农民工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在心理适应上,经营管理的明显比其他工种更适应;在再学习适应上,个体手工业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描述统计结果还初步显示,从事个体手工业的农民工,除经济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外,其他方面的适应性均有高于其他工种的趋势。
6.文化程度
表11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比较M(SD)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 F p
经济适应 2.25 (0.90) 2.37 (0.95) 2.38 (1.03) 2.08 (1.20) 1.336 .262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9 (0.67) 2.47 (0.63) 2.51 (0.68) 2.56 (0.72) 0.294 .830
社会行为适应 2.28 (0.38) 2.39 (0.45) 2.45 (0.51) 2.55 (0.58) 4.590 .003
心理适应 2.39 (0.50) 2.58 (0.44) 2.75 (0.51) 2.95 (0.39) 23.105 <.001
再学习适应 2.53 (0.62) 2.62 (0.52) 2.56 (0.46) 2.93 (0.39) 5.850 .001 由表11可知,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小学及以下的明显比其他的更不适应,初中的明显比大学的更不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小学及以下的明显比其他的更不适应,初中的明显比高中和大学的更不适应,高中的比大学的更不适应;在再学习适应上,大学的比其他的更适应。整体表现为,学历越高,社会行为、心理和再学习方面均越适应。
7.学习能力与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度
本研究还发现,学习能力和社会系统支持对农民工社会适应性有一定影响。
①学习能力与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适应)之间呈显著的低的正相关(r = 0.399),表明学习能力越强的农民工,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也就越高。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的其他方面均无关联(r = 0.053-0.089)。
②社会支持系统与经济适应之间呈显著的极低的负相关(r = -0.125);社会支持系统与社会行为适应之间无关联(r = -0.030);社会支持系统与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之间呈显著的低的正相关(r = 0.247-0.346),表明觉得自己得到社会支持多的,其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也能更好地适应,其心理上适应性强,也相应表现出更多的再学习现象。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1.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整体特征
(1)西部农民工心理适应和再学习适应较为良好,社会行为适应和经济适应相对略差些。个人生活方式个体差异较大。
(2)在经济适应方面,农民工的发展性计划支出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
(3)在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改变上的适应方面,生活安排方式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而生活保障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但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4)在社会行为适应方面,建立城市人际关系和就职的适应性均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参与城市公民生活的适应性却远远低于中等水平。
(5)在心理适应方面,进城动机上的适应性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认同、对城市自我新形象满意度评价的适应性均为较好水平。
(6)在再学习适应方面,职业改变和劳动技能学习的适应性为中等水平,学习性习惯形成的适应得分为较好水平,达成信息生活的适应性为中等偏低水平。
(7)从各子维度的分析上大体来看,适应较好的(前3位)为“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适应相对较差的(前3位)为“城市社会参与度”、“进城动机”、“发展性计划支出”。
2、影响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
(1)经济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来本市打工时间,打工3-9年的明显比0-2年或10年以上的更适应;②与土地的关联度,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③工种,从事服务业农民工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
(2)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学习能力,能力越强相对越适应;②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3)农民工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①与土地的关联度,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②流动类型,定居型农民工明显比候鸟型的更适应;③文化程度,学历越高越适应。
(4)农民工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来本市打工时间,打工6-9年的明显比0-5年的更适应;②代际,新生代农民工明显比第一代农民工更适应;③与土地的关联度,务农时间越长,其心理适应性越低,其中务过农0-2年的明显高于务过农3年以上的;④流动类型,候鸟型农民工明显比定居型的更适应;⑤工种,经营管理的明显比其他工种更适应;⑥文化程度,学历越高越适应;⑦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5)农民工再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与土地的关联度,务过农3-4年的适应性明显低于其他情况;②工种,个体手工业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③文化程度,大学比其他学历更适应;④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6)代际对农民工的适应性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和生活方式适应方面,新生代比第一代农民工适应性低,而在心理和再学习适应上,新生代比第一代农民工适应性高,无论是新生代还是第一代农民工其社会适应性呈中等偏低适应水平,两者之间区别不明显。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经济目的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上已经发生了偏转,关注更多的是其归属问题和对再社会化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追求,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行为适应上虽然都呈现偏低水平,但其行为选择的动机上,估计已经发生变化,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7)土地的关联度对农民工的适应性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适应上,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务农时间的长短与适应性基本呈负相关,务农时间越长,其心理适应性越低;在再学习适应上,但务过农3-4年的适应性明显低于其他情况。土地对于农民工有着特殊感情,有过务农经验的对于收支更有计划性,其发展性支出更具有方向性,与没有务农经验的农民工相比,务工农的农民工在经济上更具适应性,但没有务过农的,在对于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方面则明显比务农多年的农民工高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城市的一份子,基本不存在多少融入困难,他们同样具备城市性和现代化的各种符号,在社会行为适应和再学习适应方面,务农3-4年的农民工明显低于其他情况,也就是在城市生活几年后,突然觉得自己对城市生活很陌生,反而会滋生一种不适应的感觉。
(8)流动类型对农民工的适应性影响较大,候鸟型农民工在经济和心理适应上比定居型农民工高;在生活方式适应和社会行为适应上,定居型农民工比候鸟型农民工高;再学习适应上,两者基本无差别。候鸟型农民工与土地的联系更紧密,其经济适应性较高,但是其心理适应显示较高,估计是有由于候鸟型农民工有土地的依赖及其保障的原因所致。定居型农民工则在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上接受城市居民的同化,较习惯城市的生活和行为行事规则,表现出更强的行为适应性。两者都具有再学习的需要,流动类型对其基本不存在影响。 (9)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的适应性影响较大,除经济适应外,其他适应性方面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水平越高。
(二)讨论
其一,研究结论中,西部农民工总体特征是心理与再学习适应较好,而社会行为与经济适应较差。这与以前对沿海地区农民工适应性研究的结论的不一致。分析其原因,认为,西部农民工的适应性现状有其地域特征:就临家乡打工,情感的接纳,生活交友的方便等原因,令其心理适应性增强;再学习适应研究,未见前期有此研究角度,缺乏对比,但西部农民工的调查结论,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反映了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不管你是主观,还是被动,不管你是社会的佼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只要你是在现代社会中适应生存,就必须具备有这样的能力,否则就被会淘汰。其二是再学习适应既是适应性内容之一,又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首要条件,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是在本市打工一年以上的农民工,样本总体年龄上的成熟度,提升了该方面的适应性的增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社会行为与经济适应的 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观,势必会影响农民工的完全的长期稳定的适应,西部地区的政府与农民工个体都必须正视、应对与解决该问题。
其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行为适应性、个人生活方式、心理适应性、再学习适应都比第一代农民工、候鸟型农民工要强。这个调查结论证明了研究者的推测。但是,结合访谈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不愿再回到农村,也不能适应农村的工作及其生活方式,再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其经济适应能力先天不足,户口等因素的潜在影响,普遍反映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根,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无归宿感,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其三,文化程度越高,除经济适应外,其他方面也越适应。这也证明了在人的社会适应方面,学历及其学力的重要性。再次证实了知识能力就是力量的古老真理。
其四,本研究是社会学范畴内对“社会适应”概念共识理解的基础上,以人的现代化和现代人素质两方面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作为参照目标, 来考察西部进城农民工是否适应了的现实样态。而不是就事论事,或者以现行“城市居民”为目标参照,这就避免了考察标准的不足。由此,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适应内容,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将“再学习适应”作为农民工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值得同行讨论批评。另外,在经济适应方面,首次提出“发展性计划的支出”的考察(调查显示,农民工此项适应较差)、在个人生活方式适应方面考察了三金一险的情况、在社会行为适应方面考察了城市参与度、在心理适应方面考察了进城动机等,都有一定的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词典[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王红波.浅谈现代人的素质构成与现代体育的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赵忠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3).
[5]郑晓江.关于现代人素质问题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5,(5).
[6]尚生贵.浅论现代人的素质与培养[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3).
关键词: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是指农民工对城市适应的程度与水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是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城市新环境做出反应的一个过程,城市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这个转化过程,决不仅仅是一个户口“农转非”问题的解决,它包含着农民工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接受现代化传播和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内在变化,只有当这个变化过程演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转型意义上的第三元——农民工,才会成为过去,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西部地区是全国农民工最大的输出区域之一。随着民工返乡潮的再次出现,就地就近改变传统的农民身份,转为城市市民,已成为一种方向和趋势。重庆市是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是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农民工输出地以及就近农民工进城打工,转换成城市市民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重庆、昆明、兰州为主要样本区、就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社会适应性概念界定及其分析维度的构建
适应性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本研究的“适应”主要采用社会学视角的一般理解,即为是基于个体的主动行为,而这种主动行为是个体理性行动与周围环境互动所形成的结果。其依据为王康主编的《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的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1]而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最早展开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利兰以及后来的科恩,他们都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生存环境中交互作用中的心理适应,即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应对。
同时,本研究以人的现代化和现代人素质两方面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作为参照, 来考察进城农民工是否适应了现实样态。那么,理想的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新型市民应该是什么样呢?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把人的现代化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接受新经验,对创新持开放态度;具有提供和坚持意见的能力;具有民主倾向;计划性强,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相信科学技术的作用;接受现代教育,追求新机会。同时,现代人素质就是指现代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修养、能力和才干,也就是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一切自身方面的条件。[2]王红波认为现代化的人的素质构成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健壮的体魄与全面发展的体能2.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现代的思维方式3.积极的进取精神与强烈的竞争意识4.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与勇于开拓的精神5.顽强的意志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3]衡量人才素质应有三个基本标志:第一,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精通本行业专业技能,为社会创造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财富。第二,具有饱满的创新激情,勇于迎接高新技术革命挑战,积极参与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实现自身的奋斗价值。第三,具有凝重的社会忧虑意识,时代使命感和人格魅力较强,善于营造有效的工作氛围,能团结周边人员,增强群体的核心竞争力。[4]郑晓江认为21世纪的现代人必须具备很高的社会交往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5]尚生贵认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应该是一个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人,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具备为社会多做贡献的能力和素质。做一个高附加值的现代人,必须做到:第一,要不断地吸取知识。第二,自我参与,勇于实践。第三,做到脑、笔、手的结合——用脑来策划社会的进步。[6]归纳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现代人的素质是指现代人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魄;具备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心态;具备与新环境中的人的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新知以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据此,通过归纳分析,本课题拟以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作用程度六方面为维度,以考察城市农民工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农民工适应的因素有哪些为目的,自制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问卷结构设计如下:
表1 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调查问卷六个维度 维度 子维度
经济适应 总收入与支出平衡;发展性计划的支出
生活方式适应 生活安排方式(包括时间分配、效率、交通、通讯等);三金一险
社会行为适应 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包括朋友交际的城乡人数比例、朋友交往的性质等);就职的适应(就职的方式、劳动方式、劳动保障等);城市社会参与度
心理适应 移民的动机;城市认同度;自我新形象满意度
再学习适应 职业技能的学习与适应;学习习惯的形成;信息生活的达成(获取信息方式与内容)
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政府支持;制度政策支持
经济适应方面主要考察农民工用于发展性计划的支出。发展性计划支出主要指个人为长期在城市生活做准备所需要开支和为了增加收入所参与的学历教育、培训、学习交流活动(看电视、读报、求教等)开支的总费用。具体地讲,发展性支出首先是指在定向移民的明确引导下,为能在城市长期生活直至定居城市的长远目标而做出的消费行为,如投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等经济消费行为。其次是指为了增加收入所参与各种活动的经济消费行为,其实质是广泛意义上的受教育的开支。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改变上的适应方面主要考察生活安排方式与生活保障两大因素,其中生活安排方式又主要从农民工时间分配、效率、交通、通讯等方面来描述。
社会行为适应方面主要考察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就职的适应与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社会参与度)三大因素。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以朋友交际的城乡人数比例、朋友交往的性质来衡量;就职的适应则从就职的方式、劳动方式、劳动保障与反职业歧视等方面来描述;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主要是考虑其城里和乡下的社会参与度。
心理适应方面主要考察进城动机、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三大因素。进城动机主要以移民定向来描述。
二、调查的工具与抽样
1.调查工具
自编《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该问卷在参照个案访谈的结果基础上,严格按照初稿、预测与修改、专家审读与修订、试测、修正定稿的过程进行,最终成型。正式问卷采用“四点计分量表”方式编制,由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度六个维度组成,共有53个题项。
2.调查对象的选取
针对抽样调查对象的整体特征构成,鉴于本研究定位在西部农民工,另考虑到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经济成本以及抽样调查的实际情况等原因,最终选取了西部三个较大城市重庆、昆明和兰州作为本次调查的目标城市,共抽取了846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原居住地、性别、年龄、婚姻、打工时间、文化程度、工种、与土地的联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信息收集与整理。废卷判定标准为:1、缺失值大于7;2、正反测谎题误差超过1。3、回答明显不真实。获取了有效问卷共为673人。
表2 抽样的样本地域构成情况
重庆 兰州 昆明 总数
样本数 490 141 215 846
有效问卷数 440 105 161 673
注:本研究报告视以下情况为废卷处理:1、缺失值大于7的问卷;2、正反测谎题误差超过1的问卷。3、发现回答者不真实的问卷等。
表3 被试基本构成情况
人数 比率 总计
性 别 男 408 61.3 666
女 258 38.7
年 龄 18-27岁 201 21.5 670
28-37岁 183 17.3
38-47岁 220 33.9
48岁以上 56 8.3
文化程度 文盲 28 4.2 670
初中以下 422 63.0
高中 183 27.3
大学以上 37 5.5
工 种 工厂 147 21.9 671
建筑 168 25.0
餐饮、商场等服务业 172 25.7
个体 61 9.1
经管 42 6.3
其他 81 12.1
三、调查过程与数据处理
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采用深入农民工公寓,进入施工工地,到农民工工作的公司或者企业,采用集中调查问卷和集居地拦截式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小组访谈以及个案访谈的方法,最终在西部三个城市完成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历时三个月,44名调查员参与。调查中,将传统的问卷调查与视频采访结合在一起,对有代表性的农民工进行了摄影摄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16.0统计软件,保证了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具体处理方法是(1)以平均数、标准差等量数对西部农民工整体社会适应水平和在各维度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探讨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现状。(2)以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独立样本方差分析对农民工社会适应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代际、土地关联性、流动类型、工种、文化程度等各属性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探讨当代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3)对农民工社会适应与再学习能力、社会支持等各属性进行积差相关分析,探讨当代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与这些潜在影响因素的关联性。
四、研究结果与发现
(一)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现状的整体概况
1.社会适应各维度的整体特征
表4 社会适应问卷各维度的整体特征分析
有效数据 平均数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经济适应 636 2.38 0.99 4.00 1.00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654 2.45 0.50 3.86 1.14 社会行为的适应 647 2.36 0.44 3.63 1.25
心理的适应 648 2.61 0.50 3.89 1.00
再学习的适应 658 2.60 0.53 3.83 1.00
注:各维度得分是其包含的各题总分再除以其题项数
表4显示,西部农民工各方面处于中等适应程度(2.36-2.61,中等适应得分为2.5)。相对而言,适应良好的主要有心理适应和再学习适应,适应较差的则是社会行为适应和经济适应。
2.社会适应各子维度整体特征
表5 社会适应各子维度的整体特征
有效数据 平均数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发展性计划支出 636 2.38 0.99 4.00 1.00
生活安排方式 656 2.44 0.54 4.00 1.17
生活保障:三金一险 671 2.53 1.17 4.00 1.00
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 665 2.53 0.91 4.00 1.00
就职的适应 658 2.64 0.62 4.00 1.00
城市社会参与度 670 1.95 0.68 4.00 1.00
进城动机 665 2.28 0.85 4.00 1.00
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 654 2.80 0.59 4.00 1.00
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 672 2.73 0.64 4.00 1.00
职业的改变及其劳动技能的学习 670 2.54 1.02 4.00 1.00
学习性习惯的形成 669 2.89 0.66 4.00 1.00
信息生活的达成
665 2.39 0.66 4.00 1.00
表5显示,首先,西部农民工的发展性计划支出的平均数为2.38(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这显示农民工在发展性计划支出上具有中等偏低水平,进一步讲西部农民工的经济适应性为中等偏低水平。
其次,生活安排方式的得分为2.44,而在生活保障方面为2.53,均为中等适应程度;但后者标准差较大(1.17),说明在生活保障方面农民工适应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城市人际关系的建立为2.53,就职的适应为2.64,均为中等适应水平;城市公民生活的达成该项得分最低,仅为1.95,大大低于平均适应2.5。
第四,进城动机为2.28、中等偏低水平;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为2.80,对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上为2.73,均为中等偏高水平。可见,农民工移民城市的愿望和实践不太强烈,而对城市人和城市社会的认同以及对自我形象的满意度上则具有较高适应得分。
最后,职业的改变及其劳动技能的学习上为2.54,呈中等水平;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得分最高,为2.89,表现出较高适应性;信息生活的达成为2.39,呈现中等偏低水平。
从表5得出,适应相对较好的(前3位)有“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适应较差的(前3位)有“城市社会参与度”、“进城动机”、“发展性计划支出”。
(二)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在西部农民工的基本概况和社会适应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分别从来本市打工的时间、代际、与土地的关联度、流动类型、工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婚姻、年龄、收入、学习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共计7项因素来分析对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1.来本市打工的时间
表6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上的差异比较M(SD)
0-2年 3-5年 6-9年 10年以上 F p
经济适应 2.15 (1.06) 2.41 (0.99) 2.60 (0.86) 2.16 (0.93) 6.632 <.001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51 (0.65) 2.45 (0.68) 2.52 (0.64) 2.49 (0.65) 0.474 .701
社会行为适应 2.42 (0.44) 2.32 (0.45) 2.37 (0.50) 2.41 (0.45) 1.937 .122
心理适应 2.57 (0.44) 2.54 (0.52) 2.70 (0.52) 2.65 (0.51) 3.267 .021
再学习适应 2.66 (0.50) 2.54 (0.54) 2.60 (0.55) 2.61 (0.52) 1.871 .133
由表6可知,经济适应与心理适应在来本市打工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3-9年的明显比0-2年或10年以上的更适应,打工超过10年的农民工,其经济适应性又有下降趋势,其得分与刚开始来本市的得分相当;在心理适应上,整体适应水平均较高,其中6-9年的明显比0-5年的更适应。
2.代际关系
表7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代际上的差异比较M(SD)
新生代 第一代 t p
经济适应 2.16 (1.16) 2.30 (0.91) -1.270 .206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9 (0.71) 2.54 (0.63) -0.580 .563
社会行为适应 2.31 (0.54) 2.35 (0.41) -0.726 .469
心理适应 2.72 (0.43) 2.53 (0.50) 3.875 <.001
再学习适应 2.64 (0.47) 2.59 (0.57) 0.851 .396 本研究的农民工采用大多数研究的定义,按照年龄段和是否有务农经验的标准,将农民工划分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有的研究称为第二代)为年龄上小于等于29岁(1980年以后出生的)并且从未务过农,第一代农民工则是超过29岁并且在家务过农的农民工。根据此分类本研究调查所得新生代农民工128人,第一代农民工355人。由表7可知,心理适应在代际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新生代明显比第一代更适应。
3.与土地的关联
表8社会适应各方面在务农年限上的差异比较M(SD)
没有 1-2年 3-4年 5年以上 F p
经济适应 2.14 (1.11) 2.58 (0.97) 2.50 (0.86) 2.27 (0.90) 6.779 <.001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8 (0.68) 2.47 (0.68) 2.35 (0.67) 2.56 (0.62) 1.980 .116
社会行为适应 2.39 (0.55) 2.48 (0.45) 2.25 (0.43) 2.33 (0.39) 5.482 .001
心理适应 2.74 (0.46) 2.70 (0.51) 2.40 (0.56) 2.50 (0.46) 15.455 <.001
再学习适应 2.64 (0.47) 2.60 (0.49) 2.39 (0.62) 2.65 (0.55) 5.167 .002
由表8可知,经济适应、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均在务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务农1-4年的比务农5年以上的更适应,呈倒U趋势;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务过农1-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年以上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高于务过农3年以上的;在再学习适应上,务过农3-4年的明显低于其他情况。
4.流动的类型
借鉴相关研究,根据农民工农忙时回家的频率,本研究将农忙时总是回家和经常回家的视为“候鸟型”农民工,偶尔和从不回家的视为“定居型”农民工。
表9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流动类型上的差异比较M(SD)
候鸟型 定居型 t p
经济适应 2.34 (1.00) 2.29 (0.99) 0.505 .614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8 (0.65) 2.51 (0.68) -0.403 .687
社会行为适应 2.36 (0.46) 2.44 (0.46) -1.915 .056
心理适应 2.64 (0.50) 2.47 (0.48) 3.824 <.001
再学习适应 2.60 (0.53) 2.60 (0.52) 0.082 .934
由表9可知,心理适应在流动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行为适应在流动类型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p=.056)。表现为: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定居型的明显比候鸟型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候鸟型明显比定居型的更适应,候鸟型农民工的心理适应高于中等适应水平。
5.从事的工种
表10 社会适应各方面在工种上的差异比较M(SD)
工厂建筑 服务业 个体手工业 经营管理 F p
经济适应 2.42 (0.99) 2.18 (0.95) 2.52 (0.89) 2.52 (1.02) 3.022 .029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5 (0.64) 2.49 (0.66) 2.68 (0.59) 2.47 (0.75) 1.968 .118
社会行为适应 2.37 (0.49) 2.39 (0.46) 2.45 (0.40) 2.40 (0.45) 0.564 .639
心理适应 2.61 (0.50) 2.58 (0.48) 2.63 (0.48) 2.85 (0.51) 3.269 .021
再学习适应 2.61 (0.49) 2.65 (0.48) 2.37 (0.62) 2.52 (0.53) 4.870 .002
由表10可知,经济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在工种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经济适应上,从事工厂建筑、个体手工业、经营管理类农民工经济适应普遍为中等适应水平,而从事服务业农民工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在心理适应上,经营管理的明显比其他工种更适应;在再学习适应上,个体手工业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描述统计结果还初步显示,从事个体手工业的农民工,除经济适应、再学习适应以外,其他方面的适应性均有高于其他工种的趋势。
6.文化程度
表11社会适应各方面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比较M(SD)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 F p
经济适应 2.25 (0.90) 2.37 (0.95) 2.38 (1.03) 2.08 (1.20) 1.336 .262
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 2.49 (0.67) 2.47 (0.63) 2.51 (0.68) 2.56 (0.72) 0.294 .830
社会行为适应 2.28 (0.38) 2.39 (0.45) 2.45 (0.51) 2.55 (0.58) 4.590 .003
心理适应 2.39 (0.50) 2.58 (0.44) 2.75 (0.51) 2.95 (0.39) 23.105 <.001
再学习适应 2.53 (0.62) 2.62 (0.52) 2.56 (0.46) 2.93 (0.39) 5.850 .001 由表11可知,社会行为适应、心理适应与再学习适应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得出: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小学及以下的明显比其他的更不适应,初中的明显比大学的更不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小学及以下的明显比其他的更不适应,初中的明显比高中和大学的更不适应,高中的比大学的更不适应;在再学习适应上,大学的比其他的更适应。整体表现为,学历越高,社会行为、心理和再学习方面均越适应。
7.学习能力与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度
本研究还发现,学习能力和社会系统支持对农民工社会适应性有一定影响。
①学习能力与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适应)之间呈显著的低的正相关(r = 0.399),表明学习能力越强的农民工,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也就越高。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的其他方面均无关联(r = 0.053-0.089)。
②社会支持系统与经济适应之间呈显著的极低的负相关(r = -0.125);社会支持系统与社会行为适应之间无关联(r = -0.030);社会支持系统与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适应)、心理适应、再学习适应之间呈显著的低的正相关(r = 0.247-0.346),表明觉得自己得到社会支持多的,其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也能更好地适应,其心理上适应性强,也相应表现出更多的再学习现象。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1.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整体特征
(1)西部农民工心理适应和再学习适应较为良好,社会行为适应和经济适应相对略差些。个人生活方式个体差异较大。
(2)在经济适应方面,农民工的发展性计划支出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
(3)在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改变上的适应方面,生活安排方式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低水平,而生活保障的适应性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但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4)在社会行为适应方面,建立城市人际关系和就职的适应性均属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参与城市公民生活的适应性却远远低于中等水平。
(5)在心理适应方面,进城动机上的适应性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认同、对城市自我新形象满意度评价的适应性均为较好水平。
(6)在再学习适应方面,职业改变和劳动技能学习的适应性为中等水平,学习性习惯形成的适应得分为较好水平,达成信息生活的适应性为中等偏低水平。
(7)从各子维度的分析上大体来看,适应较好的(前3位)为“学习性习惯的形成”、“对城市人与城市社会的认同”、“城市自我新形象的满意度评价”,适应相对较差的(前3位)为“城市社会参与度”、“进城动机”、“发展性计划支出”。
2、影响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
(1)经济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来本市打工时间,打工3-9年的明显比0-2年或10年以上的更适应;②与土地的关联度,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③工种,从事服务业农民工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
(2)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学习能力,能力越强相对越适应;②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3)农民工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①与土地的关联度,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②流动类型,定居型农民工明显比候鸟型的更适应;③文化程度,学历越高越适应。
(4)农民工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来本市打工时间,打工6-9年的明显比0-5年的更适应;②代际,新生代农民工明显比第一代农民工更适应;③与土地的关联度,务农时间越长,其心理适应性越低,其中务过农0-2年的明显高于务过农3年以上的;④流动类型,候鸟型农民工明显比定居型的更适应;⑤工种,经营管理的明显比其他工种更适应;⑥文化程度,学历越高越适应;⑦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5)农民工再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有:①与土地的关联度,务过农3-4年的适应性明显低于其他情况;②工种,个体手工业明显比其他工种更不适应;③文化程度,大学比其他学历更适应;④社会支持,自评得到社会支持多的越适应。
(6)代际对农民工的适应性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和生活方式适应方面,新生代比第一代农民工适应性低,而在心理和再学习适应上,新生代比第一代农民工适应性高,无论是新生代还是第一代农民工其社会适应性呈中等偏低适应水平,两者之间区别不明显。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经济目的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上已经发生了偏转,关注更多的是其归属问题和对再社会化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追求,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行为适应上虽然都呈现偏低水平,但其行为选择的动机上,估计已经发生变化,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7)土地的关联度对农民工的适应性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适应上,没有务农经验的适应性显著低于有过务农经验的农民工;在社会行为适应上,务过农0-2年的明显比务过农3-4年的更适应;在心理适应上,务农时间的长短与适应性基本呈负相关,务农时间越长,其心理适应性越低;在再学习适应上,但务过农3-4年的适应性明显低于其他情况。土地对于农民工有着特殊感情,有过务农经验的对于收支更有计划性,其发展性支出更具有方向性,与没有务农经验的农民工相比,务工农的农民工在经济上更具适应性,但没有务过农的,在对于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方面则明显比务农多年的农民工高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城市的一份子,基本不存在多少融入困难,他们同样具备城市性和现代化的各种符号,在社会行为适应和再学习适应方面,务农3-4年的农民工明显低于其他情况,也就是在城市生活几年后,突然觉得自己对城市生活很陌生,反而会滋生一种不适应的感觉。
(8)流动类型对农民工的适应性影响较大,候鸟型农民工在经济和心理适应上比定居型农民工高;在生活方式适应和社会行为适应上,定居型农民工比候鸟型农民工高;再学习适应上,两者基本无差别。候鸟型农民工与土地的联系更紧密,其经济适应性较高,但是其心理适应显示较高,估计是有由于候鸟型农民工有土地的依赖及其保障的原因所致。定居型农民工则在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上接受城市居民的同化,较习惯城市的生活和行为行事规则,表现出更强的行为适应性。两者都具有再学习的需要,流动类型对其基本不存在影响。 (9)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的适应性影响较大,除经济适应外,其他适应性方面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表现为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水平越高。
(二)讨论
其一,研究结论中,西部农民工总体特征是心理与再学习适应较好,而社会行为与经济适应较差。这与以前对沿海地区农民工适应性研究的结论的不一致。分析其原因,认为,西部农民工的适应性现状有其地域特征:就临家乡打工,情感的接纳,生活交友的方便等原因,令其心理适应性增强;再学习适应研究,未见前期有此研究角度,缺乏对比,但西部农民工的调查结论,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反映了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不管你是主观,还是被动,不管你是社会的佼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只要你是在现代社会中适应生存,就必须具备有这样的能力,否则就被会淘汰。其二是再学习适应既是适应性内容之一,又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首要条件,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是在本市打工一年以上的农民工,样本总体年龄上的成熟度,提升了该方面的适应性的增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社会行为与经济适应的 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观,势必会影响农民工的完全的长期稳定的适应,西部地区的政府与农民工个体都必须正视、应对与解决该问题。
其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行为适应性、个人生活方式、心理适应性、再学习适应都比第一代农民工、候鸟型农民工要强。这个调查结论证明了研究者的推测。但是,结合访谈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不愿再回到农村,也不能适应农村的工作及其生活方式,再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其经济适应能力先天不足,户口等因素的潜在影响,普遍反映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根,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无归宿感,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其三,文化程度越高,除经济适应外,其他方面也越适应。这也证明了在人的社会适应方面,学历及其学力的重要性。再次证实了知识能力就是力量的古老真理。
其四,本研究是社会学范畴内对“社会适应”概念共识理解的基础上,以人的现代化和现代人素质两方面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作为参照目标, 来考察西部进城农民工是否适应了的现实样态。而不是就事论事,或者以现行“城市居民”为目标参照,这就避免了考察标准的不足。由此,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适应内容,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将“再学习适应”作为农民工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值得同行讨论批评。另外,在经济适应方面,首次提出“发展性计划的支出”的考察(调查显示,农民工此项适应较差)、在个人生活方式适应方面考察了三金一险的情况、在社会行为适应方面考察了城市参与度、在心理适应方面考察了进城动机等,都有一定的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词典[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王红波.浅谈现代人的素质构成与现代体育的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赵忠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3).
[5]郑晓江.关于现代人素质问题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5,(5).
[6]尚生贵.浅论现代人的素质与培养[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