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沼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其资源丰富,造价低廉,热效率高,清洁卫生,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笔者通过沼气建设实践,概述了禄丰县沼气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 现状 问题 思考
  
   一、禄丰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禄丰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作,从1990年县科委负责启动实施,2003年转由县林业局实施规模化建设,2008年县农业局又启动实施了中央扩大内需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末,全县累计拥有户用沼气池28863口,沼气建设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33%,分布在14个乡镇149个村委会;拥有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3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够
   部分领导干部和农户对沼气建设在节能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存在着重建轻管、消极应付的思想,致使沼气建设工作越来越难开展,建设任务越来越难落实。
   2.工作经费不足
   沼气建设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农户较多,县、乡、村三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项目督查和指导管理。国家在下达建设资金时没有安排基层工作经费,只是采取直补农户的政策,因此各项目乡镇、村委会都反映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3.“三沼”综合利用效率低
   在禄丰县沼气建设中“三沼”用途单一,沼气只是用来烧水做饭代替燃料,很少用做照明、发电、气肥、果品保鲜剂等等;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大部份只做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很少作为添加剂喂鱼、养牛、养猪或用作防治作物的病虫害等。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得不到较好发挥。
   4.“一池三改”率低
   禄丰县所建池子质量总体是好的,但受农村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沼气池、畜厩、厕所没有进行一体化建设,致使全县“一池三改”率仅达34%。
   5.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和技术培训相对滞后
   由于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没有与户用沼气建设同步进行,造成部分农户对沼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线路安装不规范、灶具的使用不正常和一般性简单故障排除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打击了农民的建池积极性。
   6.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意识
   禄丰县的户用沼气建设,不论是科委还是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一直都是采取砖混结构或混凝土现浇方式建设。期间只对进出料口的钢模作了部分改动,但对诸如玻璃钢新型沼气池建设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服务网点沼气发酵菌群培养等等,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部门引进推广使用。
   三、措施
   禄丰县农村沼气历经30多年的发展之后,建设负担加重、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滞后、废旧池子增加、管理体制不完善、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缓慢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禄丰县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农村沼气对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把项目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连动、齐抓共管、各负责的强大工作合力。
   2.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通过广告、培训、墙报、手册等形式,在学校和农村广泛宣传“三沼”综合利用给农民带来的方便、经济和实惠,宣传实施沼气建设后整洁、干净的新农村面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民家家都用沼气的良好氛围,全面掀起农村沼气建设高潮。
   3.树典型、搞示范,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一池三改”率
   把户用沼气建设和“一池三改”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建设中实施了“一池三改”或沼气池管理使用得好的农户树为典型,把建管并重、“一池三改”率高的自然村做为示范村,在政策、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把秸秆、人畜粪便、垃圾变成燃料、肥料、饲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逐渐引导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延伸种养产业链条,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4.统筹考虑,多方筹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沼气建设步伐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国家补助资金与沼气池的建设成本差距不断扩大,国家补助的1500元,加上省州县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仅仅只够沼气建池成本,对于一些贫困的待建农户来说,要投入实施“一池三改”工程的建设资金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基层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来说,缺乏项目推广、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经费。为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地政府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统筹规划,充分把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资金互补、工作互补,实现资源整合,全面推进农村沼气建设。
   5.加强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强化沼气后续服务管理
   在服务网点建设方面,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扩大沼气网点覆盖面。加大沼气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施工、能维护的沼气生产工和网点建设队伍,帮助建池户解决沼气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建成一个,见效一个,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使沼气池长期发挥效益,达到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的目的。
   6.建立激励机制,发展“产业沼气”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引进企业和技术设备,通过采取税收减免或安排一定的项目专项资金等措施,鼓励设备生产企业进行沼气建设新材料的技术创新以及高效精制沼肥的新产品研发,以沼气产业化建设推动农村能源建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7.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新生力量,沼气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要探索适应禄丰县不同经济地区、不同建设情况的户用沼气建设模式;引进针对不同原料的高效厌氧沼气工程技术工艺;引进和推广沼气热水器、沼液冲厕器和抽渣器等一系列方便实用新产品。通过提升沼气建设的科技含量,来推动禄丰县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是能突显"因材施教"原则的,举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其体运用中也要因人而异.高中文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差异,教学目标也不同,所以
在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简化漩涡中,“存在的遗忘”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注意并被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探讨。卡夫卡是以小说思考存在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运用昆德拉所提出的存在密码理
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本文旨在处于工业文明高度发展时期城市快速发展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对城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里的战争徭役诗,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从的战争徭役诗的几种不同类型入手,论证了中战争徭役诗对后世边塞和
通过对山西省保护地蔬菜连作情况调查,发现不同栽培方式,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和危害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连
绘画创作是“我”与“自己”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里斗争、调和的过程和结果.表现真实的内心世界是绘画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为此,必须清楚的认识“我”与“自己”,现实世界
汉字书法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明的民族个性。从殷商甲骨文作为成形中国书法史的开端,到汉末的三国乃至魏晋,它已走过了近1500年的历程。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
【摘 要】阳坡、梁脊、卯顶等土层瘠薄的地块,由于植被稀少,蓄水能力差,地表覆盖不好,水分蒸发较快,遇旱则干,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效。   【关键词】抗旱 造林 技术 育苗 应用     一、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树种   造林应以耐干旱、耐瘠薄的油松等针叶树种为主,还可栽植侧柏、刺槐。群众通常所将的“阳坡刺槐、阴坡松、杨柳栽于沟川中,”就是对不同树种成活生长所需水分的不同,而采用
民国初期的新闻自由状况众说纷纭,难下定论.其实与其纠结于这种争论,还不如对当时的新闻现象有一个史实上的全面解读.从新闻业的短暂繁荣,到政局更替引起的新闻业变化,再到著
十九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这一作品中成功描写了主人公苔丝短促而又不幸的一生。文章认为造成苔丝悲剧命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