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他存在于我的童年,后来,他活在我的后悔和星星点点的回忆里,他是我的外公。
[1]
外公大概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去世的。我对他的印象只有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回娘家,妈妈和外婆、外公去地里干农活,我就在家里玩。原本已经吃饱了饭的我,等到外公他们干完农活回来准备吃饭时,我也嚷嚷着要吃。那时的我,够不着饭桌,只能踮起脚尖,用手攀着饭桌,仰起头,望着外公。每每这时,外公就会很无奈地说:“这个妹仔婆哦,见人食咩都要食(这个女孩子啊,看别人吃什么都要吃)。”然后一边和外婆、妈妈假装略带嫌弃地说我,一边给我盛上一碗饭。这是我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一个片段。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外婆他们说外公病了。不谙世事的我并不知道“病了”是什么意思,只是看到外公不再下地干活,躺在床上,外婆得每天照顾他。
一天,我和同村的小女孩走路去外婆家,外婆把买来给外公吃的黄皮果拿来给我们吃,并用客家话说:“你们就拿着这一些吃吧,买来给你外公吃的。”我记得我好像有去房间看了外公。这是我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二个片段。
之后,外公的病情加重了,搬去了大厅睡觉(我们那里的习俗)。妈妈依旧带着我回娘家。那段时间,我都会挨着门缝往里瞄,只要外公的床的蚊帐没有放下来,我就绝对不敢进屋,当外公睡觉时,外婆就会帮外公把蚊帐放下来,这时我就会赶紧蹦跶蹦跶跑进屋里。一次,趁外婆刚把蚊帐放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屋里,奔向我最爱的甘蔗。把甘蔗放倒在地上,年仅五六岁的我,用刀使劲地乱砍一通。这时,传来了外公的声音——“妹仔啊,小心点,别砍到手了。”当时的我,只觉害怕,连忙应了“知道了,知道了”就跑了出去。这是我的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三个片段。
后来的一个晚上,外婆把正在熟睡的我一把捞起来,背在背上。那晚的风很大、很冷,外婆背着我去家门口的屋子前,我在外婆的背上嘟囔几句,又睡了过去,期间隐隐约约听到外婆说了些什么,之后发生的事我便没了印象。只知道第二天,外婆家里来了很多人,爸爸、妈妈和舅舅他们都坐在大厅的凉席上。我好奇隔壁家的大爷在捣鼓燕子屎干什么,跑过去问,外婆当时也在场,只叫我不要多问,说小孩子不懂事。到了晚上,大家都无暇顾及我,我在大厅的长板凳上坐着,困意来袭,最后睡着了。后来稍微懂点事的我才知道,原来是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是我的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四个片段。
[2]
外婆家有很多个板凳。小时候和小伙伴打打闹闹时,一不小心就会把板凳弄个底朝天,我就会看到板凳底面用黑墨水写着的两个大大的汉字,那是外公的名字。好像那个年代的村里的人们都习惯在自己家的板凳底面写上家主的名字。以便区分自己家和别人家的板凳,防止板凳错拿。现在,外婆家里还有一个那样的板凳,放在外婆房里,上面放着我的一箱杂志。
读初中时妈妈和我提起外公,妈妈说:“说来也奇怪,以前我带你去外婆家,下午我要带你回家,你都会乖乖跟着我回家。唯独外公去世那天,你说什么也不肯回家,哭着、喊着要留在外婆家。外婆看见了就说:‘她不肯回去,你就留她在这里吧,反正明天你也来。’可能是你也感觉得到那晚会发生什么吧。”妈妈还说,外公是脑溢血,由于家里穷,没有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才会卧病在床的。
其实,外公的病和他日夜的操劳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一家六口人都靠那几亩地为生,外公白天去田里干农活,还得去河对面放牛,农忙时天天去犁地、耙地,种水稻、麦子、花生、大黑豆、番薯、木薯、玉米等都需要他牵牛去地里犁地、耙松土地。刚插秧或者地里缺水时,外公还得去“开水”(拿锄头去水渠或者水塘里把水引到小水沟,再引到田地里),有些田地的地势比较高,外公还得用大水瓢把水一勺一勺地舀到地里,常常大半夜才回到家里。
我曾一度很讨厌当初那个胆小的自己。如果我再勇敢一点点,就不会害怕躺在床上的外公,不必每次都等到他的蚊帐放下才敢走进屋里,而是去和卧病在床的他多聊聊天,那么我和外公之间的回忆是不是就会多很多?那么我是不是还能记住我五六岁光景的外公的模樣?只可惜,没如果。
在外公去世的几年后,有一晚我突然很想他,然后哭着睡着了。在梦里我见到了外公,他和我说了好多好多,我突然也原谅了当年胆小的自己。只是,从此,我再也没能梦见外公。我相信,外公去了一个很美好的地方,他在那里生活得很好,他一直在默默守护着我。
[3]
我庆幸自己记忆力不算差,能留住我和外公之间星星点点的几个片段的回忆。
我希望外公能知道,我很想他。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即使吃饱了,看到别人吃东西,我也嚷嚷着要吃。只是可惜再也没人说我,“这个妹仔婆哦……”
编辑/王语嫣
他存在于我的童年,后来,他活在我的后悔和星星点点的回忆里,他是我的外公。
[1]
外公大概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去世的。我对他的印象只有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回娘家,妈妈和外婆、外公去地里干农活,我就在家里玩。原本已经吃饱了饭的我,等到外公他们干完农活回来准备吃饭时,我也嚷嚷着要吃。那时的我,够不着饭桌,只能踮起脚尖,用手攀着饭桌,仰起头,望着外公。每每这时,外公就会很无奈地说:“这个妹仔婆哦,见人食咩都要食(这个女孩子啊,看别人吃什么都要吃)。”然后一边和外婆、妈妈假装略带嫌弃地说我,一边给我盛上一碗饭。这是我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一个片段。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外婆他们说外公病了。不谙世事的我并不知道“病了”是什么意思,只是看到外公不再下地干活,躺在床上,外婆得每天照顾他。
一天,我和同村的小女孩走路去外婆家,外婆把买来给外公吃的黄皮果拿来给我们吃,并用客家话说:“你们就拿着这一些吃吧,买来给你外公吃的。”我记得我好像有去房间看了外公。这是我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二个片段。
之后,外公的病情加重了,搬去了大厅睡觉(我们那里的习俗)。妈妈依旧带着我回娘家。那段时间,我都会挨着门缝往里瞄,只要外公的床的蚊帐没有放下来,我就绝对不敢进屋,当外公睡觉时,外婆就会帮外公把蚊帐放下来,这时我就会赶紧蹦跶蹦跶跑进屋里。一次,趁外婆刚把蚊帐放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屋里,奔向我最爱的甘蔗。把甘蔗放倒在地上,年仅五六岁的我,用刀使劲地乱砍一通。这时,传来了外公的声音——“妹仔啊,小心点,别砍到手了。”当时的我,只觉害怕,连忙应了“知道了,知道了”就跑了出去。这是我的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三个片段。
后来的一个晚上,外婆把正在熟睡的我一把捞起来,背在背上。那晚的风很大、很冷,外婆背着我去家门口的屋子前,我在外婆的背上嘟囔几句,又睡了过去,期间隐隐约约听到外婆说了些什么,之后发生的事我便没了印象。只知道第二天,外婆家里来了很多人,爸爸、妈妈和舅舅他们都坐在大厅的凉席上。我好奇隔壁家的大爷在捣鼓燕子屎干什么,跑过去问,外婆当时也在场,只叫我不要多问,说小孩子不懂事。到了晚上,大家都无暇顾及我,我在大厅的长板凳上坐着,困意来袭,最后睡着了。后来稍微懂点事的我才知道,原来是外公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是我的记忆里有关于外公的第四个片段。
[2]
外婆家有很多个板凳。小时候和小伙伴打打闹闹时,一不小心就会把板凳弄个底朝天,我就会看到板凳底面用黑墨水写着的两个大大的汉字,那是外公的名字。好像那个年代的村里的人们都习惯在自己家的板凳底面写上家主的名字。以便区分自己家和别人家的板凳,防止板凳错拿。现在,外婆家里还有一个那样的板凳,放在外婆房里,上面放着我的一箱杂志。
读初中时妈妈和我提起外公,妈妈说:“说来也奇怪,以前我带你去外婆家,下午我要带你回家,你都会乖乖跟着我回家。唯独外公去世那天,你说什么也不肯回家,哭着、喊着要留在外婆家。外婆看见了就说:‘她不肯回去,你就留她在这里吧,反正明天你也来。’可能是你也感觉得到那晚会发生什么吧。”妈妈还说,外公是脑溢血,由于家里穷,没有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才会卧病在床的。
其实,外公的病和他日夜的操劳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一家六口人都靠那几亩地为生,外公白天去田里干农活,还得去河对面放牛,农忙时天天去犁地、耙地,种水稻、麦子、花生、大黑豆、番薯、木薯、玉米等都需要他牵牛去地里犁地、耙松土地。刚插秧或者地里缺水时,外公还得去“开水”(拿锄头去水渠或者水塘里把水引到小水沟,再引到田地里),有些田地的地势比较高,外公还得用大水瓢把水一勺一勺地舀到地里,常常大半夜才回到家里。
我曾一度很讨厌当初那个胆小的自己。如果我再勇敢一点点,就不会害怕躺在床上的外公,不必每次都等到他的蚊帐放下才敢走进屋里,而是去和卧病在床的他多聊聊天,那么我和外公之间的回忆是不是就会多很多?那么我是不是还能记住我五六岁光景的外公的模樣?只可惜,没如果。
在外公去世的几年后,有一晚我突然很想他,然后哭着睡着了。在梦里我见到了外公,他和我说了好多好多,我突然也原谅了当年胆小的自己。只是,从此,我再也没能梦见外公。我相信,外公去了一个很美好的地方,他在那里生活得很好,他一直在默默守护着我。
[3]
我庆幸自己记忆力不算差,能留住我和外公之间星星点点的几个片段的回忆。
我希望外公能知道,我很想他。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即使吃饱了,看到别人吃东西,我也嚷嚷着要吃。只是可惜再也没人说我,“这个妹仔婆哦……”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