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城的盛夏,暑热难耐。展读堆雪诗作,房间里的物象纷纷退去,只留下从文字空隙里溢出的诸多清澈:天地、风和草木弥漫的清新。甘南大地,我去过两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生命感受。高原明亮的意象,俯拾即是。现在,这些意象群瞬间又至,令我如浴溪流。我在沉闷的夏天里,品咂着诗人堆雪那些带着天光云影般的透明文字:雪山、溪水、风草、羊、牦牛、鹰、格桑花、大寺、哈达、毡房、星空、金器、长号、经幡等等这些意象群形成的喻象,敞亮、唯美。它是自然中心主义,是约翰·缪尔和利奥波德的自然与人的道德取向。那些与人相联类的精神镜像,是浓得化不开的蓝,是厚得扯不尽的云团,是缈远苍茫的草滩。
堆雪是一位军旅诗人。而除了军旅诗和散文诗,我所知道的堆雪,还是一位不错的画家。他的画与他的诗,皆能开启我对灵美世界的认知。我读堆雪的诗文本,也如读画作。诗与画相得益彰,化境得浑融圆整。诗理画理,澄怀味象。自然之味,乃胸襟之味。凿池贮青天,举杯收甘露。其表现“兴不可遏,入乎神化”的审美感兴。广远或精微,都是诗人之为。那些化境无迹的自然脉象,是天籁大气象,自然舒卷或氤氲着独有的生命意境。
如:“一朵云带我到甘南。我怕我会爱上,那个云朵一样走远的人。”(《一朵云带路》)“走远的人”或是强调上述意象而非所指。到了甘南,身心不属于自己的了,而是属于自然草木、远徊天地的溪流、一座醉卧的山、一只天空打坐的鹰、一头山坡念经的羊。更是属于“一朵落地生根的云”。“阳光埋葬我的前半生,露出的后半生,便是午后的禅定寺。”“那些曾经被我踩于脚下和遗弃身后的事物,瞬间端坐我的头顶。”(《午后禅定寺》)超脱了俗念,只想在此趺跏,成为神的一缕香火。澄明敞开世界,照亮人本精神。审美的感兴、体物、感物,与自然相联类,让对象的灵光,更为清澈照亮自己。这种“物我一体”庄子之思辨,是中国古诗中常常出现的。比如王维、柳宗元,或者苏东坡。禅宗让人心智纯净,滤除浑浊。当代诗人借此充实诗境,实乃高明。再如“我所遗忘的,已是遍布草原的石头。我所迷恋的,旗布林卡的格桑正开花结籽”“关于想念和埋葬,都需更深的夜色、更亮的星辰”(《卓尼星空》)、“我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埋下泪水,等待收获,风调雨顺的来生”(《在卓尼的麦田埋下泪水》)、“一只颈项挂着铃铛的牦牛,帮我找到草地。一只乌云和闪电开过光的鹰,引我走进雪山”“从一座雪山到一粒心怀善念的玉珠,从一片草原到一株顺风拔节的青稞,从一只羊到一朵安身立命的云,从一个人到一块立地成佛的石头。迭部,当我放下旧念接近远方,请把我视作黎明前挤出栅栏的阳光”(《潜入迭部的一只羊》)等等,都是灵思峻发之作。
我愿意看到诗人的写作呈现的是“广远”与“精微”。这两种呈现,是诗歌文本写作独有的美学气质。“广远”和“精微”,是诗文本意境具有普遍意义的两极。境界的阔大是才气雄厚的诗人追求的。精雕细刻,则让诗文本避免廓落板滞,更能生气灌注。堆雪的作品很多,我欣赏他诗文本弥漫的磅礴。我曾在高校课题《发现文本——散文诗艺术审美》专著里,论评他的散文诗。如《大风吹拂敦煌》组章,诗题都是文本的最佳句子。当然我们不要责怪一些诗人以长句作题。苏轼就常以长句作诗副题用以提示词的主要。堆雪之作《敦煌:北风吹旧村庄》《千佛洞:内心攒下这尘世的寂静》《鸣沙山:灵魂在掩埋中渐渐苏醒》《三危山:乱石打坐黄昏》《月牙泉:沙漠里温柔的女人睡了》《飞天:过眼云烟中掠过我们心空的歌声》等等,直触诗性。诗性即精神性,它是诗文本须臾离不开的。兴物与兴象,都是为了诗性的酿造。还有,文本中分别以人称代词“指代”景物。“他们”“你”或“我”等,如此便让景物充盈“人”的体温。堆雪能将内净与外静,用于观物。恰当喻指那些远逝的灵魂。从而让一组敦煌之作,在文字的热度里闪闪升腾。对敦煌的审视,也是对历史审视。而从现世切入,再以主体意绪融入,要比单纯的摹景写实高明得多。《长白山,一匹马驮走的意境》《流放高原》《大雪书》等组章,是慰藉生命精神澡雪之作。
因此在我看来,堆雪在创作上是个成熟的多面手,也是一位低调的诗人。尤其是自然中心主义的写作,能以人本与自然之本结合,创作唯美的、破除主客体界限的多件佳作,难得。
堆雪是一位军旅诗人。而除了军旅诗和散文诗,我所知道的堆雪,还是一位不错的画家。他的画与他的诗,皆能开启我对灵美世界的认知。我读堆雪的诗文本,也如读画作。诗与画相得益彰,化境得浑融圆整。诗理画理,澄怀味象。自然之味,乃胸襟之味。凿池贮青天,举杯收甘露。其表现“兴不可遏,入乎神化”的审美感兴。广远或精微,都是诗人之为。那些化境无迹的自然脉象,是天籁大气象,自然舒卷或氤氲着独有的生命意境。
如:“一朵云带我到甘南。我怕我会爱上,那个云朵一样走远的人。”(《一朵云带路》)“走远的人”或是强调上述意象而非所指。到了甘南,身心不属于自己的了,而是属于自然草木、远徊天地的溪流、一座醉卧的山、一只天空打坐的鹰、一头山坡念经的羊。更是属于“一朵落地生根的云”。“阳光埋葬我的前半生,露出的后半生,便是午后的禅定寺。”“那些曾经被我踩于脚下和遗弃身后的事物,瞬间端坐我的头顶。”(《午后禅定寺》)超脱了俗念,只想在此趺跏,成为神的一缕香火。澄明敞开世界,照亮人本精神。审美的感兴、体物、感物,与自然相联类,让对象的灵光,更为清澈照亮自己。这种“物我一体”庄子之思辨,是中国古诗中常常出现的。比如王维、柳宗元,或者苏东坡。禅宗让人心智纯净,滤除浑浊。当代诗人借此充实诗境,实乃高明。再如“我所遗忘的,已是遍布草原的石头。我所迷恋的,旗布林卡的格桑正开花结籽”“关于想念和埋葬,都需更深的夜色、更亮的星辰”(《卓尼星空》)、“我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埋下泪水,等待收获,风调雨顺的来生”(《在卓尼的麦田埋下泪水》)、“一只颈项挂着铃铛的牦牛,帮我找到草地。一只乌云和闪电开过光的鹰,引我走进雪山”“从一座雪山到一粒心怀善念的玉珠,从一片草原到一株顺风拔节的青稞,从一只羊到一朵安身立命的云,从一个人到一块立地成佛的石头。迭部,当我放下旧念接近远方,请把我视作黎明前挤出栅栏的阳光”(《潜入迭部的一只羊》)等等,都是灵思峻发之作。
我愿意看到诗人的写作呈现的是“广远”与“精微”。这两种呈现,是诗歌文本写作独有的美学气质。“广远”和“精微”,是诗文本意境具有普遍意义的两极。境界的阔大是才气雄厚的诗人追求的。精雕细刻,则让诗文本避免廓落板滞,更能生气灌注。堆雪的作品很多,我欣赏他诗文本弥漫的磅礴。我曾在高校课题《发现文本——散文诗艺术审美》专著里,论评他的散文诗。如《大风吹拂敦煌》组章,诗题都是文本的最佳句子。当然我们不要责怪一些诗人以长句作题。苏轼就常以长句作诗副题用以提示词的主要。堆雪之作《敦煌:北风吹旧村庄》《千佛洞:内心攒下这尘世的寂静》《鸣沙山:灵魂在掩埋中渐渐苏醒》《三危山:乱石打坐黄昏》《月牙泉:沙漠里温柔的女人睡了》《飞天:过眼云烟中掠过我们心空的歌声》等等,直触诗性。诗性即精神性,它是诗文本须臾离不开的。兴物与兴象,都是为了诗性的酿造。还有,文本中分别以人称代词“指代”景物。“他们”“你”或“我”等,如此便让景物充盈“人”的体温。堆雪能将内净与外静,用于观物。恰当喻指那些远逝的灵魂。从而让一组敦煌之作,在文字的热度里闪闪升腾。对敦煌的审视,也是对历史审视。而从现世切入,再以主体意绪融入,要比单纯的摹景写实高明得多。《长白山,一匹马驮走的意境》《流放高原》《大雪书》等组章,是慰藉生命精神澡雪之作。
因此在我看来,堆雪在创作上是个成熟的多面手,也是一位低调的诗人。尤其是自然中心主义的写作,能以人本与自然之本结合,创作唯美的、破除主客体界限的多件佳作,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