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妊娠妇女开展产前筛查和基因诊断。结果在被筛查的120例孕妇中,疑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2例,阳性率18.33%,其中a地贫12例,阳性率10.0%,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3例,阳性率2.5%。基因诊断发现地中海贫血患者21例,阳性率17.5%,其中a地贫11例,阳性率9.17%,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2例,阳性率1.67%。产前诊断假阳性率4.76%。结论应尽快建立地中海贫血筛查及监测网络,对于疑诊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基因诊断,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及发病率最高的单基因遗传血液病,也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由于某—种或几种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α-珠蛋白链合成缺陷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分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海南为高发区[1]。临床表现为临床症状轻重不等的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时,只能依赖长期输血维持生命。因此,地中海贫血的遗传优生工作已成为医学遗传工作学者的主要任务之一。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对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妊娠妇女开展基因诊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妊娠妇女;年龄22~37岁,平均27.5岁;孕周在16~35周之间;对筛查阳性的孕妇要求其丈夫进行检查,如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在遗传咨询的基础上,对高风险胎儿实行产前诊断。
1.2 方法
产前筛查:所有对象均检查血常规,空腹12 h后采静脉血3 ml,ETDAK2抗凝。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约20ml。对筛查阳性者,对孕妇和配偶抽静脉血进行地贫的基因诊断。HbA2≤2.50%初诊为α-地中海贫血,HbA2 >3.50%和HbF>2.30%初诊为β-地中海贫血或β-地中海贫血复合。3项均阳性即可诊断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方法:α地中海贫血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分析,对β地中海贫血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分析。所有试剂盒均由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和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以上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2 结果
在被筛查的120例孕妇中,疑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2例,阳性率18.33%,其中a地贫12例,阳性率10.0%,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3例,阳性率2.5%。其中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例,东南亚型α-地中海贫血6例,血红蛋白H病2例,重度α-地中海贫血儿3例;轻型β -地中海贫血儿5例,重度β -地中海贫血儿2例,混合型3例(见表1)。
基因诊断发现地中海贫血患者21例,阳性率17.5%,其中a地贫11例,阳性率9.17%,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2例,阳性率1.67%。其中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例,东南亚型α-地中海贫血6例,血红蛋白H病2例,重度α-地中海贫血儿3例;轻型β -地中海贫血儿5例,重度β -地中海贫血儿2例,混合型3例,完全正常1例(见表2)。除1例筛查为α-地中海贫血孕妇基因诊断正常外,其余21例基因结果均与筛查结果吻合,产前诊断假阳性率4.76%。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导致某种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症[2],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我国南方为高发区。按受累基因的种类主要分为α型地中海贫血和β 型地中海贫血两大类。其重要特征是小细胞低色素症,其次是HbA2 含量的改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尤其重型地中贫血患者会表现为更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缺乏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很多地中海贫血患者,特别是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要长期依靠输血维持生命,最后都导致家庭“人财两空”, 对人民健康和优生构成了很大威胁。因此地中海贫血群体筛查、基因诊断已成为遗传优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地中海贫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全血细胞计数和(或)血红蛋白分析,可以满足大人群筛查的需要[3]。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做进一步的基因诊断检查。有研究表明基因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血液学表型分析[4]。目前国际上针对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技术有Gap-PCR(跨越断点PCR)和PCR-RDB(PCR 结合反向点杂交) 两种,Gap-PCR法是检测缺失型α地贫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在——SEA5′、-α3.7和-α4.2的公共缺失区断裂点附近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计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利用PCR的扩增片断长度限制,直接确定被检测DNA基因型,可扩增出正常对照带,据此来进行诊断。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利于PCR质量控制,减少加样次数,降低污染的可能性,临床上可检出绝大部分的患者,可将GAP-PCR法直接用于临床一线地贫的筛查。PCR-RDB检测α、β 地贫点突变,其是遵循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 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 探针杂交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ASO 探针检测PCR 扩增产生的来自样品DNA 的片段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但是该法实验周期较长,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也较为严格,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同时由于夫妻双方均同为一种地贫的几率相当高,当有乙方被检测出了有地贫基因,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好产前诊断,以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在本次被筛查的120例孕妇中,经过基因诊断,仅有1例产前诊断为α-地中海贫血孕妇基因为正常,产前诊断假阳性率4.76%。
综上所述,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未避免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应尽快建立地中海贫血筛查及监测网络,对于疑诊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基因诊断,丰富本地区携带率及发病率等相关数据,开展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宣传教育和孕妇筛查,从而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同时减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练兵, 吕静, 马明福, 等.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分析[ 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6(6):31 -32.
[2] 沈湘,罗桂香,庞江琳等.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对地中海贫血初篩的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4):335-336.
[3] 周代锋, 王 政, 鲍时翔etal.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进行β -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7, 1:31.
[4] 梁玉全, 周远青, 梁瑞莲.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用于β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15: 543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及发病率最高的单基因遗传血液病,也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由于某—种或几种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α-珠蛋白链合成缺陷所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分α-地贫和β-地贫两种。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海南为高发区[1]。临床表现为临床症状轻重不等的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时,只能依赖长期输血维持生命。因此,地中海贫血的遗传优生工作已成为医学遗传工作学者的主要任务之一。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对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妊娠妇女开展基因诊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妊娠妇女;年龄22~37岁,平均27.5岁;孕周在16~35周之间;对筛查阳性的孕妇要求其丈夫进行检查,如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在遗传咨询的基础上,对高风险胎儿实行产前诊断。
1.2 方法
产前筛查:所有对象均检查血常规,空腹12 h后采静脉血3 ml,ETDAK2抗凝。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约20ml。对筛查阳性者,对孕妇和配偶抽静脉血进行地贫的基因诊断。HbA2≤2.50%初诊为α-地中海贫血,HbA2 >3.50%和HbF>2.30%初诊为β-地中海贫血或β-地中海贫血复合。3项均阳性即可诊断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方法:α地中海贫血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分析,对β地中海贫血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分析。所有试剂盒均由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和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以上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2 结果
在被筛查的120例孕妇中,疑诊地中海贫血患者22例,阳性率18.33%,其中a地贫12例,阳性率10.0%,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3例,阳性率2.5%。其中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例,东南亚型α-地中海贫血6例,血红蛋白H病2例,重度α-地中海贫血儿3例;轻型β -地中海贫血儿5例,重度β -地中海贫血儿2例,混合型3例(见表1)。
基因诊断发现地中海贫血患者21例,阳性率17.5%,其中a地贫11例,阳性率9.17%,β地贫8例,阳性率6.67%,混合型2例,阳性率1.67%。其中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例,东南亚型α-地中海贫血6例,血红蛋白H病2例,重度α-地中海贫血儿3例;轻型β -地中海贫血儿5例,重度β -地中海贫血儿2例,混合型3例,完全正常1例(见表2)。除1例筛查为α-地中海贫血孕妇基因诊断正常外,其余21例基因结果均与筛查结果吻合,产前诊断假阳性率4.76%。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导致某种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症[2],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我国南方为高发区。按受累基因的种类主要分为α型地中海贫血和β 型地中海贫血两大类。其重要特征是小细胞低色素症,其次是HbA2 含量的改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尤其重型地中贫血患者会表现为更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缺乏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很多地中海贫血患者,特别是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要长期依靠输血维持生命,最后都导致家庭“人财两空”, 对人民健康和优生构成了很大威胁。因此地中海贫血群体筛查、基因诊断已成为遗传优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地中海贫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全血细胞计数和(或)血红蛋白分析,可以满足大人群筛查的需要[3]。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做进一步的基因诊断检查。有研究表明基因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血液学表型分析[4]。目前国际上针对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技术有Gap-PCR(跨越断点PCR)和PCR-RDB(PCR 结合反向点杂交) 两种,Gap-PCR法是检测缺失型α地贫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在——SEA5′、-α3.7和-α4.2的公共缺失区断裂点附近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计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利用PCR的扩增片断长度限制,直接确定被检测DNA基因型,可扩增出正常对照带,据此来进行诊断。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利于PCR质量控制,减少加样次数,降低污染的可能性,临床上可检出绝大部分的患者,可将GAP-PCR法直接用于临床一线地贫的筛查。PCR-RDB检测α、β 地贫点突变,其是遵循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 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 探针杂交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ASO 探针检测PCR 扩增产生的来自样品DNA 的片段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但是该法实验周期较长,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也较为严格,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同时由于夫妻双方均同为一种地贫的几率相当高,当有乙方被检测出了有地贫基因,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好产前诊断,以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在本次被筛查的120例孕妇中,经过基因诊断,仅有1例产前诊断为α-地中海贫血孕妇基因为正常,产前诊断假阳性率4.76%。
综上所述,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未避免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应尽快建立地中海贫血筛查及监测网络,对于疑诊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基因诊断,丰富本地区携带率及发病率等相关数据,开展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宣传教育和孕妇筛查,从而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同时减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练兵, 吕静, 马明福, 等.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分析[ 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6(6):31 -32.
[2] 沈湘,罗桂香,庞江琳等.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对地中海贫血初篩的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4):335-336.
[3] 周代锋, 王 政, 鲍时翔etal.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进行β -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7, 1:31.
[4] 梁玉全, 周远青, 梁瑞莲.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用于β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15: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