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M重新起飞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西奇,一个年少成名的天才选手,却因为饱受伤痛和疾病折磨的在网球的路上不断前进却不断受挫,但他从未退缩,总是昂起首来重新出发。
  


  超级马里奥归来
  
  酒店、训练场、休息室、球场、新闻发布厅、酒店,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这就是他们每天的行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不同的只是城市的名字,有的时候是清奈,有的时候是多伦多,有的时候是蒙特卡洛,还有的时候是上海——当然,这个机会只有ATP 世界排名前八的人才享受得到。
  这样的日子,很多人会熟视无睹,他们上紧了发条一般从这场比赛到下一场比赛,从这个城市飞到那个城市,想着怎样才能击败对手获得更多的积分和奖金。但克罗地亚人马里奥· 安西奇是“另类”的那一个,他总是充满感情地背着他的双肩网球球包走过球员通道。“热身、等着比赛开始、上场打球,每一次这些事情对我来说都像是新的一样。你知道,”他说。
  是的,我们知道。一个年少成名的天才选手,却因为饱受伤痛和疾病折磨的在网球的路上不断前进却不断受挫,但他从未退缩,总是昂起首来重新出发。许巍曾经在歌儿里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没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而安西奇的向往则是赛场,2008 赛季他的新起点就是上个月ATP 马赛公开赛的亚军。
  
  遭受“超级磨难”
  
  安西奇有一个有意思的绰号——超级马里奥(Super Mario),谈到由来的时候他忍不住大笑:“刚开始是一个朋友随口乱叫的,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流传开来了。”
  “超级马里奥”源于2002 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那时年仅18 岁的安西奇刚刚转入职业网坛一年,他第一次参加大满贯比赛便选择了伦敦的草地。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近万名球迷的注视下,他踏上了温布尔登的中央球场。对面站着9 号种子罗杰· 费德勒,那个一年前在这块场地上击败桑普拉斯一战成名的未来天王。结果克罗地亚小将以3 比0 将瑞士人淘汰出局,成了继1973 年瑞典球王比约· 博格之后第一个在首次登上中央球场就获得胜利的青少年选手。同时,他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在温网上打败过费德勒的人。“你简直就是游戏中的‘超级马里奥’!”一个朋友感叹道,惊异于他的表现。于是,安西奇便拥有了这样一个绰号,有的时候他们还故意省略地叫他“Super M”。
  小的时候玩儿过红白机的人一定对“超级马里奥”记忆犹新,这个在世界范围内红极一时的超级巨星头戴帽子,穿着连身的背带工作服,有一个大鼻头和大胡子。当然,从形象上来说他和安西奇简直是完完全全地不搭调,但在精神上却极其契合,只不过是“超级马里奥”追求的是小蘑菇,而克罗地亚小子则对胜利充满渴望。
  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乘着击败费德勒的气势连续闯入温网4 强、8 强和法网8 强,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美妙的方向走去。可就在这“几近成名”的档口,诡异的伤和病都找上门来了。2006 年4 月他的背痛了起来,夏天的时候他在和朋友滑水时滑倒伤到了膝盖;2007 年他几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从单核白血球增多症中走出,随后却因肩伤缺席美网;2008 年噩梦还在继续,一场腹部感染又让他错过了澳网。
  最危险的事情发生在2007 年2 月份的马赛公开赛上。首场比赛他只打了四局就不得不宣布放弃,医生检查后说他的单核白血球增多症已经让心脏和脾脏变得肿大,他的小命差点因此不保。安西奇吓出了一身冷汗,不得不躺在病床手握遥控器看比自己晚成名的球员们表演。这一年里,纳达尔敢在费德勒的温布尔登花园里撒野了,德约科维奇成为下一站天王了,而加斯奎特、穆雷、巴格达蒂斯也都开始磨刀霍霍了。
  


  向正牌戈兰学习
  
  刚出道的时候,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拿安西奇和前辈戈兰· 伊万尼塞维奇相提并论,于是他还得了一个外号叫做“小戈兰”(BabyGoran)。在生病的2007 年,克罗地亚小子似乎真的变成了“baby”——他不能走路,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很长一段时间,对着天花板想自己是否还能够回到场上。对于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爸爸拥有连锁超市、妈妈是经济师)又年少成名的安西奇来说,这样的无助是他从未感受过的,“我不停地发烧,最初的几周简直是万分绝望。”
  那个时候,职业生涯的美好时光开始像放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中闪回,除了2002年对费德勒的胜利,还有2005 年克罗地亚人庆祝戴维斯杯冠军的情景。最后的比分是3 比2,安西奇战胜斯洛伐克人梅迪纳克的比赛是决定性的一战。已经处于半退役状态的伊万尼塞维奇是球队的啦啦队长,他使劲儿地拥抱安西奇并放出豪言说:“我们至少还能再赢5 个戴维斯杯,我保证!”
  5 个戴维斯杯冠军!伊万的话在耳边萦绕,安西奇决定离开病床开始他人生第二个学步阶段。尽管刚开始他只能站立20 分钟,但前辈的鼓励和当年饱受伤病困扰仍能靠一张外卡拿到温网冠军的事迹鼓舞着他。“好多人说伊万尼塞维奇是我的老师,没错,他一直影响着我。不过在我自己看来,这个住在我隔壁的家伙更像是我的好朋友。”在安西奇那里,伊万有着多个身份,不过他更愿意管叫他“隔壁的家伙”。
  “能和戈兰· 伊万尼塞维奇生活在一个城市是非常幸运的,何况还是一个街区?当时我的哥哥伊维卡在青少年锦标赛上位居前十,并且还参加过戴维斯杯训练营。因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选手,因此戈兰回到家的时候就经常训练我哥哥。”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安西奇还不是伊万的“宠儿”,“不过后来,在10 岁的时候我也表现出了在网球上的潜力,人们说伊维卡的弟弟将成为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所以那时伊万也开始和我打球,并帮助我成长起来。即使1998 年伊万一举杀入温布尔登决赛时,他也经常会看青少年的比赛,不只是我的,他也会看柳比西奇、我哥哥和卡洛维奇的。”后来,每当安西奇参加大赛的时候,伊万都会给小老乡打电话充当他的幕僚。两人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听过他们俩讲话的人都说他们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一模一样!
  现在他们的轨迹也开始一样。在2008年2 月中旬的马赛公开赛上,安西奇一上来就斩落了今年的澳网大黑马特松加以及两年前的澳网亚军巴格达蒂斯,一盘未失进军决赛。尽管接下来被穆雷以2 比0 击败,但和一年前那个在马赛只打了4 局比赛的“病马里奥”相比,今年的他要更加光芒四射。这是一个重装版的安西奇,“小戈兰”长大了。过着“超现实主义”生活
  和伤病作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没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很难全身而退的。很多球员最终决定放弃职业生涯,例如当年的辛吉斯、菲利普西斯和今年初的小约翰森。安西奇的情况显然要比他们复杂的多,但他还是顽强地挺过来了,靠着他对绘画、音乐、电影、足球以及生活本身的热爱。还是在孩提时代,安西奇那对中产阶级 的双亲就用一本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 达利的画册送给他做生日礼物。小安西奇立刻被这些不寻常的图画所吸引,“如果不打网球,也许,我会做一个画家,像达利那样!”2003 年的澳网期间他还心情愉快地在墨尔本参观了这名超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展。当他终于有机会同这些作品“亲密接触”时,这个爱好艺术的小伙子似乎一下子沉浸在达利所创造的世界中,“超级马里奥”仔仔细细地将“超现实主义大师”作品展中绘画和奇异的家具浏览了一遍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足球、读书、看电影和听音乐都是他的爱好,很多时候他会在网球场上颠几下那个黄色的小球,或者在休息室里候场时翻出一本高深莫测的法律书来吓唬他的对手,又或者戴着耳麦在公共区域内见缝插针地做几下双手反拍。他还有一件白色的训练衫,背后印着有“吉他之神”美称的英格威一把1972 年产的淡黄色吉他的名字:“play loud”。当年的瑞典人正是靠着这把利器成为欧美乐坛弹奏速度最快、古典韵味最浓的吉他手,而安西奇则把它理解成为“努力打球”——不管“Play”的意思是“弹奏”还是“打”,“loud”表示的都是外放和坚持,它们的精神完全契合。谁都知道安西奇是个腼腆的人,可是他在参加印第安纳维尔斯大师赛期间却曾经勇敢地走上T 台客串模特。放下球拍,换上黑色紧身背心和白色长裤,1 米93 的安西奇化身超级男模,在展现“南加利福尼亚风格”时表现得一点也不比他在球场差。“走到哪里都一样的帅!”台下的球迷感叹。这种帅气和时尚的完美结合,让安西奇在英国著名网球杂志《ACE》评选的2006 年度性感球员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在提到“性感”二字时,他似乎又变回成那个害羞的少年,“真的吗?我……还好吧?”一旁的菲· 洛佩斯笑开了花,他可是经常被这个词夸赞,所以在那次走秀时他没有走安西奇那种“白马王子”风,而是选择了不系扣的衬衫和七分沙滩裤,走“拉丁情人”路线。
  磨难虽然很多,但生活总要继续,安西奇证明了积极和乐观是减少痛苦的好方法。“走过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毕竟这些已经在身后了,很高兴我可以克服病痛的威胁。现在每一场比赛对于我而言都像是额外的奖励,我仅仅只想在每一个赛季结束前获得几场胜利,这是我的唯一目标。”或许萨芬该好好研究一下安西奇的这段话,不要动不动就把“退役”挂在嘴边。
其他文献
躺在柔软的沙滩上,金色的阳光洒满全身,俊男美女不停穿梭,仿佛,这一刻时间停滞。迈阿密被称作“上帝等候室”,到处是漂亮的公寓,清澈的游泳池,还有悠闲的行人。    魔术之城    这里是退休者的避风港,温润的气候,连绵的海滩,还有南佛罗里达州甜甜的阳光。演艺圈、时尚界的名流们也乐于在此安家,迈阿密可以是宁静的港湾,也有最时髦的派对。满街的拉丁面孔,请不必惊讶,拉丁裔占总人口的60%还多。一年四季,每
期刊
提普萨勒维奇(Janko Tipsarevic)  国籍:塞尔维亚  生日:1984 年6 月22 日  身高:180 cm  体重:80 kg  出生地&居住地:贝尔格莱德  握拍:右手  绰号:Tipsy、网坛加图索  转入职业网坛:2002 年  现ATP冠军排名:39(2 月18 日公布)  荣誉:2007 年克里姆林杯四强,2007 年温网16 强、法网32 强,2008 年澳网32 强
期刊
墨尔本公园,炎热依旧,惊艳远胜从前,两场半决赛,清一色的东欧美女。  站在女子网坛最前沿的,不是这个“娃”,就是那个“维奇”。  美国人、西欧人、澳洲人,醒醒吧,猛女时代已走向末路,  东欧美女时代正绚烂登场。    温网是什么?    正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东欧美女统治网坛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无到有,从零到无极限,从荣耀国家的工具到制造美钞的机器,网球在东欧的土地上缓慢成长,然后,瞬间爆发。
期刊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  我们本以为秩序才刚刚确立,却没想到,忽如一夜,春风便扑面而来。开赛之前,澳网就先革了自己的命,用彻头彻尾的蓝调取代了原先的一片“绿野仙踪”。于是在这片炫目的蓝色中,我们认识了特松加、目睹了凌晨4 点的比赛、见证了德约捧起大满贯、还有孙甜甜带来的惊艳,澳网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而在这动荡的蓝色中,倒掉的名字更令人目瞪口呆:费德勒、纳达尔、海宁、威廉姆斯姐妹……
期刊
示范/Erak Simsson( 英国草地网协注册教练,具有22 年的体能训练经验。) 编译/Shawn    职业选手,追求更高的体能,但业余水平的玩家与其说是锻炼体能来打网球,还不如说是借打网球来锻炼身体。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因为受其体能条件的限制而往往不能在打球时发挥出全部的潜力。    Erak Simsson教练自己研究了一套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the Tennis Work
期刊
文/Bonnie D. Ford 编译/ 史卉    你已经习惯了正襟危坐看名记们笔下的“观察”吧?  来,这一次让我们放松心情  随着ESPN的Bonnie D. Ford 云游墨尔本公园  看看那14 天里有哪些令我们捧腹不已的趣闻吧    在和主裁伊马利约瑟夫长时间的争执之后,罗迪克甚至质问他是否是一个退学生,然后转向看台大声说:“待在学校里吧,孩子们,否则你终将只能做一个裁判。”    预
期刊
工作忙到忘记睡觉,打球打到疲劳过度,周云松做每件事都要尽善尽美。如今的中网公开赛一年比一年美丽,作为幕后“造型师”的他,可谓实至名归。但除了工作和打球,他的时间都交给厨房了,朋友都说,他的厨房充满魔力。    很刻苦,所以很受伤    为了纠正正反手的击球动作,周云松苦练了六个月,那年他35 岁,朋友们都和他的教练打趣道,“你要把周哥练成什么样啊,他都这岁数了,随便练练就行了。”事实上,教练也不想
期刊
网球被影像描述的次数并不少,但是真正留下一个难以磨灭印象的却不多,因为在影视作品中,网球如同小雨滋润着故事本身,它让人揣摩和感触而不是被用来教化。    电影勾勒的虚拟世界让人沉醉,把你带入完全不同的时空,而体育则以惊人的真实感动我们,与运动员们一起哭一同笑,当体育遇上电影,常常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在电影史上,不乏叫好又叫座的体育电影。  乔丹和兔八哥的《太空大灌篮》近乎疯狂的搞笑有着不菲的票房。
期刊
在克莱默看来,男人是“淘气的孩子”,女人是“高贵的夫人”,红土是“肮脏的”,而美元是你唯一可以真正信赖的东西。只要出门,克莱默总是带着大量现金,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王者的诞生    杰克克莱默,更多的人记住他不是因为拿着球拍的人,而是这个名字被写在球拍上。维尔胜公司的“杰克克莱默”球拍于1947 年问世,直到木拍时代结束,它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球拍。然而,我们也不该忘记,克莱默是一
期刊
2008 年2 月的第一个周末,北京国际网球中心一片沸腾——场上中国金花们正在和法国队的一干美女为了联合会杯世界I 组4 强的席位厮杀,场外球迷们也用手中的充气棒甚至是铁盆儿来跟对方整齐划一的专业球迷对抗。此时,在和北京相隔千里的南方同样是一片沸腾,所有人都在以积极的态度和那场百年一遇的雪灾斗争。中国女子网球队的大多数球员都来自南方,她们在比赛之余也心系着四川、湖北和湖南的亲朋好友。彭帅说她的爸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