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武器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社会变迁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人口结构、武力战争、种族信仰、环境气候等等。然而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同样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影响、乃至改变历史的路向。在社会进程的特定历史节点上,图书作为文化载体,其威力丝毫不亚于枪炮。读《作为武器的图书》,令人真正认识到图书作为精神武器,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本书作者约翰·B.亨奇是美国图书收藏家,他不但长期痴迷于珍稀图书的搜寻,还深入研究图书在社会思想传播与控制中的理论问题。亨奇在书中以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详尽叙述了二战中美国向海外出版发行图书的过程。他旨在表明:二战作为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不仅是现代军事科技的比拼,同时也是思想文化之间的殊死博弈。
  二战之前,美国已经拥有完整的图书编辑、印刷、发行体系,出版效益较为可观。正因如此,对于开拓海外图书市场,从政府到出版商,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然而伴随着战争的爆发和持续推进,美国出版商敏锐地意识到向海外推广图书的重要性。而这一认识皆缘于纳粹德国的倒逼。
  希特勒在执掌德国军政大权之前所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大力鼓吹种族主义和暴力战争,试图摧毁现有的世界秩序。此书出版后,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竟获得无数狂热青年的追捧。凭借这本书,他以德意志救世主的形象,在各种政治阴谋的帮助下,迅速成为德国的掌舵人。狡猾的希特勒非常清楚:图书对于人们思想价值的牵引,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他掌权后,出台了严格的图书出版审查制度,而那些与纳粹主张有关的图书,得到了肆无忌惮的出版传播。这些图书如同文化的魔咒,潜移默化地毒害着民众。
  希特勒发动战争后,对被侵略的国家和地区原有的图书进行封存、销毁,图书审查更为苛刻,试图用唯一的纳粹图书影响民众的价值导向。
  欧洲战场上,维希法国投靠纳粹德国的怀抱后,这个曾经世界上主要的图书出版大国自此沉沦。对于英国,德国纳粹的空军经常大规模空袭伦敦和其他主要城镇,其中,大型图书馆和图书经销商的仓库是重要目标。据估算,英国在二战中不少于两千万册图书毁于炮火。由于战事吃紧,英国图书出版节奏明显放缓,这对于迷恋阅读的英国人而言,无疑是沉重的心灵摧残。亚洲战场上,日军入侵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在占领区对图书出版审查的管控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德国。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出版商们自发行动起来,成立了战时图书委员会。当然,这个民间组织的发起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图书不可能被烈火消灭。人死了,但图书永远不会死去。永远没有人也没有武力能够将思想关进集中营。没有人也没有武力可以从世界夺走图书,图书中包含着人类针对暴政永恒的反抗。在这场战争中,图书是武器。”
  美国战时图书委员会对于图书出版的对象非常明确,那就是在海外作战的美国军人,同盟国军民,以及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和地区的千万民众。起初,向海外输送的图书多为美国各家出版机构捐献组成。因为很多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开本大小不一、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且语言也都是英文,这些图书运抵欧洲战场时,反响平平。很快,战时图书委员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迅速调整策略,严格挑选书目,规范图书开本,从封面设计到内容编排,进行重新制作印刷。这项计划命名为“纽约:跨大西洋版本”。每一册图书封面上,都进行了专门标注。
  跨大西洋版本系列图书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学诸多领域,很多书在当时都被《纽约时报》赞赏过,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伟大时代》《美国如何生存》《美国外交政策和美国的战争目标》《沃塞尔医生的故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奇迹谷》等等作品。这些图书,有的语言是英语,有的法语,也有的是荷兰语等等,这是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而“定制”。
  为了实施这项出版计划,美国战时图书委员会一度把图书印制车间搬到了英国,以便降低运输成本。而英国也不甘示弱,为扩大自身影响力,也相应地出台了“海外版本系列”图书计划,其运作模式和美国大体相当,那些运往海外的图书包括《主流》《更好的世界有多新颖》《漫步在阳光下》《论本土文学》《我们运输舰的黎明》等等。
  欧洲战场上,除了能随处见到飞机、坦克、枪弹之外,美国“跨大西洋版本”和英国“海外系列版本”图书也四处可见。本书中描述的一个场景非常令人难忘: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而成千上万箱的图书,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先期运抵欧洲大陆。其目的是让法西斯统治下的民众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有一个清醒的判断,从而为战争胜利争取民意和人心。另外,美国为使在远东作战的军人们认识一个清晰的日本,特邀女学者、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书《菊与刀》。二战取得最终胜利之后,美国针对德国、日本制定了周密的图书出版计划,一是为了抚慰战争中心灵遭受创伤的民众,二是试图通过图书清除顽固的法西斯主义毒瘤,让社会回归常态。
  美国在二战中把图书作为一种精神武器成功地输送到海外,表面上看是缓解各类人群的阅读之渴,本质上是巧妙地灌输美国的意识形态,目的是让各地民众接受美国的所作所为,形成思想上的服从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许就是文化上的一种入侵。美国在二战前后推广的跨大西洋版本计划,为战后美国图书在全球市场的发行销售奠定了民众基础,并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图书出版霸主。然而,近十多年来,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加上多元文化思潮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仅对外输出高铁技术和工业产品,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尤其重视对外图书出版领域。中国作为主宾国,经常参加各类大型国际书展,努力推广中国题材的图书。这不仅是为了让世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在昭示中国热爱和平,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美]约翰·B.亨奇著,蓝胤淇译:《作为武器的图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其他文献
一般读者看的书,无非是贴近生活的大众读物或是迎合大众口味的“畅销书”。对于历经时间考验的大家作品,以及一些名人传记、学人精品,大多数读者往往不敢涉足,总以为那些作品距离我们很远,或与我们“无关”,以致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亲友、晚辈都接受了我们的“暗示”,或延续了我们的“思维”而远离这些被认为“高不可攀”的读物。笔者以为这是一种认知的“误区”。其实大家之作看似离大众读者“很远”,但只要你接近他的作品
1896年,时当甲午战败后不久,太炎先生来到上海,任《时务报》撰述,也就是主要撰稿人。彼时太炎先生因学问精深,文名遍海内,和康、梁等先知先觉的时代巨子一起,寻找开启民智变法图强的救国救民之路。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十三日(1897年4月14日),太炎先生却被康有为的弟子们群殴,遭到一顿痛打后,狼狈不堪,避走杭州。这次太炎先生被殴事件,是康、章二人在学术观念上的分歧所致,时人多有记载,太炎先生亦
1991年,苏联政府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解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走过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后正寝寿终。苏联与美国进行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导致国内经济严重畸形直至最终崩溃,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美国对苏联实施的战略误导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经过长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在核力量上取得了对美国的数量优势。面对苏联的攻势,美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军事
中国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热潮,可以溯至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之际。从1903年普希金名著《上尉的女儿》(中译本名《花心蝶梦录》)被译介到中国开始,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俄国作家的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但在俄国文学作品中,被译介持续时间最长、中译本数量最多、参与译介者最多的,乃是托尔斯泰(1828—1910)的作品。  1910年11月20日,托尔斯泰病逝,中国文化界与知识界深
郑樵自述其生平著书千卷,《宋史》本传称其“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然其著作多不存。福建《兴化县志》云,“先生之书凡五十八部,五百九十余卷”,所知已不全。而《四库全书总目》虽称其生平锐于著述,而记其著述才“已成者凡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其所知愈少,或是疏于考证。1923年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二号上发表了长文《郑樵著述考》,首次系统考辨郑樵著述情况。后吴怀祺先
一  听说遽归道山的北京邵燕祥先生,曾经三次游历衡岳湘水,许多人都惊奇地“啊”了一声。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又是杂文大家,邵燕祥履迹所及、诗风所被,不仅仅是文学地理学的书写意义,也可视为一代名流对吾乡文脉的着意加持。  根据手头现有资料可知,加上几位健在者的回忆,邵燕祥第一次来游南岳衡山,时为1979年5月中旬,并写《南岳歌》十二首。为了便于人们了解并加深印象,我特地将其转载如次:  其一:何所闻而来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女性是家中的精灵,是安抚生活中所有伤痛的阳光,是宁静有序的平凡人生的维系者,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在人生的各种灾难中,家是我们的安全屏障,而把生命投入家庭的充满母性的女性,就是保护家人的四面墙壁。然而,家也是束缚女性的可怕的空间,天天围着灶头打转的女性,被乏味、单调与重复的日常生活所捆绑,女性的时间和生命在寻常生活中一点点消耗,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不留痕迹。家给女性留下的日常碎片、无
“历史是什么?”这是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的提问,他的代表作以此为书名,洋洋二十万字,道尽了“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的妙处。  按照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这一判断可以说是最不上路子或说最搬不上台面的话。我们习惯了“史”字里的持“中”理念,因此,“剪刀加浆糊”从来不为人所诟病,至少不会树敌太多。而卡尔就不同了,他却招致了同行的嘲弄和围攻。  在某种
一  从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来看,徐梵澄或许是其中最奇特的一座蕴藉弘富、云烟迷离的精神高峰。如吾人所知晓的那样,徐梵澄精通多种古典与现代的语言,故得以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之精神,按照其门人孙波的意见,其学术贡献大体有四:第一,中国之最早、最具规模地翻译尼采的著作;第二,系统地译介印度吠檀多一系之古今经典;第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之精华;第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之经典。  前两
一  1919年5月4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五四运动载入史册。  作为五四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当日发布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5月26日,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较早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从此,“五四运动”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罗家伦在文章中将“五四运动的精神”总结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