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红色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要把握新时代脉搏,用红色文化筑牢立德树人之魂;秉承改革创新意识,用红色文化夯实立德树人之本;聚焦思想引领,用红色文化拓展立德树人之道.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课堂教育中缺少红色文化元素、红色文化校园氛围不浓、传播方法单一、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融合度不够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必须做好课堂教育,营造红色文化校园氛围,丰富传播方法,提升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度,健全保障机制,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支持.
其他文献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团结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各类文学制度是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各类报刊、文学组织、奖励制度等是少数民族文学充分发挥精神纽带作用的助推器.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通心”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基于2010至2017年六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流入地城市的公共服务获得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在不同人群的异质性.历时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均一致性地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在微观层次回应了城市公共服务和人口流动之间的亲和性.此外,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对居留意愿的影响还受城市规模和性别的调节,多数年份的结果显示,公共服务的获得更有利于提升在超大城市居住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而公共服务与教育程度的交互项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