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规律分析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报道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特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3月29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论文总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献,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28个方剂,包含98味药物,累计频次338次,总结出高频用药19味,其中白术(19次)、苍术(17次)、柴胡(17次)频数最高;性味统计中,苦(170次,50.30%)、温(158次,46.75%)最为常见;归经统计中,肺(211次,62.43%)、脾(143次,42.31%)、胃(112次,33.14%)最多;关联规则分析中,总结出核心药对11对,核心药团4个,主要基础方为麻黄汤、麻杏石甘汤与小柴胡汤.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主要在肺,重症患者可涉及心、脾、肾,病机主要为湿热搏结,本虚标实.同时在对核心药对及药团的分析中发现,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及小柴胡汤治疗该疾病的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肾虚冲任不固,不能维系胞宫,胞宫固藏失司,胎失所系,导致胎元不固,故而演变成了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胎漏是小产或堕胎的前兆,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医家的重视.“有故无殒,亦无殒”即所谓有病则病当之,既不伤胎儿,也不伤母体,为孕期用药带来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