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由于外出务工而造成的父母角色长期缺失,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中、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对留守儿童而言,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神奇魔法石。教师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注;亲情;监督;教育观念;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60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村又有着庞大的人口劳务输出量。同样,因农村人口劳务输出而留下的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也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些留守的孩子,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与人沟通相处时自卑内向,心理上孤单自闭,学习上被动……这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若不引起重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将来,也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作为农村人口占多数区县的教师,我们接触到很多的留守儿童。从表面上看,留守儿童的生活已经是温饱或者已经达到小康,可是他们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在对蒙山县留守儿童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留守子女缺少亲情,心态较差
由于经济原因,父母回家次数很少,有的一年回来一次,有些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还有的甚至七八年都未回来。父母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多是通过书信、电话,即便有经常性书信电话交流的,往往也是简单的饥寒健康等泛泛的话题,缺乏深入的沟通。长久的分开,孩子与父母感情生疏,成了最陌生的亲人,沟通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加上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常常无助,与正常儿童的种种比较,给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遇事爱走极端、性格内向、害怕和人相处、喜欢打架、抽烟喝酒,甚至偷盗等。
二、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低
由于上述心理问题的干扰,这些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为:学习自控力较差、自闭,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课堂上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外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各种群体性活动等。同时,校外的家长监管长期性缺失,常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产生惧学、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的现象,致使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低。
三、监护人监督不够,很难与学校沟通
农村中隔代抚养现象比较普遍。老人和孩子成长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他们之间存在着“代沟”,祖孙沟通起来困难。加之农村中的老一辈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正常辅导孩子课后的作业,也难以尽到代父母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多数老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演变成无条件的溺爱。隔代教育的环境下,这些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老人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致使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孤单、自卑、性格忧郁的特点。这也增加了留守儿童教育的难度。
教师真切关爱“留守儿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托具体实情,进行分类指导
由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原因不同,确定了不同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应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如减免费用。对代理监护人年岁已高的,还应适当组织这一部分代理监护人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对父母离异、父母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的留守儿童,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温暖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
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在学习上,多一些耐心,积极引导孩子的进步;生活上,要做好“临时父母的角色”,多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精神上,要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给他们真正的温暖,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遇到各种挫折时,会有一双温暖的手在他们不远的地方,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保驾护航。
(二) 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帮助监护人进行思想认识提高
对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教育孩子方式方法,指导他们在外辛苦努力赚钱的同时,如何多和孩子沟通,如何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实时给与关爱,走进他们的心里,用温暖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对于在家陪伴孩子的老人,要进行“不溺爱、不放任”教育的普及,强调老人协助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三)积极开展特色家访,建立个性化的“双向”访谈录
作为学校,应该积极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特色的家访活动,鼓励班主任老师带队进行不定期的留守儿童家访,摸底建立个性化档案,扎实推进家校共建。每次家访,召开各科教师及班级学生会议,汇集各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按照条理做好登记。家访时,把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监护人,并明确监护人接下来的具体监管目标和措施;同时,也要将监护人反映的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结合在校和在家的各种表现,分析并总结出阶段性的各种问题,拿出应对方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积极疏导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打结心理,参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工作,把压抑的郁闷种子消散在微小状态,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四)开展不定期留守儿童主題活动
通过开展不定期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比如,以生动的故事案例展示为线,传播充满正能量的系列先进人物事迹,展现世界的美好;又如,在母亲节,拍摄一个留守儿童母亲在外打工的早出外归的场面,及其母亲面对艰辛的生活脸上仍然充满阳光与期待,为自己能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条件而自豪的画面,让留守儿童知道,不是所有的远离都是抛弃,有的父母暂时的离开是为了心里对孩子滚烫的爱……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一项教育类的综合性的攻坚工程。要彻底解决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需要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法律监护人、教师、学校、社会、国家的共同持续关注、共同努力。在此,强烈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现实中关爱留守儿童,集众人智慧献计献策,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吴霓,丁杰,唐以志,方铭琳,秦行音,杨小慧,冉屏.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5-18.
[2]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徐宏升.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74-77.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注;亲情;监督;教育观念;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60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农村又有着庞大的人口劳务输出量。同样,因农村人口劳务输出而留下的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也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些留守的孩子,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与人沟通相处时自卑内向,心理上孤单自闭,学习上被动……这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若不引起重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将来,也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作为农村人口占多数区县的教师,我们接触到很多的留守儿童。从表面上看,留守儿童的生活已经是温饱或者已经达到小康,可是他们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在对蒙山县留守儿童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留守子女缺少亲情,心态较差
由于经济原因,父母回家次数很少,有的一年回来一次,有些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还有的甚至七八年都未回来。父母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多是通过书信、电话,即便有经常性书信电话交流的,往往也是简单的饥寒健康等泛泛的话题,缺乏深入的沟通。长久的分开,孩子与父母感情生疏,成了最陌生的亲人,沟通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加上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常常无助,与正常儿童的种种比较,给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遇事爱走极端、性格内向、害怕和人相处、喜欢打架、抽烟喝酒,甚至偷盗等。
二、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低
由于上述心理问题的干扰,这些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为:学习自控力较差、自闭,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课堂上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外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各种群体性活动等。同时,校外的家长监管长期性缺失,常导致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产生惧学、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的现象,致使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低。
三、监护人监督不够,很难与学校沟通
农村中隔代抚养现象比较普遍。老人和孩子成长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他们之间存在着“代沟”,祖孙沟通起来困难。加之农村中的老一辈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正常辅导孩子课后的作业,也难以尽到代父母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多数老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演变成无条件的溺爱。隔代教育的环境下,这些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老人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致使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孤单、自卑、性格忧郁的特点。这也增加了留守儿童教育的难度。
教师真切关爱“留守儿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托具体实情,进行分类指导
由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原因不同,确定了不同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应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如减免费用。对代理监护人年岁已高的,还应适当组织这一部分代理监护人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对父母离异、父母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的留守儿童,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温暖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
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在学习上,多一些耐心,积极引导孩子的进步;生活上,要做好“临时父母的角色”,多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精神上,要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给他们真正的温暖,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遇到各种挫折时,会有一双温暖的手在他们不远的地方,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保驾护航。
(二) 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帮助监护人进行思想认识提高
对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教育孩子方式方法,指导他们在外辛苦努力赚钱的同时,如何多和孩子沟通,如何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实时给与关爱,走进他们的心里,用温暖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对于在家陪伴孩子的老人,要进行“不溺爱、不放任”教育的普及,强调老人协助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三)积极开展特色家访,建立个性化的“双向”访谈录
作为学校,应该积极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特色的家访活动,鼓励班主任老师带队进行不定期的留守儿童家访,摸底建立个性化档案,扎实推进家校共建。每次家访,召开各科教师及班级学生会议,汇集各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按照条理做好登记。家访时,把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监护人,并明确监护人接下来的具体监管目标和措施;同时,也要将监护人反映的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结合在校和在家的各种表现,分析并总结出阶段性的各种问题,拿出应对方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积极疏导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打结心理,参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工作,把压抑的郁闷种子消散在微小状态,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四)开展不定期留守儿童主題活动
通过开展不定期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比如,以生动的故事案例展示为线,传播充满正能量的系列先进人物事迹,展现世界的美好;又如,在母亲节,拍摄一个留守儿童母亲在外打工的早出外归的场面,及其母亲面对艰辛的生活脸上仍然充满阳光与期待,为自己能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条件而自豪的画面,让留守儿童知道,不是所有的远离都是抛弃,有的父母暂时的离开是为了心里对孩子滚烫的爱……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一项教育类的综合性的攻坚工程。要彻底解决这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需要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法律监护人、教师、学校、社会、国家的共同持续关注、共同努力。在此,强烈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现实中关爱留守儿童,集众人智慧献计献策,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吴霓,丁杰,唐以志,方铭琳,秦行音,杨小慧,冉屏.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2004(10):15-18.
[2]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徐宏升.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