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人知道,4月30日是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日子早在1998年就发扬于美国,很快便获得加拿大、欧洲、新西兰及中国香港的加入,随后,斯里兰卡、印度也都在这一天响应,邀请所有家长尊重孩子的人权,即使他们犯了错,也别体罚,应该以更正面的方式解决
我们家也打小孩,在他们说谎、跟同学打架、争宠抢玩具,甚至一顿饭吃一小时……都会挨打。他们的小小手心泛红的同时,我也经常眼角泛红,心中想着老祖宗的话“不打不成器”、“筷子下出逆子,棒子下出孝子”之类的话,但此刻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要跟各位一同宣示,从今而后,再也不打孩子。
很汗颜,此刻,在我振笔疾书、信誓旦旦的同时,我家那口子正扮演严父。姐弟俩画水彩画到地毯上去,一大片惊心动魄的“泼墨画作”,免不了遭严父一顿强烈“关切”。但自从我们举家到新西兰LongStay后,这位严父在公共场合绝不动手,倒也不是为了孩子的尊严,而是怕警察来“关切”。
“国际不打小孩日”不像六一儿童节那么容易被人们接受。新西兰2007年为了讨论“能不能打孩子”,国会议员争论了大半年,媒体也持续报道了好几个月,篇幅之大,民众参与讨论之热烈,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许多家长认为,政府干涉了他们管教孩子的权利,但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反掌罚法”——不论任何情况,都不能打孩子,只要有热心的邻居检举,警察就会登门调查(这里犯罪率低,警察有的是时间)。视情节轻重起诉家长,最多关5年。所以,不管孩子多可恶,新西兰的爸妈下手前,都会三思而后行。虽有外在法律规范了咱家严父的管教方式,但我衷心希望,他跟所有家长,都能打从心底体认一个事实——“打”没有用,要是有用,又何须第二次呢?何况它将带来无法想像的副作用。
打小孩,真的有必要吗?什么样的道理,是父母言教、身教都讲不清楚的呢?我知道你一定会反驳:“孩子年纪这么小,根本不讲理,要让他‘耗’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数1……2……3……打下去就有效。”是啊,这一掌挥下去,或许有立即的效果,他也许不哭闹,也许三两下把饭吃完,但长期看来,负面效果更多、更大。
专家研究发现,经常遭到体罚的孩子有三个特质,一、他们的叛逆期来得较早,可能小学就会反抗、顶嘴。二、他们会较早离开家庭,寻求自己的独立生活。三、当他们遇到挫折,也会以暴力的方式寻求发泄出口,严重者甚至会自残。这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当父母的之所以处罚他们,就是因为爱啊,怎么会希望他们渐行渐远呢?
如果这一点,还不能说服你停止体罚,那请看哈佛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合作的调查: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常遭到父母骂“笨”,长大后,真的会变得比较笨,而且他们的脑容量会比同年龄孩子,足足小了10%。熊本大学教授友田名美说:“孩子如果遭受言语辱骂的精神压力,脑部发育可能停止。长期缺乏自信,也会让他们自我放弃,成为社会边缘人。”父母言语的杀伤力,往往比打手心、打屁股还惊人。人本基金会也针对台湾的父母进行调查,有78%的父母,打了孩子以后会后悔,觉得自己EQ实在太差,也有高达84%的父母认为,打小孩不只是伤害亲子关系,还会造成夫妻之间的情绪紧绷,全家弥漫在不愉快的低气压里。
所以管教,不该是“父母管,小孩叫”,如果看到这里,你已愿意尝试不打孩子,改采比较正面的方式,我们想和你分享美国最杰出的心理学家:史坦堡博士的教育方式。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请你“假想,演一下,进入孩子的年龄”。
举例来说,若你的孩子三岁,你就必须以三岁小娃的方式思考,为什么他拼命哭闹,把吃进去的食物全吐掉?当你能如此幼稚地思考,答案就很直接了,因为这东西他不喜欢吃。对他吼叫、逼他吃进肚子,怎么会有用呢?你能不能试着去了解,12岁的女儿,为什么爱躲在房间讲电话,总是紧锁房门?当你进入她的脑袋来思考,就会知道,大人不敲门就闯入,偷看她的日记,不重视她的隐私,将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 ’ 当然还有15岁的少男少女,E-mail、在线游戏占用他们全部的时间,如果你也能回溯到那个年龄,难道你没迷过诸葛四郎、琼瑶或武侠小说?还不是一样深深着魔?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就比较有把握说出适当的话。分享他的快乐,他的苦涩;还有,原谅孩子是善变的,昨天他是这样,今天可能又换了别的想法。
体罚,只不过像去连锁店点了一份快餐,吃下去马上就会饱,但事实证明,常吃快餐,绝对不健康。
跟我们一起改变吧,从今天起不打小孩。
责任编辑 王克峰
我们家也打小孩,在他们说谎、跟同学打架、争宠抢玩具,甚至一顿饭吃一小时……都会挨打。他们的小小手心泛红的同时,我也经常眼角泛红,心中想着老祖宗的话“不打不成器”、“筷子下出逆子,棒子下出孝子”之类的话,但此刻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要跟各位一同宣示,从今而后,再也不打孩子。
很汗颜,此刻,在我振笔疾书、信誓旦旦的同时,我家那口子正扮演严父。姐弟俩画水彩画到地毯上去,一大片惊心动魄的“泼墨画作”,免不了遭严父一顿强烈“关切”。但自从我们举家到新西兰LongStay后,这位严父在公共场合绝不动手,倒也不是为了孩子的尊严,而是怕警察来“关切”。
“国际不打小孩日”不像六一儿童节那么容易被人们接受。新西兰2007年为了讨论“能不能打孩子”,国会议员争论了大半年,媒体也持续报道了好几个月,篇幅之大,民众参与讨论之热烈,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许多家长认为,政府干涉了他们管教孩子的权利,但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反掌罚法”——不论任何情况,都不能打孩子,只要有热心的邻居检举,警察就会登门调查(这里犯罪率低,警察有的是时间)。视情节轻重起诉家长,最多关5年。所以,不管孩子多可恶,新西兰的爸妈下手前,都会三思而后行。虽有外在法律规范了咱家严父的管教方式,但我衷心希望,他跟所有家长,都能打从心底体认一个事实——“打”没有用,要是有用,又何须第二次呢?何况它将带来无法想像的副作用。
打小孩,真的有必要吗?什么样的道理,是父母言教、身教都讲不清楚的呢?我知道你一定会反驳:“孩子年纪这么小,根本不讲理,要让他‘耗’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数1……2……3……打下去就有效。”是啊,这一掌挥下去,或许有立即的效果,他也许不哭闹,也许三两下把饭吃完,但长期看来,负面效果更多、更大。
专家研究发现,经常遭到体罚的孩子有三个特质,一、他们的叛逆期来得较早,可能小学就会反抗、顶嘴。二、他们会较早离开家庭,寻求自己的独立生活。三、当他们遇到挫折,也会以暴力的方式寻求发泄出口,严重者甚至会自残。这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当父母的之所以处罚他们,就是因为爱啊,怎么会希望他们渐行渐远呢?
如果这一点,还不能说服你停止体罚,那请看哈佛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合作的调查: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常遭到父母骂“笨”,长大后,真的会变得比较笨,而且他们的脑容量会比同年龄孩子,足足小了10%。熊本大学教授友田名美说:“孩子如果遭受言语辱骂的精神压力,脑部发育可能停止。长期缺乏自信,也会让他们自我放弃,成为社会边缘人。”父母言语的杀伤力,往往比打手心、打屁股还惊人。人本基金会也针对台湾的父母进行调查,有78%的父母,打了孩子以后会后悔,觉得自己EQ实在太差,也有高达84%的父母认为,打小孩不只是伤害亲子关系,还会造成夫妻之间的情绪紧绷,全家弥漫在不愉快的低气压里。
所以管教,不该是“父母管,小孩叫”,如果看到这里,你已愿意尝试不打孩子,改采比较正面的方式,我们想和你分享美国最杰出的心理学家:史坦堡博士的教育方式。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请你“假想,演一下,进入孩子的年龄”。
举例来说,若你的孩子三岁,你就必须以三岁小娃的方式思考,为什么他拼命哭闹,把吃进去的食物全吐掉?当你能如此幼稚地思考,答案就很直接了,因为这东西他不喜欢吃。对他吼叫、逼他吃进肚子,怎么会有用呢?你能不能试着去了解,12岁的女儿,为什么爱躲在房间讲电话,总是紧锁房门?当你进入她的脑袋来思考,就会知道,大人不敲门就闯入,偷看她的日记,不重视她的隐私,将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 ’ 当然还有15岁的少男少女,E-mail、在线游戏占用他们全部的时间,如果你也能回溯到那个年龄,难道你没迷过诸葛四郎、琼瑶或武侠小说?还不是一样深深着魔?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就比较有把握说出适当的话。分享他的快乐,他的苦涩;还有,原谅孩子是善变的,昨天他是这样,今天可能又换了别的想法。
体罚,只不过像去连锁店点了一份快餐,吃下去马上就会饱,但事实证明,常吃快餐,绝对不健康。
跟我们一起改变吧,从今天起不打小孩。
责任编辑 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