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暴露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使得汉字“门”受英语的影响而产生了“丑闻”这一含义。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丑闻往往被称为“XX门”,如以下例句中的“诚信门”“飞线门”“行贿门”:
(1)数字出版遭遇“诚信门”(《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6月4日)
(2)设计遗祸英特尔深陷“飞线门”(《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6月11日)
(3)西门子“行贿门”反思:百年“优等生”为何监管无力(《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5月28日)
需要指出的是,与丑闻相关的“门”在本质上是抽象的,所指称的往往是不光彩、不公正、不合法、不健康的负面事件。日常生活中由具体材料制成的门,如安全门(又称防盗门,以钢铁为主要材料制成)、实木门、塑钢门等在语言文字中出现时,往往使用其本义,不会让人产生与丑闻“门”相关的联想。然而,以下新闻标题中的“玻璃门”显然既不是本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门”,也不是丑闻“门”:
(4)民营企业遭遇“玻璃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6月6日)
(5)厉以宁:非公企业市场准入需穿透“玻璃门”(《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1月20日)
(6)民营经济行业准入遭遇“玻璃门”(《中国审计报》2007年2月12日)
此外,以上例句中的“玻璃门”都带有引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它们使用的不是本义,而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那么“玻璃门”的隐喻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工人日报》(2006年4月21日)一篇题为“打破‘玻璃门’
助推民企健康发展”的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可以让我们对“玻璃门”有大致的了解:
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颁布一年后,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好转,但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存在以罚代管、乱收费、重审批轻监管等行为。尤其在行业准入上,理论上敞开了大门,然而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人仍然被“玻璃门”挡着,进不去。
据此,“玻璃门”的隐喻含义大致可以表述为:非公经济或民企在进入垄断性行业或特殊行业时所面临的无形障碍,如某些限制性政策或行业准入条件。
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认知体验基础。“玻璃门”的认知基础是人们的居住体验。日常生活中,每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多次经由门进出房间,久而久之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进出空间的认知图示。在这一认知图示中,房屋表现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门是连接房屋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必经通道,外面的人要想进入房屋必须经由门。在相关的情境中,这一认知图示可以作为始源域的概念被投射到目标域的认知对象上。“玻璃门”的隐喻认知图示表现为:某种垄断性行业或特殊行业被隐喻为房屋,某些限制性政策或行业准入条件被隐喻为“玻璃门”。那么为什么是“玻璃门”而不是别的材质的门被选为始源域的意象呢?根据概念整合的认知原理,“玻璃门”这个隐喻概念整合了“玻璃”概念中的“透明实体”义素和“容易破碎”义素以及“门”概念中的“必经通道”义素。总体上,“玻璃门”突显的是“无形的障碍”这一隐喻含义。
笔者发现,“玻璃门”在实际语料中突出表现了三个方面的隐喻义素,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它是一种障碍,如:
(7)屡遭“玻璃门”民资仍难入垄断领域(《南方日报》2007年2月2日)
(8)“玻璃门”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甘肃法制报》2007年2月7日)
第二,它是隐性的或不易发现的,如:
(9)非公经济发展遭遇隐性“玻璃门”(《江淮时报》2007年1月12日)
(10)“玻璃门”:民企一进就碰壁(《民营经济报》2006年11月27日)
第三,它是可以打破或拆除的,如:
(11)砸破民企准入“玻璃门”(《证券时报》2006年11月21日)
(12)发展非公经济需要拆除“玻璃门”(《中国改革报》2006年12月5日)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玻璃门”与丑闻“门”在认知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玻璃门”和“无形的障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基于相似性的,因此,“玻璃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而丑闻“门”是抽取了“水门事件”这一丑闻的发生地点“水门”中的“门”来代替丑闻,这说明丑闻和“门”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基于临近性的,因此,丑闻“门”在本质上是转喻性的。
虽然“玻璃门”与丑闻“门”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一方面由于丑闻“门”的影响实在太大,另一方面由于“玻璃门”这种无形障碍往往是针对相对弱势的民企或非公经济的,所以“玻璃门”往往会让人产生与丑闻“门”类似的“不公平、不光彩、不正常、不健康”等负面联想。
(1)数字出版遭遇“诚信门”(《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6月4日)
(2)设计遗祸英特尔深陷“飞线门”(《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6月11日)
(3)西门子“行贿门”反思:百年“优等生”为何监管无力(《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5月28日)
需要指出的是,与丑闻相关的“门”在本质上是抽象的,所指称的往往是不光彩、不公正、不合法、不健康的负面事件。日常生活中由具体材料制成的门,如安全门(又称防盗门,以钢铁为主要材料制成)、实木门、塑钢门等在语言文字中出现时,往往使用其本义,不会让人产生与丑闻“门”相关的联想。然而,以下新闻标题中的“玻璃门”显然既不是本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门”,也不是丑闻“门”:
(4)民营企业遭遇“玻璃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6月6日)
(5)厉以宁:非公企业市场准入需穿透“玻璃门”(《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1月20日)
(6)民营经济行业准入遭遇“玻璃门”(《中国审计报》2007年2月12日)
此外,以上例句中的“玻璃门”都带有引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它们使用的不是本义,而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那么“玻璃门”的隐喻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工人日报》(2006年4月21日)一篇题为“打破‘玻璃门’
助推民企健康发展”的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可以让我们对“玻璃门”有大致的了解:
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颁布一年后,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好转,但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存在以罚代管、乱收费、重审批轻监管等行为。尤其在行业准入上,理论上敞开了大门,然而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人仍然被“玻璃门”挡着,进不去。
据此,“玻璃门”的隐喻含义大致可以表述为:非公经济或民企在进入垄断性行业或特殊行业时所面临的无形障碍,如某些限制性政策或行业准入条件。
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认知体验基础。“玻璃门”的认知基础是人们的居住体验。日常生活中,每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多次经由门进出房间,久而久之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进出空间的认知图示。在这一认知图示中,房屋表现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门是连接房屋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必经通道,外面的人要想进入房屋必须经由门。在相关的情境中,这一认知图示可以作为始源域的概念被投射到目标域的认知对象上。“玻璃门”的隐喻认知图示表现为:某种垄断性行业或特殊行业被隐喻为房屋,某些限制性政策或行业准入条件被隐喻为“玻璃门”。那么为什么是“玻璃门”而不是别的材质的门被选为始源域的意象呢?根据概念整合的认知原理,“玻璃门”这个隐喻概念整合了“玻璃”概念中的“透明实体”义素和“容易破碎”义素以及“门”概念中的“必经通道”义素。总体上,“玻璃门”突显的是“无形的障碍”这一隐喻含义。
笔者发现,“玻璃门”在实际语料中突出表现了三个方面的隐喻义素,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它是一种障碍,如:
(7)屡遭“玻璃门”民资仍难入垄断领域(《南方日报》2007年2月2日)
(8)“玻璃门”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甘肃法制报》2007年2月7日)
第二,它是隐性的或不易发现的,如:
(9)非公经济发展遭遇隐性“玻璃门”(《江淮时报》2007年1月12日)
(10)“玻璃门”:民企一进就碰壁(《民营经济报》2006年11月27日)
第三,它是可以打破或拆除的,如:
(11)砸破民企准入“玻璃门”(《证券时报》2006年11月21日)
(12)发展非公经济需要拆除“玻璃门”(《中国改革报》2006年12月5日)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玻璃门”与丑闻“门”在认知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玻璃门”和“无形的障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基于相似性的,因此,“玻璃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而丑闻“门”是抽取了“水门事件”这一丑闻的发生地点“水门”中的“门”来代替丑闻,这说明丑闻和“门”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基于临近性的,因此,丑闻“门”在本质上是转喻性的。
虽然“玻璃门”与丑闻“门”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一方面由于丑闻“门”的影响实在太大,另一方面由于“玻璃门”这种无形障碍往往是针对相对弱势的民企或非公经济的,所以“玻璃门”往往会让人产生与丑闻“门”类似的“不公平、不光彩、不正常、不健康”等负面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