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企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培养模式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构建基于“双主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通过企实施“企业感知-技培-理论-实训-顶岗”五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对电力电器专业的教学过程的主体、客体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双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职教育的大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只有充分实施企业与学校都积极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1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1 主体双元,企业必须参与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联合企业合作办学,突破学校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片面性,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共同参与管理“班级”、“课程”和“教学”,实现双师结构的教学师资队伍,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1.2 以实践为主的工学结合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一般分为纯理论、理-实一体化和实训类课程三类。根据以往的情况,真正被称为“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只有在顶岗实习阶段,其余课程是在学校课堂完成。基于“双主体”的培养模式,便是就实际的典型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给学生营造实际工作为背景的学习环境。
1.3 创建厂中校,构建教学环境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企业存在着独特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业合作,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必须成为高职教育的另一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实际的职业环境,更加重要胡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物化的社会、人文和制度等方面的环境。
2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
目前“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因此,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企业作为一个与学校同等重要的教学场所。
2.1 深入企业培养职业素养
电力电器类课程完全靠讲解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根据课程的类别和性质,在本专业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四周的感性认知阶段的学习,针对电力电器类课程规定了每个学生在该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任务:
(1)了解所学专业专业毕业后所职业类型和具体岗位。
(2)了解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
(3)使学生明确本岗位所需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课程实施方面,采用讲座,参观和岗位实习等方式,了解各行业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主要分为学生对企业岗位的认知程度,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等几个方面。
2.2 企业参与锤炼专业技能
相对与其他课程而言,电力电器类课程更加专业化、模块化,它不同于其他领域的能力培养,要具备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与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了电力电器的单训指导手册,在培训过程中,将企业的真实工作融入教学过程,以典型的电器设备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任务,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分段分时授课,真正做到了“双主体”授课。
2.3 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理论教学
一改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针对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联合企业开发适合高职教学实用性强的理论教材,修订课程标准,合理分配理论教学课时,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学。
2.4 通过企业参与综合实训获得岗位技能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组要是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获取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真实项目进行任务分解达到培养岗位职业技能的目的,
2.5 顶岗实习培养职业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是知而不能行,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和学习模式。在此期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专业教师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在企业对应岗位上的进一步实践,通过实践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增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技能。
3 结束语
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感知-技培-理论-实训-顶岗”胡五段式教学模式,对每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均与企业进行了高度融合实践,并总结了实实在在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者简介
屠文东,现供职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从事电力电子、电机与控制和电力电器等专业课程胡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100
【关键词】双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职教育的大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只有充分实施企业与学校都积极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1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1 主体双元,企业必须参与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联合企业合作办学,突破学校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片面性,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共同参与管理“班级”、“课程”和“教学”,实现双师结构的教学师资队伍,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1.2 以实践为主的工学结合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一般分为纯理论、理-实一体化和实训类课程三类。根据以往的情况,真正被称为“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只有在顶岗实习阶段,其余课程是在学校课堂完成。基于“双主体”的培养模式,便是就实际的典型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给学生营造实际工作为背景的学习环境。
1.3 创建厂中校,构建教学环境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企业存在着独特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业合作,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必须成为高职教育的另一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实际的职业环境,更加重要胡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物化的社会、人文和制度等方面的环境。
2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
目前“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因此,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企业作为一个与学校同等重要的教学场所。
2.1 深入企业培养职业素养
电力电器类课程完全靠讲解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根据课程的类别和性质,在本专业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四周的感性认知阶段的学习,针对电力电器类课程规定了每个学生在该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任务:
(1)了解所学专业专业毕业后所职业类型和具体岗位。
(2)了解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
(3)使学生明确本岗位所需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课程实施方面,采用讲座,参观和岗位实习等方式,了解各行业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主要分为学生对企业岗位的认知程度,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等几个方面。
2.2 企业参与锤炼专业技能
相对与其他课程而言,电力电器类课程更加专业化、模块化,它不同于其他领域的能力培养,要具备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与企业专家联合制定了电力电器的单训指导手册,在培训过程中,将企业的真实工作融入教学过程,以典型的电器设备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任务,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分段分时授课,真正做到了“双主体”授课。
2.3 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理论教学
一改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针对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联合企业开发适合高职教学实用性强的理论教材,修订课程标准,合理分配理论教学课时,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学。
2.4 通过企业参与综合实训获得岗位技能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组要是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获取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真实项目进行任务分解达到培养岗位职业技能的目的,
2.5 顶岗实习培养职业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是知而不能行,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和学习模式。在此期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专业教师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在企业对应岗位上的进一步实践,通过实践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增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技能。
3 结束语
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感知-技培-理论-实训-顶岗”胡五段式教学模式,对每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均与企业进行了高度融合实践,并总结了实实在在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者简介
屠文东,现供职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从事电力电子、电机与控制和电力电器等专业课程胡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