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岁老人办报,“家庭主编”活出生活别样滋味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亲情不因时空的距离而淡漠,江西省金溪县八十多岁的老人王玉同创出办“家报”维系亲情的新方式,近7年来,老人亲任“家庭主编”,笔耕不辍,创办的《家庭导报》以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王氏家庭成员为读者对象,平均每次以电邮及印刷方式出版发行30多份,至今已出版88期,不仅丰富了晚年生活,平添了乐趣,而且让王氏家庭结出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当地传为佳话。
  
  让亲情不因时空的距离而淡漠,离休老人萌发办家报之念
  
  今年82岁的王玉同是江西省金溪县农行的一名离休干部。他1927年9月出生于江西鄱阳,老家在江西省金溪县,解放前,王玉同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县公安局、供销社、县农行工作。1984年,王玉同从县农行人秘股股长岗位上退下来。
  离休后,王玉同和老伴住在县城,平时在家养花种菜打打门球,物质上充足无忧,虽然如此,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应当再干点有意义的事。
  1998年夏季,神州大地遭遇特大洪水,王玉同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江西省鄱阳县一些乡下遭受洪灾,庄稼颗粒无收,猛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妹妹王小琴在鄱阳县乡下。
  王玉同一共有五个亲妹妹,他排行老大,在他童年时代,正处于抗战时期,当时,王玉同和几个妹妹随祖父辈流落到鄱阳,解放后,王玉同和几个妹妹才返回了家乡金溪,唯独二妹王小琴嫁在了当地没有回来。
  想起阔别多年的二妹王小琴一家因这次洪水遭受严重损失,王玉同揪心般难受,决定带上家人去看望他们。为了帮助二妹一家渡过难关,他又发起号召,希望县城附近的王氏家庭成员为二妹家捐款。
  这年7月,王玉同带着老伴、大儿子王行盛等,包了一辆车来到鄱阳,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二妹王小琴。令王小琴感激涕零的是,大哥他们还给她带来了2000多元捐款。
  从鄱阳回来的路上,王玉同思潮起伏,他想起像二妹王小琴这类亲戚,王家还有很多,有200多名分布于赣、湘、辽、闽、陕、粤、黔7省工作或创业,由于这些亲人远隔千里,沟通机会少,一些亲人几年难得联系一次,亲情难免出现淡漠。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但还是存在缺憾,还不足以把远在四面八方亲戚的信息告诉大家。要是有一种沟通渠道该多好啊!要不自己亲任“家庭主编”办一张“家报”,让亲情在这一平台上倾诉?
  王玉同把这一想法告诉在县农发行工作的大儿子王行盛,听到老爷子一大把年纪放着清福不享要办什么“家报”,这可是要花人力精力和财力的事,王行盛便没有表示支持。
  王玉同回到家又召开家庭会,跟子女小辈们商量办家报的事,可是大伙都没什么热情,有的甚至说有空不如玩玩扑克,打打麻将,劝他不要去操那份闲心!
  虽没有得到儿女小辈们的认同,王玉同仍没放弃办“家报”的念头,时时瞅准机会等待计划出炉。
  2001年7月13日,老伴黄伏莲过六十大寿,王家这一天喜气洋洋,远在各地的王家亲人都赶来祝贺,家中好不热闹。而就在这一天,王玉同全家从电视里看到了中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这消息激动人心,尤其是平日爱好运动的王玉同更是感到无比高兴,当场叫小辈们在院落里放起了一长串鞭炮。而就在这一天晚上,王玉同老人按捺不住兴奋,并打定主意:此时不办这份“家报”,更待何时?
  王玉同开始行动了,为了不让这个计划中途流产,王玉同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一个人。他偷偷地买来刻字用的钢板、蜡光纸,凭着自己多年做文秘写材料出简报的经验,开始一笔一画刻写稿件,白天黑夜趁老伴和儿女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就待在自己卧室伏案写稿。
  他想首先要为这份“家报”取个名,由于这份家报要起正确舆论引导作用,他就取名为《家庭导报》,写好了发刊词,然后自己又写了几首北京申奥成功的感怀诗,并神秘命令在县农行上班的小儿子王小东写篇稿子速速交来,算是完成了首次组稿。
  
  家报出世,离休老人充当“家庭主编”别有滋味
  
  “你们看,这是什么?”2001年8月8日,这份花了王玉同一个星期手写刻印的第一期《家庭导报》横空出世了,等晚上儿女们回到家,老人拿出这散发油墨香的“杰作”向家人展示。儿女们看过之后,个个惊奇不已。
  小儿媳邹丽红是县城一小的教师,她拿起这份用A3纸手写油印共四版的《家庭导报》,不禁朗读起了《序言》:“本报宗旨是为了宣扬五好大家庭和亲属好人好事,弘扬小字辈们勤奋好学,为家争荣,为国争光,争攀高峰,表彰那些积极工作、为国为家默默奉献的人,表彰那些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人,表彰那些勤俭持家、努力劳动的人,表彰那些兄弟妯娌、婆媳、夫妇之间和睦团结精神文明的五好家庭,表彰见义勇为、奋不顾身、舍身救人的勇敢人物……本报还报道大家庭和亲属新闻、文体活动、医疗保健知识、有意义的回忆录、革命故事等,并!登比较好的诗歌、书法、杂谈、报刊文摘,其次,凡我们知道的婚姻、生日等喜事都进行报道,本报以重点表扬好人好事为主,对那些坏人坏事,采取对事不对人批评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树先进,促后进,稳定家庭,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
  “真有趣,咱们的家报不光是报喜,也报忧,还加强家庭的舆论监督。”读着读着,邹丽红也不禁为公公风趣的文笔而捧腹大笑起来。而下面的一则家庭新闻则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简讯:本报讯,6月14日深夜,小竟家遭窃。经调查认定,歹徒越过围墙,潜入室内,盗窃手机两部,价值3000余元,现金1350元,手提包一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未破案。因此,大家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把现金存入银行,将贵重物品收好,围墙上面装上铁丝或玻璃碴,门加固加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家人都乐不可支。看到自己的这一杰作得到儿女们的赞同,王玉同心比蜜甜,当即召开家庭会议,宣布王氏家庭成员主办的《家庭导报》编委会正式成立,主编是自己,编委成员包括大儿子王行盛、小儿子王小东、大儿媳和小儿媳邹丽红等人,要求《家庭导报》为月报,每月出一期,逢国家、家庭大事等特殊时期出增刊,读者对象为分布全国七省的200余名王氏家庭成员,发行量每期34份,为保证稿源像自来水一样不断供给,编委会成员要带头写稿,并要求有一定文化的王氏家庭成员每人每月投稿1至2篇,会上还作了明确分工,为美化《家庭导报》版面,从第二期开始改用电脑排版打印,此工作由小儿子王小东来负责。
  会议一结束,王玉同就将这份家报复印了34份,自己亲自跑邮局寄往全国各地的亲人。
  这期“家报”寄出去以后,王玉同就收到了各地亲人们写来的回信和投稿。其中远在广州工作的外甥荀铁军在来信中写道:“文芳返穗,收到你们寄来的《家庭导报》,看后很是激动,舅舅大人真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家庭导报》的作用不仅是继承祖辈,砥砺后人,最重要的是使大家能了解亲友动态,虽然现在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但仍有局限,尤其是缺乏心与心的沟通,看了你们的文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在信中提出《家庭导报》可以多关注一些亲朋的消息动向,这样有利于亲人们互相联系互相帮助。
  看过之后,老人异常高兴,为了增加家庭新闻信息量,老人还亲自充当一线“新闻记者”角色,每逢亲戚家孩子升学或考上大学,哪家建房乔迁新居等喜事,举办酒席庆贺,王玉同去做客喝酒时,为力求新闻报道真实,数据统计准确,必随身带上笔和笔记本,与亲朋好友一边交谈,一边记录,好回来及时发布家庭新闻。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家庭导报》出了增刊,为了统计地震人员伤亡数字,王玉同拿着本子和笔,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眼睛都不眨一下,盯着画面,热泪横流,一边看一边记录在本子上。
其他文献
终于要分手了,虽然离婚手续还没有办,可是她赌气先拉走东西。满屋的东西不舍得扔下,因为个个带着事关他的回忆。那破旧了半边的小沙发,因为他喜欢斜着靠在上面看电视;那断掉了出水口手柄的热水器,因为他总是要把那个柄往后推;还有那个天蓝色的抱枕,那是他的专用。  他倒大度,说屋里的东西都是你的,你想取什么就取什么,然后丢下欲哭无泪的她。  争吵是在上个月开始的。婚姻相处久了,爱情也渐渐由浓转淡,由相互的礼貌
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曾有过两次婚姻。前妻王莉莉因车祸去世后给他留下了年仅3岁的女儿陈珑。直到几年后,陈忠和才渐渐从失去前妻的伤痛中走出来,再次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然而,再婚的幸福却由于年幼女儿的误解而横生枝蔓,陈忠和无奈成了妻子女儿间的“夹板”男人……然而陈忠和没有放弃,最终凭着一腔真情和像对待中国女排一样的执著,解开了女儿十几年难解的心结,在妻子与女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再婚忽略女儿情感,婚
2008年4月上旬,继中央电视台一套之后,很多电视台在热播电视剧《乡村爱情2》,剧中那些个性鲜明的普通人物成了令人关注的焦点,饰演淳朴村姑“谢大脚”的于月仙也一“脚”成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于月仙长相漂亮洋气,而且她真实的爱情和饰演的“乡村爱情”反差很大,颇具浪漫感和文化味呢!    工作的掩护下,爱情之花悄悄萌芽    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个工人家庭,她是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解藥要提前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