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知名作家,生于科隆,大学学习文学,“二战”期间应征入伍,曾负过伤,当过俘虏。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擅长刻画士兵形象,以展现战争给德意志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六七十年代伯尔创作的主题更为广阔,形象描绘西德社会经济奇迹阶段小人物的生活。因为其作品“兼具对时代广阔的透视以及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伯尔在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伯尔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小品文《工作道德堕落的轶事》讲述了欧洲西海岸某港口一名游客与一位渔夫相遇的故事。渔夫以打鱼为生,每日捕的鱼足够吃便不再出海,他喜欢在海边打盹、晒太阳。他按照需要的原则生活,颇有老子笔下隐士的风范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对渔夫而言,生活的目的即生活本身,他生活在眼前、当下,我们姑且称他为前现代人。而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游客则无论如何理解不了渔夫的思维模式,不了解为什么渔夫不愿意每天多出海几次,进而添置更好的捕鱼设备,孜孜以求扩展自己的产业。在游客对理想生活模式的构想中充斥着算计与数字,数量的增长成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他不关心生活的质,产品的数量与规模成为他的人生目标,这恰恰符合当时德国经济腾飞期大多数人的生活原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游客是一位典型的现代人。
精明的现代人理性精确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到达旅游景点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摄影,摄影体现了一种人对摄影对象的占有关系,它意味着游客通过这种方式把自然风光置于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自启蒙运动始,上帝被请下神坛,人自诩为万物之灵,自信可以通过理性掌控大自然。游客平日里在工作世界里奔波忙碌,旅行的初衷是为了享受大自然,但他身在自然之中时却忙于将自然收入囊中,将田园装入胶卷。与怡然自得、打着盹、享受阳光的渔夫截然不同,渔夫与自然融于一体,不分彼此;此时的自然对游客而言却是陌生的,他将自然割裂为断片(蓝天、绿海、浪花、黑船等等),而后一一占为己有;他的身体无法与自然直接接触交流,而是必须借助现代技术媒介——相机,相机成为游客的身体器官一手的延伸,他通过摄影占有自然,而非享受自然。
现代人不仅仅对自然陌生,对他人同样感到陌生。文本中的渔夫轻松自然地与游客进行身体的接触,他偶尔拍拍游客的肩膀或者背部,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可以想象,渔夫平日的交际氛围与游客的截然不同,前者是更缓慢亲近的乡村生活,后者则是高速运转的城市氛围。渔夫的生活节奏缓慢,和其他人交流的时间长、频率高,了解交往圈子里其他人的个性特点,和周围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是一种温情的类似家庭成员的,甚至和相对陌生的游客交往也像对待家人一样,和家人的身体接触只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反观游客这样的现代人,首先冷酷务实的生活原则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大城市的瞬息万变给神经过多刺激,以至于现代人为节约时间保存自己有限的精力,甚至主动避免与其他人的过多接触。现代人的彼此疏离可以从他们彼此之间鲜见的身体接触看出来。故事里我们看不到一处游客直接以身体接触渔夫,最近距离的接触是游客将一包烟放在渔夫手上,并给他点上一根烟。敬烟是一种表达问候的符号,一种交际媒介,游客在与他人交流时必须借助敬烟这种媒介,烟作为文化符号一方面连接着游客与他人的身体,另一方面却表明了游客身体与他人身体之间的冷冰冰的界限。
游客作为现代人,理性是他的生活原则,他相信身体是可以被理智所操控的,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力,他特意腾出双手,以手势试图说服渔夫接受自己的理性逻辑,将财富无限增值。但身体并非如游客自信的那样随心所欲,完全听从理智的指挥。在滔滔不绝谈论宏伟发展远景时,他数次兴奋得说不出话,语流中断。雄心勃勃的游客展望未来,他的精神沉醉于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的想象中,但他的身体却发出了不太和谐的音符,他的嗓音违背他的意愿,一再妨碍他自如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当游客的精神已经适应现代效率、高速、多变的生活节奏时,他的身体未必跟得上精神的步伐,宏伟的发展远景令身体艰于呼吸,从而导致语流的一再中断。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妄想症使得游客的身体与精神彼此陌生。
原本享受生活是人生的目的,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财产的最大化而努力的过程中,现代人日渐淡忘原本的人生目标,或者如纪伯伦感叹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起初作为手段的工作却异化颠覆为目的本身。游客眼看着鱼儿自由自在,渔夫却视而不见,这令他烦躁不安,占有欲成为作为现代人的游客的强迫症。
在人生目标与手段彼此陌生之余,游客的人生也被分割为工作的现在与退休的未来,生活被分割为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由此工作将原本均质整体的一个人异化成了碎片。故事中的游客还有另一个称呼“陌生人”,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对于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是陌生的,更说明现代人对外在自然、对他人、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陌生。
工作道德堕落的跌轶事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伧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嘛,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
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直直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这一连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莫名其妙;使人颇感困窘,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克服这尴尬的场面。
“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渔夫摇摇头。
“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渔夫点点头。
“您不出海捕鱼?”
渔夫摇摇头,游客心里开始感觉焦急。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的身体健康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出海捕鱼的机会而感到十分惋惜。
“噢,您觉得不太舒服?”
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我身体特棒,”他说,“我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他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他的体格多么像运动员。“我的身体棒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再也抑制不住那个像要炸开他心脏的问题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出去打鱼呢?”
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简短的。“因为今天一早已经出去打过鱼了。”
“打得多吗?”收获大极了,所以用不着再出去了。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二十几条青花鱼……”
渔夫这时完全醒了,变得随和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并且宽慰地拍拍游客的肩膀。他觉得,游客脸上忧心忡忡的神情虽然有点多余,但却说明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呀。
“我甚至连明天和后天的鱼都打够了,”他用这句话来宽慰这位陌生人的心,“您抽支我的烟吗?”
“好,谢谢。”
两人嘴里都叼着烟卷,随即响起第五次‘咔嚓”声。陌生人摇着头,往船沿上坐下,放下手里的照相机,因为他现在要腾出两只手来强调他说的话。
“当然,我并不想干预您的私事,”他说,“但是请您想一想,要是您今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那您就可以捕到三十几条,四十多条,五六十条,甚至一百多条青花鱼……请您想一想。”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不只是今天,”游客继续说,“而且明天、后天、每个好天气都出去捕二三次,或许四次——您知道,那情况将会是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不出一年您就可以买辆摩托,两年就可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了渔轮;有了两条船或者那条渔轮,您当然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一有朝一孵拥有两条渔轮,您就可以……”他兴奋得一时间连话都说础来了,“您就可以建一座小冷库,也许可以盖一座熏鱼厂随后再开一个生产各种渍汁鱼的罐头厂、您可以坐着直升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捕大马哈鱼的权利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需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陌生人兴奋得又说不出话了。他摇摇头,内心感到无比忧虑,度假的乐趣几乎已经无影无踪。他凝视着滚滚而来的排浪,浪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然后,”他说,但是由于激动他又语塞了。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吃呛了的孩子。“然后怎么样?”他轻声地问。
“然后嘛,”陌生人以默默的兴奋心情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若有所思,因为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工作,是为了终有一天不再必须工作;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
伯尔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小品文《工作道德堕落的轶事》讲述了欧洲西海岸某港口一名游客与一位渔夫相遇的故事。渔夫以打鱼为生,每日捕的鱼足够吃便不再出海,他喜欢在海边打盹、晒太阳。他按照需要的原则生活,颇有老子笔下隐士的风范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对渔夫而言,生活的目的即生活本身,他生活在眼前、当下,我们姑且称他为前现代人。而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游客则无论如何理解不了渔夫的思维模式,不了解为什么渔夫不愿意每天多出海几次,进而添置更好的捕鱼设备,孜孜以求扩展自己的产业。在游客对理想生活模式的构想中充斥着算计与数字,数量的增长成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他不关心生活的质,产品的数量与规模成为他的人生目标,这恰恰符合当时德国经济腾飞期大多数人的生活原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游客是一位典型的现代人。
精明的现代人理性精确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到达旅游景点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摄影,摄影体现了一种人对摄影对象的占有关系,它意味着游客通过这种方式把自然风光置于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自启蒙运动始,上帝被请下神坛,人自诩为万物之灵,自信可以通过理性掌控大自然。游客平日里在工作世界里奔波忙碌,旅行的初衷是为了享受大自然,但他身在自然之中时却忙于将自然收入囊中,将田园装入胶卷。与怡然自得、打着盹、享受阳光的渔夫截然不同,渔夫与自然融于一体,不分彼此;此时的自然对游客而言却是陌生的,他将自然割裂为断片(蓝天、绿海、浪花、黑船等等),而后一一占为己有;他的身体无法与自然直接接触交流,而是必须借助现代技术媒介——相机,相机成为游客的身体器官一手的延伸,他通过摄影占有自然,而非享受自然。
现代人不仅仅对自然陌生,对他人同样感到陌生。文本中的渔夫轻松自然地与游客进行身体的接触,他偶尔拍拍游客的肩膀或者背部,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可以想象,渔夫平日的交际氛围与游客的截然不同,前者是更缓慢亲近的乡村生活,后者则是高速运转的城市氛围。渔夫的生活节奏缓慢,和其他人交流的时间长、频率高,了解交往圈子里其他人的个性特点,和周围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是一种温情的类似家庭成员的,甚至和相对陌生的游客交往也像对待家人一样,和家人的身体接触只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反观游客这样的现代人,首先冷酷务实的生活原则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大城市的瞬息万变给神经过多刺激,以至于现代人为节约时间保存自己有限的精力,甚至主动避免与其他人的过多接触。现代人的彼此疏离可以从他们彼此之间鲜见的身体接触看出来。故事里我们看不到一处游客直接以身体接触渔夫,最近距离的接触是游客将一包烟放在渔夫手上,并给他点上一根烟。敬烟是一种表达问候的符号,一种交际媒介,游客在与他人交流时必须借助敬烟这种媒介,烟作为文化符号一方面连接着游客与他人的身体,另一方面却表明了游客身体与他人身体之间的冷冰冰的界限。
游客作为现代人,理性是他的生活原则,他相信身体是可以被理智所操控的,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力,他特意腾出双手,以手势试图说服渔夫接受自己的理性逻辑,将财富无限增值。但身体并非如游客自信的那样随心所欲,完全听从理智的指挥。在滔滔不绝谈论宏伟发展远景时,他数次兴奋得说不出话,语流中断。雄心勃勃的游客展望未来,他的精神沉醉于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的想象中,但他的身体却发出了不太和谐的音符,他的嗓音违背他的意愿,一再妨碍他自如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当游客的精神已经适应现代效率、高速、多变的生活节奏时,他的身体未必跟得上精神的步伐,宏伟的发展远景令身体艰于呼吸,从而导致语流的一再中断。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妄想症使得游客的身体与精神彼此陌生。
原本享受生活是人生的目的,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财产的最大化而努力的过程中,现代人日渐淡忘原本的人生目标,或者如纪伯伦感叹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起初作为手段的工作却异化颠覆为目的本身。游客眼看着鱼儿自由自在,渔夫却视而不见,这令他烦躁不安,占有欲成为作为现代人的游客的强迫症。
在人生目标与手段彼此陌生之余,游客的人生也被分割为工作的现在与退休的未来,生活被分割为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由此工作将原本均质整体的一个人异化成了碎片。故事中的游客还有另一个称呼“陌生人”,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对于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是陌生的,更说明现代人对外在自然、对他人、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陌生。
工作道德堕落的跌轶事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伧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嘛,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
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直直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这一连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莫名其妙;使人颇感困窘,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克服这尴尬的场面。
“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渔夫摇摇头。
“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渔夫点点头。
“您不出海捕鱼?”
渔夫摇摇头,游客心里开始感觉焦急。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的身体健康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出海捕鱼的机会而感到十分惋惜。
“噢,您觉得不太舒服?”
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我身体特棒,”他说,“我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他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他的体格多么像运动员。“我的身体棒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再也抑制不住那个像要炸开他心脏的问题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出去打鱼呢?”
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简短的。“因为今天一早已经出去打过鱼了。”
“打得多吗?”收获大极了,所以用不着再出去了。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二十几条青花鱼……”
渔夫这时完全醒了,变得随和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并且宽慰地拍拍游客的肩膀。他觉得,游客脸上忧心忡忡的神情虽然有点多余,但却说明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呀。
“我甚至连明天和后天的鱼都打够了,”他用这句话来宽慰这位陌生人的心,“您抽支我的烟吗?”
“好,谢谢。”
两人嘴里都叼着烟卷,随即响起第五次‘咔嚓”声。陌生人摇着头,往船沿上坐下,放下手里的照相机,因为他现在要腾出两只手来强调他说的话。
“当然,我并不想干预您的私事,”他说,“但是请您想一想,要是您今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那您就可以捕到三十几条,四十多条,五六十条,甚至一百多条青花鱼……请您想一想。”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不只是今天,”游客继续说,“而且明天、后天、每个好天气都出去捕二三次,或许四次——您知道,那情况将会是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不出一年您就可以买辆摩托,两年就可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了渔轮;有了两条船或者那条渔轮,您当然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一有朝一孵拥有两条渔轮,您就可以……”他兴奋得一时间连话都说础来了,“您就可以建一座小冷库,也许可以盖一座熏鱼厂随后再开一个生产各种渍汁鱼的罐头厂、您可以坐着直升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捕大马哈鱼的权利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需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陌生人兴奋得又说不出话了。他摇摇头,内心感到无比忧虑,度假的乐趣几乎已经无影无踪。他凝视着滚滚而来的排浪,浪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然后,”他说,但是由于激动他又语塞了。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吃呛了的孩子。“然后怎么样?”他轻声地问。
“然后嘛,”陌生人以默默的兴奋心情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若有所思,因为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工作,是为了终有一天不再必须工作;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