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住一所学校,不如去改变一所学校。”采访骆少毅校长的过程中,问起他主动申请调任到市十四中任职的原因时,他是这样回答我们的。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校长对教育的情怀。1998年至2003年,因骆少毅的妻子曾是市十四中教师的关系,骆少毅一直住在市十四中的教师宿舍里,对市十四中有着很深的感情。2011年后,市十四中办学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市十四中需要有人来点燃教师心中的一把火。”2015年,骆少毅主动向武江区教育局提出了调到市十四中工作的申请,毅然决定为市十四中带去“火种”。“你放手一试吧。”他的这一申请得到了武江区教育局的支持,随后被任命为市十四中校长。
基于对学校管理团队与教师团队的了解与信任,到市十四中后,骆少毅并没有立刻就乘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势头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而是秉持着自己多年来身为校长的一贯沉稳的作风,对中层管理团队进行微调并加以优化,关心教师、尊重教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教师。骆少毅说:“我相信市十四中的教师团队,曾经辉煌过的他们一定不会甘于人后,所以我来了之后,在把握好学校发展总方向的基础上,充分放手让他们干,我更多的是做好‘穿针引线’的服务工作。”管理团队治理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的教育主动性与自觉性得到激励,最后受惠的是每一个学生。自骆少毅“掌舵”市十四中后,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大幅改善。
在校风逐渐扭转的同时,骆少毅提出了“发展特色,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办学宗旨。“办学宗旨要依据学校实际来确定。”关于办学宗旨,曾在多个学校做过校长的骆少毅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在市十一中时,我提出了‘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宗旨;后来到了市九中,我提出‘成才先成人’的宗旨;在市十四中,我则提出‘发展特色,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宗旨。因为在市十四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以必须让孩子先体验成功。”为此,骆少毅大力支持学校的特色传承,如田径、剪纸等。如今,市十四中已形成了体育与艺术、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 教育”三大特色。
“不累。我希望孩子们都可以拥有梦想,都可以实现梦想。”在市十四中的操场上,当记者问到杨韬老师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无偿为孩子们进行体育田径课外训练累不累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教师对教育的情怀。2002年,杨韬从韶关学院体育系毕业,通过韶关市武江区教育局招聘,分配到市十四中工作至今。15年来,杨韬一直坚持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训练田径项目。尽管市十四中教学质量一度陷入“低谷”,尽管这些工作一直是“分外之事”,但是杨韬始终坚守,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市十四中的“韶关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起,学校参加武江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三届荣获总分第一名;2016年5月,学校参加韶关市田径锦标赛获得14岁年龄组第一名5人次,是唯一一支学校代表队。近五年,学校田径队共有14人被广东北江中学以田径特长生特招。在市十四中,和杨韬一样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教师还有很多。例如,学校美术教师陈国娟辛勤耕耘,细心钻研,创生了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和激励创新的美术特色教学模式,还尝试开发了校本课程,她辅导的学生有4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美术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骆少毅勇担当的教育情怀与对教师的信任之心、服务之情,让市十四中的校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而市十四中这些对教育有担当、有情怀的教师,也让骆少毅的教育情怀与信任有了安放之地。这是一种互相传递的正能量教育情怀。
“不要只是采访我,请多采访我的团队。”在刘文燕心中,学校“幸福”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在于每一个教师都能幸福地教学。如此,才有幸福的校园,孩子们才能真正幸福地成长。
每年九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对于金福园小学的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开学的日子,而且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教师团队建设又来了。所有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商量出各自的队徽、队名和口号,再选择展示形式,如歌唱、演讲、民乐等,接着就是紧张的排练。在9月10日,也就是教师节当天,金福园小学都会隆重拉开教师团队大赛的帷幕。有比赛就一定有胜负之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寓教于乐的幸福团队建设之中,教师之间所磨合出来的默契和产生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着这样无限默契、凝聚力及幸福感的团队,金福园小学才能不断创造出那么多跨学科的特色项目,如“衍纸”这一指尖上的艺术,就是美术老师和班主任共同带着学生建构起来的;幸福大课间中的功夫扇、足球操,则是体育老师与音乐老师合作无间的产物。
我们相信,在武江区,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情怀背后所展现的鲜活教育故事远不止这些。这与武江区倡导的教育发展理念不无关系。武江区以“促进高位均衡,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以教育均衡促进社会和谐。基于此,武江区始终秉持教育最初的目的,关注生命的成长,注重精神的培育,致力于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强师兴教。为此,武江区大力加强校长教师能力素养建设,牢固树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思想,不断提升校长队伍素质,以校长科学的决策能力、较强的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能力、优秀的人格魅力成就好学校;积极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教育活动、推进“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爱生、爱教、爱校”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511乡村教师培训”“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等项目,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初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有作为、能作為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学生的自由生长与个性成长注入正能量。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校长对教育的情怀。1998年至2003年,因骆少毅的妻子曾是市十四中教师的关系,骆少毅一直住在市十四中的教师宿舍里,对市十四中有着很深的感情。2011年后,市十四中办学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市十四中需要有人来点燃教师心中的一把火。”2015年,骆少毅主动向武江区教育局提出了调到市十四中工作的申请,毅然决定为市十四中带去“火种”。“你放手一试吧。”他的这一申请得到了武江区教育局的支持,随后被任命为市十四中校长。
基于对学校管理团队与教师团队的了解与信任,到市十四中后,骆少毅并没有立刻就乘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势头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而是秉持着自己多年来身为校长的一贯沉稳的作风,对中层管理团队进行微调并加以优化,关心教师、尊重教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教师。骆少毅说:“我相信市十四中的教师团队,曾经辉煌过的他们一定不会甘于人后,所以我来了之后,在把握好学校发展总方向的基础上,充分放手让他们干,我更多的是做好‘穿针引线’的服务工作。”管理团队治理能力得以提升,教师的教育主动性与自觉性得到激励,最后受惠的是每一个学生。自骆少毅“掌舵”市十四中后,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大幅改善。
在校风逐渐扭转的同时,骆少毅提出了“发展特色,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办学宗旨。“办学宗旨要依据学校实际来确定。”关于办学宗旨,曾在多个学校做过校长的骆少毅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在市十一中时,我提出了‘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宗旨;后来到了市九中,我提出‘成才先成人’的宗旨;在市十四中,我则提出‘发展特色,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宗旨。因为在市十四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以必须让孩子先体验成功。”为此,骆少毅大力支持学校的特色传承,如田径、剪纸等。如今,市十四中已形成了体育与艺术、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 教育”三大特色。
“不累。我希望孩子们都可以拥有梦想,都可以实现梦想。”在市十四中的操场上,当记者问到杨韬老师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无偿为孩子们进行体育田径课外训练累不累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教师对教育的情怀。2002年,杨韬从韶关学院体育系毕业,通过韶关市武江区教育局招聘,分配到市十四中工作至今。15年来,杨韬一直坚持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训练田径项目。尽管市十四中教学质量一度陷入“低谷”,尽管这些工作一直是“分外之事”,但是杨韬始终坚守,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市十四中的“韶关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起,学校参加武江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三届荣获总分第一名;2016年5月,学校参加韶关市田径锦标赛获得14岁年龄组第一名5人次,是唯一一支学校代表队。近五年,学校田径队共有14人被广东北江中学以田径特长生特招。在市十四中,和杨韬一样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教师还有很多。例如,学校美术教师陈国娟辛勤耕耘,细心钻研,创生了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和激励创新的美术特色教学模式,还尝试开发了校本课程,她辅导的学生有4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美术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骆少毅勇担当的教育情怀与对教师的信任之心、服务之情,让市十四中的校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而市十四中这些对教育有担当、有情怀的教师,也让骆少毅的教育情怀与信任有了安放之地。这是一种互相传递的正能量教育情怀。
“不要只是采访我,请多采访我的团队。”在刘文燕心中,学校“幸福”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在于每一个教师都能幸福地教学。如此,才有幸福的校园,孩子们才能真正幸福地成长。
每年九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对于金福园小学的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开学的日子,而且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教师团队建设又来了。所有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商量出各自的队徽、队名和口号,再选择展示形式,如歌唱、演讲、民乐等,接着就是紧张的排练。在9月10日,也就是教师节当天,金福园小学都会隆重拉开教师团队大赛的帷幕。有比赛就一定有胜负之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寓教于乐的幸福团队建设之中,教师之间所磨合出来的默契和产生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着这样无限默契、凝聚力及幸福感的团队,金福园小学才能不断创造出那么多跨学科的特色项目,如“衍纸”这一指尖上的艺术,就是美术老师和班主任共同带着学生建构起来的;幸福大课间中的功夫扇、足球操,则是体育老师与音乐老师合作无间的产物。
我们相信,在武江区,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情怀背后所展现的鲜活教育故事远不止这些。这与武江区倡导的教育发展理念不无关系。武江区以“促进高位均衡,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以教育均衡促进社会和谐。基于此,武江区始终秉持教育最初的目的,关注生命的成长,注重精神的培育,致力于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强师兴教。为此,武江区大力加强校长教师能力素养建设,牢固树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思想,不断提升校长队伍素质,以校长科学的决策能力、较强的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能力、优秀的人格魅力成就好学校;积极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教育活动、推进“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爱生、爱教、爱校”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511乡村教师培训”“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等项目,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初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有作为、能作為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学生的自由生长与个性成长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