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MJ won the first-class award for the outstanding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a
【出 处】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发表日期】
:
1993年106期
其他文献
淋巴水肿是肢体顽固性增粗的常见的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虽然治疗方法诸多,但仍无一种方法能够治愈淋巴水肿,近年来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的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机制、不同皮瓣的选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围手术期的处理作一综述。
由于对淋巴系统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后的归转了解得很不够,也因为缺少先进的、分辨率高的影像检查手段,淋巴水肿的治疗难有突破。早期的外科手术治疗大都带有盲目性,难以严格规范适应证。当前综合消肿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开展的多模态的淋巴显像新技术提升了淋巴循环障碍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外周淋巴水肿的治疗也应该有新的要求和预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外周淋巴水肿
目的检测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 -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C57BL/6J小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水平,探讨TCDD诱发腭裂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关性。方法48只C57BL/6 J近交系孕鼠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小鼠妊娠第10.5天(gestation day,GD10.5)时,一次性给予孕鼠分别灌服2
目的探讨局部组织水分测试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61例,采用组织介电常数方法测量患者双侧上臂和前臂腹侧及背侧中点的局部组织水分。同时用卷尺测量双侧上臂和前臂周径,分别计算患臂与健臂的局部组织水分比及周径比。结果前臂周径差≥2 cm、上臂腹侧局部组织水分比≥1.2、前臂腹侧局部组织水分比≥1.2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9.5%、39.3%和5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淋巴管造影在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术中应用吲哚菁绿淋巴造影进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患者共6例,3例预防性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和3例治疗性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4岁,中位年龄46.5岁。结果术中共进行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6次。术后随访7~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例预防性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
目的观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腭裂隙内骨再生情况,探究其对牙弓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牙颌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高分辨平扫。在观察组中,根据是否有骨桥形成进一步分为有骨桥形成组、无骨桥形成组。测量有骨桥形成组再生骨的情况;分别测量观察组及对照组牙弓前段、中段、后段宽度,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观察组共计25例腭突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米脂肪和结构脂肪移植在改善眶周软组织容积缺失、暗沉及细纹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大腿作为脂肪供区,采用Coleman的结构脂肪移植技术获取结构脂肪,Tonnard的纳米脂肪技术获取纳米脂肪,将得到的结构脂肪在眶周凹陷处多层次、多隧道、少量均匀地注射,同时将得到的纳米脂肪均匀注射在眶周细纹及暗沉部位的真皮及皮下层内。结果共治疗48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42例患者
目的探讨双重固定法改良三点微创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对82例患者行改良三点微创重睑术。于上睑设计内、中、外3个3 mm小切口,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和睑板前脂肪,分深、浅2层分别将切口深面的睑板前筋膜与眼轮匝肌和皮肤进行缝合固定,形成重睑。结果随访3~18个月,患者均在7~12 d内完全消肿,重睑线形成持久、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瘢痕不明显,满意度高。结论双重固定法改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