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货币流通速度作为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政策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论是按M1口径还是按M2口径测算,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货币流通速度为何逐年下降,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M1 M2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货币流通速度是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一定时期内有效总需求的大小,并通过有效总需求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货币流通量可以看成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而货币流通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货币当局所不能控制的,它是由交易和支付制度、人们遵守制度的程度、人们对未来情况预期、利率、信用的发达速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其他“与流通中货币量没有明显关系”的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当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曾总结出1∶8的货币投放比率。但在改革开放进入经济转轨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将结合我国近年的经济实践,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分析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GDP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与此相反,货币流通速度则逐年递减,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所谓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活动在国民經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也就是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一般以M2/GDP(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作为衡量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个体、私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货币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逐年下降。
2.超量的货币发行
货币发行超过经济增长的需求量,是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经济中的超额货币供给提供了吸纳功能。在1985年~1996年间,我国经济吸收超量货币发行的能力下降,超量发行的货币转变成通货膨胀释放出来,但1996年~2004年,M2的急剧膨胀并未通过通货膨胀释放出来。增发的M2中,有相当部分转变为各种不良资产沉淀下来。巨额的资产沉淀,必然会导致M2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
3.通货紧缩局面及其造成的心理预期
1996年我国经济“软着陆”后,物价水平下降,通货膨胀率直线下降,形成通货紧缩,流通领域的过量货币难以及时通过价格上涨表现出来,只能滞留于流通之外,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同时,通货紧缩局面造成不良的社会预期,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居民的消费心理趋于成熟,使消费交易逐渐趋于冷淡,居民预期收入的减少使其即期消费更谨慎,储蓄意愿增强,消费活动不活跃,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4.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
通货紧缩及人们心理预期导致消费市场不活跃,使货币从消费市场转入金融市场。如果此时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进入企业投资领域,也能加速货币周转,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由于当前货币传导机制中存在种种障碍,导致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提高,证券市场资金大量滞留于一二级市场,从而降低了货币创造乘数,大量闲置资金的存在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
5.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体制约束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带有明显的制度背景。其中包括,不合理的利率结构、政策干预带来的交易成本上升、二元体制及相关政策背景导致的贫富分化,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制度改革,成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鉴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调控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通过利率调控、货币发行量控制、国家举债消费等多项措施鼓励消费、活跃资本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加速货币周转,有效地调节和引导货币流通速度,使之向着有利于货币政策实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
[2]郭燕:近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滞缓的原因分析.甘肃金融,2001(9)
[3]戴金平等:中国货币政策障碍机制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0(2)
[4]耿中元: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特征.经济论坛,2007(16)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M1 M2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货币流通速度是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一定时期内有效总需求的大小,并通过有效总需求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货币流通量可以看成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而货币流通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货币当局所不能控制的,它是由交易和支付制度、人们遵守制度的程度、人们对未来情况预期、利率、信用的发达速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其他“与流通中货币量没有明显关系”的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当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曾总结出1∶8的货币投放比率。但在改革开放进入经济转轨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将结合我国近年的经济实践,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分析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以及GDP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与此相反,货币流通速度则逐年递减,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所谓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活动在国民經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也就是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一般以M2/GDP(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作为衡量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个体、私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货币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逐年下降。
2.超量的货币发行
货币发行超过经济增长的需求量,是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经济中的超额货币供给提供了吸纳功能。在1985年~1996年间,我国经济吸收超量货币发行的能力下降,超量发行的货币转变成通货膨胀释放出来,但1996年~2004年,M2的急剧膨胀并未通过通货膨胀释放出来。增发的M2中,有相当部分转变为各种不良资产沉淀下来。巨额的资产沉淀,必然会导致M2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
3.通货紧缩局面及其造成的心理预期
1996年我国经济“软着陆”后,物价水平下降,通货膨胀率直线下降,形成通货紧缩,流通领域的过量货币难以及时通过价格上涨表现出来,只能滞留于流通之外,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同时,通货紧缩局面造成不良的社会预期,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居民的消费心理趋于成熟,使消费交易逐渐趋于冷淡,居民预期收入的减少使其即期消费更谨慎,储蓄意愿增强,消费活动不活跃,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4.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
通货紧缩及人们心理预期导致消费市场不活跃,使货币从消费市场转入金融市场。如果此时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进入企业投资领域,也能加速货币周转,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由于当前货币传导机制中存在种种障碍,导致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提高,证券市场资金大量滞留于一二级市场,从而降低了货币创造乘数,大量闲置资金的存在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
5.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体制约束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带有明显的制度背景。其中包括,不合理的利率结构、政策干预带来的交易成本上升、二元体制及相关政策背景导致的贫富分化,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制度改革,成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鉴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调控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通过利率调控、货币发行量控制、国家举债消费等多项措施鼓励消费、活跃资本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加速货币周转,有效地调节和引导货币流通速度,使之向着有利于货币政策实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
[2]郭燕:近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滞缓的原因分析.甘肃金融,2001(9)
[3]戴金平等:中国货币政策障碍机制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0(2)
[4]耿中元: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特征.经济论坛,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