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进入物理课堂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k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定律的获得都是建立在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物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然物理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变得没有生命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和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远大于其他学科,这正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逐渐降低、淡化,甚至于厌烦,更有的戏说物理是“无理”。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子出在教师身上,出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更出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教师常常以种种理由或借口,把物理教学局限于常规的讲述层面上(农村中学尤为普遍)。大纲、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能很有效的得以落实。教师以讲代演,学生以背代做,把本应是“做”的物理变成了“说”物理,“背”物理,使物理变得空洞苦涩,抽象难学。要使物理教学生机勃勃,学生学习兴趣经久不衰,教学中就必须克服“言之无物”,空洞讲述这一致命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物理课堂,将大大提高并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动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用趣味性实验导入新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索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尤其是新课的引人,合理地创设情景会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例如讲“惯性”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段客车起动和突然刹车时乘客的倒向,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次的倒向不一样?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引起思考一平时那么熟悉的现象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呢?让学生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自然会集中精力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讲“浮力”时,老师首先提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和沉在水中的铁块哪一个受到的浮力大?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木块受的浮力大,老师马上设计一个实验测出漂浮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在水中的铁块所受的浮力。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看法相矛盾,这样学生会感到好奇,更想揭开谜底,进而激起他们的思索,探索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递进情景,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学生掌握概念,掌握知识,学习探索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讲“液体压强”一节时,老师可准备两个装矿泉水的瓶子,一瓶装满,一瓶未满,拧紧瓶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哪个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强大?问题二,把其中的一个瓶子倒过来,此时瓶盖受的压强与原来瓶底受的压强一样吗?学生通过答以上问题,对液体压强公式的认识就较为明确了。
  
  三、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新奇的、有趣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给他们带来乐趣。有一些枯燥的物理概念他们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可以把这些概念融合在一块儿,设计成实验,这样会使他们学起来更轻松。例如,讲“功、功率、机械效率”三个量时,如果老师只直接告知学生三者没有联系,至于为什么学生却并不清楚。为此,可以设计成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设计方案:每个同学抱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测出自己做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然后大家集体讨论选出“全班之最”,上楼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机械效率最高的四项冠军分别由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问题上,为什么做功多的功率不是最大的?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的?为什么上楼最快的做功也不是最多的?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课,把本来混淆不清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把理论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总之,兴趣能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对提高教学成绩起着显著的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知学、好学、乐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以这样的方式走进课堂。物理课将变得其乐融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突飞猛进。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设计编制学案是核心,科学、高效使用学案是关键。  关键词:主体性 探索性 灵活性原则 “学习目标一学法指导一学习程序”地理学案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如何将先进的教育与学习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成地理课堂中学
期刊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而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深入了解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将它应用于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某种情绪或情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期刊
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是理性和情感的互渗、交融,是一部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宝典,而镌于其中的古典诗词就可以说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感情印记,千百年来,作为抒情的载体而历久不衰。古典诗词讲求“含蓄”,是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把所描绘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即“文学意境”,是古诗词的真正内涵,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再现于学生的主要目标。  但是在实际的诗词教学中,教师们却往往对诗词意境
期刊
作文教学现在存在一个怪圈,教师在教学中难以下手,而学生学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与学生都感觉作文教与不教差别不大,考试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主要靠个人运气的好坏。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很头疼作文的教学。然而,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巨大的分值,它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学生的命运。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我,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小小的体会: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重视了学生阅读习惯
期刊
摘要:2008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试卷整体上有简洁清晰、灵动和谐、平稳过渡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分析,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建议:立足“双基”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数学本质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  关键词:高考 数学 命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差距越来越大,而我国现行的高中教育,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仍沿用过去的统一要求、同一教法授课,往往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因而,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师探讨的新
期刊
记忆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春洞说:“记忆在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就某种意义而言,甚至可以说外语学习的程序就是记忆程序。”可见,要想学好外语必须提高记忆效率。    一、研究记忆规律,按记忆规律学习外语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他们发现了许多记忆规律。如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短时记忆容量很小,且保持的时间短,大约只有几秒,新的信息一进入短时记忆,原有的信息就
期刊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出发,运用举例论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准确率。主要介绍了教师在选材、课堂操作训练中等应该运用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 训练 技巧 习惯    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育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农村乡镇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发挥普遍较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自学。这个问题主要表现的特征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数学课本。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数学教研组经过研讨,实施了针对“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校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抓“三读”指导学生过阅读关    一般地,学生有阅读语文、
期刊
摘要:当前高中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多偏向于把数形结合作为一种解题工具,很明显对数形结合的教育意义的揭示远远不够,对其教育价值的挖掘远远不够,以致于使数形结合在各方面的使用都受到限制。文章基于此分析了数学利用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 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    数学解题历来是数学教育界关心的问题,数形结合又对数学解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