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的新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浅谈以下三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③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的新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浅谈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教育,把学生当作一张自纸,一个容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味追求高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21世纪我国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将来能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是知道怎么做。一切从学生的学业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2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
观念更新不是停留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而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
2.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潜能,进发创造火花,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出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如教《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中,我鼓励学生广泛收集有关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及资料,并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边观察边朗读,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有更深刻的理解,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办法。
2.2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辨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习每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例如教《春蚕》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抓住这一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银丝”指什么?又添了银丝说明了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提了问题之后,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经过持之以恒的类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就能循序提高。
2.3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性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被高尔基相约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再来。”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接待。”
3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学生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术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要公正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中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起来。
此外,我们还应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如在班队课上自编自导小品或课本剧;朗读并张贴自己创作的作品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表现中创新。
综上所述,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的新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浅谈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教育,把学生当作一张自纸,一个容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味追求高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21世纪我国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将来能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是知道怎么做。一切从学生的学业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2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
观念更新不是停留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而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
2.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潜能,进发创造火花,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出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如教《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中,我鼓励学生广泛收集有关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及资料,并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边观察边朗读,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有更深刻的理解,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办法。
2.2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辨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习每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例如教《春蚕》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抓住这一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银丝”指什么?又添了银丝说明了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提了问题之后,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经过持之以恒的类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就能循序提高。
2.3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性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被高尔基相约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再来。”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接待。”
3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学生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术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要公正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中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起来。
此外,我们还应开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如在班队课上自编自导小品或课本剧;朗读并张贴自己创作的作品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表现中创新。
综上所述,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