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基本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也不断严峻,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性质、施工条件以及设计要求作出最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进行施工。本文就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以及主要高新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技术应用;工程项目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我國基本设施建设成为当代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以及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生产力,而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工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出现了变化,同时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约束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效益,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及主要高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取得突破,争取更大的成就。
一、常见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的混凝土面板的施工主要采用无轨滑模,面板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输,“u”形溜槽人仓,由人工摆动溜槽布料。按严格规定,面板混凝土每层厚25—30cm分层布料,卸料口距滑模上口不能大于1m,插点间距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模板滑升时,混凝土严禁堆放在模板上口,两端提升要保持平衡、均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一次,滑升高度约25—30cm。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得超过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滑升速度一般为lm/h到2m/h。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及时进行人工修整,抹平和压面。混凝土出模经二次抹面后,表面扭盖要粘有塑料模的绒毛毡保温被,并且按照早期保湿、中期洒水、后期流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1.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性能优越、适应面广、潜力巨大,已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大致将其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预应力锚固技术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也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传递拉应力的性能,主要是利用其来降低、减缓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沉降、损坏、裂缝等情况,加上结合GPS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这样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预应力锚固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由于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致、分析方法不相同。为了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适应的规定、标准。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锚固的荷载、锚杆数量有一定影响,我们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和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最后,对于具体工程的具体锚固段形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勿盲目套用。
1.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的流水作业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的主要的作业内容和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作业方向、工作段的划分,需要同时考虑到坝体的最大面积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进场及运行。在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时,可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其宽度应超出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和条件要求。对于坝体填筑的作业流程、具体步骤,应该在划分施工流程、次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的标准与设计要求,根据作业强度、填筑面积、铺料方法、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因素来决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低温气候环境或冬季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时间,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材料的热量流失。坝体的填筑需要在科学划分、合理明确坝体流水作业面后,才可以按常规方法继续施工。
1.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是水利、电力建设中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第五种混凝土组成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水利电力建设的需要。我国在2O世纪50年代的水利、电力建设中利用混凝土外加剂,积累了宝贵经验。伴随着水利电力建设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各类品种齐全、效能更好的外加剂。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其一,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其二,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其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其四,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新技术分析
2.1 GPS定位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给测绘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变革。以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GPS技术融合与替代。由于GPS技术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以及定位范围的广泛性,此种定位方法,从静态逐渐扩展到动态,而定位服务的领域,从导航和测绘领域也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GPS接收机随着应用的广泛性也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效率。
2.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新兴技术型的应用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主要是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通过编制计算程序,来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一技术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来源更加便捷、数据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单纯依靠计算器来进行手工计算,不但工作量巨大,准确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利用AutoCAD来进行数字化模型的构建,使其执行点坐标查询的功能,就可以解决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AutoCAD的特征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的绘制,特别是断面面积的计算等需图纸绘制的工作,也能得到精确的绘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传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要求、条件以及性能要求多方面考虑,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当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进行中,单纯的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无法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团队管理,做好施工监督、管控、考核工作,减少工程质量隐患,控制好工程进度,完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绍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略[J].民营科技.2010(08)
[2] 杨平军,石书锋,张辰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6)
[3] 赵栩.浅析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5)
[4] 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技术应用;工程项目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我國基本设施建设成为当代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以及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生产力,而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工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出现了变化,同时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约束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效益,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及主要高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取得突破,争取更大的成就。
一、常见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的混凝土面板的施工主要采用无轨滑模,面板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输,“u”形溜槽人仓,由人工摆动溜槽布料。按严格规定,面板混凝土每层厚25—30cm分层布料,卸料口距滑模上口不能大于1m,插点间距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模板滑升时,混凝土严禁堆放在模板上口,两端提升要保持平衡、均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一次,滑升高度约25—30cm。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得超过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滑升速度一般为lm/h到2m/h。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及时进行人工修整,抹平和压面。混凝土出模经二次抹面后,表面扭盖要粘有塑料模的绒毛毡保温被,并且按照早期保湿、中期洒水、后期流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1.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性能优越、适应面广、潜力巨大,已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大致将其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预应力锚固技术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也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传递拉应力的性能,主要是利用其来降低、减缓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沉降、损坏、裂缝等情况,加上结合GPS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这样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预应力锚固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由于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致、分析方法不相同。为了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适应的规定、标准。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锚固的荷载、锚杆数量有一定影响,我们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和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最后,对于具体工程的具体锚固段形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勿盲目套用。
1.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的流水作业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的主要的作业内容和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作业方向、工作段的划分,需要同时考虑到坝体的最大面积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进场及运行。在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时,可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其宽度应超出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和条件要求。对于坝体填筑的作业流程、具体步骤,应该在划分施工流程、次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的标准与设计要求,根据作业强度、填筑面积、铺料方法、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因素来决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低温气候环境或冬季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时间,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材料的热量流失。坝体的填筑需要在科学划分、合理明确坝体流水作业面后,才可以按常规方法继续施工。
1.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是水利、电力建设中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第五种混凝土组成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水利电力建设的需要。我国在2O世纪50年代的水利、电力建设中利用混凝土外加剂,积累了宝贵经验。伴随着水利电力建设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各类品种齐全、效能更好的外加剂。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其一,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其二,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其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其四,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新技术分析
2.1 GPS定位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给测绘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变革。以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GPS技术融合与替代。由于GPS技术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以及定位范围的广泛性,此种定位方法,从静态逐渐扩展到动态,而定位服务的领域,从导航和测绘领域也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GPS接收机随着应用的广泛性也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效率。
2.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新兴技术型的应用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主要是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通过编制计算程序,来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一技术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来源更加便捷、数据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单纯依靠计算器来进行手工计算,不但工作量巨大,准确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利用AutoCAD来进行数字化模型的构建,使其执行点坐标查询的功能,就可以解决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AutoCAD的特征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的绘制,特别是断面面积的计算等需图纸绘制的工作,也能得到精确的绘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传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要求、条件以及性能要求多方面考虑,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当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进行中,单纯的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无法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团队管理,做好施工监督、管控、考核工作,减少工程质量隐患,控制好工程进度,完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绍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略[J].民营科技.2010(08)
[2] 杨平军,石书锋,张辰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6)
[3] 赵栩.浅析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5)
[4] 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