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可以说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音乐也可以说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音乐本属于美育学科范畴,不仅肩负着教给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康的价值观的责任。作为当代音乐教师,我们也不可能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音乐教学更有价值。本文笔者就从一名初中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新时期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79-02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保障。课堂是否有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也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心理学家相关研究证明:中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爱玩是他们天生性格使然。结合中小学生这一生身心发展规律,把趣味引入课堂教学也就势在必行了。那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呢?下面笔者就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1.精细设置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课前的导入是激趣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本保障。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前导入环节,在导入过程中让趣味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教唱歌曲《走进西藏》时,教师可以课前播放《拉萨谣》,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藏相关图片,由学生竞猜,引导学生说一说对西藏的了解?又如,关于戏曲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我们通过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势,为学生播放一段戏剧或者经典唱腔视频,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的双重角度感知音乐的魅力,并且建立对戏曲的初步认识和感知,让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再比如在教歌曲“我爱你,中国”时,我们就可以先用幻灯片播放一段展现祖国大好河山、锦绣山河的视频,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身临其境般感受歌曲中描述的祖国,感受祖国的山河美,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歌曲欣赏和学习之中。
2.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课前的导入让趣味生成了,但我们如何才能让整节课都保持这样的趣味呢?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怎样让课堂的趣味变得稳定,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课堂学习过程之中。笔者综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以自身的教学素养吸引学生。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懂得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极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从而以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深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来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运用行为语言、肢体语言来丰富形象的教学;对于课堂突发事件也要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学生信任和尊重的教师是首要条件。
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只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生厌;角色扮演法是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如果长期采用角色扮演法,也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是稳定课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径。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择取教学方法前,我们必须吃透教材、研究学生,要结合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落实因材施教。
比如,教学《当兵的人》、《黄河大合唱》这类歌曲时,可以先采用分唱,然后采用大合唱的方法;教学《雪绒花》可以采用教师范唱—学生独唱—齐唱并用的方法。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因势利导的激活了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视唱热情,把教材的“死”变“活”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稳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是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活动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力途径。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且有效的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比如,音乐表演活动。诸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第五单元“化蝶”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创编表演。通过表演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联系起来,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舞蹈、歌曲、游戏、表演。让他们从固着中解放出来,既能动口又能动手,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学习体验,培养音乐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关注课后,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持续发酵
如果教学活动只停留在课堂之上,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新课改后,各学科教学都倡导课内外结合,音乐亦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并且能够对生活中的音乐进行创编,提高自身音乐创作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在电视中寻找并翻录有关节目,比如,CCTV的《舞蹈世界》、《艺术之窗》;CCTV6的《音乐之声》;CCTV8的《影视金曲》等栏目都可以成为学生音乐创编的素材。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音乐素材,并就这些素材进行筛选、剪接、编录,并且将制作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优秀的视频集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比如,定期开展“音乐创编比赛”、“原创歌手大赛”、“戏剧中的我”、“舞台剧让我们个性生长”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学习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利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以生长
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建立自信,所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初中生同样如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正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和支持。笔者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会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整节课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也尽量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比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开展对唱、领唱等教学形式后,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多以激励性语言评价为主。比如“声音真好听,像小黄鹂唱歌一样,下次音准些就更好了!”“多么有穿透力的声音啊,带给老师身临其境之感!”“看来你是真的喜欢这首歌,唱出了你的情感!”......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评语,既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激励了学生不断努力,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整堂课都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增强课堂趣味性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我们教师应该始终让趣味贯穿整个音乐课堂,并放眼与课后,从而让学生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之上,把兴趣延伸与课后,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张莲.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
[2]魏千红.用兴趣搭建爱乐的桥梁—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究[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0)
[3]潘永祿.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79-02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保障。课堂是否有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也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心理学家相关研究证明:中小学生大多比较“贪玩”,爱玩是他们天生性格使然。结合中小学生这一生身心发展规律,把趣味引入课堂教学也就势在必行了。那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呢?下面笔者就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1.精细设置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课前的导入是激趣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本保障。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前导入环节,在导入过程中让趣味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教唱歌曲《走进西藏》时,教师可以课前播放《拉萨谣》,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藏相关图片,由学生竞猜,引导学生说一说对西藏的了解?又如,关于戏曲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我们通过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势,为学生播放一段戏剧或者经典唱腔视频,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的双重角度感知音乐的魅力,并且建立对戏曲的初步认识和感知,让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再比如在教歌曲“我爱你,中国”时,我们就可以先用幻灯片播放一段展现祖国大好河山、锦绣山河的视频,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身临其境般感受歌曲中描述的祖国,感受祖国的山河美,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歌曲欣赏和学习之中。
2.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课前的导入让趣味生成了,但我们如何才能让整节课都保持这样的趣味呢?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怎样让课堂的趣味变得稳定,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课堂学习过程之中。笔者综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以自身的教学素养吸引学生。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懂得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极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从而以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深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来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运用行为语言、肢体语言来丰富形象的教学;对于课堂突发事件也要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学生信任和尊重的教师是首要条件。
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只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生厌;角色扮演法是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如果长期采用角色扮演法,也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是稳定课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径。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择取教学方法前,我们必须吃透教材、研究学生,要结合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落实因材施教。
比如,教学《当兵的人》、《黄河大合唱》这类歌曲时,可以先采用分唱,然后采用大合唱的方法;教学《雪绒花》可以采用教师范唱—学生独唱—齐唱并用的方法。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因势利导的激活了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视唱热情,把教材的“死”变“活”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稳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是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活动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力途径。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且有效的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比如,音乐表演活动。诸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第五单元“化蝶”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创编表演。通过表演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联系起来,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舞蹈、歌曲、游戏、表演。让他们从固着中解放出来,既能动口又能动手,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学习体验,培养音乐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关注课后,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持续发酵
如果教学活动只停留在课堂之上,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新课改后,各学科教学都倡导课内外结合,音乐亦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并且能够对生活中的音乐进行创编,提高自身音乐创作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在电视中寻找并翻录有关节目,比如,CCTV的《舞蹈世界》、《艺术之窗》;CCTV6的《音乐之声》;CCTV8的《影视金曲》等栏目都可以成为学生音乐创编的素材。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音乐素材,并就这些素材进行筛选、剪接、编录,并且将制作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优秀的视频集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比如,定期开展“音乐创编比赛”、“原创歌手大赛”、“戏剧中的我”、“舞台剧让我们个性生长”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学习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利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以生长
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建立自信,所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初中生同样如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正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和支持。笔者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会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整节课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也尽量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比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开展对唱、领唱等教学形式后,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多以激励性语言评价为主。比如“声音真好听,像小黄鹂唱歌一样,下次音准些就更好了!”“多么有穿透力的声音啊,带给老师身临其境之感!”“看来你是真的喜欢这首歌,唱出了你的情感!”......诸如此类的激励性评语,既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激励了学生不断努力,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整堂课都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增强课堂趣味性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我们教师应该始终让趣味贯穿整个音乐课堂,并放眼与课后,从而让学生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之上,把兴趣延伸与课后,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张莲.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
[2]魏千红.用兴趣搭建爱乐的桥梁—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究[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0)
[3]潘永祿.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