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探究"这一字眼也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确实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以展现探究,要使学生获得创新思维,就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树立"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焕发中生机和活力,努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探究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内容时,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桃"的故事:"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桃子?""2个。""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桃子?""1个。""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这时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说:"半个。""对,半个。"""半个"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了。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本案例中,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引发学生乐于探究。
二、挖掘教材,使学生能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观点是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教师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都能随时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编制探究题时,应顾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重点把握两方面:第一,出示探究题不能太突然,应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做探究题"铺桥搭路"。第二,探究题的难易要适度,探究问题过于简单,会助长学生浅探辄止;过于难,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信心。
例如:教学《条形统计图(二)》
1、先出示一张统计表1,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在一个代表1的条形统计图中,让学生观察这张图上有些什么?1格表示几?
统计表1统计表2
2、出示统计表2,其中数据变大,但仍然用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什么问题?学生会说:"格子不够"又问:"那怎么办?"生很快就会想到"1格表示2",此时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探究题。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探究题是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和教材的难易程度,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发展,使学生能探究。
三、活动体验,使学生会探究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按以下过程引导学生:
1.自己收集。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这样学生首先对图形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2.自做实验。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3.自我归纳。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并总结轴对称的特征,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四、优化方法,使学生善于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个头,一些学生就脱口而出把后面的知识讲了出来,弄得我们教师很尴尬,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指责学生破坏纪律,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书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还按教材的起点去设计,显然不符合实际。
例如:教学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生:这是1元。
师:你能想出和1元同样多的人民币吗?
师:为什么5张2角的和一张1元的一样多呢?
生:因为5张2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角与分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以传授为主:1角=10分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小朋友想买1元钱的本子,你能帮帮他们吗? (1)拿一拿,你有几种方法。(在学具中拿)
(2)小组交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拿法,是不是和你一样?把你的拿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3)全班交流。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生1:两张5角的。
生2:10张1角的。
生3:5张2角的。
生4:1张1元
师:看到小朋友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小朋友想买1角钱的白纸,你又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从而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师始终扶着学生走,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好学习的起点,经过调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各种纸币、硬币,或多或少都花过钱、买过东西,大多数还会使用、换算,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尝试付1元、1角钱。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有不同的付钱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不同的付钱方法时,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基础,"以学定教",不失为有效学习的一副良方,收到明显效果。
五、合作交流,使学生爱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例如,曾在网上看过《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老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在同一个圆里,为什么直径是半径的2倍呢?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动脑,然后在小组之内交流讨论吧!合作交流结束后,小组汇报结果如下:第一小组:我们小组用测量法测量了一个圆的直径是6厘米,半径是3厘米,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第二小组:我们小组用折叠法把一个圆的直径对折,发现直径就是两条半径那么长。第三小组:我们小组用目测法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每条直径都是由圆心发出的两条半径组成的。第四小组:我们小组用移动法把两条半径移到直径上刚好与直径重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以及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学生都获得了探究成功的体验,探究热情大大提高,顺理成章地知道了为什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千百次的尝试探究欲望。
综上所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有在教堂教学中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做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最终达到学生的能力的全面提高。相信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会给学生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数学;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探究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内容时,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桃"的故事:"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桃子?""2个。""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桃子?""1个。""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人得到几个?"这时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说:"半个。""对,半个。"""半个"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了。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本案例中,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引发学生乐于探究。
二、挖掘教材,使学生能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观点是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教师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都能随时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编制探究题时,应顾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重点把握两方面:第一,出示探究题不能太突然,应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做探究题"铺桥搭路"。第二,探究题的难易要适度,探究问题过于简单,会助长学生浅探辄止;过于难,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信心。
例如:教学《条形统计图(二)》
1、先出示一张统计表1,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在一个代表1的条形统计图中,让学生观察这张图上有些什么?1格表示几?
统计表1统计表2
2、出示统计表2,其中数据变大,但仍然用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什么问题?学生会说:"格子不够"又问:"那怎么办?"生很快就会想到"1格表示2",此时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探究题。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探究题是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和教材的难易程度,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发展,使学生能探究。
三、活动体验,使学生会探究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按以下过程引导学生:
1.自己收集。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这样学生首先对图形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2.自做实验。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3.自我归纳。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并总结轴对称的特征,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四、优化方法,使学生善于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刚刚开了个头,一些学生就脱口而出把后面的知识讲了出来,弄得我们教师很尴尬,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指责学生破坏纪律,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书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还按教材的起点去设计,显然不符合实际。
例如:教学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生:这是1元。
师:你能想出和1元同样多的人民币吗?
师:为什么5张2角的和一张1元的一样多呢?
生:因为5张2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角与分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以传授为主:1角=10分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小朋友想买1元钱的本子,你能帮帮他们吗? (1)拿一拿,你有几种方法。(在学具中拿)
(2)小组交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拿法,是不是和你一样?把你的拿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3)全班交流。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生1:两张5角的。
生2:10张1角的。
生3:5张2角的。
生4:1张1元
师:看到小朋友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小朋友想买1角钱的白纸,你又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从而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师始终扶着学生走,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好学习的起点,经过调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各种纸币、硬币,或多或少都花过钱、买过东西,大多数还会使用、换算,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尝试付1元、1角钱。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有不同的付钱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不同的付钱方法时,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基础,"以学定教",不失为有效学习的一副良方,收到明显效果。
五、合作交流,使学生爱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例如,曾在网上看过《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实录,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老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在同一个圆里,为什么直径是半径的2倍呢?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动脑,然后在小组之内交流讨论吧!合作交流结束后,小组汇报结果如下:第一小组:我们小组用测量法测量了一个圆的直径是6厘米,半径是3厘米,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第二小组:我们小组用折叠法把一个圆的直径对折,发现直径就是两条半径那么长。第三小组:我们小组用目测法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每条直径都是由圆心发出的两条半径组成的。第四小组:我们小组用移动法把两条半径移到直径上刚好与直径重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以及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学生都获得了探究成功的体验,探究热情大大提高,顺理成章地知道了为什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千百次的尝试探究欲望。
综上所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有在教堂教学中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做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最终达到学生的能力的全面提高。相信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会给学生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