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实践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常住人口1407万,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现有中科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31家研究机构,在校的大学生超过50万人,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基地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基地。成都市直接开通24条航线,被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
  成都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成都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等“三个集中”,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有力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2011年,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5.1%,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
  一、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
  成都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城乡一体化制度安排,着力打破区域分割和城乡壁垒,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互补性对流。在国内率先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元规划,率先设置了区域规划管理所,实现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布局,努力使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更科学。并通过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成都市在国内率先用三年时间,通过法律手段,对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确权,彻底明细了农民的财产权利,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现代保障制度。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农民的自由迁徙,无论到城镇还是留在农村,不仅保留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还享有公民权益和财产权益,摆脱了土地对户口的约束,使农民转变为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完整社会权益的社会人。
  (二)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成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先导,着力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并向农村延伸,有效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
  一是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通道建设,建成为西部高速公路枢纽。加强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和城乡客运一体化。
  二是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网络和基础通讯设施改造升级,开通了中国中西部首个国际出口通道,实现了互联网运行,大力实施电话村村通,三级网络基本覆盖全域。
  四是加强市政建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实现每个乡镇有标准化的污水处理厂。确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城乡绿色走廊,城市栖息绿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3%。
  (三)发展重点支柱产业
  城镇化和产业化相辅相成,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就是一座空城。成都大力发展重点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一体协调发展,有效支撑了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将原来规模小,布局小的116个工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为21个区域。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天航空、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先后引进了飞利浦等国际著名企业。目前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成为了“成都制造”。汽车产业积聚了大众、丰田、沃尔沃等品牌效应。
  二是发展金融、物流服务业,高端楼宇和连锁品牌,整体提升服务的发展水平。成都现有各类金融机构121家,是中国中西部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成都还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开通直达中国沿海货运的专列。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鼓励农民居家就业,利用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古朴典雅的古镇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四)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公共服务结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实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国内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化,加强城乡校长、教师队伍的培训,实施城乡学校结队互助等工程,使城乡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并享受较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是提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在国内率先实施标准化的公立卫生院,对农村地区进行药品配送,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体检的公共服务。现已实现城乡社保的全面覆盖,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并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成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会
  (一)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城乡二元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顽固的瓶颈,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稳步实施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自由地选择居住地,才能有效地激发活力,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和有效配置,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活力。
  (二)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均衡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坚持城乡整体提升,同步推进各类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的平衡。加大农村建设投入,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努力让农民不出农村,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三)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发展融合的问题
  进城农民是破解“双二元”问题的途径,要注重提升新市民的劳动技能,让新市民能掌握一技之长,在城市站稳脚跟。要转变新市民的观念,开展文明宣传,增强新市民对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感,丰富新市民的文化生活,在每个社区建立文化站,让进城农民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持续问题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大量消耗,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依据城镇资源,环境容量,提倡城镇节能、节水、节地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完善城市绿地体系,以推动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
其他文献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几年来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全球化、知识化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在此条件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人才培养要与当今的时代潮流相吻舍,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
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功能、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支撑,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标。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定的最新标准,北京开始步入中等发达富
本文从分析时代的发展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及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入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应对挑战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即:思想教育内容向层次化发展;思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这标志着加强和改进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上讲值得肯定,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文章认为,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制度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