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后程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放疗+化疗组(放化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组37例)研究。结果:放化组有效率为82.3%,放疗组为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放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是69.77%,44.61%和56.67%,11.54%。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程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较好,治疗费用相对低廉。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肺肿瘤/药物疗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19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46~74岁,中位年龄57岁,病理类型鳞癌48例、腺癌34例、ⅢA 46例、ⅢB 36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CT显示的可测量最大直径病灶,kamofsky评分≥70分。将全组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37例)。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前程均行普通二维放疗,采用能量为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至DT36~40Gy后复查胸部CT行3DCRT,2Gy/次,5次/周,DT20~30Gy,总DT60~70Gy。放化组于放疗期间给予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3天,放疗结束后辅助化疗2~3个周期。
放疗及不良反应评价:患者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胸部CT,腹部B超,根据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采用WHO(1980)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按1981年WHO和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化疗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以Exeel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S10.0统计软件,组间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生存率用Cox回归,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近期疗效82例,Nsclc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全部可评价疗效,放化组CR7例(15.6%),PR 30例(66.7%),NC 6例(13.3%),PD 2例(4.4%)和RR 37例(82.3%)。放疗组CR 3例(8.1%),PR 19例(51.4%),NC 13例(35.1%),PD 2例(5.4%)和RR 22例(5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远期疗效:全部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两组各1例失访,失访按死亡计,随访率97.56%,放化组和放疗组2年生存率44.61%和11.54%,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多数患者可耐受,部分反应较重者给积极处理后明显改善,并完成全程治疗。放化组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明显,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80%,早期诊断较困难70%~80%患者就诊时为Ⅲ~Ⅳ期,40%发现远处转移,错失手术根治机会,通常只能采取放疗和(或)化疗、治疗[1]。而单纯放疗或化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低,转移复发率高,愈后差。3DCRT的最大优点在提高临床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局部晚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但全程3DCRT治疗费用较高,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
笔者所用紫杉醇既有抗癌活性,又有放疗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在于使肿瘤细胞同步于G+M期,有利于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凋亡发生[2]。本研究采取前3~4周,在肿瘤加速不明显的周期中给予常规分割照射,至肿瘤剂量DT36~40Gy后,改为3DCRT治疗,同步给予紫杉醇、顺铂。其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与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同步放化疗时局部肿瘤消退较好,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且有可能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转移而提高远期疗效。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放化组明显。但多能耐受,未出现严重放射性食管炎或致命性放射性肺炎。表明后程3DCRT同步化疗疗效好,完全可行不良反应可耐受,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7-878.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78.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肺肿瘤/药物疗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19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46~74岁,中位年龄57岁,病理类型鳞癌48例、腺癌34例、ⅢA 46例、ⅢB 36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CT显示的可测量最大直径病灶,kamofsky评分≥70分。将全组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37例)。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前程均行普通二维放疗,采用能量为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至DT36~40Gy后复查胸部CT行3DCRT,2Gy/次,5次/周,DT20~30Gy,总DT60~70Gy。放化组于放疗期间给予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3天,放疗结束后辅助化疗2~3个周期。
放疗及不良反应评价:患者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胸部CT,腹部B超,根据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采用WHO(1980)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按1981年WHO和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化疗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以Exeel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S10.0统计软件,组间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生存率用Cox回归,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近期疗效82例,Nsclc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全部可评价疗效,放化组CR7例(15.6%),PR 30例(66.7%),NC 6例(13.3%),PD 2例(4.4%)和RR 37例(82.3%)。放疗组CR 3例(8.1%),PR 19例(51.4%),NC 13例(35.1%),PD 2例(5.4%)和RR 22例(5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远期疗效:全部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两组各1例失访,失访按死亡计,随访率97.56%,放化组和放疗组2年生存率44.61%和11.54%,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多数患者可耐受,部分反应较重者给积极处理后明显改善,并完成全程治疗。放化组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明显,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80%,早期诊断较困难70%~80%患者就诊时为Ⅲ~Ⅳ期,40%发现远处转移,错失手术根治机会,通常只能采取放疗和(或)化疗、治疗[1]。而单纯放疗或化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低,转移复发率高,愈后差。3DCRT的最大优点在提高临床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局部晚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但全程3DCRT治疗费用较高,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
笔者所用紫杉醇既有抗癌活性,又有放疗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在于使肿瘤细胞同步于G+M期,有利于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凋亡发生[2]。本研究采取前3~4周,在肿瘤加速不明显的周期中给予常规分割照射,至肿瘤剂量DT36~40Gy后,改为3DCRT治疗,同步给予紫杉醇、顺铂。其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与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同步放化疗时局部肿瘤消退较好,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且有可能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转移而提高远期疗效。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放化组明显。但多能耐受,未出现严重放射性食管炎或致命性放射性肺炎。表明后程3DCRT同步化疗疗效好,完全可行不良反应可耐受,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7-878.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78.